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5400000054

第54章

(一)“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范晔后汉书卷二六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袁山松后汉书。“上尝问宋弘通博之士”,当在建武初年宋弘为大司空时。“通博”,书钞卷一〇九、类聚卷四四引作“通儒”。四库全书考证云:“按‘通儒之士’,或传写有讹,考范书本传作‘通博之士’,太平御览引本书与范书同,文义较妥。”

(二)“正朝服坐府上”,此句原无,聚珍本有,书钞卷三七引亦有,今据增补。御览卷五七七引无“正朝服”三字,而有“坐府上”三字。

(三)“与”,原误作“举”,聚珍本作“与”,书钞卷三七引同,范晔后汉书宋弘传亦作“与”,今据改正。

(四)“德”,原无此字,书钞卷三七引有,今据增补。范晔后汉书宋弘传载弘让桓谭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

(五)“郑声”,史记乐书云:“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礼乐志云:“周室大坏,诸侯恣行,设两观,乘大路。陪臣管仲、季氏之属,三归雍彻,八佾舞廷。制度遂坏,陵夷而不反,桑间、濮上、郑、卫、宋、赵之声并出,内则致疾损寿,外则乱政伤民。”颜师古注云:“郑、卫、宋、赵诸国,亦皆有淫声。”

(六)“颂”,聚珍本作“硕”。

(七)“令”,原误作“今”,“耽”,原误作“钦”,皆据聚珍本改正。范晔后汉书宋弘传载弘言云:“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

(八)“其后不复令谭给事中”,此句原无,聚珍本有,类聚卷四四引亦有,今据增补。此句御览卷五七七引作“故不复令谭给事”。此条书钞卷三三、事类赋卷一一亦引,字句较略。

(九)“宋弘为司空”,原作“司空宋弘”,书钞卷三八引作“宋弘为司空”,今从改。

(一〇)“常”,书钞卷三八、御览卷四二五引作“尝”。按二字通。

(一一)“不与民争利”,此条姚本作“宋弘为司空,尝受俸得盐,令诸生粜,诸生以贱不粜。弘怒,悉贱粜,不与民争利”。系据书钞卷三八所引辑录。聚珍本同,只是删去首句。

(一二)“图画烈女”,原脱“图”字,姚本、聚珍本有,书钞卷一三二,六帖卷一四,御览卷七〇一、卷七五〇引亦有此字,今据增补。“烈”,书钞卷一三二引同,姚本、聚珍本作“列”,六帖卷一四,御览卷七〇一、卷七五〇引同,范晔后汉书宋弘传亦作“列”。按二字通。

(一三)“胡阳公主”,姚本、聚珍本作“湖阳公主”,御览卷七〇一引同,范晔后汉书宋弘传亦同。按当作“湖阳公主”,史书一般都作“湖阳公主”,然而也偶有作“胡阳公主”者,如范晔后汉书光烈阴皇后纪云:“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与胡阳、宁平主诸宫人俱到洛阳。”湖阳公主名黄,建武二年,封为湖阳长公主。见范书北海靖王兴传。

冯勤

冯勤,(一)字伟伯,(二)魏郡人。曾祖父杨,宣帝时为弘农太守,有八子,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万石”焉。(三)兄弟形皆伟壮,唯勤祖偃长不满七尺,(四)常自谓短陋,恐子孙似之,乃为子伉娶长妻,(五)生勤,长八尺三寸。御览卷三七七  偃为黎阳令。范晔后汉书卷二六冯勤传李贤注

冯勤初为太守铫期功曹,有高能称。(六)书钞卷七七

魏郡太守范横上疏荐勤。范晔后汉书卷二六冯勤传李贤注

冯勤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由是使典诸侯封事。勤差量功次轻重,(七)国土远近,地势丰薄,(八)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自是封爵之制,非勤不定。御览卷一九八

冯勤迁司徒。(九)是时三公多见罪退,上欲令以善自终,(一〇)乃因宴见从容戒之曰:“朱浮上不忠于君,下陵轹同列,终以中伤,放逐受诛,(一一)虽复追加赏赐,不足以偿不訾之身。(一二)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一三)以为鉴戒。(一四)能尽忠于国,事君无二,则爵赏光乎当世,(一五)功名列于不朽,(一六)可不勉哉!” 御览卷四五八中元元年,车驾西幸长安,祠园陵还,勤燕见前殿尽日,归府,因病喘逆,上使太医疗视,赏赐钱帛,遂薨。范晔后汉书卷二六冯勤传李贤注

冯奋弟由,黄门侍郎,尚安平公主。(一七)范晔后汉书卷二六冯勤传李贤注

(一)“冯勤”,范晔后汉书卷二六有传。

(二)“伟伯”,原误作“卫伯”,聚珍本作“伟伯”,御览卷二五九引同,与范晔后汉书冯勤传相合。

(三)“号‘万石’焉”,此句姚本、聚珍本作“号为冯万石”,类聚卷五〇引同。书钞卷七四引作“号曰冯万石”。

(四)“祖偃”,原误作“祖优知”,聚珍本作“祖偃”,今据改正。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云:“勤祖父偃。”

(五)“伉”,原误作“泛”,聚珍本作“伉”,范晔后汉书冯勤传同,今据改正。

(六)“有高能称”,此条姚本、聚珍本皆未辑录。

(七)“勤差量功次轻重”,此下七句原无,姚本、聚珍本有,类聚卷五一亦引,今据增补。

(八)“薄”,原误作“王”,姚本、聚珍本作“薄”,范晔后汉书冯勤传同,今据改正。

(九)“冯勤迁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冯勤为司徒。见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

(一〇)“上欲令以善自终”,此句姚本、聚珍本作“上贤勤,欲令以善自珍”。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云:“帝贤勤,欲令以善自终。”

(一一)“终以中伤,放逐受诛”,此二句姚本、聚珍本作“竟以中伤人臣,放逐遭诛”。类聚卷二三引作“竟以中伤人臣,放逐受诛”。按范晔后汉书冯勤传载光武帝言云:“朱浮上不忠于君,下陵轹同列,竟以中伤至今,死生吉凶未可知,岂不惜哉!人臣放逐受诛,虽复追加赏赐赙祭,不足以偿不訾之身。”可见此文有节删。

(一二)“不足以偿不訾之身”,范晔后汉书冯勤传李贤注云:“‘訾’,量也。言无量可比之,贵重之极也。‘訾’与‘资’同。”

(一三)“览”,原作“鉴”,姚本、聚珍本作“览”,书钞卷一八、类聚卷二三引同,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亦作“览”,今据改。

(一四)“鉴”,姚本、聚珍本作“镜”,书钞卷一八、类聚卷二三引同,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亦作“镜”。

(一五)“光”,原误作“先”,姚本、聚珍本作“光”,类聚卷二三引同,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亦作“光”,今据改正。

(一六)“功”,原脱,姚本、聚珍本有此字,类聚卷二三引同,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亦有此字,今据增补。

(一七)“尚安平公主”,范晔后汉书冯勤传云:勤中子顺,尚平阳长公主,“建初八年,以顺中子奋袭主爵为平阳侯,薨,无子。永元七年,诏书复封奋兄羽林右监劲为平阳侯,奉公主之祀。奋弟由,黄门侍郎,尚平安公主。”李贤注云:“章帝女也。臣贤按:东观记亦云安平,皇后纪云由尚平邑公主,纪、传不同,未知孰是。”此条即据李贤注,又酌取范书文句辑录。李贤注引作“安平”,范书作“平安公主”,亦相互有异。

郭贺

郭贺,(一)字乔卿,为荆州刺史。明帝到南阳巡守,赐三公之服,去幨帷,使百姓见之,以彰有德。(二)书钞卷七二

(一)“郭贺”,范晔后汉书卷二六蔡茂传附载郭贺事迹。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一。

(二)“以彰有德”,此条文字聚珍本作“郭贺,字乔卿,洛阳人,为荆州刺史,百姓歌之曰:‘厥德文明。’治有殊政。显宗巡狩,赐以三公之服,黻冕之旒”。书钞卷三六引作“郭贺为荆州刺史,百姓歌之曰:‘厥德文明。’”卷三九引作“郭贺为荆州刺史,治有殊政。显宗巡狩,赐以三公之服,鳖冕之旒”。“鳖”,即“黻”字之误。姚本、书钞卷三〇引皆较简略。

赵憙

赵憙,(一)字伯阳,南阳宛人也。(二)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十五,常思欲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拒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后病愈,悉自缚诣憙,不与相见,后竟杀之。(三)御览卷四八一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四)信义着闻,愿得降之。”更始征憙,使诣舞阴,李氏遂降。御览卷四二〇

赵憙为赤眉兵所围,(五)迫急,乃亡走,与友人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仲伯,(六)不听,以泥涂仲伯妇面,(七)载以鹿车,身自推之。(八)每逢贼欲逼夺,憙辄为求哀,(九)言其病,(一〇)以此得免。(一一)御览卷四〇七赵憙为赤眉所迫,亡走,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御览卷四一九敕憙从骑都尉储融受兵二百人,(一二)通利道路。憙白上,不愿受融兵,单车驰往,度其形况。上许之。范晔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李贤注 赵憙,(一三)字伯阳,为平原太守,(一四)后青州大蝗,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类聚卷五〇建武二十六年,上延集内戚宴会,诸夫人各前言为赵憙所济活。(一五)帝甚嘉之。后征憙入为太仆,引见谓曰:“卿非但为英雄所保也,妇人亦怀卿之恩。”厚加赏赐。御览卷四七九

草创苟合,(一六)未有还人,盖憙至此,请徙之令尽也。范晔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李贤注

太尉赵憙上言宜登封岱宗,正三雍之礼。玉海卷九五

太尉赵憙以日蚀免。(一七)书钞卷五一

赵憙,(一八)字伯阳,为卫尉,行太尉事,(一九)性周密,尽心事上,内典宿卫,夙夜匪懈,恩宠甚厚。遭母忧,上疏乞身行服,(二〇)帝不许,(二一)遣使者为释服。(二二)书钞卷五三

憙内典宿卫,外干宰职,正身立朝,未尝懈惰。及帝崩,复典丧事,再奉大行,礼事修举。肃宗即位,进为太傅。(二三)聚珍本

诏云:“行太尉事卫尉赵憙,(二四)三叶在位,(二五)为国元老,其以憙为太傅。”时年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二六)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二七)初学记卷一一

赵憙奋迅行伍。(二八)文选卷一〇潘岳西征赋李善注

(一)“赵憙”,范晔后汉书卷二六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二。袁宏后汉纪卷八亦略载其事。“憙”字原作“喜”,本条下文同,姚本、聚珍本作“憙”,他书或引作“憙”,或引作“喜”。按当以“憙”字为是。

(二)“南阳宛人”,原脱“阳”字。范晔后汉书赵憙传云:“南阳宛人也。”今据增补。

(三)“后竟杀之”,此条类聚卷三三亦引,字句稍略。

(四)“憙”,原作“喜”,本条下文同。

(五)“赵憙为赤眉兵所围”,据范晔后汉书赵憙传记载,更始拜憙为五威偏将军,以功拜中郎将,封勇功侯。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憙”,原作“喜”,本条下文同。

(六)“憙责怒仲伯”,原作“喜怒”,聚珍本作“憙责怒仲伯”,今从改。御览卷三八〇引与聚珍本同,惟“憙”字作“喜”。

(七)“仲伯”,原脱“伯”字。此二字聚珍本作“其”,御览卷三八〇引同。

(八)“自”,原脱,聚珍本有,御览卷三八〇引同,范晔后汉书赵憙传亦有此字,今据增补。

(九)“辄为求哀”,此四字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三八〇引亦有此四字,今据增补。

(一〇)“其”,此字原脱,聚珍本有,御览卷三八〇引亦有此字,今据增补。

(一一)“以此得免”,范晔后汉书赵憙传同,聚珍本作“遂脱”,御览卷三八〇引同。

(一二)“敕憙从骑都尉储融受兵二百人”,范晔后汉书赵憙传云:“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以憙守简阳侯相。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其下李贤引“敕憙”云云作注。此句上姚本有“帝以憙守简阳侯相”一句,聚珍本有“光武以憙守简阳侯相”一句,皆系酌取范书文字增补。

(一三)“憙”,原作“喜”。

(一四)“为平原太守”,此句下姚本、聚珍本有“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二句。按书钞卷七六引东观汉记云:“赵君憙为平原太守,百姓歌之。”陈禹谟刻本书钞卷七六此条已改引后汉书,有“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二句,与今本范晔后汉书赵憙传相合。姚本、聚珍本“于是”云云二句,系据陈本书钞或范书增补。

(一五)“憙”,原作“喜”,本条下文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错嫁王妃不为妃

    错嫁王妃不为妃

    大晚上的,被人追杀也就不说了,毒发也可暂且忽略不顾,可是尼玛,说她是他老婆,囚禁?还能更过分点吗?某女怒不可遏,逮着机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可是,革命还未成功,她竟然又遭劫持。而某男却伫立一边,冷眼旁观,“你下的毒最好能毒死她,不然你就不要在这跟本王多费唇舌了。”某女怒了,“离君羽,你要是拿我当替死鬼,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一纸契约,三月为期,她嫁他为妃。表面他们是恩爱夫妻,鹣鲽情深。暗里他们却是上辈子的仇人,下辈子的冤家。可是她坠崖时,他却生死相随?他身陷囹圄,她却拼死相救?而在她决定违背师命,愿以一死来堵他的一份柔情时,亲耳听到的却又是他对另一个女人诉说的无限思念……
  • 下一站我爱你

    下一站我爱你

    “我和志伟是大学的恋人,我们是初恋,你算什么东西,如果不是你当了小三,他会和你订婚吗?不过他最后还是回到我身边来了,所以呀,小三这年头不好做。”丁灵看着刘雨微越来越苍白的脸色,很满意的笑了笑,这个女人越生气她就越高兴。小三?刘雨微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被别人说成是小三。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更是直接指着刘雨微指责道:“姑娘,看你年纪也不大,可不能做小三啊,破坏别人的感情这是不对的。”刘雨微转过身怒视着说话的人,这个人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听了丁灵的一面之词,就指责自己是小三了?凭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蒲江词

    蒲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世非凡

    一世非凡

    张雨穿越到一个未知太平盛世的大夏王朝,成了寄人篱下的赤贫屌丝。他最大的人生理想,是过上丰衣足食、有钱有闲的好日子,却阴差阳错的成就了一世非凡!此文是《一世吉祥》的姊妹篇,但求诸位看官享受阅读快感,间或轻松一笑!
  •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尼采曾向她求婚,他说:“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里尔克因为她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说:“弄瞎我的眼睛,我依然会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依然会听见你…”弗洛伊德钦佩于她的才华和智慧,与她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他说,“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对心理学这门学说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 奇葩穿越:我是拉克丝

    奇葩穿越:我是拉克丝

    李小小,某大学在校生,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唯一的爱好就是打游戏。忽然有一天,当李小小穿越成了光辉女郎拉克丝,一个逗逼玩转召唤师峡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荒古求神

    荒古求神

    万古以前,天荒战天!万古之后,一个名叫洛天的少年出现,逆天伐道,开创神道,成为天地间唯一的神!吾名:创始鸿蒙!!!永恒未知处,四座宫殿矗立,其中一座突然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出现了五个铭金大字:创神道鸿蒙!一道悠然的声音从第一座宫殿传来:又一人归来,快了!《荒古求神》交流群:277208904欢迎各位书友加入!!!求支持!!!求顶!d=====( ̄▽ ̄*)b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双栅子街

    双栅子街

    住在平坦的城里,睡在安稳的床上,如果梦的路线没有出错的话,那么出城几十里便是山野,常有白云缠绕在山腰。山上几乎没有几块能够安安稳稳放下一张床的平地,开荒的耕地碗一块瓢一块斜挂在陡峭的山坡上,“文革”之后便有了新名词,叫作“大字报地”。那“大字报”算是野性的山给占尽了好田好地的城市提意见张贴的,稀稀落落的核桃树就是挂“大字报”的钉子。不过,“大字报”都太小,玉米、土豆、荞麦或别的什么低贱的作物胡乱组合起来的粗糙文字也没有什么气势,加之云遮雾绕,城市根本就看不清,或者不屑一顾。
  •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