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3200000024

第24章 恋情与悼亡诗(3)

题解

1957年1月,毛泽东的十八首诗词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任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的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把《虞美人》的全词抄给他,随信还附了一首她在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诗,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李淑一(1901~1997年),她上中学时与杨开慧结为好友,经杨介绍与柳直荀认识,1924年与柳结婚,从这段历史来看,她与毛泽东应该是在那个时期认识的。

注释

①骄杨:指杨开慧。

②柳:柳直荀(1898~1932年),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0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2年9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

③轻飏:轻轻地飘扬。

④吴刚:相传是汉代西河人,因为学仙有错,被罚在月宫里砍一棵高500丈的桂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⑤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又称姮娥、恒娥)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

赏析

这是一首缅怀亲人、战友和革命烈士的词,虽有隐隐的沉痛,但全词的基调是高昂的,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了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革命烈士升入九重天,进入月宫时的情景,歌颂了他们感天动地的精神和对革命至死不渝的忠贞,也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怀念之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词的上阕写两位烈士的忠魂到了月宫之后,受到仙人吴刚的殷勤款待,赞扬了革命烈士感天动地的精神。首句“我失骄杨君失柳”,连用两个“失”字,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无限惋惜和追怀,又表明自己和李淑一有着相同的命运,都失去了最亲爱的人。

但是作者并没有陷入悲痛之中,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烈士的忠魂进行了礼赞。因为杨和柳是两位烈士的姓,所以作者巧妙地采用双关的手法,把他们与杨花柳絮联系在一起,杨花柳絮随风在空中轻轻地飘扬,就好像烈士的忠魂到了九重天一样。对于烈士的到来,月宫中的吴刚表现出无限的热情,手捧着名贵的桂花酒出来迎接烈士。这样的描述,既是突出烈士的精神感人,也是对烈士乃至中国革命的赞美。

下阙写两位烈士的到来打破了月宫的沉寂,连嫦娥都为两位烈士表演歌舞以示欢迎,当两位烈士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后,激动得掉下泪来。起始两句“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紧接上阕的尾句,由吴刚引出了嫦娥。传说嫦娥虽然偷吃了仙丹,在月宫里做了神仙,但她并不幸福,只得夜夜望着那迢迢碧海似的青天,心里的怅惘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用“寂寞”来形容她。可是两位烈士的到来打破了月宫的沉寂,连嫦娥都恢复了活力,在万里长空展开长袖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在这里,吴刚、嫦娥已经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变成亿万人民的化身,他们对烈士的尊敬,正表现了人民对烈士的无限敬仰和热爱的深厚感情。

词的最后两句使我们从幻想世界回到了现实世界,把全词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就在月宫里欢庆的时候,忽然从人间传来国民党反动派被推翻的喜讯,烈士们激动万分,他们把喜悦化成热泪、汇成滂沱大雨直洒人间,从而表现出他们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

综观全词,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诗篇,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两位烈士进入仙境的情景,又把他们同人间联系在一起,这表明不管是已经牺牲的革命烈士还是活在人间的革命者,他们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从而说明烈士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这首词的意境开阔、豪迈、乐观,且能动人心弦,这与毛泽东独特的艺术构思是分不开的。

国有疑难可问谁——《七律·吊①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②,红军队里每相违③。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④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⑤。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题解

罗荣桓是毛泽东忠实的学生和挚友,从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开始,他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并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慧眼识英才,对罗荣桓一直委以重任。1955年,授元帅衔之前,罗荣桓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他的名字,便主动提出自己应授大将。毛泽东得知后还是坚持原议。

1963年,罗荣桓逝世时,政治局常委正在开会,消息传来,毛泽东带头起立默哀。在以后的几天里,毛泽东都沉浸在悲痛中,以至于经常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毛泽东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七律。

罗荣桓(1902~1963年)湖南衡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1963年在北京逝世。

注释

①吊:吊唁,祭奠死者。

②记得当年草上飞:唐朝黄巢《自题像》中有:“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③每相违:经常见不到面

④斥: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庄子·逍遥游》说,斥笑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飞翔是飞得最好的。

⑤昆鸡长笑老鹰非:昆鸡,一种大鸡。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中说,鹰因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飞得还低,但鸡永远不能像鹰飞得那样高。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挽诗,诗中,毛泽东结合人民军队和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肯定了罗荣桓一生的重大功绩,赞颂了罗荣桓崇高的革命品德,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对罗荣桓深切的哀悼以及失去亲密战友之后的痛惜之情。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首联作者追忆了自己与罗荣桓的深厚友谊。在这里作者选取了两件事情,一件是1928年秋,毛泽东率部迎接第二十八团回井冈山。为加快行军速度,罗荣桓灵机一动,命令战士坐在山坡上顺势滑下。看到几百名战士在草丛中飞速而下的壮观场面,毛泽东不禁脱口说道:“我们都成了‘草上飞’啦!”二是两个人虽然同在红军这个战斗集体,但由于军务繁忙,不仅不能经常在一起畅叙友谊,反而是“每相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这两句写到长征和解放战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带领红军迂回作战,四渡赤水,胜利渡过金沙江,打败了围追堵截的数十万敌军,林彪却在同年5月给中央军委写信,认为毛泽东的战术“走弓背路”,要“拖垮红军”,要求改变军委领导,但他的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否决,所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什么困难,攻打锦州才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作者这样写并不是为了说明长征并不困难,而是为了突出“战锦方为大问题”。当解放战争进入到决战阶段时,为了夺取胜利,党中央决定组织“三大战役”,攻打锦州成为辽沈战役中的关键。当时党中央要求深入东北的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放弃长春、沈阳的敌人,把重点放在攻打锦州上,对于这个指示,林彪曾一度动摇,但当时身为政治委员的罗荣桓坚决拥护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攻打锦州的战略决策,并说服林彪将其付诸实践,最终取得“战锦”的重大胜利。这两句作者充分肯定了罗荣桓重大的历史功绩。有的人认为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作者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反修”政治忧患意识,以至于在他60年代的诗词里经常可以看到“反修”的诗句,所以说“占锦”也包含着在夺取胜利后要保卫革命成果,使中国不出现修正主义的意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这两句化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并借用俄国寓言《鹰和鸡》,用“斥”、“昆鸡”比喻党内斗争中诽谤、打击罗荣桓的人,用“鲲鹏”和“老鹰”比喻罗荣桓高尚的品格。

诗的尾联点明题意:“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诗人以向故人倾诉的语气,表达了对罗荣桓不幸逝世的无限哀伤和痛惜。以问句作结,更显示出作者对罗荣桓的深切怀念。

这首七律诗真挚而坦诚,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了毛泽东的肺腑之言。如果与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有着显著的特点。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作品让人感动和觉得温暖的是其中的亲情和信义。在当今一切都可以商品化而且大多已经商品化的社会中,这种亲情和信义代表着生活的另一面,代表着人类的本真理想,或许它正是作者有意凸显出来要让读者领会的抵御商品化潮流侵蚀所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之所在。选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都是按照形式精致和内容丰富的标准精选出来的,或主题新颖,或意蕴动人,或构思精巧,或文字颇有余味。不少作品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至少是在一些方面有独到之处的。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尘封日记

    尘封日记

    这是一本尘封了八十年的日记,原作者乃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有意无意地将那个年代里的大学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大学生本该是一个朝气磅礴、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群体,而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里的那群大学生却生活颓废,毫无进取心可言。他们上课不为多学活用,却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生活中充满了抱怨,他们比拼的不是谁的成绩更好,而是谁的衣着更时髦,谁的打扮更摩登。学生是这样的一群学生,而他们的老师又是一群什么样的角色呢?要么是封建的卫道者,要么是文化的强盗,尽是一群学校里的关系户。他们道貌岸然,与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剥削学生。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热门推荐
  • 马良修仙录

    马良修仙录

    看完神笔马良的小人书,默默的想假如我有了那只神笔。。。跑车妹子大豪宅,灵丹妙药也等闲。餐风饮露不是梦,马良挥笔全都有!看马良修仙,执笔问道,通变化,识天时,拿日月,缩千山,避死延生。正所谓,神笔在手天下我有!本书是一篇都市爱情种田悬疑搞笑霸气内涵文,呃。。。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都市修仙文,故事就是从马良2014年开始修仙说起。。。。。。。本书已A签,一天双更,你放心收藏,推荐!
  • Tom Swift and His Wizard Camera

    Tom Swift and His Wizard Came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乞儿进化论

    乞儿进化论

    有些事情,也许少年到最后才能真正明白。比如最后能够困住他的,只是他自己。比如人到了绝境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会不会化身野兽。比如真正强大的人,是因为自己的内心。……ps:其实只是一个轻松,有趣的故事,想看看一些新设定的人可以点来试试,^_^。
  •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本书《公务员心理健与调适》共十章,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按照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力求采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从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出发,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各种调适方法。
  • 祭奠曾追过他们的青春

    祭奠曾追过他们的青春

    因为有你,我从高冷男变成了坠入爱河的逗比。---Tfboys王俊凯因为有你,我知道了我只能是守护公主的骑士。---Tfboys王源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西周国学的内容为“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孝放在首位的事。《开宗明义》云:“君子之视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亲,不但可以忠君,而且可以延伸到一切道德领域。孝,成了修身、事君、交友、为官、临战中一切道德的根本,是“至德要道”。几千年来,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陶冶了千万个杰出人物。本书节选了部分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
  • 危险性学生

    危险性学生

    圣亚当斯高中高三癸班是有名的问题班,即便是校长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直到他们班上来了一个奇怪的转校生,一切似乎都因他而改变了……
  • 关于,二十

    关于,二十

    不是最好的时光里有你们在,而是你们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你知道城乡结合部么?你知道那里的女生二十岁是什么模样么?笑看三个走在迷茫路上的二十岁女生,一路跌跌撞撞,看看那里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 绝世神偷:轻狂大小姐

    绝世神偷:轻狂大小姐

    穿越到一个草包白痴身上,被欺凌,不受宠!那又怎样。重生后,她是她,我是我。梵天音要的东西,绝对没有得不到的。血脉的秘密,母亲的研究,神秘的实验室,毁天灭地的计谋,传说中组织的四大审判者,一个个谜团接踵而至,逆流直上我怕谁?
  • 仙道永生

    仙道永生

    一本带血的混沌天鉴,究竟隐藏何种隐秘?绝境逢生的易风,又将在修仙界掀起何种波澜?仙道路漫长,永生可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