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1300000015

第15章 哈雷彗星的发现

这是1758年的12月25日,圣诞之夜,正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在德国德累斯顿市郊外的一幢房了里,却有一个名叫帕里兹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把一架2.4米焦距的天文望远镜对着漆黑的苍穹,目不转睛地在繁星间一遍义一遍地搜索着。这样大约三四个小时工夫,他终于看到了他盼望见到的奇观:一个硕大的星体,不时变幻着光彩,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像是一列准点到达的列车,按着他预知的路线,风驰电掣般出现在他的望远镜里。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跳起来欢呼道:“哈雷,我看见它了,照您的指点,我看见它了!”

其实,等着看这颗神奇星体的不光是业余天文爱好者帕里兹。早在大半年前,就有许多天文学家守在天文望远镜前等着一睹它的“芳容”了。而到了12月,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从月初起,他们就纷纷把天文望远镜伸向天空,迎候着这位未名的天外之客的光临。其中最有耐心的要数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梅西耶了,他从1758年元旦起就守在天文望远镜前翘首以待了,这样足足等了一年又21天,才在1759年1月21日如愿以偿,成为第一个“按时”等到这颗星体的专业天文学家。

那么,这颗神秘的星体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守候着它的光临呢?而且又是谁向人们预告了它将要出现的消息呢?要解答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得从哈雷说起。

哈雷是17世纪后半期名垂青史的伟大天文学家,1656年11月8日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哈雷尽管不是早慧的神童、天才,却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673年,年方十七的哈雷考入牛津大学学习,在这所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高等学府里,他学到了许多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并且醉心于天文研究。在读大学二年级时,就撰写论文指出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的错误。1676年,在他升入大学四年级时,他的父亲病故了。哈雷获得了一笔为数不小的遗产。那时,他听说截至当时为止,所有的天文研究机构都建立在北半球,还从未有人在地球的南半球上观察过星星。对天文学的痴迷,使年轻的哈雷下定决心,弃学去南半球建立一所天文研究机构,使自己成为填补这一空白的第一人。就这样,他怀着丧父的悲痛,带着两个年轻助手来到南纬16°的大西洋圣赫勒纳岛上。圣赫勒纳岛距英国本土11000多公里,乘当时最先进的多帆商船要花100多天时间。他们一路辛劳,登陆后便忙着勘测、选址,终于在1677年1月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开始了艰苦的南天观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哈雷不久就出了成果,提出了著名的“恒星不恒”的理论。原来,按照古希腊人的认识,恒星的取名,就说明它们是些“固定不动的星星”,连后来的大天文学家如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哈雷把自己测编的《南天星表》与从前的星图相比较,发现天狼星、大角星和毕宿五这三颗很亮的恒星的位置,既与古希腊天文学家测量的结果相去甚远,也跟近时代第谷的星图不相吻合。哈雷反复对照,苦思冥想,认为这一现象只有用“恒星不恒”才能解释,对于恒星是恒定不动的认识,完全是因为它们实在离我们过于遥远,以至于在短时期内人们觉察不出它们的运动,因此产生这样的误解。哈雷的这一理论,在天文学上开创了对恒星运动的研究,是天文学的一大突破。

在观察中,哈雷还发现由于金星在地球轨道内运行,所以它总有机会跑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位置上。这时,人们就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金星从日面上缓缓经过的现象。这就是天文学上所谓的“金星凌日”。“金星凌日”的现象每隔8年和235年交替发生2次。哈雷提出,可以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在地球的不同地点进行观测,根据得出的数据推算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可惜哈雷在提出这一设想后没能等到下一次“金星凌日”的来临就与世长辞了,但后人运用哈雷的方法,算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相距14950万公里。直到今天,这个数据还没有被新的测算结果代替。

那是1682年的一天夜晚,哈雷正聚精会神地在观察星空,突然见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怪物:它披头散发,拖着一条摇曳不定的闪着光亮的“尾巴”,扫帚似的横空掠过,一下子神秘地消失在宇宙深处。哈雷知道这就是彗星。

彗星,中国人俗称“扫帚星”。它的出现,被视为一种不祥之兆。在欧洲和世界上别的地方,人们也用惊恐的目光来看待这个昙花一现的怪物,因为人们同样把它看作是灾难降临的先兆。所以,从很早很早起,人们就把出现彗星的时间记录下来。中国是第一个记录彗星出现的国家,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611年。在600多年后的公元66年,欧洲的法国才记载了那年出现在中东耶路撒冷的彗星。

刚刚消逝的彗星给哈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无法用眼睛去追踪观察那颗稍纵即逝的星体,就运用大脑进行思索,在思索中探寻它的奥秘。他从1337年到1698年这300多年间浩如烟海的天文资料中去寻觅彗星的踪迹,编出了一张古代彗星记录表。这张表上共有24颗彗星,哈雷先把它们的运行轨道一一计算出来,然后反复进行比较,结果他发现不久前消逝的那颗彗星,与1531年和1607年出现的两颗彗星的运动轨道竟是如出一辙。哈雷心里一亮,他问自己:这三颗彗星会不会是三次出现的同一颗彗星呢?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又扎进有关彗星的资料堆里,一丝不苟地埋头计算着,计算着……

终于,他确认自己的推断结果是完全正确的。1720年,64岁的哈雷出任格林尼冶天文台台长,成为皇家天文学家。这时,他才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世:“人们于1682年观测到的那颗大彗星,实际上就是1607午出现的彗星的又一次回归。”他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可惜,哈雷在1742年因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人间,终年82岁。他没有能够亲眼看见自己预言的实现。可是,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天文学家都对哈雷的预言十分重视,所以,在预言的时间到来时,他们纷纷架起望远镜,瞩目星空,翘首迎接这颗彗星的再一次回归。

1758年12月25日,就在哈雷离开人世16年后,这颗彗星果然如期而至,而家住德国德累斯顿市的名不见经传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居然幸运地成为第一个发现它的人,难怪他要如此欣喜若狂了。哈雷的预言被完全证实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预言的证实,证明彗星也同别的行星一样,受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而绕太阳运行。自从哈雷提出他那著名的预言以来的二百四五十年中,哈雷彗星已经循规蹈矩地如期“回归”过四次,先后于1758年、1835年、1910年和1986年出现在地球上空。

根据哈雷预言的彗星出现规律,天文学家计算出1910年5月18日哈雷彗星恰好在太阳与地球间穿过,那时它与地球的距离是2400万公里,而它的尾巴长达2亿公里以上,这样显然在这一天的某一个瞬间,它的尾巴要扫过地球。人们想像,这情景将会像一头巨鲸的尾巴扫过一只海龟蛋一样,可怜的地球不是被击得“粉身碎骨”,也一定会被扫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还有人说,彗星中含有一种叫氰的剧毒气体,彗星的尾巴扫过地球时,即使没有损伤地球,可是它带的氰也会毒化大气,人类将集体被毒死。一时间,人心惶惶,许多人不知所措,有的自杀,有的变卖家产尽情挥霍,而更多的人只好坐以待毙。可是,当这一天来临时,人们发现地球在彗星的尾巴里穿行了几小时,结果一切都安然无恙。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彗星有了更多的认识。原来,彗星的结构非常奇特,它由彗头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头又可分为彗核和彗发。彗核的组成成分是二氧化碳、氨、甲烷、氮等凝成的干冰,当它接近太阳时,阳光使边缘的冰块气化发光,形成一个发光的晕,叫做彗发。彗头中的气体和尘埃被太阳光压推向相反的方向,便形成总是背向太阳的长长的彗尾,彗尾的质量非常小,小到几乎与真空不相上下,所以即使扫到地球,也如同轻风拂面一般。就是彗核也不过几吨重而已,要是撞上地球,也不过像皮球打到大楼墙上。所以,把彗星与地球的“接触”看作是“世界末日”真如“杞人忧天”一般可笑。

1986年2月9日,哈雷彗星又一次回归,科学家们已经用最先进的仪器对它进行探测,并抓捕到一些彗核物质进行研究。彗星——这个庞大而空虚的星体的奥秘正在被人类一步一步地揭开,而哈雷是揭开它的奥秘的第一把钥匙,是彗星研究的奠基人。

同类推荐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生物:生物发展研究

    生物:生物发展研究

    本书分为早期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和明清生物学等三部分,介绍了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早期动植物地理分布、早期的食物链记载、早期资源保护的记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古代动植物分类专谱等内容。
  •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自然界不断探索、不断解密的过程。而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的。随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
  • 飞碟探索30年

    飞碟探索30年

    将《飞碟探索》自创刊起,30年来的所有有关飞碟的尘封的或最前沿的珍贵资料悉数整理披露,首次集结成书权威曝光!40万字精华、经典记录,近百位专家、发烧友目击、研究纪录,并配有数百幅珍贵飞碟秘照,向读者系统、全面、直观地解读中外飞碟探索之旅。维基解密、霍金理论、地下实验、争议目击、神秘劫持……起源!事件!风声!秘密!真相!国内第一飞碟杂志30年研究精华结晶!为您一一探秘飞碟及外星人的前世今生。这是一本足以让飞碟“发烧友”大呼过瘾的飞碟圣经。
  • 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热门推荐
  • 神奇龙世

    神奇龙世

    卡奇是个孤儿是个龙子,在某些情况下遇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是为了世界而开始了动人的冒险,一路上非常惊险,他们是为了世界而走遍天涯海角的少年。
  • 出国英语对答如流

    出国英语对答如流

    内容涉及出国过程中的各种典型场景,从出入境、住宿、交通、用餐、购物、娱乐、出国求学、境外旅游、出国参展和商务出行等方面来展现出国过程中的各种真实情景,语言简洁明快,易学好记,实用性强。格式分为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部分,结构清晰,设计活泼,突出场景,实用性强。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 唤魂夜

    唤魂夜

    男,猝于元末1351年,死因不详……男,猝于元末1351年,死因不详……女,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地点家中,死因不详女,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地点发布会现场,死因不详……一方是颜值爆表的逗比侦探和火辣残忍的冷面督察,一方是一本正经的傲娇渡灵师和身体赢弱的天才炼丹师。看异世时空爆发逐鬼大战,阴差阳错的灵魂互换,究竟命运何去何从,究竟生死能否掌控,看两大男神的神奇异世之旅,带给你不一样的刺激!
  • 三界巨头

    三界巨头

    我有我的选择;我决定我的未来;年轻是我的资本,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有梦想,才能得到命运的眷顾,成功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劈山开路,过河搭桥,即使再艰难,我也要活的帅气。我是谢少峰,我为自己代言!
  • 重生之战临苍穹

    重生之战临苍穹

    重生回到五年前,这一世,势要踏入巅峰战神之路!
  • 棕色童话:爱发牢骚的爸爸

    棕色童话:爱发牢骚的爸爸

    《棕色童话:爱发牢骚的爸爸》中我们将会看到“聪明的野兔”“狡猾的貂熊”“沼泽怪兽”等生动有趣的故事二十篇,这些故事都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再加上多幅世界著名插画家绘制的精美插画,相信小朋友们每读完一个童话,或者是听爸爸妈妈讲完一个童话,都等于是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美妙旅行。
  • 范文正奏议

    范文正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 酷公主VS邪魅殿下

    酷公主VS邪魅殿下

    她们是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黑涩会酷公主,为了帮助爹地统领黑道,混入零度皇家学院,紧接着又双双遇到了帅到让人窒息的大帅哥!“什么?大姐被强吻了?!”“二妹被逼订婚?!”“三妹被劫色了?!”不要以为遇到大帅哥是件好事,这不,衰运天天找上门来,甩都甩不掉!看三大酷公主如何VS邪魅殿下,玩转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