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6900000012

第12章 哈定悲剧: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公共设施的损坏、过度放牧导致的荒漠化、环境的污染、光天化日之下的违法行为等,这些都属于哈定悲剧。哈定悲剧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冲突悖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当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原则来行动的时候,整个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无序的状态。而防止哈定悲剧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制度上的,一是道德约束。

从“公共资源的悲剧”说起

明代刘基在其《郁离子》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官船的故事:

[HTK]官员瓠里子从吴地回故乡粤地,可以乘坐官船,他到岩边后发现有一千多条船,不知哪一条是官船,送行的人说:“这个容易,我们沿着岩边走,那些船篷旧的,船橹断的,布帆破的,就是官船了。”瓠里子照此话去找,果然不错,他不由感叹地说:“世风日下,公家的东西竟遭到如此的破坏。”[HT]

这个故事中所讲的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这一理论最初由哈定提出。1968年,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将之译成《公共的悲剧》,但哈定那里的“the commons”不仅仅指公共的土地,也指公共的水域、空间等;武汉大学的朱志方教授将哈定的文章译成《大锅饭悲剧》,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完全表达哈定的意思。将“the commons”译成“公共资源”似乎更确切些。哈定描述的“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我们可称为哈定悲剧。

哈定在文章中举了这样一个具体事例: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入大于其供养成本,很明显这是有利可图的。虽然对于单个牧民来说,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饿死。这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

哈定悲剧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

譬如,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问题。油田往往是藏在好几家钻油公司的土地下方,当油田上方的土地属于同一家公司时,它会很小心地抽油,以尽量提高抽取量,但是,如果这块地属于好几家公司,大家就会像比赛一样抽油。因为你抽得慢,我抽得很快,我的油产量就会比你多。当各方都试图以最快的速度钻油时,共用的油田就会有很大一部分永久枯竭。

再如,环境污染问题。假如某地存在着工业污染,政府又没有管制环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有企业都会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如果一个企业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利润就会降低。

关于哈定悲剧产生的原因,哈定在文中指出:“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由此看来,哈定悲剧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冲突悖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当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原则来行动的时候,整个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无序的状态,无论你个人怎么努力,集体的无序状态也会破坏你的劳动成果,因为每个人的利益偏好是不一样的。如果存在群体行动的话,那么群体性行动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注定是一场悲剧。

防止公共资源悲剧发生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制度上的,即建立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无论这种权力机构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私人对公共地的拥有及处置便是在使用权力;第二种便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与非中心化的奖惩联系在一起。

在实际中也是可以避免这种悲剧的。当悲剧未发生时,如果建立起一套价值观或者一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所以社群出现的地方,一般而言,我们都有一个管理中心,用于协调、管理群体以防止悲剧的发生。

产权明晰——荒漠化草原的还魂丹

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2001年新年的第一天,北京市和银川市发生沙尘现象,沙尘像雾一样笼罩在这两个城市的上空。生态警钟再次敲响。

专家预测,如不想出有效办法对沙漠进行治理,过不了多长时间,北京将消失,被沙漠掩盖,像消失的楼兰文明。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重大的生态问题之一。中国土地的荒漠化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即内蒙、新疆、黑龙江、宁夏等省份。而且,荒漠化的速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土地荒漠化年均扩大1560平方千米;而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为2100平方千米。目前的扩大速度为每年2460平方千米。扩大速度还在增加。

大多数人认为,荒漠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对土地的利用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

发菜是宁夏“四宝”之一的“黑”宝,宁夏的农民为了多赚钱,大规模地采集发菜,以销往南方,以至于当地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这种行为,并将发菜从宁夏“四宝”中去除。而在甘肃挖甘草已成致富之路,据估计每挖10公斤甘草要破坏5.3公顷~7.3公顷的草地。

这与哈定的公共资源悲剧何其相同,其原因就在于环境资源是大家的。

找出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由于哈定悲剧的根源在于资源是大家的,那么解决的方法自然也就是确立产权,将产权明晰化。事实上这也是十五六世纪在英国“圈地运动”中曾经出现过的历史:土地被圈起来,变成了当地贵族或地主手里的私有财产,主人可以收取放牧费,为使其租金收入最大化,将减少对土地的使用。此举大大改善了整体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模型来说明明晰产权是如何消除草原荒漠化这个哈定悲剧的。

我们假设两家牧民共有同一块肥美的草地。现在,假设他们把草地平分,用铁丝网分割。每家在自己的草地放养1000头羊羔,羊都能够养得很好,可以卖每头300元的好价钱,草地也能够良性循环。如果每家在自己草地上的放牧量达到3000头,养出来的羊每头只能卖200元,还要承担20万元的地力损失。

这样,如果把一家牧户放养1000头羊叫做适度放牧,把一户牧户放养3000头羊叫做过度放牧,他们面临的就是一种新的博弈。因为产权明晰,井水不犯河水,适度放牧的那家秋后肉羊可以卖出1000乘300等于30万元,减去购买羊羔的成本1000乘50等于5万元,再减去雇工放牧的工钱1000乘50等于5万元,结果净利润是20万元。这时候过度放牧的那家秋后肉羊可以卖出3000乘200等于60万元,减去购买羊羔的成本3000乘50等于15万元,再减去雇工放牧的工钱3000乘50等于15万元,还要减去自己牧场的地力损失20万元,结果净利润是10万元。

由此看来,因为产权明晰,自己的后果自己承担,所以尽管仍然着眼于自己的利益,这样“博弈”的结果,就是两家都选择适度放牧。

产权明晰就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草原荒漠化的问题。

残酷的现实逼迫着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再不改弦更张的话,不要说可持续发展,在有些地方人们将根本生活不下去。据《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8月12日报道,由于超负荷放牧,内蒙古全区草原普遍退化,生态环境恶劣区域已经占全区总面积的60%。

古人诗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曾经是我国北方草原的真实写照。那时候,人口总数很少,人类活动还没有对大地母亲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而现在,我国的人口早已突破十三亿大关。

面对这种人多地少的新情况,尤其要尊重规律。翻开发达国家任何一本经济学导论课本,一定会讲“公共地的悲剧”:牧民在公共地放牧,因为牧草是无主资源,不吃白不吃,所以谁都有多养牲口的激励,草场好不好就不管了,或者管不了了。牲口多了,草场负荷不起,首先是畜牧业难以为继,随后是土地的荒汉化。由于草场产权没有界定,人们大规模地进行掠夺性放牧,破坏了公共地的生态,牧草资源变得难以恢复。

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更加重要。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隔牧场的铁丝网,完全是君子界线,挡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治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具有法律的权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而是努力保持土地肥力,畜牧业也就能持续地繁荣昌盛。

为何光天化日之下的违法行为总能成功

1956年2月14日,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24日,大会闭幕。这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代表们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所谓《秘密报告》),系统地揭露和批评了斯大林的重大错误,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报告一出,顿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由于赫鲁晓夫曾是斯大林生前非常信任的人,所以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疑问:你既然知道他的错误,为什么在斯大林生前和掌权的时候,你不提出意见,而要在今天才放“马后炮”呢?后来,在党的代表会上,当赫鲁晓夫又就这个话题侃侃而谈时,有人从听众席里传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当时你在哪里?

可以想象,当时赫鲁晓夫是何等尴尬和难堪,回答必然要自暴其短,而如果不答,把纸条丢到一边,装作什么也没发生,那只会表明自己怯阵了,结果必然会被在场的人们看不起,从而丧失威信。从台下听众的一双双眼睛中,他知道,他们也有同样的疑问。

但赫鲁晓夫毕竟不是常人,他想了想,便拿起纸条,大声念出了上面的内容,然后向台下喊道:“写这张纸条的人,请你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并走到台上。”台下顿时鸦雀无声。赫鲁晓夫再重复了一遍,但台下仍然是一片沉寂,没有人敢动弹一下。赫鲁晓夫于是淡淡地说:“好吧,就让我告诉你,当时我就坐在你现在所坐的那个位置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赫鲁晓夫的机智和率直,而且还可以知道,在一群人面对威胁或损害时,“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决定是很难作出的,因为它意味着要承受惨重的代价。哈定悲剧中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巨大冲突在这里更真实地反映了出来,而它也解释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违法行为总能成功的原因。

在现实社会中,窃贼在公共场所比如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车上的乘客都看见了,但不敢吭声。没有被偷的人想,反正被偷的人不是我,我反抗了,我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遭到伤害;而不反抗虽不得益,但也没什么损害,我何必要反抗呢?

窃贼在偷东西时发出这样的信号:如果谁反抗,将打谁。乘客想:窃贼的威胁是可信的,因为如果个别乘客反抗,而窃贼不殴打该乘客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乘客抓窃贼,窃贼将有可能被抓。因此窃贼必然殴打反抗的乘客。乘客的策略及可能的支付为:反抗,有可能被殴打甚至受伤;不反抗,无所得也无所失。

所以,不反抗是对每一个没有被偷的乘客来说的最优策略,是他们每个人的理性选择。但是这一个体理性却导致了群体的不理性,因为群体不反抗的结果只能是社会风气恶化,偷窃之风盛行。对于个体来说,虽然这一次被偷的不是你,但下次你被偷的几率增加了,因此长期的不反抗也不是办法。

面对这种两难的处境,我们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平衡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呢?有人认为,一个人基于公民道德和责任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与犯罪行为作斗争。从道义上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讲,这实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因为担当这个任务的领头人意味着要付出重大代价,甚至可能是生命的代价。他得到的回报也许是人们的感激和怀念,而且也确实有人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比如徐洪刚。但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是显得过于沉重,沉重到并非多数人能够接受。

那么,面对这种光天化日的犯罪行为我们就真的只能束手无策吗?有没有这样一个平台,能把斗争的代价和风险降到最低,并能把人们从哈定悲剧的旋涡中解救出来?有!《北京晚报》曾报道,在该报与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于2004年合办的“我为反扒支一招”活动中,“短信报警”这一建议荣获一等奖。短信报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隐蔽性,使人们能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报警,因此不失为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个好策略。

有效协调,让“看不见的手”不再失灵

传统经济学认为只需要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从而最终全社会都会达到优化的效果。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一度成为广泛流传的观念。

其实,这个观念真正的来源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书中提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从个人自利的经济行动中,提炼出社会整体的经济福祉。

“我们的晚餐并不是来自屠夫、啤酒酿造者或点心师傅的善心,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每个人’只关心他自己的安全、他自己的得益。他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他原本没有想过的另一目标。他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结果也实现了社会的利益,比他一心要提升社会利益还要有效。”

当这段话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出现以后,便迅速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准则,或者为自利行为辩解的一种论据。在《联邦党人文集》中,麦迪逊认为,在幅员足够大的共和国中,不同政治派别图谋私利的行为,在某种自动的作用之下反可形成内政的和谐。

“看不见的手”这一论调甚至被应用到国际事务中。各国追求本身利益的同时,对国际社会也会有所贡献,仿佛有一只隐形的手,能够保证各国凭自由意志所做的选择为人类全体带来福祉。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只要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世界就会自发地取得最好的结果。“看不见的手”有时也会失灵。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有一妻一妾,妻子年纪大而妾年轻。于是,妻子每天都把丈夫头上的黑发拔一点下去,以使他与自己的年龄相配,同时使他在朋友面前的形象也显得更为德高望重一些。而小妾每天把丈夫的白发拔一点下去,以使他显得年轻一些,显得更有活力一些。然而过了没有多久,这个人变成了秃头。

无论是妻还是妾,她们为这个男人拔头发的动机都无可非议,但是最终却是三败俱伤。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每个人可能去做从个人看来最好的事情,却得到了从整体看来最坏的结果。实在有太多人会做错事,又或者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太容易做错事。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说“看不见的手”在许多方面是失灵的。

[TPL1. TIF;X*2,BP]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看不见的手”不再失灵,让大家走上集体优化之路呢?著名博弈论专家王则柯在其《人人博弈论》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设想乡下地方有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小居民点,由于道路情况不好,与外界的交通比较困难。如果修一条路出去,每家都能得到3那么多好处,但是修路的成本相当于4。要是没有人协调,两家各自打“是否修路”的小算盘,那么博弈的形势如下:如果两家联合修路,每家分摊成本2,各得好处3,两家的纯“赢利”都是1;如果一家修另一家坐享其成,修的一家付出4而得到3,“赢利”-1,坐享其成的一家可以白白“赢利”3。这时,因为没有人协调,站在各自私利的立场,修路对于甲来说是劣势策略,对于乙来说也是劣势策略。于是,运用严格劣势策略消去法,就可以知道这个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不修路,双方都得0。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作为协调方,对大家讲明利害所在,那么达成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协议是完全有可能的。

由此看来,协调是让“看不见的手”不再失灵的一个好方法,协调不仅可以让大家的利益达到最均衡,实现形式上的公平,还可以让资源从整体上得到最大的利用,实现实质上的公平。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

有人送给两个孩子一个橙子,但是在分配问题上,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最后,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第一个孩子回到家,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却把半个橙子的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做蛋糕吃。

我们看到,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一半,获得看似公平的分配,但是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没有能够物尽其用。这说明,他们事先并未做好协调,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的利益所在。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达到最大化,并没有达到一个实质上的公平。

试想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种解决方案。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榨果汁,另一个拿果皮去烤蛋糕。

双方的协调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有一个孩子既想做蛋糕,又想喝橙汁。这时,通过合作创造价值的机会就出现了。那个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儿谈,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个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另外一个孩子想了一想,很快就答应了。因为他刚刚从父母那儿要了五块钱,准备买糖还债。如果把橙子全给对方,那么他就可以用这几块钱去打游戏了。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的资源被浪费,就在于各方的行动策略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人们学会了有效协调,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增加很多的共赢机会。

同类推荐
  • 理想的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理想的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朋友,只是成为朋友之前,他们只是一些陌生人。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的朋友都隐藏在陌生人中,他们不难接近,更谈不上可怕,只要掌握了本书所介绍的结交陌生人的方法,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
  •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得体说话、高效办事的书。说话办事有学问,有讲究,为了帮助读者尽快成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说话、办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度过一生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充分依赖说话水平与办事能力。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世界商界领袖演讲精选

    世界商界领袖演讲精选

    本书精选中外著名企业家、商界领袖演讲23多篇,内容涵盖创业、创新、宏观经济、人生责任等方面,是读者认识这些名人人生道路、成功背景、思想观念的理想读本。
热门推荐
  • 梦落江湖

    梦落江湖

    失恋,失业,痛失亲友。她,遭遇其二。其三,辗转数年却不知爹娘是谁,失忆,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她与弟弟相依为命数载,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因为一段巧合,踏入“江湖”。胆小,懦弱,不与人欢,不与人言谈,整日埋头工作的工作狂。彻彻底底的改变自己,重新开始,在那虚拟的“江湖”中找寻真正的自己“女王大人。”江湖如梦,梦落江湖,这一切,哪怕是梦,也要过的干脆,过的痛快,过的是自己所想的,只有那样,才会迈入自己的成功。无数的阻力,拦路虎,阻拦她的成长。女王不知君临天下,只愿天地不敢欺之。
  •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之中,复仇之翼,坠之天使,该往何去?她不配拥有白色。自认为,灵魂被黑色复仇之火污染。已经回不到原点了,只能不顾嘴角的血丝,拖着被黑荆棘缠绕的双脚,一步步的向前走。走在无际的黑暗之中。她们心疼她。如灵魂被牵引般,愿意和她同甘共苦。哪怕前面是地狱,也会跟着她,步步走过。洛丽玛丝轻轻摇曳。金色之瞳向往何处?
  • 千佛因缘经

    千佛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英情人

    精英情人

    抱一个人抱了太久,今后倘再抱着别的谁,双手仍会不自觉地环成从前那个形状。是要到最后他才知,感情才是最不该涉足的风险投资,一旦动心势必血本无归。是要到最后她才知,他是怎样一个好情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感情被动砍人主动的闷骚检察官被一只精英看上了然后叨回窝吃掉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迷迭书

    倾世迷迭书

    《倾世迷迭书》是古言女王青语最为悲喜交加的倾世之作! 一场颠沛流离的乱世之争,一段安涛汹涌的相濡以沫。 她是单纯的卑微刺客,他是千面的高贵王子,他们在乱世中牵手,这场爱恋却在硝烟中迷失了方向。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斗神仙

    斗神仙

    天地无极,乾坤变法。这是带着徒弟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 隔世离殇:宠妃不争宠0

    隔世离殇:宠妃不争宠0

    轩辕翊,于六月十日,病重,驾崩。仅一个玉簪让21世纪的冷沫心穿越到1300年前的王朝,撞上皇上临幸妃子的尴尬一幕?三年,知他,懂他,爱他,恨他......原来不管她再怎么努力,历史还是历史,不会因为她的存在而改变,即使她已经倾尽所有。“心儿与子盼君归。”整整两年,她等来的确实一具冰冷的尸体,和一个玉簪。化学的时候总比下雪冷,就好比结束总比开始疼。一切因此玉簪而起,只愿因此玉簪而终。
  • 亘古传奇之陌殇

    亘古传奇之陌殇

    浮沉大地,恩怨情长,多少辉煌已成往事云烟;开天辟地,正义凛然,多少战乱毁灭无数英豪;泣歌悲舞,浑然天成,尘世儿女看遍尽红尘觞。神州大地自女娲创建以来,出现最大劫难,然而此时的人类,已经得不到诸神的帮助,完全的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对抗邪魔,人类究竟有什么法宝呢?她最后神者的后裔,出身高贵且殊荣,但她并没有被世俗牵绊,而是坚定的走着自己的道路,强化自我,提升修为;时而活泼,时而玩闹,时而温柔,她觉得生存在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是最幸福的事,同时伴随着邪魔的滋生,她要誓死守护美丽可爱的大地,所有的一切,因为爱。他是神界上古神者之一,也是神资最高,修为最深,力量最强的天神;然而奈何天地万物自然法规,拥有最强力量的他,竟拯救不了自己心爱之人,但却发现了一个可以超乎自然法则的她,完完全全的培养她,因为她可以在不违规自然法则的情况下救出心爱之人。他是妖族三王之一,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狼王;然而生活并不想让他就此平淡下去,给予诸多考验,让他遇到他今生最大的麻烦,就是她,那个眼中只有苍生大地的女孩,一直看着别人生活的女孩;即便女孩看着别人,他也不在意,因为人生最艰难的不是做出选择,而是做出选择前的犹豫不定,绞尽脑汁。
  • 读人识人懂人:看透对方的内心世界

    读人识人懂人:看透对方的内心世界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学会从细微小事中了解他人的个性、心理,是帮助我们打开人际交往之门的一把钥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练就从他人生活小事中了解人心、知其个性的本领,从面相、衣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向您介绍如何去看透人心,并有针对性地从看透同事上司、看透竞争对手、看透朋友、看透男人、看透女人这五个角度出发,教您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变换观察的方式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