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1300000014

第14章 大气压强的发现

1654年春季的一天,法国勒根堡的郊外风和日丽,山坡下的平地上聚集了上千人,等着观看马德堡的市长奥托格里克表演的一个科学游戏。皇帝、皇后也兴致勃勃地赶来了,所以场里的气氛格外热烈。

只见奥托格里克一手拿着由他设计制作的两个铁制的直径20厘米的半球来见皇帝。他告诉皇帝,这两个半球,取名为马德堡半球,把它们合拢后,抽去里面的空气,两边即使各用五六匹马来拉也未必能拉开。皇帝觉得这真是不可思议,催促奥托格里克赶快把实验做起来。

奥托格里克把两个半球啪地合上,然后用一个小唧筒,三下两下抽光了里面的空气。他将两根又粗又结实的绳子系住半球两边的环,让两个彪形大汉,一人拉一头绳子使劲拔起河来。

只见那两个大汉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可那两个半球还是紧紧地抱在一起。两边的壮汉增加到三个,可是两个半球反倒像越拉越紧了。看的人都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小小的两个半球,怎么会吸得这样紧?这时奥托格里克干脆让壮汉们下来,牵过四匹骏马,一边两匹,让马来进行这场拔河比赛。“啪,啪”随着鞭声,骏马扬蹄奋力向前,可是无论骏马如何用力,却是前进不了半步,那两个半球牢牢地粘合在一起,依然如故。奥托格里克吩咐将两边的马匹一匹一匹地增加,一直增加到两边各是七匹骏马,还是不见分晓。看得众人都凝神屏息,广场上竟没有一点声音。这时,奥托格里克吩咐再各加一匹马,驭手的鞭子甩得如爆竹般炸响,马嘶啸啸,尘土飞扬。人们再也按捺不住,连皇帝、皇后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站起来,跟着人们手舞足蹈地高喊道:“加油!加油!”只听得“嘭”的一声,铁球终于裂成两半。两边的八匹马各带着一个半球一下子冲出好几百米远。

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皇帝看了实验,心里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奥托格里克说:“你莫不是在变什么戏法,要不,这两个半球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奥托格里克说:“不是两个半球有什么吸力,而是空气对它的压力,也就是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皇帝听了,越发觉得莫名其妙,这也难怪。这个现在连初中生都知道的物理学概念,在那时还是新发现的高深学问呢!

“大气压强”,是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发现的,并且在一天当众演示了这个证实大气压强的实验。只见托里拆利取过一只注满水银的小碗,然后又拿出一根1米长,一头开口,外壁有刻度的细玻璃管。在玻璃管里也注满水银,用拇指把开口按住。然后一下子把玻璃管倒过来,连手一起浸入碗中,再放开拇指。这时,细管中的水银柱慢慢低落下来,当液面落到标着76厘米的刻度处就停住不动了。托里拆利指着玻璃管顶头的那一段说:“请注意,这段玻璃管里是真空,连空气也没有。至于水银为什么落到这里就停住了呢?那是由于空气的压强,正好把水银托到这个高度。水银的比重是13.6克/厘米?,那么13.6x0.076=1.0336(千克/厘米?)就是空气压强的大小。”

这个实验,后来取名为托里拆利实验,那段玻璃管中的真空,就叫“托里拆利真空”,那种玻璃管也干脆叫“托里拆利管”。

托里拆利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一发现,使托里拆利替他的老师伽里略解决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原来,在四年前的164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城的大公爵在自家的花园里修了一个喷水池,为了让它喷水,又配备了一台强力抽水机,打算用它来抽出10米深井里的水。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是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抽水机抽不出一滴水来,喷水池当然也就徒有虚名了。无论技师们怎么一遍又一遍地检查,都查不出一点毛病。一筹莫展之际,只得去请教大科学家伽利略。这时的伽利略已经76岁了,老态龙钟,耳聋目盲。躺在躺椅上听人们叙说这件怪事,然后沉思片刻,说道:“井太深了,抽水机里的水来不及抽上来就因为自身的重量落下去了……”

对伽利略的这番解释,人们似懂非懂。这以后不久,伽利略就去世了,没有人再记着这件事和这位科学老人的这番话。只有他的学生托里拆利仍在私下里根据伽利略的提示,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研究。他想:如果井深超过10米,水抽不出来,那末井深小于10米,水是不是就能抽出来了呢?托里拆利左思右想,觉得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水面上的大气存在着压力。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托里拆利终于想出了这样一个实验。

托里拆利发现大气压强的消息渐渐传开,法国马德堡的市长奥托格里克是个科学迷。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可以用来证明大气压强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要算出每个半球表面所承受的大气压强是很容易的,大气压强大约是1千克/厘米?,而一个直径20厘米的半球表面积是1256厘米?,那么,每个半球表面承受的力就有1256千克,所以在实验之前,他就告诉皇帝,即使五六匹马来拉也未必能拉开。

“大气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发现,把“大气压强”和托里拆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自然是对这位科学家最好的纪念了。

同类推荐
  • 世界科技五千年

    世界科技五千年

    总的来说,罗马人更注重实用技术,而希腊人更注重科学理论。科学史家一般认为罗马时代的科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西方的科学发展从辉煌的希腊时代跌进了中世纪的低谷。而在漫长的中古时代,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金字塔里面神奇的灵异事件,麦田怪圈预示什么,地下长廊真的存在吗……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向读者讲述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传说中,开天辟地是关于地球形成的最早传说。传说天地本是一片混沌,这时我们的祖先盘古氏用一把巨大的斧头将天地分开。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的身体也随之无限地长高。后来,盘古氏再也无法顶住天和地,累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美丽的神话讴歌了幅员广阔的中华大地
  •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UFO出没、”死亡之海“翻腾、飞机坠毁、海岛怪湖杀人……一件又一件的神秘离奇事件,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祸乱呢?
  • 关爱生命的探索(科普知识大博览)

    关爱生命的探索(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热门推荐
  • 恋爱推理事件簿

    恋爱推理事件簿

    这是一本推理事件簿。虽然我更愿意叫他“我和学姐甜蜜约会史”——虽然每次约会都不是走的纯爱路线。学姐!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不cos柯南金田一好好来一次决胜约会?!不!我们的宗旨就是约会总在推理后!******************************************综上,技术宅吐槽向学弟X呆萌正直向学姐论如何在各种凶案现场进行一场罗曼蒂克的约会。一直搞不定的决胜约会和他们的推理事件全纪录!
  • 荀子

    荀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借阴寿

    借阴寿

    你们穿着寿衣睡过觉吗?千万别试,我被爷爷逼着我穿过一次,那一晚……
  • 遴选侦探七政

    遴选侦探七政

    我叫七政。在这个朝生暮死的年代,你们和我一样,都只是一个学生而已。我觉得自己没有多少的了不起,即便我将得知自己是星界的遴选侦探。据作者说,我会成为最伟大的。士别三日,自当刮目想看。
  • 汤液本草

    汤液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文明巅峰

    重生之文明巅峰

    21世纪中期,一场天灾摧毁了科技文明,人类被迫在地下建立避难所与冷冻舱避难。林森,天灾中少数幸存下来的人,原以为从冷冻舱醒来之后可以和人们重建科技文明,然而林森却发现其他人还在冷冻舱内沉睡着,而年份已经到了32世纪。地球从原本熟悉的科技文明演变成了魔法文明。为了重建‘人类文明的巅峰’21世纪,林森不得不渗入到这魔法文明世界,以这个残存的科技力量改变世界。
  • 忆花情

    忆花情

    21世纪a大学中……某人杀伐归来,花莞枂?NO,NO,NO,NO……她已不是以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清纯土妹子!废物?想想,如果她还是那么笨,怎么会找人将你们打成猪头,丢出去!惊觉半晌,其实她才是真正的花莞枂……片段一:"花莞枂!敢勾引我的殇哥哥,去死吧!“那个自以为是的小家伙叫嚣了起来。你的?她冷笑一声,一柄飞刀迅速扎到了那人的头顶上……片段二:”怎样,这样的婚礼殿堂喜欢吗?“某人很奸诈的笑了笑。靠!这天杀的逗比,他这是占有欲太强了吧……
  • 愁城纪

    愁城纪

    愁城纪由十个城市的爱情故事组成,分别发生在十个不同的背景下十个动人的故事。香港的离愁,北京的无奈,深圳的铭心刻骨或者济南的苍凉。这是一本关于空间和情感的小说集,不同的城市下空,上演着差不多的爱与恨。有的爱很茫然,有的爱很无奈,但是爱总是支撑希望的根本,那些纠缠的情节,在扑朔迷离的文字下,显得异常地动人,这本小说集,将带着我们穿越城市的界限,共同感受爱情的真味。
  • 伤寒论

    伤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