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7900000045

第45章 弘福寺玄奘开译场 玉华宫太宗览佛经(1)

到长安的第一天,玄奘在街上游行了一天,二十多里的路途上,人山人海,迎接的人群前呼后拥,只能缓慢行走,直至天黑才到达馆驿。

夜深了,可玄奘毫无睡意。窗外呼啸的寒风使他清醒,他仰望深邃而神秘的星空,似乎在感谢佛陀的保佑,这十七年间,他历尽人间艰险与苦难,终于又回到了生育他的故土,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是那样的狼狈,归来之时,朝廷如此礼遇,国人如此热情,他不禁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已是热泪盈眶。

玄奘不曾料到,更隆重的欢迎仪式还在后头。朝廷已作出决定:在朱雀门大街南头集中陈列他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卷和佛像,然后举行护送他去弘福寺的盛大游行。

正月二十八日,长安城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朱雀大街上设案陈香,张灯结彩,街南头更是热闹非凡。街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几百张宝案,宝案上挂着花团锦簇的帐幔,旁边插着幡旗,主案上供奉着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珍贵的佛像和佛经。川流不息的人群到街头拜遏瞻仰,赞不绝口。

不久,游行开始了。乐队走在最前面,接着是供着佛像、佛经的富丽堂皇的宝案宝舆,一排排香炉队紧随其后。再后面是万余名身着袈裟的僧尼行列,一队接着一队。从朱雀大街到弘福寺,几十里之间,倾城出动的老百姓,朝廷和外地官员都站在道边瞻仰,并烧香、投散纸花。官府恐因拥挤发生事故,派出许多兵卒上街维持秩序,并明令就地烧香散花,不许跑来跑去。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难得一见的盛会。

玄奘终于到达弘福寺,然而,他的心情并未就此轻松下来,他深知,中国的情况与印度不同,朝野上下崇信佛教的人固然很多,但冷漠甚至持反对态度的人亦不在少数,毕竟尚未见到皇上,译经的事尚未最后落实。在弘福寺稍作安顿之后,玄奘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又匆匆踏上赶往东都洛阳的旅途,他要面见唐太宗,当面争取皇上对译经事业的支持。

这时,太宗正调集兵马,准备远征辽东,但还是抽空在仪驾殿接见玄奘。太宗亲切地说:“法师西行求法,怎么不给朝廷报告?”

玄奘回答说:“玄奘临去之前,曾写过几个报告,未蒙批准,因求法心切,便擅自出关。现在想来又惭愧又害怕。”

太宗说:“出家人已远离世俗,也难怪。你能舍命求法,惠利苍生,是应当奖励的。法师不必再为此事心烦。从中国到印度,山川险远,语言风俗相异,真难想象法师是如何到达的。”

私自出境得到太宗的谅解,玄奘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说起话来便少了许多顾虑:“我听说能够乘疾风的人,到天池都不算远;能借助龙舟的人,渡长江亦不为难事。自从陛下统御天下以来,四海清平、九域安定。您的仁德圣威犹如清凉的微风吹遍炎热的南方,葱岭之外的戎夷君长,每见从东方飞去的鸟,就认为是从我们大唐出发的,立即躬身礼敬。况且我这个有手有脚的人,亲自承受过圣教育化,仰仗陛下天威,所以能够来去无阻。”

太宗一笑,说:“这是法师长者的话,朕哪里敢当。”

接着,太宗详细地询问了往返的经过,从西出阳关直到印度境内,山川气候,物产风俗,帝王故迹,佛教遗踪,都问到了。而这些在史书中很少有记载,玄奘却谈得有条有理,要言不烦。唐太宗听了极为高兴。

唐太宗对陪同接见的侍臣说:“从前符坚称释道安为神器受到朝廷大臣们的尊重,朕今观法师词说典雅,见识渊博,不但无愧于古人,而且远胜古人。”

在旁的长孙无忌插言说:“确如陛下所说。臣曾经读过《三十国春秋》,知道释道安的确是知识渊博的高僧。可是那时佛教东传不久,经论不多。他虽然努力钻研,但多是一些枝节问题。哪里比得上法师亲到印度,探本求源,下过一番功夫?”

太宗说:“你说得对。”又对玄奘说:“佛国遥远,那里的圣迹和法教,前代文书都不清楚。法师既然亲眼目睹,应该写一部书,给人们看看。”玄奘听了,当即应允。

太宗同玄奘笑谈了半天,觉得他博学多闻,口才流利,很有公卿的才能,就劝他还俗,辅助朝廷处理政务。

这真是出乎玄奘的预料,他做梦也想不到唐太宗会说出让他还俗的话来,玄奘对唐太宗说:“玄奘从小出家,笃信佛教,对孔教一向生疏。陛下令我还俗,无异于把行舟搁在岸上,让它变成朽木。玄奘希望毕生译经传法,以报国恩。这是玄奘平生的心愿,若能如此,玄奘将非常感激。”玄奘这样再三辞谢,唐太宗只好作罢。

本来唐太宗是在繁忙的军务中抽暇作短暂接见,原来的打算是一种礼节性的接见,谁知竟在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谈了一天。在旁的长孙无忌说:“法师住在鸿萨寺,太晚怕来不及赶回去了。”太宗这才想起,现在已经快天黑了,于是忙说:“匆匆谈了几句,意犹末尽。朕打算请法师随朕东行,一路观光。朕在军务之余,还可小叙,不知意下如何?”

玄奘辞谢道:“玄奘刚从远路归来,身体也不太好,恐不能陪驾东行。”

太宗又说:“法师孤身西行万里,如今东行不远,还用得着推辞吗?”玄奖答道:“陛下东征,军务繁忙。玄奘跟随,只会增加途中麻烦。再说兵家相战,戒律禁止观看,玄奘不敢不奏明。望陛下体察苦衷,则玄奘幸甚。”这样,太宗才又作罢。

玄奘乘机向太宗说:“玄奘从西域获得梵文经本六百多部,计有五千余卷,至今一字未译。如今得知高山之南、少室寺之北的少林寺,远离尘俗,泉林悠闲,是一个安静的去处,玄奘希望去那里译经,请陛下明察。”

太宗说:“不用在山里。法师西行后,朕给穆太后在长安造了弘福寺,寺中禅院十分清静,法师就在那里译经吧。”

玄奘又说:“现在百姓好奇,见玄奘从西方回来,都想来寺院里参观,这样寺院就成了闹市,虽然人们并未触犯纲纪,却明显妨碍法事,希望朝廷派人加以防守。”太宗说:“法师的意思是要保护佛经和译经人的安全,理应如此。您可在这里休息三、五日,然后返回长安到弘福寺组织人员开始译经,所有需要的东西,直接找玄龄平章办理。”

据《高僧传》记载,这次会见“从卯至酉,不觉时廷,迄于闭鼓。”也就是说,是从早晨五时一直谈到晚七时,前后将近十四个小时。

太宗召见玄奘,是玄奘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就唐太宗而言,这是他调整宗教政策的一个步骤,这不仅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同时也为译经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物质的保证。

这年三月,玄奘从洛阳回到长安,入居弘福寺,之后又搬到慈恩寺。从此,他便集中精力投入翻译佛经的事业中,直到逝世前一个月才绝笔,前后共十九年。

玄奘深知,要把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翻译成汉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合适的助手,不建立严格的规章,缺乏相应的物质保证,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玄奘一回来就给房玄龄写信商讨,列举出所需人力和物资。房玄龄派专人把玄奘的要求告知唐太宗。太宗传旨:“按法师所需要的供给,一定要做到十分周全。”这样,在唐太宗的大力支持下,只用了两个月,一切准备就绪。

首先是翻译人员,均由政府下令从各地寺院调集。计有“证义”十二人,“缀文”九人,“宇学”高僧一人,又有“证梵语梵文”高僧一人。此外,“笔受”、“书手”,也已报到,各种应用物品也都购置齐全。

同类推荐
  • 柳宗宣诗选

    柳宗宣诗选

    考察一首诗,它的来由或发生学,似乎与诗人历经的情境有关。一首诗的切入点可能来自于诗人面对存在的最初震颠,或者说诗的写作,即用词语再现那个最初的震颠。可能要把成百上千的事综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首诗。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本诗集取名为“自传的写法”。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湖北长江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整理出版工作。本套“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推出了21世纪以来已较为成熟的中国新诗人。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柳宗宣诗选”。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行书字帖三希宝帖、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蜀素帖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2007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7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7年选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为故事精选。本书力求选出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冯剑华文选

    冯剑华文选

    本书为冯剑华老师编辑一部文选,与为肖川老师编辑一部诗选一样,都是我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为宁夏的作家、诗人做了几十年的嫁衣,为宁夏文学的繁荣奉献了一腔的热血。
  • 兵临城下:戏言芜殇

    兵临城下:戏言芜殇

    一颗从盗墓贼手里流传出来的神奇珠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轩然大波。传说得此珠者得天下,本就动荡不安的大陆,此时更是烽烟四起,领国与领国相互厮杀,斗得血雨腥风。当几个怀揣英雄梦想的逗比青年相遇时,天下又会有什么变化,且看他们的奋斗血泪史。兵临城下,谁与争锋。
  • 重生之黑莲花的绽放

    重生之黑莲花的绽放

    木雪到死的时候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才能活的如此窝囊凄凉,整整二十五年都不停歇的被欺辱,背叛,伤害,当她的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自己最爱的男人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分割成无数块,扔进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时,终于觉悟了,重生之后的木雪,不再是胆小懦弱善良无底限的圣母白莲花,让我们跟着木雪一起,斗极品亲戚,坑无良友人,灭阴险小三,神挡杀神神佛挡杀佛,成长为一只自己优雅美丽强大的美颜黑莲花!
  • 怨念:情仇抉择

    怨念:情仇抉择

    章杨两家因为先前的一点事情留下了一个情结,后来,这个情结想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最后两家闹得不可开交。但到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两家又是怎样互相角逐的呢?却看他们的后人们在这铜臭遍地,肉欲横流的世界里是怎样作为的……
  • 史前绝密

    史前绝密

    达尔文进化论的致命漏洞,疑似人造卫星内部中空的月球,神秘的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惊人的联系,世界各地的洪水传说,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沉没,埃及金字塔的真实作用,利莫里亚文明在太平洋上的残留,来自百慕大深海下的召唤……种种未知的东西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最早出现文明的人类……
  • 狼之吻1

    狼之吻1

    ----浓浓的魔幻色彩,人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荒诞、奇异,没有逻辑却又合乎情理,那么荒诞又那么神奇。小说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这种似是而非,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狼之吻1》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 腹黑妖孽齐登场:坏坏相公不良妻

    腹黑妖孽齐登场:坏坏相公不良妻

    她一朝穿越,却被人打个半死,谁能告诉她到底发生了神马???为神马自己已经是个“废柴”“花痴”“刁婆娘”,却还会有人“投怀送抱”????司临夏:“你注定只能是我的妻,永远逃不掉.....”冷墨晴:“....”邪魅如他,腹黑如他,霸道如他....谁又是谁的劫???风紫宸:“小晴晴,人家嫁给你当相公好不好???”冷墨晴:“.......”绝情如他,善变如他,痴心如他.....谁又是谁的殇???景倾城:“我爱你,那是我的事,能守护你,此生足矣.....”冷墨晴:“.....”温润如他,坚定如他,体贴如他.....谁又是谁的注???待风云过后,她绝代风华,傲临天下....(一对一,完美结局)
  • 缥缈封神录

    缥缈封神录

    他是少年天才,因却灵魂残缺而再难修行。上古帝仙、极品灵丹,是老天的眷顾还是玩笑?莫欺少年穷!命运只会奚落弱者,从来不会惩罚逆命者。听,少年步凡在高歌“逆天者王”!
  • 殇国遗乱(完)

    殇国遗乱(完)

    “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生命中的一抹绚丽,不想到头来,竟让自己的心彻底失去了色彩。”女子自嘲的声音,充斥着悲戚和苍凉,她凄然一笑,嘴角缓缓溢出的鲜血,滴落至雪白的衣衫上,妖娆而艳丽,却深深刺痛了男子的双眼。那一天,大雪纷然而落,覆盖了苍茫的大地,也掩埋了过往的一切,让爱与恨,都从此消弭。————————————————————————曾经,她是倾国倾城的美丽女子,她的美惊为天人,她的美出尘脱俗……曾经,她亦是武艺高强、聪慧睿智的奇女子,顷刻间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可惜,优秀如她,最终也没能逃过情爱的束缚,在有心人阴谋算计下,输掉了一切……心已死,爱已殇,自此,她的世界失去了光明。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在本以为时过境迁后,奈何命运仍是不愿放过她,刻意的逃避,也是无济于事。————————————————————————上辈之间的久远恩怨,造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场错乱……国仇家恨,阴谋野心,成全了人性丑陋的贪嗔痴癫,也葬送了爱与被爱的资格……在经历过相遇和相爱,误会与分离之后,爱情,是否还能够得到善终?而当真相最终被揭开,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本文正文已完结,关于前传,可能会在以后重新连载一本新书,所以大家看正文就好,前传部分的章节先不要订阅,多谢支持,(*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