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1600000019

第19章 苦涩难言的再婚(2)

就这样,《新月》成了继《晨报副刊》后,新月同仁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又一阵地。到此,新月社终于有了成熟面孔。而所有谈论中国新诗历史的人,从此以后再也避不开“新月诗派”。

只是,这一群人一时际会聚在了一起,组织不严密,野心也不大,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还有些自由主义的倾向,各有各的路数,所以矛盾不能说没有。比如,徐志摩热情高涨的时候,考虑欠周,没跟大家商量,就一厢情愿地给《新月》定了名,把社长给了胡适,使得大家不满。不满的话传了出去,胡适也一度想要退出。这是小事,严重的是,办刊的方针出了分歧。

胡适与罗隆基主张新月要谈政治,而徐志摩与邵洵美等人却主张“向后转”,不谈政治。

徐志摩谈论政治的时候很少很少,或许是因为当年在英国与曼殊斐儿见面时,她希望他不进政治。她曾愤愤地对徐志摩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曼殊斐儿于徐志摩,是女神般的存在。她的一番话,对徐志摩产生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分歧大了,有一些人便走了,新月一度陷入危机。但徐志摩还是勉力维持着,总算撑了下来,但这一切在叶公超眼中,却并不是个好兆头:“新月同仁的书生本色和天真心性。以这些人写文章或研究学问会有成就,要他们办杂志开书店,是注定了要失败了的”。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胡适也曾在他的就新月内部的矛盾,发了如下感慨:“我们的民族是个纯粹个人主义的民族,只能人自为战,人自为谋,而不能组织大规模的事业……岂但不能组织大公司,简直不能组织小团体……”

新月成员间的矛盾,不用看其他,单看《新月》编辑的名字总有不同便可见端倪。先是 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一起编了几期,后来换了梁实秋、潘光旦、叶公超、饶孟侃、徐志摩一起。但就算新月曾因罗隆基等人的政治言论而屡陷麻烦,就算徐志摩邵洵美也总是要为成员们惹出的麻烦善后,新月成员间还是和睦的。办报方针不一,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也许,这是他们共同的西方教育背景,让他们形成了民主的做事绅士风格,或许也仅仅是他们每个人的性情使然,亦或许,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风致与气度。

(三)婚姻的泥潭

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咫尺之遥的上海,十里洋场一片灯红酒绿。上海是陆小曼长大的地方,她在这里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便是唱戏捧角。捧角,她捧红了袁美云,袁寒云;唱戏,她把自己唱成了不输专业演员的最佳票友。多少人为了请她登台,亲自登门邀她演出,又有多少人以一睹台上的陆小曼为荣。这就是一代名媛的名声与魅力。陆小曼在这里甚至不必特别应酬,不过几个月,就把整个大上海交际圈玩在了手心,纸醉金迷的都市被她撩拨得愈发令人迷醉。

陆小曼到了哪里,都是陆小曼。一代名媛到了哪里,生活都是一样过。在福煦路四明新村高级住宅区里,陆小曼租了一幢每月银洋一百的洋楼,楼里有男仆,丫头,衣着入时不输主人家,这是名媛的排场。除了这些,名媛的排场,也是买东西可以不问价格,不问家中是否需要,只随高兴;名媛的排场,还是一月最少银洋五百(合人民币两万元一月)的开销。这位名媛,排场太大,所以排到最后,不过是一场无度的挥霍。

若只是挥霍,倒也没什么可以怨的。陆小曼本来就是这样的女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她受的教育与成长的环境,决定了她生来就是被捧在手里养着,养不养得起,那要看徐志摩自己的本事。但问题在于,陆小曼不止挥霍了钱,也挥霍了她与徐志摩的日子。

何竞武的女儿何灵琰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干女儿。四十多年后,何女士回忆起住在上海福煦路四明新村的陆小曼时说:“干娘房间里总是阴沉沉地垂着深色的窗帘,连楼上的客堂间和小吸烟间也是如此。她是以夜为昼的人。不到下午五六点钟不起,不到天亮不睡,每天到上灯以后才觉得房子里有了生气。” 看得出来,那时的陆小曼,染上了鸦片瘾。其实陆小曼自己也知道,吃鸦片烟不是好事,但她本是多病的人,当年在北京简直就把医院当家那样住。而自从那个叫翁瑞午的男人劝她吸了几口鸦片烟之后,她竟觉得百病全消。

那翁瑞午,也是个英俊潇洒的人,而且同样出身不凡。他是翁同龢的侄孙,父亲翁绶琪,是前清光绪年间举人,金石书画造诣深厚,家中收藏甚富。翁瑞午小时在父亲影响下,也研习书画。后来拜了名医丁凤山为师,学了一手精妙推拿,挂牌行医,医名甚佳。翁瑞午能认识陆小曼,也正是因为那一手推拿。

陆小曼初到上海时旧病复发,虽遍寻名医,但治疗效果并不好。于是便有朋友介绍翁瑞午来为小曼推拿。经翁瑞午推拿诊治的陆小曼,觉得精神大好,徐志摩因此对翁瑞午感激不尽,而翁瑞午也因此成为徐志摩夫妻二人的常客,与他们成了朋友。

陆小曼与翁瑞午,都爱戏剧,都喜绘画。共同的爱好从来都是人与人情感的粘合剂,而陆小曼时时发作的病情,也需这个英俊漂亮的年青人推拿舒解。尽管翁瑞午的推拿手艺好,但总归治不了本。且陆小曼也实在经不起那病时时复发的折腾。于是,他听了翁瑞午的劝,开始吸鸦片烟。哪有不上瘾的道理。从此,陆小曼的生活里多了烟榻,烟枪和烟灯。她一天也离不开这阿芙蓉带给她的慰藉。而隔着烟灯,在烟榻的另一头,翁瑞午一起斜斜躺在那里。

陆小曼似乎越来越离不开翁瑞午的陪伴,翁瑞午也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徐志摩家中,频繁到他在陆小曼身边的时间,比徐志摩更多。于是,坊间便有了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徐志摩自然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但他倒是豁达,他说:“男女的情爱,既有分别,丈夫绝对不许禁止妻子交朋友,何况芙蓉软榻,看似接近,只能谈情,不能做爱。所以男女之间,最规矩最清白的是烟榻。”

这是开解别人,还是在安慰自己?或许只有徐志摩自己知道。

生活就像戏,每个人都是被命运钦点的观众。所以,无论徐志摩再怎样豁达,他都必须面对陆小曼与翁瑞午带给他的纷乱。

那是一场名叫《玉堂春》的戏,在夏令配克电影院演出。戏台上没有角儿,都是票友。一个是陆小曼,演苏三;一个是徐志摩,演红袍;演王金龙的不是别人,正是翁瑞午。这场戏,本身是极好极轰动,因为演戏的人极具专业水准。但这不是这场戏最让人关注的地方,它轰动的效应,是它引得一家无聊小报,添油加醋地写了一篇下流文章,影射了陆小曼与翁瑞午间的风流八卦,攻讦了徐志摩的品格。

于是,陆小曼与翁瑞午的话题,从台面下,被摆到了台面上。徐志摩终于意识到,他活在世俗里:

“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淡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

他与陆小曼浪漫热烈的爱,到了最后终是还原成是泥泞。这才是日子。这与他原先的期望太不相同。原本以为,陆小曼会是他这辈子的成绩与归宿,原本以为,陆小曼会像原来一样看他写的文章,鞭策他,带给他灵感。但现在,他的妻子整日笼在鸦片的烟雾中,渐渐模糊看不清身影。

哪能不心疼?徐志摩知道,鸦片根本解救不了陆小曼,他不是没有设法振奋陆小曼的志气。他总是劝她,少抽烟,少打牌;他甚至为了不使陆小曼埋没天分,而让她给自己即将出版的书写序。但陆小曼提着笔不到一会就像个孩子似地喊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几番下来,徐志摩也只得干笑着作罢。1928年12月28日,徐志摩送给陆小曼一本《曼殊斐儿日记》做新年礼物。他希望这位高雅丽质的女性,能给陆小曼激励,但陆小曼让徐志摩失望了。她没有如徐志摩殷切期望地那样振作,她甚至觉得徐志摩在婚后变得不如先前那般浪漫,对她管头管脚,不让她打牌,不让她抽鸦片烟,真是拘束极了。

最终,徐志摩累了,他对陆小曼的爱,似乎再也不如原先那样饱满。所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最容易化最难化的是一样东西——女人的心;过去的日子只当得一堆灰,烧透的灰,字迹都不见一个。”有人说,徐志摩是因爱而生的。爱是他灵魂的全部滋养与灵感的全部动力。看来的确如此。现在,他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于是,他倦了。

“这几天,就没全醒过,总是睡昏昏的……脑筋里几乎完全没有活动,该做的事不做,也不放心上,不着急……想做诗,别说诗句,诗意都还没有影儿,……昨晚写信只觉得一种拿腔拿调在我的筋骨里,使得我说话上只选抵抗力最小的道的道走。字是不经挑择的,句是没有法则,更说不上章法……”

对生活多大的失望才能如此?这段日子的文字,字字透着从心底升起的幻灭。但如果仅把对陆小曼的失望,视问题徐志摩倦怠的原因,那未免肤浅:

“志摩的单纯的信仰,换个说法,即是‘浪漫的爱’。浪漫的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爱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永远被视为一种极圣洁极高贵极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旦接触实际,真个的与这样一个心爱的美貌女子自由的结合,幻想立刻破灭。原来的爱变成了恨,原来的自由变成了束缚,于是从头来再开始追求心中的‘爱,自由和美’。这样周而复始的两次三番的演下去,以至于死。……”

这是梁实秋对徐志摩的评价是,毕竟是朋友,还是他看得透彻。诚然如他所言,徐志摩从与陆小曼在一起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爱”便从此失去的吸引力,他的灵感失去了新鲜的动力;于是,他从理想的云端上,看到了浪漫的灰烬。

(四)再别康桥

日子还是消沉,按着徐志摩一贯的心性,家事不顺心,浪漫成了灰,他哪里有其他心思想事情。也许新月的工作可以让他的情绪稍稍平复,但时局的混乱却只让他更加烦闷。本来北伐战事就令徐志摩怨念从生,眼下又发生了“济南惨案”,徐志摩终于第一次开始为国事难受。

“这几天我生平第一次为国事难受……这回却既不是纯粹感情问题,也不是理性所解剖的现象,一方面日本人当然是可恶,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态度,简直没有把我们当作“人”看待,且不说国家与主权,以及此外的一切体面的字样,这还不是“欺人太甚”?有血性的谁能忍耐?但反过来说,上面的政府也真是糟,总司令不能发令的,外交部长是欺骗专家,中央政府是昏庸老朽的收容所,没 一件我们受到人家侮辱的事可以追原到我们自己的昏庸。……我们未尝不想尽点责任,向外国说几句话,但是没有‘真理’就没有壮气,我们的话没有出口,先叫自己的甜头给压住了。我们既不能完全一任感情收拾起良心来对外说谎,又不能揭开了真相对内说实话,这是我们智识阶级现下的两难。”

徐志摩手上有自己的刊物,也有自己的书店,但这样的时事评论,不是写在报纸上,他只把它们记在日记里。他有政治的激情,却少了参与的热情。徐志摩无论自己多想诗化他的生活,无论多么不想谈论政治,但他终究不过时代的蝼蚁。

在那样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里,鲁迅谁都不听,于是他战斗;胡适选择了自己的栖身之地,有了着落;而徐志摩,他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对政治,他没有自己的坚定理念,所以一旦时事起了波折,别人有价值观可以依凭,或战斗,或协调,而他终无依附,情感矛盾亦可想而知。但徐志摩对自己的这种状态不是没有反思,他也曾有过自剖:

“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记得前年奉直战争时我过的那日子简直是一团黑漆,每晚更深时,独自抱着脑壳伏在书桌上受罪,仿佛整个时代的沉闷盖在我的头顶。”

“我当初也并不是没有我的信念与理想。有我崇拜的德性,有我信仰的原则。有我爱护的事物,也有我痛疾的事物。……我恨的是这时代的病象,什么都是病象:猜忌、诡诈、小巧、倾轧、挑拨、残杀、互杀、自杀、忧愁、作伪、肮脏。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我就有一双手,趁它们活灵的时候,我想,或许可以替这时代打开几扇窗,多少让空气流通些,浊的毒性的出去,清醒的洁净的进来。”

这样平和的性情,在那时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当时他在《新月》创刊号上提出“尊严与健康”就曾遭到鲁迅等人的斥责。这样的时代,尊严是谁的尊严,而健康又是谁的健康?这一切,让他对自己一向信奉的西方理念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的精神产生了一次空前的危机。于是,他在家事与国事的纠缠中,苦闷彷徨得无以复加,这个总是感情用事的冲动青年,再一次在情感的迷茫中,失落了希望。

徐志摩的境况,胡适看在眼里也替他心疼。所以,在一次会餐后,胡适对徐志摩说:“到外头走走吧,呼吸点新空气,得点新材料,也许他的生活能真的换个方向。”朋友的建议也正符合他自己的想法。去走走吧,或许回来以后,一切会不一样。

另外要说的是,徐志摩此次出国还准备带些玉器古董去卖,一来补充旅费,二来贴补些家用。看来,徐志摩的生活确是陷入了窘境。这个从小长在殷实家境中的少爷,如今也真是苦了他。

同类推荐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本书是狄更斯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被称为“作者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由姨奶奶抚养长大。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坎坷与不幸,继父对他百般虐待,以至于他只得逃走。但是,他有保姆皮果提和姨奶奶的疼爱、有特拉德尔和米考伯先生的友情。在经历了朋友的背叛和丧妻之痛后,他依然坚强地走了下去,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幸福,而所有的善与恶也都得到了报偿或惩罚。
  •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经过长期的演化,到明清进入了繁荣期。在众多的小说中,才子佳人、名士英雄的悲欢离合故事,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我们选编的这套《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种小说。它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堪称小说中的珍品。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追逃

    追逃

    刘春来、李林,出生在同一个小镇,同班同学,同一年入伍,在同一个班队,爱上同一个女孩。老孟,一个被抛弃的丈夫,一个模范父亲,一个受爱戴的老板,更是一个潜藏多年的大毒贩。百密一疏,老孟被捕后在押解途中从刘春来、李林手上逃脱,他们近在咫尺,同城角逐,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逃就此展开,而兄弟情、父子恩、夫妻爱将面临着怎样的煎熬和考验……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掌控科技

    掌控科技

    意外获得外星科技,从此,普通高中生王岳的人生变得不平凡起来。办网站,开公司,成为最年轻的企业家。农业,工业,医学领域,军事领域最权威的代言人。只有掌控了科技,才能掌控整个世界!
  • 墨若忆安:绝色妖女逆天下

    墨若忆安:绝色妖女逆天下

    真正的身份吗?谜。真正的名字吗?谜。真正所想吗?谜。她,为了报仇,灭三国,夺神兽,当霸主。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为她的目的是什么:“报仇”问她人生信条是什么:“报仇”问她的信念是什么:“报仇”当她大仇得报,蓦然回首,又有谁愿意与她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墨冰如泣泪成波,莫若离歌尘埃落。--《墨若忆安》题】
  • 快穿之恶毒女配攻略

    快穿之恶毒女配攻略

    身怀怨气的死亡,偶得系统,开始一次又一次的穿越之旅,消除“恶毒”女配的怨气,完成任务,获得能量和属性。。。
  • 我把阳光寄给你

    我把阳光寄给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读者》。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成功的秘诀,丑陋的苹果,向上帝借一双手,美丽生命的出口,藏在掌心的秘密,没有人拒绝微笑,失去双腿的飞翔。相信自己是一颗珍珠砂,去迎接岁月的淬砺、生命的打磨,你的人生一会光亮圆满。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宇宙担保人

    宇宙担保人

    张老三语录: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一颗渺小的沙粒就是一地球,这一地球在宇宙中就是一渺小的沙粒,世界不止一个,宇宙到处都是,异面空间数不胜数,穿越从来不是个事儿我们宇宙的编号是——9527!你记住,组织是不会亏待为组织卖命的人的!新一代非热血青年王保保机缘巧合风云际会之下成为虚拟宇宙来客的担保人,故事就这样子开始了……
  • 大学素质教育论

    大学素质教育论

    本书揭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质和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其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认识,推动大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 将军府二小姐至尊召唤师

    将军府二小姐至尊召唤师

    她和她是杀手界里鼎鼎有名的’地狱修罗‘可被她的师姐背叛,她们两同作为孩子出身,还巧合的成为了双胞胎和连皇帝见了都要礼让三分的四大世家之首,她们两穿越到了一个强者为尊的血灵大陆,这里有炼药师炼器师和召唤师,她们穿越到了这将揪起什么风浪。
  • 入禽太深

    入禽太深

    “这层膜,是补的吧。”叶瑾堂粗蛮的将叶乔摔在了墙上,欺身上去。叶乔不客气的回笑:“不然你以为呢?”自此以后每一个醉酒的夜晚,她都被这个男人顶风作案三番五次的睡。而她每一次在他身下痴痴喊着的是那个已经结了婚的男人的名字。*后来,身心俱疲的叶乔跟叶家脱离了关系离开纽约。再后来,她又爱上了别人,却因此被推进了深渊。“乔乔,你爱的都是不能爱的人,不累吗?”叶瑾堂以为自己将遍体鳞伤的她永远的留在了身边。直到真相扑在了叶乔面前。*两年后的西雅图,叶瑾堂找到了叶乔。“孩子呢?”“拿掉了。”叶瑾堂双眼猩红的掐住了她的脖子:“叶乔,你简直是找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轮回的爱

    轮回的爱

    “我爱你。”一个男子的声音回响在咖啡屋的上空,咖啡馆的人都向着这边看着,人们真的还是最喜欢凑热闹了,随即,一句“你说谎!”,恢复了十秒前的安静,坐在对面的人有一双大而灵动的眼睛,如今,那总是盈满欢笑的黑色瞳中却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猜不透的感觉,我脸上是和煦如春风的微笑,暖暖的,“我爱你。”这三个字仿佛用一把刻刀,深深地一笔一划地雕刻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