登陆注册
19723800000006

第6章 小康的由来(2)

1979年3月21~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1979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邓小平出席了这个会议,并在23日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他再次说到:“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12页)

经过政治局的讨论,邓小平于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郑重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概念。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

如果说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设计,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关于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道路抉择和指导原则,所以,它不是对四个现代化的否定,而是在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实践进程进行新的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

从邓小平当初的思想看,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说法”,就是在发展水平的要求上,实际上降低了20世纪末要达到的现代化水准。那么,这种现代化的具体发展蓝图又是怎样的呢?这是邓小平当时正在思考的问题。

1979年7月,他在接见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时第一次提出:“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还可以增加外援。”(《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26页)

10月,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简要叙述了现代化战略目标调整及其依据。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4页)

根据现在已经发表的文献,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当时,大平委婉而明确地问到:中国的现代化规划确实是十分宏伟动人,但是我想知道,你们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沉思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才缓缓地说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隶的国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238页)

1979年12月29日,他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又重申这一设想。他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40页)

邓小平的设想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邓小平这里提出的小康概念,用了几种表述方式:“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后来,邓小平在提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时。还使用了“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表述方式,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

1981年4月,在会见由古井喜实为团长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讲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时,他说:“1979年我跟大平首相说到,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这一表述告诉我们,作为世纪末奋斗目标的小康。是指进入小康社会,这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的。他接着说:“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1000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800、900,就算800,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87页)

这里,邓小平又使用了小康生活的概念,把它包括到小康社会的概念之中,这是从人民生活的角度来讲的。

1982年9月,邓小平所设计的20世纪末达到小康标准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二大上被全党所接受,十二大报告把“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

邓小平使用的关于小康目标的多种说法,虽然着重的方面有时有所不同,却大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在邓小平看来,小康生活水平是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或者说基本标志,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必备条件,没有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小康生活。邓小平所说的小康,不仅是一个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也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概念,它还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和状态的概念。他所说的“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社会”就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有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双重内涵,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规定性。作为小康生活,它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作为小康社会,从后来邓小平的有关论述来看,它是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后期发展阶段,从2000年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都是小康历史阶段。小康生活是小康社会中广大群众的生活状态,是包含在小康社会总概念中的一个概念,其他关于小康的种种提法和表述,只是用语或重点有所不同,都是小康社会这个总概念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方面的表述。从邓小平理论来说,小康社会是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

二、指出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是同“翻两番”相联系的。

1981年4月14日他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指出:“1979年我跟大平首相说到,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由此可见,小康社会的概念发端于邓小平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目标。“翻两番”则是把一个贫困的中国变为小康的中国的途径。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围绕小康社会构想,提出了跨世纪的“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1987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4月30日,他会见外国客人时第一次就此做了完整阐述。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

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

党的十三大确认了这一跨世纪的战略构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36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地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

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三步走”战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和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加上建国后经济发展战略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关键,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台阶。在这一阶段,人民生活质量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要脱离低收入水平阶段而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现在,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三步要用50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那时,就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步走”战略是能够凝聚人心、引导全民族前进的伟大战略。按照“三步走”战略,我国在20世纪实现人均800~1000美元到21世纪中叶达到人均约4000美元。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低的,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则是了不起的。

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我们就能够真正摆脱贫困落后状况,那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将极大改善。有了这样一个目标,就有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点和前进方向。具体说来:第一,可以使我国逐渐摆脱贫穷,逐渐富裕。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旧中国历代政府都未曾解决的问题。解放后几十年也未曾解决好。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了,可以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人民就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过上富裕生活。第二,将大大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翻两番,能够极大地增强我国国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将使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长,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能进一步稳定社会,使人民安居乐业。由于经济好起来了,人们物质生活好起来了,精神面貌也会发生变化,社会也就比较安定。

三、赋予小康社会新的时代内容

邓小平在提出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同时,还对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小康这个概念由于邓小平的倡导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1.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与历史上的小康思想相比较,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从经济基础看,它不是建立在“天下为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不是封建社会,也不是如康有为所设计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社会,而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的。

从指导思想看,它既不是以儒家文化的礼治为特征,也不是以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价值取向为特征,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这一历史时期,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

从社会形态看,它不是小农经济社会,也不是单纯的“大工”社会、“大商”社会,而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

同类推荐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热门推荐
  • 三千道尊

    三千道尊

    一把剑改变一段人生,一把剑书写一段传奇,一把剑成就一位至尊......大道三千,承载于三千道剑之上。天地之变每一个时代皆以诸天万界为孕养之体,亿万生灵大道为养料,凝结出三千道剑,得其一便可得一大道之路。莫孤云本是一平凡之人,因得一道剑而踏上修行之路,战遍万界诸雄逆天斩道以一道而合三千大道,成就无上三千道尊!
  • 冷酷校草火爆爱

    冷酷校草火爆爱

    看了就知道了,一定要看哈,看完麻烦收藏一下下,大方的盆友们,可以送点票票哈
  • 卡牌大师绯色的花季

    卡牌大师绯色的花季

    在这个世界,强大而平凡的身份——卡牌使,红发的少年赤风长门,经村人介绍,来到了这间绯色卡牌大学附属第一高中,他是平凡的卡牌使,却有着不平凡的梦——卡牌大师。他是受到不公平命运的孤儿,但他渴望力量。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起灭纪元

    起灭纪元

    少年梦中得警示,游移不定之时天翻地覆,上京寻父顺势加入守卫组织,却在一步步走向巅峰的道路上发现新纪元的格局与自己迷雾重重的身世间诡异的联系,是寻根究底,还是视而不见?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洞察生死的纪元,人类与死魔间较量,“生”与“死”的斗争,上古物种的复仇,人类追求的新的未来,在时代洪流中浮沉的我们,如浮游于天地,只争朝暮,而朝暮之中,自有人物冠绝古今。
  • 盛世凤华:女帝倾天下

    盛世凤华:女帝倾天下

    “李治,你要江山,我只要你,如果不能独占,那我宁愿不要!”这是一个女人的传奇,在男子为尊的世界里,她历经磨难坎坷,做过元帅,当过王爷,最后横扫天下,举世无双,成就一代女帝。她叫傅灵鱼,史称“凤府”。
  • 诡校

    诡校

    神魔异世,诡异校园。爱与恨的纠葛,机关算尽的阴谋——生活平静吗?不。来,我邀你一起,共赴这场死亡之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师兄娶进门:师兄个个太妖孽

    绝色师兄娶进门:师兄个个太妖孽

    作为一个宅女赶上了穿越大军的潮流,那是异常兴奋滴!可是,这个是肿么回事?这个连丞相都要整日穿梭在码头为温饱问题奔波的国家,她真的不想待下去啊!!!不过咱虽然没有多么的荣华富贵但起码还有个公主的身份摆在这啊!咱可是能去那传说中美男遍地是的无涯堂的人呢!于是,某人就撒着欢,迈个步的毅然开始广收天下美男的步伐了。至于,能否将美男统统收入自己的麾下,那就不一定了!收了美男后,又能否驯好美男,那就真的属于在做白日梦了!
  • 星空战翼

    星空战翼

    当方杨被一场发生了意外的曲速泡实验带到了未来之后……
  • 宫后妃

    宫后妃

    曾经的她,倾国倾城,绝代芳华。从不曾想要独宠六宫,只求平安度日。如今回想看看,只觉得是过往云烟,不足挂齿。杨琪儿从不幸变成了有幸,这完全是因为皇上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所以她所受的委屈和凌辱都化作泪水,随风逝去。一笑而过,她如今还有什么可怨恨的,还有什么可不满的,她把所有的悔恨都化作真诚,化作改过,坦诚相待,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