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对方的正面时,是想使对方了解自己,初次见面和在生意上与对方接触时,这种场面经常可以见到。所以请客时,宾客坐上位的礼貌,也是由此开始。
也有些人喜欢在靠近房间门处就坐,这种人的权力意识可能强烈另一方面也有谨慎之处,此时的特征含有警戒、小心和监视的意味。
3.从坐态观人
坐在椅子上马上将脚交叠的人,是不喜欢输给对方且有对抗意识的表现,女性坐在车子里或客厅、办公室等地方,脚经常交叠的人也很多。
和上司或顾客谈生意或会面时,脚交叠会被对方视为骄傲的人,有损于自己的印象。
对方女性两肘靠在桌面上交叠时,同时又不断反复交叠后放下,放下之后又交叠时,是很关心对方男性的表示。在交谈时,先将肢叠起来的人,是表示自己的优势,另一只脚稍微叠起一点点是表示心理的不安。
抱着胳膊沉思是表示保护自己的心意,经常去摸头发的人是神经过敏的性格。一边讲话一边抓头发的人,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抓耳坠是,表示想阻止对方讲话。
4.坐姿稳如泰山型与轻浅坐型
对人类而言,站立的姿势,乃是最适合活动的一般状态。因此,我们在坐着的时候,也就往往以能够立刻站起来的姿势为前提。轻浅坐于椅子上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姿势显得比较紧张,而且处于随时可采取行动的状态。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高“警觉性”。但是,一旦处于放松状态时,“警觉性”便会降低,而且会悠然稳坐,大跷二郎腿。
这种姿势不能立即站起来,有如狮子终日睡大觉而有被狮子猎食之患的斑马,则经常站立着,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中。凡是坐姿稳如泰山者,在精神上大都处于优势地位,或者有意处于优势地位者;而居于劣势地位者,则大都采取可立即站立的坐姿,这可能在潜意识中欲表现对对方的恭敬及洗耳恭听之故。
5.欲坐客厅内角的人,权力欲较强
大致而言,背向房间内角而坐的人,要较背向入口处坐的人,具有心理方面的优越感。
纽约秘密犯罪组织的首领卡米尼·卡兰提,每当进入老主顾的饭店时,必定坐在最靠内角的座位,背向墙壁,以便监视入口处,如此一来,一旦有杀手冲入,即可立即应付,而且由于后面是墙壁,没有从背后被杀之危险,实为最安全的位置。
人的眼睛只能正视前方,因此,经常对背后感到不安,所以选择背后完全安全而有利的位置坐下来,一旦到了危急之际,可立即跳出来采取行动。在西方社会里现代以高楼大厦作为办公室的大企业、大公司里的董事长办公室,也大都位于最上层的一个角落,而且可以目视入口,背向大窗户,这种状况同样是为了解除背后的不安全感而设立的。
有一种接见的方法,称为“紧张面试”。主试者坐在房间内角的桌子后面,应试者则背向门口而坐,双方采取对坐方式,应试者由于背向门口,因此,心中容易忐忑不安。此种方法即是试图从应试者在不安定的心理状态中,来了解内心深处的反应。
由这一例子我们可以获得一个结论:在聚会场里,尽量想往里面坐的人,其权力欲必定较强,同时,这种人对于可能加诸本身的威胁,也很敏感,因而会变得较为神经质,凡事小心谨慎。
6.彼此以心相许的男女不会分开来坐
从一般意义上,人们正面对坐的时候,除了拥抱或握手之外,与对方保持相当的距离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通常保持能看见对方上半身或全身的距离。相反的,坐在对方侧面的时候,便没有这一限制,甚至可以并肩而坐。此种距离感的不同,尤以正在对坐时,两者之间通常有一张桌子相隔。
此外,正面对坐的时候,由于相互把对方置于观察地位,因此,容易产生所谓冲突的一种“对峙关系”。至于一般的情侣们,除了希望彼此“鉴赏”一番外,不会采取对坐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相互并肩而坐,可使前面所述的“对峙关系”随即会消失。而且,由于面对同一方向,往往能够产生所谓的连带感。
比如说,我们来到巴黎的平顶咖啡馆,不论彼此是熟悉的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来客,相互之间自然产生一种和睦的气氛,彼此亲切地攀谈。这是由于所有的顾客都并列坐在人行道旁的椅子上,面对马路的缘故。每个人坐上椅子之后,心情便稳定下来,谈话的兴趣也就相对地提高了。同时,由于彼此的视线不会始终相对,偶而受外界景物吸引或引起共鸣时,也只是接触一下而已,因此,彼此均不会产生一种负担的感觉,感情的交流颇为自然,此外,视线不受干扰,所以话题也会愈来愈多。
咖啡厅位置的安排以面对面者为多,如此一来,视线动辄相交,虽然有的人能较清晰端详对方,但也有些人反而感到不自然,因此,为使顾客心情放松起见,咖啡厅的椅子排列方式宜稍做改良,不妨将长沙发椅沿着墙壁位置靠放。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并列而坐的人要比正面对坐的人对对方持有更强的好感,无论是试图了解对方,还是试图让对方了解自己,已不把对方看成是外人,也可以说是想肯定彼此的一体感。
因此,一对隔着桌子谈心的男女,虽然也算是相当的亲密,但未必达到水乳相融、心心相印的地步。其彼此间的感情可能仍然处于试图相互了解、相互肯定的状态中。相反,并肩而坐的男女,大都不像正面对坐的两个人那般滔滔不绝,因为他们已经心心相印。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推测两个并肩而坐的人,可能早已相知相许了,目前正在体会其两位一体的乐趣。
当然,上述情况并不限于情侣之间,假使一向正面对坐的对象,忽然改变位置坐在斜面,或者在自己身旁时,很可能就是希望增加亲密感,或者是欲增加亲密感的无言表示。不过,前面也曾提过,本人如果觉察到身体空间受到了必要以外的侵犯时,也许就是对方试图施加威胁的讯号。
相反的,假使原为并肩而坐,却又忽然转身坐在对面时,就表示对方存有怀疑,或者产生新的动机,希望了解真相的一种表示。
7.个人身体空间受侵,往往是威胁与引诱的陷阱
从“坐的距离”可以观察双方的心理状态。假使自己与对方并无特别亲密的感情,可是对方却侵入了自己的身体空间之际,就当警觉到对方可能有意对自己施予威胁或引诱,或试图破坏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围墙,而登堂入室。例如,被流氓缠上时,对方必定以死皮赖脸的姿态,步步逼近。
美国警察也经常运用这种咄咄逼人的方式审讯嫌疑犯。也就是在审讯的过程中,不露声色地接近嫌疑犯,以侵犯对方身体空间的方式带给对方一种不安感,逼使其招供。
为了讨好对方而侵犯对方身体空间的例子很多,如有的推销员不正当的访问态度而对某种女子的媚态等。每个人身体空间受侵的方式,究竟属于哪一种,得视当时的不愉快的感觉程度而定。如果对方试图威胁的话,即使表面上装出笑脸,我们也会在潜意识中显现试图恢复原有身体空间的举动。当对方企图巴结、讨好自己的时候,我们除了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之外,也会体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难为情。
巧妙的威胁与引诱手段,经常会刻意运用此种侵犯身体空间的方法。假使我们能够体会这些心理上的失调状况,就可轻易了解对方的真意;不过,也难免产生错觉的时候,因此,最好还是在事先了解对方侵犯身体空间方式所表示的意义。
14.电话语言透视人心
打电话既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思想的交流,打电话的心理变化会直接地表现在他的神态反应上。如果你留心观察便会从你身边打电话者的神态变化了解他的态度及其性格。
有的人接电话时永远只那么一句:“喂!我是小王。”然后停住等待对方说话。这种人警戒心强,算计也很高明。回话的声音总是让人觉得十分柔和而小心翼翼,像是有猜疑心的样子,容易被对方的态度所左右。在电话中,对方若以阿谀奉承的口吻与他交谈时,他回答的声调就会神采飞扬如果对方说了一句不中听的话,他的声调就会立刻降下来。
这种人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得清清楚楚,对工作以外的交往,或正事以外的事情,绝不混为一谈,而且能贯彻始终。即使在热恋中,女朋友打电话到他的公司来,也会引起他很大的反感。这种人和你交往,也只是基于你对他的工作有价值罢了,而且还是以付出最少的代价、回收最大成果的想法与人交往,并且是言行不一致的人,因此对于这样的人还是小心为好。
还有人在打电话时绝不肯轻易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找某某人,如果要找的人不在,他便会毫不客气地将电话挂断。即使所要找的人来接电话时也很少报出自己的姓名,只是说:“喂,是我啊!”在公司职员,例如说秘书,可能就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喂,邱总在吗?”“对不起,刚才他出去了,你是哪位?有没有需要转告的……”有时没有等到话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
另外也有这样一种人,明明自己电话打错了,还满腹牢骚:“喂,是某某公司吗?”“不是啊,你找哪位?是不是电话打错了?”“不是就算了,问那么多干嘛?多管闲事……”随后就挂断了。接到这类电话,常常使人不快,但事实上这是常有的事。这类人不懂得打电话的基本礼节,为人尖酸刻薄,自我中心主义强,常常鄙视弱小者,在实际生活中也比较霸道,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多半是一些没有修养的人。
有的人谈话非常干脆,既不打个招呼,也不来个“喂喂”什么的,直奔主题,正事说完就立刻挂断电话。像这种只谈正事的人,大都属于急躁、任性而没有耐心的人。他们和别人相约见面时不会比对方先到,如果先到等不了几分钟就会立即怒火中烧,如果是自己迟到则若无其事,一点也不表示歉意。
这种人一般工作能力非常强,给人以十分豪爽的感觉,但爱憎分明,人际关系不会很和谐。脑子里常常想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一旦认准了就会坚持干到底,直到热度逐渐减弱。做工作很怕麻烦,除了有利于他的话题之外,别人无法同他进行深度会谈。
有些人一旦陷入热恋,不论身在何时何地都会有想要打电话给对方的冲动,变成所谓的“电话魔”。一天打一遍还不够,总要打个三四遍才够,甚至更多。“你现在人在哪里?在做什么?”“我刚刚突然想到,某某现在怎么样了?”“我正在开会,待会儿再拨给你。”“我下班了,要约在哪儿见面?”……诸如此类的话,再加上现在的手机日益普及,这些电话魔们可以说是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如果认为这种举动是爱情因子在作祟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人是属于相当自我、任性、控制欲强的人。他们希望交往的对方随时都在自己的掌握、支配范围之内,一旦对方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便会不断打电话去确认对方的行踪,以确实掌握对方的一切事务,绝对不能允许对方有出轨的情况。他们完全不顾虑对方的立场,也不曾想过对方也要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只想把对方所有的一切据为己有。
他们也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感情,深受嫉妒、羡慕、寂寞、后悔等复杂情感的纠缠。一位成年人,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可以自己处理这些感情问题,但他们在这方面表现拙劣,根本没办法妥善面对自己不安的情绪与消极的情感,一遇到事情,便会强烈地马上把当下的情感发泄出来,无法憋在心中,因此便希望借助电话找人排解。
短话长谈的人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因为无聊,所以整天抱着电话短话长说,通常是想借由电话发泄自己无法外出的苦闷。她们不用担心对方是否愿意听自己的唠叨,因为她们选择的对象大多和自己属于同一种类型,有着同病相怜的共同感受也不用担心电话费用,因为她们认为这是自己从事家务的报酬,理所当然归自己支配,而不到外面消费则又增强了这种心理,所以通电话时间通常是以小时计算。
打电话时出现下列情况,表示打电话者专注倾听对方的谈话或渴望了解对方的心愿,把话筒紧紧握住,身体自然向前弯曲,听筒紧贴耳朵上面带笑容,好像对方就在眼前,并且还不住地点头搬过一把椅子坐下,或摆正自己不舒适的姿态对自己的说话姿势比较注意,如端正领带,抚摸自己并不散乱的头发眼睛盯在一个地方或物体上不动。
如果有人对话题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无意与对方交谈,只是礼貌性地附和,那么他的身体语言也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一边打电话一边工作(看书、写字或信手涂鸦)听筒与耳朵的距离相对较远,站着说话或从椅子上站起来眼神飘移不定,或在谈话中给身边的人安排工作。
如果从电话中听到出乎意料的事情,就会发生以下变化有的人打电话时,身体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摇晃。如果这种动作突然停止,专心地听对方说语,那么,电话中一定传来了很重要的消息原本是坐在椅子上,现在突然站了起来,有时声调也会发生变化,这表明他对这个话题很兴趣,希望更迫切了解这些话的内容;话筒紧贴耳朵,眼睛同时睁大。
警戒心理很强的人打电话通常是背对着别人或用手捂着听筒。在单位或公共场所打电话,如果与一般对象通话,他们往往神情比较自然,也不会降低声音而通话内容或通话对象是他们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的,往往会出现背人或降低声音等异常情况。有些人在通电话时会环视周围的人,这也是警戒心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