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1600000018

第18章 苦涩难言的再婚(1)

(一)古怪而尴尬的婚礼

在与王赓等人的功德林宴会后,徐志摩与陆小曼一直没有见上面,直到徐志摩到北京接办晨副,陆小曼也没能见到他。两人得以团聚,还是因为陆小曼看到徐志摩登在报纸上的文章,才知道冤家在北京办报纸。这才寻了过去。

陆小曼到了北京后,徐志摩便在北京中街寻了一处院子,一起住下。事业正是风声水起的时候,而身边又有佳人陪伴,徐志摩的日子真是快乐得不知从何处说起。但是,陆小曼的家人,不会甘心让自己的女儿没名没份就这样跟着徐志摩,他们要的是一场明媒正娶的婚礼。可徐申如会同意吗?怕是很难,好在徐志摩有胡适。胡适不但是徐志摩事业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益友,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徐申如最信服的人。所以,徐志摩便写了封信:

“……爸最信服你,他也知道你是怎样知我爱我的,你如其与他恳切的谈一次天,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总之老阿哥,烦你也烦到底了……总算是你自己弟弟妹妹的大事,做哥哥的不能不帮忙到底,对不对?且等着你回来,我们甜甜的报酬你就是。……”

陆小曼也央求胡适道:“先生!并非是我老脸皮求人,求你在他爹娘面前计讲情,因为我爱摩,亦须爱他父母,同时我亦希望他二老亦爱我,我受人冷眼不少了,我冤的地方只你知道……”胡适哪有不帮忙的道理。为了劝服徐申如,他在1926年春节前,特地到硖石停留了两天。

其实,就算没有胡适的劝说,徐申如自己也知道,他的这个儿子只要打定了主意,是无论如何也拉不回来的。他拗不过儿子,但还有最后一线希望,于是,他对徐志摩说,除非得到张幼仪本人同意,否则,便不能娶陆小曼进门。徐志摩只得同意。

于是,张幼仪回来了,再一次成了徐志摩感情世界的局内人。六十年后,幼仪还清楚地记得那次会面。仿佛是为了最后确认一次那早已经轰动中国的离婚事件,徐申如问幼仪:“你和我儿子的离婚是真的吗?”

“是啊。”幼仪的语气平和。听了他的回答,徐申如露出迷惑的神情,幼仪看出,那里面还有难过。“那么,你反不反对他与陆小曼结婚?”

“我不反对。”幼仪摇摇头说。她看到,徐申如把头一撇,失望极了。他劝服徐志摩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这样崩溃了。而当时的徐志摩则高兴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乐不可支。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世界。可是,他的这个举动,却让指上的玉戒从开着的窗子飞了出去。徐志摩惊恐万状。那是陆小曼送他的订婚戒。幼仪觉得,这似乎预示着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会发生些什么。

但无论如何,这婚到底还是结成了。徐志摩为了这场婚礼,连他的报纸也无暇顾。最终,《晨报副刊》因为这位大主编的热情降低而沉寂。所以,靠着晨副团结一处的新月社众人,也因“新月灵魂”的“魂不守舍”而云散。

1926年夏天,梁实秋在北平家里接到一张请柬:

夏历七月七日即星期六正午十二句钟洁樽候叙

志摩

小曼拜订

座设北海董事会

虽然没有写明为什么设宴,但因那张请柬很别致,梁实秋一看,大抵就能猜出这不是一般性质的宴会,再一打听,便知那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订婚宴。

梁实秋去了。他觉得设宴的北海董事会是个好地方,亭榭厅堂,方塘清泉,因平日里并不对游人开放,故而显得幽静宜人。可梁实秋去的那一天,那里一点儿也不清静。得有百来号人吧,杨今甫、丁西林、任叔永、陈衡哲、陈西滢、唐有壬、邓以蜇……梁实秋在当时年纪小,“忝陪末座,却喝了不少酒”10。

在梁实秋出国留学前,与徐志摩并不是特别相熟,仅见过几面。后来留学其间,他曾给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投稿,而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些共同的朋友,因此回国后梁实秋便与徐志摩立刻相识了。但此时的梁实秋对陆小曼与徐志摩事情还未十分了解,而他的正是从这场宴会衣香鬓影,名流云集的宴会中听到了许多关于此事的信息。

中国人的宴会,向来不止吃饭这么简单,交流感情,交换新闻才是正经,更何况,这可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订婚宴。徐陆的这段风流,在这场宴会上,再次被众人翻搅得沉渣泛起。有人说,诗人与名媛,是天作之合;有人说离婚的男人与有夫之妇,是不成体统。梁实秋听着这些议论,觉得结婚离婚本是男女双方的事,与第三人无关。的确如此,但转念想想便知,如果这只是风流才子俏佳人的一时游戏,那的确也不过就是市井间茶余饭后的闲谈。可现如今,他们竟办了婚宴当了真,那么,这件事便与礼制扯上了关系,不再是笑笑就能过去的事,因此,所有人在这时都恨不得化身道德评判官。于是,众人欢喜微笑脸一转,就只剩了一张窃窃的议论的嘴。

并不是看不见那些异样的眼神,但既然徐志摩与陆小曼能走到这一步,当然不会因这点议论止步。一个半月后,1926年10月3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他们举行了结婚仪式。陈寅恪和赵元任,专程从清华赶到;从来只穿西装的金岳霖,为了当伴郎特地借了长袍马卦穿上;德高望重的梁启超,为他们证婚,而正是梁启超当日发表的证婚词,让这场婚礼旷古绝今。

“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 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 以为高兴可以结, 不高兴可以离,让父母汗颜, 让朋友不齿, 让社会看笑话。……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

也只有梁启超能这样教训徐志摩。他心疼自己的徒弟,了解他的为人,清楚地知道徐志摩的浪漫理想,过分单纯。他正在用自己冲动的感情,为自己编织一张苦恼的罗网。所以,梁启超希望能在徐志摩走向灭顶的灾祸前,拉他一把。如果梁任公对徐志摩是“爱之深,责之切”,那她对陆小曼,却是无半点好感可言。在他眼里,陆小曼就是一滩祸水。他那番棍棒一样的话打在陆小曼头上,只是为了提醒她,不要把自己的徒弟“弄死”。

然而,一切只是徒劳。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相遇,注定是一场现实照进理想的悲剧。徐志摩的信仰,将他的生活带进了窄仄的甬道,也将陆小曼由一场极致的幸福推向了一场极致的悲凉。

1926年11月,在北京的张幼仪突然接到徐申如夫妇从天津拍来的电报:“请携一佣来我们旅馆见。”幼仪很惊讶。她知道那时徐志摩与陆小曼刚刚结婚南下,回到硖石老家。照理说,陆小曼这才刚见公婆,怎么徐申如会在这个时候到天津来?

幼仪没有多想,她尽快到了天津见了徐家二老。幼仪发现,两位老人今天异常烦恼,此前,她从未见过他们这样。怎么回事?

先开口的是徐母,她气极了,说话的语速很快,声音在发抖:“陆小曼第一次来看我们,竟然要求坐红轿子。”幼仪一听,便明白二老之所以这么快便离开硖石老家,全因陆小曼不讨喜。也难怪徐母不开心,那种红轿子,需要六个轿夫扛。它在传统中国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意义非凡。那是只有第一次出嫁的女人才有权利坐的轿子,一个女人一生只能坐一次。陆小曼是离过婚的女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徐母无法接受。

所以,徐母生气了,但陆小曼令她不满的地方,还不止这一处:“还有啊,吃饭的时候,她才吃了半碗,就可怜兮兮地让志摩帮他把剩下的半碗吃完!那饭还是凉的哪!志摩吃了说不定会生病哪!”说到这里,徐申如也忍不住插话:“吃完饭我们正准备上楼休息,可是你看陆小曼接下来要干什么。她竟然让我儿子抱他上楼!那楼梯有五十多级……”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懒的女人呀?她的脚连缠都没有都过的!”徐母几乎是在尖叫。

二婚的女人坐红轿子,剩饭让丈夫吃,要丈夫抱他上楼,这哪一样是传统中国儿媳妇能干的事情?陆小曼直是把能惹的祸几乎全惹了。但幼仪心里清楚,陆小曼所有的举动在她自己看来,也许不过是夫妻间的生活情调。这个在北京城顶顶有名的交际名媛,习惯了寻找快乐,过惯了被追捧的生活,纵使结了婚,心恐怕也回不了家的。所以,陆小曼与她不同。她可以为了婚姻过笼中鸟一样的生活,但陆小曼,即便结了婚,也定然要张扬个性;她活着,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但陆小曼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丈夫与公婆。所以,陆小曼不讨喜,简直是不可避免的事。

徐家二老来找幼仪,因为她是徐家的“干女儿”,他们视她为徐家不可缺的人,在他们眼里,张幼仪才是一个好儿媳妇应该有的样子。但徐家二老的举动无形中让幼仪处于极尴尬的位置。她知道,徐志摩一定会为这件事情发火,这不,她才刚刚把徐家二老接到北京,徐志摩的电话便打来了:“一定是你写信让爸妈去找你的,是不是!”

“不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叫陆小曼没面子!”

的确,真正没面子。哪有新儿媳妇刚进门,公婆就离开,跑去找前儿媳妇的?徐志摩没有想到,陆小曼进门后父母会给他这样的难堪。但与徐志摩的忿闷相比,陆小曼反倒显得轻松,没了老人的监督,生活显得自有情趣。她与徐志摩种花种草,游山玩水,倒也自在。

可是,随着北伐战争开始,硖石渐渐减卷进战线,所以,这对新婚夫妇,不得不结束他们的清静生活。1926年12月,徐志摩和陆小曼为避兵灾,乘船到了上海。

上海来得有些仓促来了,以后生活怎么过?徐志摩自有打算,教书。早有光华大学聘他任教,如果学校按时付薪,日子倒也可以过得下去。其实,回北京倒也是一条路,但他不愿去,因为北京的学校经常欠薪,而晨报副刊他也不愿再接手,所以现在,他决定在上海呆下来。但直觉告诉徐志摩,上海并不适合自己。

(二)新月书店上市记

那场北伐战争,结束了徐志摩清闲的日子,而他的新月同仁中,有许多也因这场战事被迫从北京南迁至上海。真是个不好的时节,梁实秋后来回忆说:

“这时节北方还在所谓‘军阀’的统治之下,北平的国立八校经常的在闹索薪风潮,教员的薪奉积欠经年,在请愿、坐索、呼吁之下每个月也只能领到三几成薪水,一般人生活非常狼狈,学校情形也不正常,有些人开始逃荒,其中一部分逃到上海。徐志摩、丁西林、叶公超、闻一多、饶子离等都在这时候先后到了上海。胡适之先生也是在这时候到了上海居住。同时有一批批的留学生自海外归来。那时候留学生在海外受几年洋罪之后很少有不回来的,很少有人在外国久长居留作学术研究,也很少人耽于物质享受而留连忘返。如潘光旦、刘英士、张禹九等都在这时候卜居沪滨。”

这场“逃荒”让许多人或许狼狈,但新月同仁们在上海重新聚合。这多少,成了徐志摩今后暗淡生活中难得珍贵的快乐。

徐志摩不喜欢上海,他正愁这里没有合自己脾胃的事情可以做,现在,难得新月同仁还能有机会这样聚在一处,不甘寂寞的徐志摩总能想出事来做。徐志摩想做事,也还有更现实的原因:到上海这段日子,他实在是有些缺钱花。别说陆小曼那大手笔的花钱态度,就是省,每月也得有二百圆。所以,更是要做些事情。做什么呢?文人只会写点东西,没有其他特长,那么,办书店就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了想法,那只剩下执行。徐志摩奔走最力,又是邀股东,又是租房子,好不忙碌。1927年6月,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书店开张,名字就叫“新月书店”。余上沅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这书店什么样?

蓝底白字的招牌,挂在铁棍上,棍上还有涂金新月标志。书楼两层,楼下是发行所,摆着书桌与书架;墙上挂着江小鹣的油画与朱孝臧写的招牌。楼上正房是编辑室,也挂着名人字画,还放了沙发;后面的亭子间是会计处,布置简单。新月社开张,第一天来的人挺多,据说有位叫严家迈的先生特地从江湾赶来,到了新月书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后,回家写了篇《新月书店参观记》登在报上,其细致程度竟连书店的方位与乘车路线都详尽道出。所以有人说,这篇《新月书店参观记》其实是书店自己人写的,权做广告宣传,而那位严家迈先生,就是梁实秋本人也说不定。

新月书店的成立,让大伙儿写的书有了自己的刊行基地。而书店第一批印行的书中,就有徐志摩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徐志摩的散文,写得也是极好,甚至比他的诗更有味道。他的文句或清新绝俗,或柔艳美丽。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字,总有澎湃的情感。所以有人说,世间没有哪种情感是徐志摩表达不清的。

书店办起来了,大概七八月以后,众人又商量着办起了《新月》杂志。创刊号上,徐志摩就表明了他们的“新月态度”: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人生的尊严。真是宏大的抱负,巨大的使命。但即便有如此责任,但众人履行起来,似乎要比常人轻松。都是会写文章的人,干的是当行本色。就算缺稿子,徐志摩组织一两次饭局,谈笑间,大家便把稿子凑齐了。

同类推荐
  • 给我你的全世界

    给我你的全世界

    唐心是婚庆公司的金牌伴娘,也是一场完美婚礼所不可或缺的绿叶,而她却那么希望有朝一日能穿上属于自己的婚纱,步入婚姻殿堂——如果能和夏云起一起那就更好了。他们在暧昧中慢慢进展,但一切在遇到刘舒雅后变了——他们决定一个月后在意大利闪电结婚。刘舒雅是唐心的初中同学,曾经是唐心的手下败将,如今却抢走了唐心的男人,怎么能让她不生气。可刘舒雅偏偏说服夏云起让唐心担任她的伴娘,亲眼看着心爱的男人和她最讨厌的女人结婚。为了夺回夏云起,唐心决定用尽手段。意大利美丽的风光在她眼中就是毒药,她在刘舒雅的“无意”下出了几次大丑,也和伴郎顾邵松结下仇恨。
  • 基度山伯爵(下)

    基度山伯爵(下)

    《基度山伯爵》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精彩故事。一位年轻英俊的船长惨遭朋友暗算,在历经漫长而艰难的冤狱磨难之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智慧学会了在绝境中生存下去的要领和准则。当他历尽艰险终于逃出冤狱呼吸到第一口自由的空气时,他得到了从肉体到灵魂的第二次重生,命运给予了他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财富,使他藉以最终复仇成功……精于戏剧写作的作者大仲马,在这部小说中成功代入了戏剧的场景和交响乐的节奏,将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紧凑情节在小说中融会贯通。故事情节离奇却不失生活的真实,人物性格鲜活,极具传奇色彩。这本书以其深邃的魅力,至今仍然影响着不少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
  • 合理出轨

    合理出轨

    什么原因让我们生活在出轨的时代?历史长久的本能压抑?现实荒谬的欲望泛滥?出轨,是我们更文明了,还是更堕落了?本书围绕着几对夫妻的出轨行为和怀疑出轨的疯狂追剿,描述了当代都市人情感生活的一种状态。如果真的“一切存在皆必然”,那么出轨合理吗?一个美丽女人总是想象着丈夫频频出轨,最终她落得被骗色之后独守孤灯,而真正出轨的家庭反倒安然无恙。
  • 大买卖

    大买卖

    张勇虽然是一介草民,但是他有野心,想赚钱,想发财;他通过借贷融资,空手套白狼;豪赌敢拼,兼并重组;合纵连横,大鱼吃小鱼;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运筹帷幄,一步步将小买卖做大,将小公司做强,最终创建起自己商业帝国。
  • 天行者

    天行者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天行者》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热门推荐
  • 大叔你好:霸道火帝狂宠冷漠冰皇

    大叔你好:霸道火帝狂宠冷漠冰皇

    她是米国金牌杀手,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血煞。她是一个在娘胎里等待长大的女童,却有一个身份,水族的未来女皇。他是活了上万年,却为老不尊的老处男,她、她与他会发生什么旷世传奇。。。
  • 王府里的小娘子

    王府里的小娘子

    满京城都听说了,六皇子新娶的正妃是个刚还俗的小尼姑。道贺之余,大家也很好奇,王妃“无欲无求”,夫妻生活怎么过?对此,皇子妃挑了句禅语当答案:饥来食,困则眠。六皇子皱眉,提笔蘸墨:困则一起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傲,国师驾到

    嫡女傲,国师驾到

    推荐小歌新文《总裁有毒,宝贝儿乖乖哒》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1125443/精彩总裁超级宠文……当诡谲惊骇的夺位之战仍如火如荼,饿蜉遍地的炼狱征厂已尸横遍野,是谁的心思深如鸿渊,是谁的手段凌厉狠辣。原来,我从来就没有懂过你,就像我从来以为你只是远离世俗的谪仙国师,却想不到有一日,你的双手会沾满鲜血。————戚玉白……他是怀瑾王朝最年轻的掌舵国师,风倾绝色,清冷俊逸。她是重生穿越到异世的将门嫡女,敢爱敢恨,率真欢脱。他娶她,因为皇帝谕旨,也为了能够纳她的姐姐为妾;她嫁他,因为心底执念,也为了能够一生一代一双人。……红烛新宿,她独守空房一夜至天亮,从国师正妻沦落至下堂夫人。猎场围困,她念夫心切一人杀进重围,却见他与姐姐相视情笃互诉衷肠。可是,想看她忧病不振郁郁寡欢的人,真是抱歉让你们失望了。戚玉白要么轰轰烈烈,要么相忘江湖。这场赌局尚未结束,谁又知结果几何?……可谁说剽悍的女子没有春天?青梅竹马的皇子对她忠心不二,异邦邻国的王爷对她倾心不舍,就连捡来的雪狼也为她化为人形。望着眼前一朵一朵娇艳的桃花,她仰天大笑,却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死的国师竟然辣手摧花!【片段】敌国来袭,朝中无将,皇帝以他为胁,要她挂帅出征。他批文曰,此去,大吉。帝喜,择日出征。怀瑾15年,12月大寒,她与大军被困10日,弹尽粮绝。方知,当初批文,实为大凶。原来,他想她死?好!很好!只是,殷折颜,你记着,我必得胜归来!到时,饮你血,食你肉,拆骨挖心咀嚼而下!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像我这样的单身女子

    像我这样的单身女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单身人群越来越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消费、文化和社会团体,这个团体影响愈益增大,受到各方面越来越增强的重视。在城市里,有很多女性事业并不成功,爱情或许因为某种原因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而时间不等人,慢慢的你发现自己快30岁了,还是一无所有。我就是这样一个女性。我作为大龄单身剩女而且是三无公民,一方面在爱情中受伤,一方面来自家人亲人的逼婚压力。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糟糕,我应该怎样过好这样一种处境的生活。我应该怎样走出受伤的阴影,该怎样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选择爱?选择性?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亲中,见了一个又一个男人后,会发生什么呢?最终是否能找到真爱?
  • TFboys之最强男神

    TFboys之最强男神

    “大家好,我们是TFboys。”我们是当代最红的“小鲜肉”。
  • 异世末日录

    异世末日录

    一个诡异的游戏广告将林大力带入了一个莫名的世界,这个世界正遭受着无尽的灾难。硝烟弥漫,丧尸横行,身为兵王的林大力的出现给幸存者们带来了一丝曙光。当太阳再一次升起时,是胜利的微笑还是惊恐的哭泣?本文将展现一个未知的末世世界,没有现代武器,没有魔法斗气。有的只是一把滴着血滴的断刃而已!!!!
  • 冷血公主的复仇日记

    冷血公主的复仇日记

    一位因一场意外而离家十八年的女孩,为了复仇,她选择当女王的女儿,后来遇见了八大家族的三位小女孩,她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最后变成了才貌并重的四位公主。十八年后,四位公主长大成人,回到了中国,她们帮助她复仇,也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 灭世圣尊

    灭世圣尊

    圣尊,天灵大陆的最强至强者。封号破世圣尊的凌影在寻找消失一界中陨落,灵魂却意外重生。
  • 中外科普文学

    中外科普文学

    本书精选了富含人文意蕴的科普大师的经典名作,精辟的文字和独特的插图相得益彰,希望能为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不同凡响的脑力风暴。这里没有晦涩的科学术语,没有呆板的方程式,也没有繁复的数据分析,用平易近人、生动流畅的文笔把错综复杂的科学知识和宽容积极的科学思想娓娓道来,语言风趣,知识新颖,是一套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科学绘本。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气候与地貌,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土壤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那些与大地密不可分的植物与动物,总是从土壤中来,又回到土壤中去。这本书会告诉你,物质怎样通过土壤进行这种永恒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