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7300000021

第21章 改变工作恶习,提高职业素质(2)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部门经理对斯特说:“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绝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说过。来,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总裁的电话,说想见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部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诚信,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一定要做到守口如瓶,不扩散公司内部信息,谨防无意泄露。正所谓“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

在一次国际性的商贸谈判到中间休息时,英国的一位裘皮商人主动给美国的谈判人员递烟闲聊:“今年的黄狼皮比去年好吧。”美国人随意地应了声:“还不错”。那人紧跟了一句:“如果要想买二十多万张不成问题吧?”美国的谈判人员仍不经意地说“没问题”。

英国商人在不动声色中掌握了美国有大量的黄狼皮在寻找买家的商情。在随后的谈判中,英国商人以比原方案高出5%的价格,主动向美国商人递出2万张黄狼皮的买单。可是随后就发现有人用低于英国商人的报价在英国市场上大量抛售黄狼皮,当美国商人向其他国家的报价全部被顶回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英国商人是有意用高价稳住自己,使其他的商人不敢问津,以便大量抛售他们几十万张的库存,以微小的代价换了个先手出货。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应该:

(1)闲谈莫论或少论企业事。许多从业人员一般分不清什么是企业秘密,什么不是企业秘密,过多的闲谈就容易造成泄密事故的发生。

(2)要谨防亲朋好友泄密。

(3)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许多的文件,除了对外发布的公告之外,任何文件都属于公司的机密,不可随意外传或泄露。

(4)公司里的员工对正在实施的秘密计划要提高警惕,不使机密外泄,避免走漏消息,给公司造成损失。

(5)请相信一句名言:沉默是金。工作中要少说话多做事。

美国硅谷一直被誉为当今世界高科技的风向标。因为尖端科技蕴含着高投入和高度的商业技术秘密,所以防范商业间谍,保守公司核心机密就成了硅谷中每个公司的头等大事。有报道说,几乎垄断了全球芯片市场的英特尔公司,把邀请前来采访的记者也当作间谍来防范,为了防止拍照,处处都有保安人员盯梢劝止,除了企业大门口和餐厅等无关紧要的地方外,其它任何地点、就连电子商场内也不准拍照。商场老板说:店内装潢设计我们费尽心思,创意独特,是商场的专利,绝对不能让外人轻易窃取。对内部雇员,进出公司都要进行安检和验明证件。

对于企业领导者或骨干员工来说,如果无意间泄漏公司机密对企业造成的伤害更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比普通雇员要多许多。一旦疏忽而泄漏机密,这个机密也许对公司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一击。

2004年5月,某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发现某国外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完成了A产品的设计开发,该研发中心领导一下就懵了。A产品的设计开发可是该企业重大研发项目,该企业也想依托A产品完成产品线的转换,企业为该项目投入了大笔资金,众多研发人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企业在项目立项及开发过程中,还从未听说有哪家单位也在进行A产品的开发,为什么竞争对手开发速度如此之快?

情况汇报给企业老总后,老总第一反应就是内部人员泄密,随即下令该项目所有人员停止开发,迅速离开工作岗位,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该研发中心保密工作存在重大疏漏:设计人员电脑与普通工作人员电脑连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计算机端口允许人员将资料随意拷出、设计人员将某些机密文件设成共享、打印资料随意带出、所有电脑都可以上互联网……经过检查,公安部门初步判定为内部人员泄密,但是要查出谁将资料泄密,难度太大。最终该案不了了之,企业也只能对研发中心领导进行降职处罚,该企业付出的1000余万元研发费用,众多研发人员的辛勤劳动全部付诸东流。

在苹果计算机公司的一些会场内总会有这样的提示语:“请擦去黑板并将你所有的秘密文件处理掉,工业间谍在你之后预定了这一房间。”而夏普的办公区每隔不远处放置了碎纸机,员工需要将所有用过的废纸进行处理。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管理者加强保密意识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苹果计算机公司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加强保密意识”在企业中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应该作为每一个员工(尤其是部门领导)的工作箴言。在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历经百年仍然生机蓬勃的公司,诸如可口可乐、福特、沃尔玛等,这些公司长盛不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些领导者始终保持一颗谨慎防止企业机密泄露的责任心。

美国某软件公司20世纪80年代末期编写的软件程序磁带占用了仓库大量的空间,公司所有的年轻员工都主张卖掉这批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资料,但遭到了一位曾参加程序编写的工程师的竭力反对,而他的理由很简单却也很重要:“这些东西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参考价值,但是一旦被卖到国外,就非常危险。”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讲,首先就是要让员工树立起保卫公司安全的意识。

事实上,美国各大公司为了在内部强化保密措施,专门设有首席信息官来负责保密工作。他会提醒企业管理层面对应予保护的商业秘密实施保密的措施,同时监督员工在各个保密环节执行情况。例如,西门子公司从硬件设备上防止员工拷贝公司资料,根据级别区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电脑是不能安装软驱和移动硬盘接口的。而IBM公司规定每个员工只有三次查阅同一文档的机会,并且这三次查看的时间、地点、原因都会被严格地记录下来。

在信息社会,企业内部信息就是价值,就是生产力,加强保密意识在企业中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应该作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箴言,让竞争者无懈可击,也让自己更值得信赖。

3.积极主动,不为工作找借口

找借口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出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加以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借口变成了一块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去找一大堆看似合理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谅解和同情。也许借口能把你的过失掩盖掉,让自己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但是长此以往,就会让你总是依赖借口,不再努力,不再去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这样,最终沦为最末流的员工,甚至被淘汰。

任何公司的发展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然而当遇到困难时总是找借口应付了事的员工,在企业里肯定是最不受欢迎的员工;而遇到困难总是去找方法解决的员工,一定是企业里优秀的员工,同时也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甲、乙、丙三个人一起供职于一家公司。虽然公司的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由于公司经营出了一些问题,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回货款。

公司有一位大客户,半年前就买了公司1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支付货款。

公司决定派甲业务员去讨账。那位大客户没有给甲业务员好脸色,他说那些产品在他们这个地方销得一般,让甲过一段时间再来。

甲知道这位大客户不好惹,心想他欠的又不是我的钱,跟我没什么关系,于是便返回了公司。

甲业务员无功而返,公司只得派乙业务员去要账。

乙找到那位客户,那位客户的态度依然很无赖,他说他这段时间资金周转也很困难,让乙体谅他的难处,他还找借口说等他的资金到位了一定还钱。业务员乙也无功而返。

没办法,公司只得派丙业务员去讨账。

丙刚跟那位客户见面,就被客户指桑骂槐地教训了一顿,说公司三番两次派人来逼账,摆明了就是不相信他,这样的话以后就没法合作了。丙并没有被客户的软捏硬逼吓退,他见招拆招,想尽了办法与那位客户周旋。那位客户自知磨不过业务员丙,最后,只得同意给钱,他开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给丙。

丙业务员很开心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2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那位客户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就是放春节假的日子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丙业务员依然没有退缩,他突然灵机一动,自己拿出100元钱,把钱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样一来,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丙业务员带着这10万元货款回到公司时,公司的董事长对他刮目相看,非常欣赏他,并让公司其他的员工都向他学习,后来公司发展得很快,他自己也很努力,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就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而当初曾讨过账的甲和乙依然还是公司里最普通的业务员。

可以想象,要是丙也像甲和乙那样遇到问题不努力去想办法解决,而是随便找个借口就回来了,那他绝对不可能讨回货款,更不可能有后来那样高的成就。

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用这句话来警示自己,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要积极去想方法,一定能解决任何困难,也只有积极找方法的人,才能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得到更大的成功。

日本松下公司的标语牌写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

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

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

同类推荐
  •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资深心理治疗师沈星妤“星语灵师系列”书系第一部。《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由十个心理治疗的案例集结所成,是一部心理励志类随笔集。全书对各种心理案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出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十分积极健康的引导意义。
  • 有一种姿态叫低调

    有一种姿态叫低调

    低调的智慧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姿态、一种风度,更是一种谋略。它代表着豁达,代表着成熟和理性,它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心态三修:淡然·淡泊·淡定

    心态三修:淡然·淡泊·淡定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珍惜瞬息万变的每一时刻,珍惜稍纵即逝的每一份情感,让自己拥有一份淡淡的情愫,淡出一份情真意切的真情来,淡出一份坦然宁静的心境来,淡出一份淡泊名利的境界来,淡出一份绵延悠长的爱意来,淡出一份悠然自得的生活来。本书教你淡然处世之道,淡淡地对待一切,一切自然就风轻云淡了。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方)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拥有淡然、淡泊、淡定的?心态,你就会做到宠辱不惊,闲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本书是现代都市人身心灵修养必备的经典之作。
  • 远离迷茫与困惑

    远离迷茫与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而是因为我们通常失去自信,有此事情才难以做得到。远离迷茫与困惑,燃起我们生命中信念的灯塔,追求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与憧憬,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本书假一个婚姻家庭心理医生之口,以她长期从事婚姻实务工作的经历以及现身说法,详尽分析了婚姻性爱内涵,对婚姻内部诸多因素作了深度剖析,它们包括孩子、经济、性爱、男女性别差异等。本书以坦白和机智的笔触,引导读者穿越人生旅程中亲子期、中年期、空巢期、退休期的隧道,展现了婚姻生活中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无奈和苦恼,从中也让读者看到了中国婚姻家庭的千姿百态。通过对婚姻家庭的眼花缭乱描述,本书旨在从心理学角度记录并探讨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婚姻家庭经验与理论,让读者能够对我国的婚姻性爱内涵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了解。
  • 邪魔神尊

    邪魔神尊

    腾沙大陆,八国割据,每三百年必有大战,英雄辈出!大巫师阴帆利用“死灵人”浪荡无度;玄霄和帝国黑帮英俊少年蒙小真在不断的战争中接二连三的“斩获”美眉无数。品各族美女风情,尝尽千娇百媚个中滋味。降服美人儿,同时统一各国,成就腾沙大陆圣主霸业。。。。。。一步步走上腾沙传奇。。。。。
  • 宿舍9527

    宿舍9527

    一所大学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宿舍。一帮普通大学青年,他们在大学里多少啼笑皆非的故事。他们伴随着欢笑,痛苦,逐渐成长。回首往事,那一年,我们正青春
  • 穿越时空之替身情人

    穿越时空之替身情人

    一个跨越千年的故事一段执着了两世的爱情一段延续了几千年的苦恋一部关于前世与今生、情与仇、爱与怨的爱情故事她是仙魔女的转世她是统一天下的天后她也是战争的根源她是红颜,但她真的是祸水吗?她两世为替身,但是她真的是替身吗?红颜祸水乱天下,那她是乱天下还是平天下?
  • 某科学的井上希奈

    某科学的井上希奈

    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御坂美琴的妹妹--井上希奈,她们会开展怎样的故事呢,敬请关注《某科学的井上希奈》
  • 乾坤动灵

    乾坤动灵

    重新回归,改风格,请见谅。请不要对以后的作品有偏见,谢谢
  • 极品高手在花都

    极品高手在花都

    秦浩,本只想来一次英雄救美,却没有想到因为一颗神秘的天外陨石而脱胎换骨,最重要的是,他的体内还出现了一股神奇的气流。
  • 生活之甜系列:七天提升绘画技巧

    生活之甜系列:七天提升绘画技巧

    本书作者为知名作家,书中分享了作者多年绘画生涯中积累的非常实用和权威的经验,对很多绘画爱好者和学习绘画的学生都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书中运用大量画作举例,使读者更加直观的理解作者所描写的技术要点。
  • 都市奇异录

    都市奇异录

    吴昕是一个大一新生,每天过着无聊与繁复的生活,普普通通不被看好的他在一个暑假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奇异缤纷,枯燥乏味一朝覆,满腔热血闯四方。从此命运的轨迹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内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十个月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鹦鹉螺”号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