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600000006

第6章 上帝·安拉·释迦牟尼——神庙·教堂·寺庙·塔(5)

八根佛发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大约在公元九世纪起,就陆续兴建佛教寺院了。十一世纪缅甸全境统一,并建都于巴根,曾建造大量佛塔和寺庙。如明迦拉赛底塔,塔身构图成鼓形,渐次向上收缩为尖顶,下部则依次放大构成稳定的台基,而台基又有小塔拱卫着大塔,改变了传统佛塔半球状窣堵波的形式。

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在新都仰光建造了大金塔。它位于仰光市北部的茵亚湖畔的一座小山上,这里地势高耸,风景秀丽。塔的造型是巴根的明迦拉赛底塔形式的发展。形如窣堵波的塔身上部逐渐收缩,形成纤细的塔尖,高度为113米,用砖砌筑,表面刷一层坚硬的灰浆,贴上金箔,灿烂夺目。塔顶装有精致的宝伞和贵重的钻石珠宝。塔座是一个很复杂的多角形平面,在许多角上托有众多的小型塔。基座上布满雕刻,镀金和涂漆。由于有64个式样同它相仿的小塔围绕着,愈发突出了主体塔身的高大威严。大金塔的整个轮廓线柔和优美,给人以安稳与崇高的感觉。

相传古时候缅甸人科加达普陀兄弟俩到印度去取经,并带回八根释迦牟尼的头发。为了珍藏这八根佛发,于是就在丁固达拉山上(即现在的塔基下)修起了一座8.3米高的佛塔。因为有这个重要的宗教意义,所以到了十一世纪的蒲甘王朝时期,终于成了整个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之一。后来历代均有修造,或把塔继续修高,或在旁边建造小塔。相传在十五世纪时,德彬瑞皇帝用相当于皇后体重四倍的金子为塔身贴金。

这座大金塔的宝伞上,还系有数百颗用金银制成的小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十分悦耳。塔下有门,门前一对狮子,形状与中国的石狮子相似。入门可到塔内,里面有用玉石刻成的坐卧佛像,形象生动逼真。

仰光大金塔的外形十分端庄,挺直向上的外轮廓曲线给人一股向上的力,正反映了这座塔的形式原意。金色的塔身,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显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光辉永不衰竭。

世界上最斜的塔

比萨斜塔知道的人很多。的确,它被称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但它的出名,也许正是由于它的缺陷所造成的,即由于在建造时并没有估计到地基的沉降,导致塔产生严重倾斜,从而因祸得福,反而使它在建筑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斜的塔。

提起比萨斜塔,我们还得从比萨大教堂谈起。比萨大教堂原是为纪念意大利人在公元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并攻占了巴勒摩市而建的。大教堂建筑群包括主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建筑大都仿照古罗马的圆拱形柱廊的建筑风格,为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主要代表,也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比萨斜塔位于主教堂的背后,圣坛东南二十多米处,平面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共有八层。队了底层和顶层外,中间的六层都做成围廊,人们可以从塔中间的楼梯上去,到任何一层出来,站在廊子里俯瞰佛罗伦萨市的景色和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倒有些象中国的佛塔了,但它的形式采用的是圆拱柱廊,所以也属“罗马风”。金塔表面材料均使用白、红两色的大理石,但其中几根支柱是用花岗石装饰的。

比萨斜塔兴建于公元1173年,前后共经历了整整200年,直到1370年才全面竣工,可以说是历史上建筑时间最长的建筑之一了。斜塔最初的倾斜是在塔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沉降,塔身开始向南稍稍倾斜。第一位建筑师波列诺发现塔的地基是在松软的河谷冲积层后,立即停止施工,想等到地基沉降稳定后再继续施工。这一等就等了100年,这也是比萨斜塔建造历史长久的原因。1275年,建筑师西蒙勇敢地承担了复建工程。当时斜塔第三层已倾斜了近90厘米。为了减轻塔身的重量,止它的倾塌,西蒙减薄了墙壁的厚度,并采用了轻质材料,在内外壁之间留有空腔,越往上空腔越大,想方设法减弱塔身对地基的压力。最后一个建筑师皮列诺为了矫正斜塔的倾斜程度,将斜塔的第八层建造得向北倾斜,并且没有加盖楼顶。

1586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了他著名的自由落体定律。他手持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塔顶同时丢下,两个球同时落地,从而证明了任何物何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一举推翻了统治人们头脑达几千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伽利略的实验使比萨斜塔声誉更盛,为斜塔增添了文化价值。

为了制止斜塔的倾斜,意大利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1934年,900吨水泥被喷注进塔的地基,没有效果;1970年,禁止取用斜塔方圆3公里内的地下水,也只是大大减缓了塔身的倾斜速度。1974年,意大利政府向国际上寻求加固方案,虽然有的建议用水泥或硅酸钠等硬化剂向塔基喷注,有的建议造一巨象用象鼻顶住塔身,但这些方案本身存在缺陷,加之意大利政府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决心采用本国建筑师的加固方案。到1982年为止,斜塔北缘高55.22米,南缘高50.32米,塔身已倾斜了近5米。1982年意大利政府拨出1200万元的特别经费,并制定了《比斜塔保护法》。现在斜塔以每年1.2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而人们尚没有可行方案消除斜塔倒塌的危险。

巴黎市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雄踞于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的战神校场上。它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造的纪念物。当时参加设计竞赛的有700多个方案,法国著名钢结构大王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铁塔被评委会最后选定。于是,该塔落成后,就以埃菲尔本人的名字命名了。

铁塔占地12.5公顷,高320.7米。塔身分为三层,每层均有平台和高栏,第一层距地面50米,第二层距地面115米,第三层距地面174米,再往上就是顶端的塔楼了。埃菲尔在指挥建造铁塔的过程,曾遇到过一个难题。根据工程构造,必须在第一层平台安装一道钢梁,用以圈定四根巨型钢柱。这道钢梁必须承受整个上层结构的全部重量。因此,要求钢梁安装必须绝对水平,否则将会有倾斜的危险。埃菲尔先在塔基中安装了若干个顶泵,再用移动式起重机起吊1500根小梁和250万个铆钉,然后把钢梁用顶泵送到第一层平台的位置,用铆钉与小梁进行铆合,从而确保了平台圈梁的绝水平。所有构件都是在巴黎郊区的埃菲尔工场预制,按照误差不超过十分之一的标准严格验收的。整个安装工程仅用250名工人,费时25个月,工程造价经预计的800万古法郎少用了3%。铁塔的总重量虽然达9700吨之多,但是落到地基上的压力每平方厘米却只有4.5公斤,这一伟大奇迹令所有世间高人折服。由于塔身结构轻便且镂空透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风力作用,因而能巍然屹立,百年无异。

埃菲尔铁塔建设初始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少知名人士包括作曲家夏尔·古诺、小说家莫泊桑、小仲马等四十多人联名写信,抗议在首都的心脏部位竖起“这根由螺栓固定铁板而铆接的可恶的冲天立柱。”一位退休军官甚至向法庭提出控告,质问“铁塔要是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一个支持埃菲尔的记者嘲讽地回答说:“先把你压在下面。”

由于政府的支持,这场风波才平息下去。只有莫泊桑反对到底,说他之所以离开巴黎就是因为“讨厌这座干瘦而高架的铁梯式金字塔”。

按照原始合同,铁塔本应在峻工后20年予以拆除。但是由于军事和科技上的巨大作用,它逃过了厄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利用设在塔上的无线电装置破译了不少敌人的密码。五十年代,铁塔成为法国广播电视中心。1964年,法国文化事务部将铁塔列为历史名建筑。

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事的更迭,这座被誉为法兰西民族骄傲的十九世纪最高的巨人也饱经风雨,历尽沧桑。1979年,经巴黎市政府指定的技术委员会检测,发现由于塔身及其附加重量,塔梁已经变形;通向塔顶的电梯因安全系数不足和维修无保证不得不在大多数开放时间停用。巴黎市长雅克·希拉克在看到《铁塔现状令人担忧)的报告后,决定立即维修以庆贺建塔一百周年。

整个大修耗资三千万美元,于1981年3月动工。第一步拆除了放在第一层平台的笨重的混凝土楼板和若干附加物,使塔身重量减少了1300吨,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于第一层平台下的大梁业已变形,这次用大功力的千斤顶加以矫直。为了改进安全工作,新安装了火情检测器和自动洒水机。原来破烂不堪的旋转电梯被拆卸,配备了高速双层电梯,每小时可输送游客600至1600名。多年来,铁塔通过地面安装的1290个探照灯照明,但大部分灯光透过了塔身的缓带便消散在远方。著名照明专家皮埃尔·比多想出了由塔内照明的良策。为确保照明的均匀度,他从塔梁直到塔顶全部安装1000瓦的高压钠灯。现在,夜幕下的铁塔仿佛是闪烁金光的钢制花边。

每年,有数以百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登上铁塔。他们或沿盘旋的1710级楼梯一步步攀登,或乘宽大电梯升到各层平台。步入平台,整个巴黎都在你的脚下。天气晴好时,从完全封闭的第三层平台可以远眺80公里以外的自然风光。

事实证明,铁塔不但没有破坏巴黎的美,它带给巴黎的是荣誉和骄傲。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为巴黎市的象征。

沙漠擎天柱

在科威特海湾的海峡顶端,有三座洁白明亮、挺拔俊秀、擎天而立的高塔,这三座高塔就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科威特之塔。

科威特位于波斯湾的西北岸,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境内多沙漠,没有河流,天气奇热,极少下雨。最高气温达52℃,即使在秋天,气温也在43℃以上。因此,用水就成了科威特人民的一件大事。原来科威特多年来一直靠装有水箱的帆船从伊拉克的阿拉伯河运水供给人民食用。为了解决用水的苦恼,科威特这个因盛产石油而富得流油的国家,不惜耗费巨资,建造了24个大型综合海水淡化工厂,每昼夜能生产淡水28万立方米。海水被淡化后再分送到各地储存在水塔中。因此,在科威特就可以见到许多水塔。

科威特的水塔造型新颖,式样很多,有球形的、蝶形的、蘑菇形的穹窿形的,还有的象清真寺的寅礼塔。在这成百上千的水塔中,最负盛名的是为纪念科威特国庆,由瑞典建筑师苏尼·林斯顿设计的“科威特之塔”。塔于1973年动建造,1977年完工。

科威特之塔是由三座高塔组成。第一座塔高140米,底部直径17米,上端直径1.6米,再往上占塔身七分之一的部分是金属的塔尖。在塔身中部距地面72米处有一直径26米的圆球,外表用金属镶嵌,可容水4500立方米。

第二座塔身身高113米,底部直径7米,上面装有56盏投光灯,似一杖待发的火箭。直插云霄。它是为大塔照明而建的。

第三座塔即主塔,高187米,底部直径24米,在距地面80米处有一直径32米的大圆球,120米处还有一直径18米的小圆球。不同的是大球的上半部有两层玻璃窗,在两层玻璃窗之间有一圈透明的挑檐,挑出3米,这些玻璃窗和挑檐增加了大球外观上的美感,并和上面的小球取得呼应。这与建筑设计意图相吻合,用大球象征太阳,小球象征月亮。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宁静而又安详。令游人最感兴趣的是大球上部的“空中花园”。在大塔的筒身里装有一部楼梯,三部电梯。从塔底乘电梯20秒钟就可以到达大球的门廊。球的内部有休息厅,有可容100多人的餐厅,宴会厅可容纳80多人,此外,还有小餐厅。从门廊上十几级楼梯便到了空中花园。那里空间高敞,花木葱笼,依窗而坐可以俯视迷人的科威特海湾,真是别有情趣。

再往上乘电梯就可以到达小球的游乐场。人们从距地面120米处的游乐场向四周眺望,满眼是辽阔的原野和海洋。随着脚下地板的旋转,又好似进入了茫茫太空。

这三座高塔,塔身修长,洁白明亮,造型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三个大小圆球外部的金属镶嵌,采取了阿拉伯传统建筑中的密集装饰手法,金属凸面的高光和凹面的深影,在目光和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同类推荐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意大利美术史话

    意大利美术史话

    本书为中国学者研究外国美术的重要成果,分国介绍美术史,此书主要介绍了意大利的美术历史。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叶海星通宵到中午十二点才躺在床上,睡前还听到爸妈在楼下餐厅招呼客人的声音,伴着声音入睡的她梦到了最近狂迷的末世流小说,可却想不到等她醒来后世界全变了,好像变得毫无声音,然后又变得如世界末日般疯狂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佛道

    天佛道

    修真,一个永恒的主题,虽然逆天而行,但又要依附于法则。这就注定了无人能够超越法则……一个凡界的少年走上了修真之路,感悟天道自然,创下了最不一样的修真法诀,最后破除法则,掌控天地……
  • 清风拂尘

    清风拂尘

    本书收集了作者90年代中期至今的48篇散文,包括《绝版英雄》、《何处是故乡》、《放飞生命》、《霜寒路远》、《沉重的翅膀》等。
  • 无敌相公缠娇妻

    无敌相公缠娇妻

    繁华的街市上,小小的人儿闯进了他的怀里,他邪魅的容颜,带着眼底的魅惑说道:“你没事吧。”“不要让自己太痛苦,”“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所以不要太责怪自己了。我可不想见到你的眼泪哦。”他看着面前强撑着的身影,含着痛惜的眼神,温柔的说道。找不到的心,因着他,再一次的回到了心脏的位置。只是这一次他又在哪?
  • 一剑荡九天

    一剑荡九天

    洪荒破碎,天道九分。九天之下,蕴育了九种文明和九大修炼体系。黄天之下多为古武,苍天之中尽是修真!又有十二大星空圣使,各自掌握着一种逆天神通!且看主角如何从一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到一步步的将九天,尽数踩在脚下。
  • 古剑奇谭:再续前缘

    古剑奇谭:再续前缘

    知道电视剧《古剑奇谭》有些朋友没有看过瘾,还想有第二部。所以写了第二部。片段:“为什么不跟着了”百里屠苏问。“因为累了,我想放弃了”晴雪说。“为什么”“因为苏···因为百里少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希望我的苏苏幸福快乐,我很知足”晴雪把我的苏苏说得特别重“以后我不会再跟着你们了,我要帮我的苏苏完成他的心愿,代替他走遍山川万里,看尽云卷云舒,替他行侠仗义”晴雪看着苏苏送她的泥人说。说完转身就走,苏苏拉住晴雪的胳膊说“晴雪”,晴雪脚步一顿,转过身莞尔一笑说“百里少侠,记得活着回来”百里屠苏把晴雪拉进怀里抱住说“谢谢你”晴雪流着眼泪挣脱他的怀抱看着他的眼睛说“祝你幸福”说完转身就走。
  •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第二辑)

    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第二辑)

    《休闲读品·天下》是份全新的大型人文旅游杂志,其内容之广泛与深刻已全面突破传统的“人文旅游”概念范围,将读者带入前所未有的阅读境界。
  • 重生之女仆我最大

    重生之女仆我最大

    从3012回到2012,还顺便带了个机械美女仆人;重生回来并不只是为了赚钱泡妞,还为了应付高考,孝敬父母,以及度过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将未来的科技全部动用起来吧。且看他如何圆了以前的遗憾,又是如何度过世界末日的呢?
  • 洪荒之末世

    洪荒之末世

    什么方块怪物!统统给我去死!我要颠覆洪荒,怎么可以被你们困死?我不紧要活下来,还要杀光你们!更要回到洪荒大陆,完成亲生父母的遗愿!——荒洪各位有兴趣玩游戏的话,来我在玩的服务器,qq群号:464281792,还有,不要打赏了,都去赞助服务器吧,具体看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