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2500000005

第5章 流传千年的养生大道——走进《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4)

死的时候,气不足都散开了,所有的皱纹也会展开,有人研究过,人去世的时候,最后死去的一条经脉就是肝经,肝经的力量全部表现在手的握力上,如果肝经的气彻底散掉了,手的握力就自然消失,人就去世了。所以,握力足不足其实就表现了肝气足不足。我们在紧张或者惊恐的时候握拳其实就是聚敛肝气,将“魂”定住,这都是本能。

那么,在这一生中,你哭着、攥着拳头干吗?这就决定了你一生要攥紧拳头干活,不要怕苦怕累,你生下来就是这种状态,那么你就要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从攥着拳头到撒手的一生,出生时自己哭,大家笑,离去时,自己笑,大家哭,就是这么一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们要善待得失,懂得舍弃,这种心态在养生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节 医家之宗——《黄帝内经》与中医基本理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中医整体思维

中国人有句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常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当患者出现疾病的症状时,医术差的人会直接对患病部位进行治疗,使症状消除,结果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相反,医术高明的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从而进行根治。

例如,当我们喝温度低的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那条疼痛的线就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表明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说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是胃的疾病。胃的经络分布的位置就是从头到脚左右对称的很长的两条线,如果在这条经络的头部出现疼痛,中医会认定是胃的疾病,因而可能在胃经脚部的穴位进行针灸。

另外,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也是密切相关的。人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病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中医是讲生克的。如,木是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那么这个人头脑就很清楚,人就很有理智,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理智跟他的肝好不好有关系。一个人有没有志向和智慧,要看他的肾好不好,现有有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差不多就行了,实际上说明他的肾精不足。

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神就是精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而魄力的力则关系到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都非常的足,所以做事才能气壮山河,才能出大手笔。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属于先天的范畴,关涉我们的本能。

总之,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要对其他部位也做相应的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一个人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意志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关,这些都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其实就是“辨证施治”的理念。在《黄帝内经》中,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治的是证。就医学本身而言,辨证施治所反映的正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原则——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所谓“同病异治”,就是说患者患的是同一种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但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不同。名医华佗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两个人都是头疼,症状也一模一样,但华佗却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用泄法,一个用汗法,结果两人很快就康复了。为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了,中医治病讲的是“证”,所谓“证”,是指一种综合状态,是人的生理状况所出现的失衡的状态。不要小看这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内外都在里面了。华佗治病所依据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证”,一个是饮食所伤造成的,属内实,应该用泻下法以去除食积,而另一个是感受寒冷之邪所造成的,属外实,应发汗以驱散风寒。也正因为华佗能够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准确地使用不同的药物,所以二人的疾病很快消除了。

以现在人们常见的头痛为例,西医认为头痛就是头痛,谁来了都开同样的药,但中医不这样认为,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如果是两边痛,是胆经出了问题。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所以治疗时中医不会像西医那样,而是根据头痛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关键点:“同病异治”。

中医思维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异病同治”,就是针对不同疾病表现出的相同病理结果,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有个很典型的“异病同治”的案例。

两个病人,一个心慌心跳心烦,另外一个肚子痛,结果张仲景对这两个病人开的都是一个方子,都是小建中汤,用的治法都是温中补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他们病机相同,都是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就出现心慌、心跳,心神失养就出现了心烦,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挛,就出现了腹部剧烈疼痛,所以都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叫做异病同治,这也是抓病机的体现。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相对的,比如有的是高血压,有的是失眠、有的是发烧,但是只要他们的“证”是一样的,就完全可以开同样的药方,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这与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在西医看来,只要是感冒就用感冒药,高血压就用降压药,肯定能把症状给消除,而不管感冒是由伤风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高血压是由肥胖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可以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体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所以向普通读者讲解这些知识,是因为不仅医生治病需要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平时保健也需要,养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所处环境、不同地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一成不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养生的精髓

中医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的事。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不治已经生病的这个脏器,而是要治还没有生病的这个脏器。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就暂时把肝放在一边不治。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公司管理也是一样,这里出现问题了,就要查明到底是什么造成现在的糟糕状况,同时还得要能管得住下面的一个环节,不要让它去影响其他方面,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治未病”往往会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而如今的医疗现状,无论财力物力都仅仅只够应付“已病”的人群!对疾病的治疗就像等洪水泛滥的时候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及预防!很多人因此疾病缠身,疲于奔命,这样的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因此,只有我们自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

可以说,“治未病”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四处检查,防患于未然;而“治已病”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就哪里忙,最后难免损失惨重。所以,我们要提倡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

求医问药之前先求自己——中医的自愈理念

现在流行一句话:“西医治病,中医治人。”怎么理解呢?人生病了,西医想的是如何把病毒给杀死,中医做的是如何把人的身体调养好,不给疾病生存的土壤。《黄帝内经》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它的根本。人得病了,病只是机体不正常的某一方面的反映,要治的是那个人,要先把身体养好,通过提高人体的自愈力来驱赶疾病,不行再求医问药。

《黄帝内经》是一本适合老百姓的经典之作,它重视人文关怀,不管是看病还是养生,它都强调“求本”,追求的是脏腑顺安,气血充足和畅,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的中医在你看病时,会仔细询问你的生活习惯、查看你的脉象,把很多问题都问清楚了再考虑对策,而且不会轻易给你开药,而是想方设法提高你本身的自愈能力。

事实也证明,人体是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的,很多小病小痛不用打针吃药,靠人体的自愈力就可以解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做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个小口,运行到此处的血液就会流出。由于血液运行出现局部中断,就有更多的血液运行于此,由此促使伤口附近细胞的迅速增生,直至伤口愈合。增生的细胞会在伤口愈合处留下一个疤痕。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药物的作用,这就是人体自愈功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人体的自愈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地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会没有了。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所以,生病了不用慌张,人体有自愈的能力,那我们就充分相信它,用自愈力把疾病打败。

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愈力,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想吃冷饮就吃冷饮,想熬夜就熬夜……任何事情都有度,自愈力不是万能的,如果你随意践踏的话,不仅病好不了,自愈力也会降低,自愈力低了,病就容易来“光顾”了,这样就演变成恶性循环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配合人体自愈力开展工作,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当地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人体就会进行自我修复,一些病症就会自然消失,人就恢复健康了。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不信,其实,大道至简,大的道理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有时就像空气在你我身边,而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一样。

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白,自愈功能的作用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依然是食物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面对已经染病的情况,中医也是更多地求助于人体自身的大药——经络和穴位,通过疏通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但是,在现代医疗中,人们似乎对于医药过于信任和依赖。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发热、呕吐等,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进行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反而因为症状的消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药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直到失去作用。

所以说,我们在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更不能乱吃药,而是通过合理饮食、按摩经络穴位、注意起居等中医的方法来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消除疾病,保持健康。

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中医的平衡观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既不突出也不落后,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有点像和事老的角色,对其大肆批判。其实,中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美。自然界讲究生态平衡,为人处世方面讲究平衡,我们的人体内部也讲求一个平衡,这样才能和谐,才能长久。

《黄帝内经》中讲到“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这个中央既非南北,也不是东西,虽然东西南北都有土,但是只有中央的土才是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

同类推荐
  • 头足按摩法

    头足按摩法

    《头足按摩法》三本,除了系统地介绍了实用穴位按摩的原理、作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各条经脉主治规律、如何找穴、按摩手法和经络循行的病症表现外,还从头足部、手部、躯干部三个方面介绍了自诊、白疗(穴位按摩)常用的有效防病、治病、保健、美容的方法,在您早晚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之际,抽出5—10分钟时间,对自己的不适之处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治疗,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而使您在当今陕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活力,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以取得更大成功。
  • 乙肝转阴过七关

    乙肝转阴过七关

    本书围绕乙肝患者所关心的阳转阴的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能促使乙肝阳转阴的饮食、起居、心理与运动、自我经穴按摩与用药以及乙肝的预防等内容,给乙肝患者提供了一个养治、康复和用药的多种方法。本书能够解决乙肝患者最主要的困惑,解决患者最迫切的问题,是广大患者及其家属非常实用和理想的科普读物。
  • 前列腺疾病最佳保健方案

    前列腺疾病最佳保健方案

    本书分为九部分:概述、治疗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日常生活起居保健、预防保健、心理保健、护理保健、婚育性生活保健。
  • 让你睡得更香甜

    让你睡得更香甜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睡眠研究的新成果,系统介绍了睡眠的实质、失眠的影响因素、治疗失眠的常用手段,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介绍了如何进行失眠测试和如何记录失眠日志等失眠者的多种自我调节方法。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形式活泼,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强。可供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常遭受失眠困扰的人员和失眠症患者参阅。
  • 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怎样填饱肚子的问题上,而是如何合理选择食品以满足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从而获得健康。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由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发病率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在不断攀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日益加大的工作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饮食。俗话说: 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有很多人在匆忙中就餐,或者随便吃点快餐,或者吃点方便面,或者干脆不吃、偏食、饮食不平衡、饮食不合理等都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看来,饮食对于人们保持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营养,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热门推荐
  • 强娶:凰牌王妃哪里逃

    强娶:凰牌王妃哪里逃

    第一次见,他不顾礼法,将她压在身下……她水眸大瞪,没有反抗。第二次见,他语气轻佻,洞房花烛,你想逃?她轻合双眼,你猜?某男问:如果错过三生,你还会等他三世吗?某女果断回答:不会。某男眉头紧锁:为什么?某女思量片刻:打开第一章,自己看去……据说:当她被封为吴国皇后,他为她散尽后宫时,她成了一具活死人。据说:她遇上他,被他护在怀中,成为天下最幸福的女子。后来又说:他新婚之夜,冷血薄情,一剑穿心。后来还说:他坐拥江山,却和着最爱的弟弟抢占弟媳……只因一个人……
  •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溺宠彪悍嫡妃

    溺宠彪悍嫡妃

    传闻请王爷美色倾城,文武双全,温文尔雅,礼贤下士,胸怀天下。听说,凌国府嫡小姐无才无德,性子懦弱,花痴神经质,还克夫?某王爷:这不男不女,伤风败俗,勾三搭四,心肠歹毒的女人是谁?额!理论是是你的未婚妻,王爷!某王爷一头黑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有他,一生有她

    一生有他,一生有她

    一场家族的战争,一场跨越的爱情,结果会怎样呢这是我的处女作,写的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可以指出来,谢谢亲们啦
  •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永远爱

    TFBOYS永远爱

    三只于女主轰轰烈烈带爱情!会很长!给我动力!
  • 无限之旅

    无限之旅

    他是杀神的后代!炎黄之子!当他穿越到主神空间时!会有带来什么样的波浪呢?
  • 邪少追爱:恶魔公主的复仇爱恋

    邪少追爱:恶魔公主的复仇爱恋

    她,灵氏千金,本该享受着父母疼爱的纯真女孩,却被一张阴谋陷害,迎接她的是一张扭曲的面孔;她,与她一样,被自己最爱的姐姐推下高楼,意外遇到了她们;她,天真善良,却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死亡,逃过生死,遇上了她们……他们,天之骄子,是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男神。他,冷漠。他,温柔。他,花心。当他们对上,是华丽邂逅的爱情?还是永无止境的争吵?当冰山撞上冰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复仇之路,红尘围绕?还是血腥四溅?看妖娆、修罗、嗜血的女王与冷酷王子的红尘情仇!
  • 超强战兵

    超强战兵

    特种兵王回归都市,本想忘掉过去过普通人的生活,却因意外救下了一个轻生的美女,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从那以后,美丽校花,总裁,高冷女警,各路美女纷纷走进了他的生活。杨林: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 仙女劫

    仙女劫

    万事万物皆有劫难,此“劫”又为何物,美女,奇遇,主人公经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