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3200000011

第11章 军旅诗(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阙起始两句作者并没有写红军抢关夺隘的战斗过程,而是直接书写了战斗胜利后红军战士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跨越娄山关的情景。这两句的格调与上阕的格调明显不同,苍凉、沉郁的情调已经变为雄壮、豪迈的情调。虽然以前红军由于受到错误路线的指引而遭遇过一些失败,但是战士们的意志不衰,豪情不减,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攻克了娄山关,这说明我军完全可以“从头越”。

现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已经成为名言警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说出这两句诗,从而表示我们会树立必胜的决心,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接着作者巧妙地利用格式上的重复,又用一个“从头越”来进一步丰富、加深这种昂扬的感情。然后他又以写景落笔,把连绵起伏的群山比喻成波涛翻滚的大海,把快要落山的太阳比喻成像烈士的鲜血一样鲜艳,这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奇、磅礴、壮美的画面。这与“从头越”的豪情是一致的,与红军夺关后继续勇往直前的情景是相协调的,但是这幅画面也包含了艰难、流血、牺牲的一面。因此,我们在读后既能感受到作者的万丈豪情,也能体味到里边夹杂着的一丝悲凉和无奈。

这首词以写景开篇,以写景结尾,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又夹杂着自己的情感,可谓是情景交融。毛泽东实写红军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战役,明写自然景色,暗写红军的精神气概,这体现了他的才情和独特的作词技巧。另外,这首词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非常强烈,感情对比也同样强烈,通过上下阕的强烈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初稿对照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梧桐树下黄花节。黄花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①逶迤②腾细浪,乌蒙③磅礴走泥丸。

金沙④水拍⑤云崖⑥暖,大渡桥⑦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⑧千里雪,三军⑨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收入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后经作者同意,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题解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

1935年红军到达遵义,在那里召开了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6月,在懋功与从川陕根据地退出的第四方面军会合,继续北上,翻越大雪山,军分两路跨过大草地,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被粉碎后,中央红军主力又继续北上。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及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师。这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毛泽东曾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宫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怀着喜悦而吟咏出来的。

注释

①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所以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②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③乌蒙:山名,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

④金沙:指金沙江。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面宽阔,水流湍急。

⑤水拍:初稿为“浪拍”,1952年元旦,大学老师罗元贞曾指出“腾细浪”与“金沙浪拍”两个浪的重复有违诗作大忌,建议改为“水拍”,毛泽东欣然接受。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在诗旁批注:浪拍,改水拍。

⑥云崖:金沙江两岸除了几个渡口外,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因此说“云崖”。初稿“悬崖”,改后逼真地写出了金沙江两岸的地貌,并显得气势恢弘。

⑦大渡桥:大渡指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桥长约30丈左右,用13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

⑧岷山:在四川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的边界,海拔4000米左右,山顶常年积雪,所以又有“大雪山”之称。

(9)三军:作者自注:“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作者这样写是就长征的总体而言,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实际上是在1936年10月才跃过岷山,来到甘肃会宁与第一方面军会合的。

赏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创举,毛泽东曾对长征进行过高度的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在长征已经基本上胜利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所以就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壮丽诗篇。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全诗的总纲,统领全篇,这两句写得非常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坚毅精神。“远征”写出了长征行程之远,历时之长;一个“难”字突出了长征的特点,“万水千山”则是对“远征难”的进一步说明,表明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非常多。面对这一切艰难险阻,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们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揭示了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也给全诗定下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颔联和颈联承“万水千山”而来,是“万水千山”的典型化、形象化。颔联具体写山,作者选择了五岭和乌蒙山作为代表,五岭蜿蜒起伏,连绵数省,而乌蒙山则雄伟高大,悬崖陡峭,其中“逶迤”和“磅礴”两个词形象地写出两座山的这一形态,但是它们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细浪”和“泥丸”,在这里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形象。其中“腾”和“走”两个动词,把静止的山脉写活了,显得既形象又生动。

颈联具体写水,选取了金沙江和大渡河作为代表,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波涛汹涌,两岸悬崖高耸入云,地势十分险要,并且沿岸还有敌人重兵把守,但是在1935春夏之交,红军却出奇兵偷袭了敌军,取得了巧渡金沙江的胜利,跳出了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包围圈。一个“暖”字,烘托出红军渡江时高昂的斗志和胜利后的喜悦心情。而强渡大渡河就不一样,大渡河势如奔马,水流湍急,泸定桥本来就十分险要,而且当时守敌为了阻挡我军过河,把桥上的木板全部烧掉,只剩下13根裸露的铁锁。但是红军战士们却冒着对岸射来的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攀索而过,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泸定城,获得了长征途中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个“寒”字,既真实地写出了泸定桥上凌空孤悬的铁锁所发出的闪闪寒光,也表现出敌人在英勇的红军面前那种胆寒的心情,从而突出了红军战士们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同时也是对首联的呼应,开篇说“不怕”,结尾言“更喜”,强化了主题,使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升华。“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红军战士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而“尽欢颜”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全体红军战士在取得长征胜利后愉悦的心情,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作者在开篇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虽然只有56字,却高度概括了长征的历史,并为我们展示了五幅“长征图画”: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样壮丽的诗篇,恐怕也只有毛泽东这样身兼革命统帅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来。

初稿对照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

五岭苍茫腾烟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最喜岷山千里雪,三军一过尽开颜。

不到长城非好汉——《清平乐·六盘山①》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②南飞雁。

不到长城③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④。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⑤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⑥?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题解

1935年9月,长征中的红军,翻越雪山,徒经草地,进入陇东高原,夺取了天险腊子口,突破了渭水封锁线。10月初,毛泽东又率领红军在六盘山前击败了国民党骑兵团,歼灭敌人两个连,缴获战马百余匹,使蒋介石堵截红军北上的军事计划彻底破产。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红军在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登上了六盘山。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时的写的,也是毛泽东所作的最后一首关于长征的诗词。

注释

①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的交界处,六盘山脉的主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②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形容望得久、望得远。

③长城:明朝时期修建的建筑,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至河北的山海关,全长6000里,这里指抗日前线。

④行程二万:红军到达六盘山后,长征总的行程已达到二万余里。

⑤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⑥苍龙:本指太岁星,这里比喻凶恶的敌人。

赏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翻越了六盘山,这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在长征途中,红军在“苍山如海”的苦难中迎风冒雨;在风雨雷电的泥泞草地中爬行前进;在枪林弹雨的围追堵截中突破重围;在千里雪山的寒冷饥饿中急速行军。而当翻越了六盘山这最后一道难关,也意味着又一次“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始了。

词的上阕描绘了六盘山美丽的秋色,并回顾了长征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表达了作者和红军战士在胜利即将到来时的喜悦心情。“天高云淡”,词一开篇,作者仅仅用了四个字就把西北地区秋天时天高气爽,云层淡薄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在这样的季节里,毛泽东和战士们站在六盘山的顶峰,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是“南飞雁”。但是雁群南飞是秋天常见的景色,为什么作者还要“望断”呢?这是因为雁群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南方,而红军也是经过艰难的长征才到达北方,所以作者自然就把两者联系到一起。而且南方是红军战士们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掩埋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并且还有留守革命根据地的战友和父老乡亲们,自古就有“雁足传书”的说法,所以作者希望大雁能把长征即将胜利的消息带给南方根据地的军民,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喜悦。

接下来作者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虽然只有七个字,但是却连用两个否定副词,这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表明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定决心,同时这也是作者对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和张国焘南下逃跑主张的有力批判。然后作者又用“屈指行程二万”来概括长征这一空前壮举,“屈指”是一个极轻微的动作,显得淡定从容,从而表现出红军对艰难困苦的蔑视。

词的下阙描写了红军登上六盘山后到处红旗招展的景象,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表达了打败敌人的必胜信心。“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两句点明了词题,展现了红军登上六盘山后壮丽的景象。在这两句里,作者重点突出“红旗”,这是因为它是革命的旗帜,是胜利的象征,经过了长征的洗礼,经过了敌人围追堵截的考验,红旗如今在六盘山上飘扬,这怎能不让作者以及红军战士们感到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呢?

最后作者满怀信心地写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不仅照应了上阕“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句意,表明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同时也是作者在长征即将胜利对革命前景的展望。全词以设问作结,并不是作者对抗日战争最终会取得胜利还有什么疑问,而是表达了战士们渴望早日战胜敌人的急切心情。而且以设问作结,似尽未尽,让我们读后感到余味无穷,平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指的这种手法。

同类推荐
  •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继出版《那些有伤的年轻人》《爱你就像爱生病》《辣笔,小心!》等备受青睐的作品后,时隔两年,庄雅婷携新作《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再度为广大青年男女带来情感妙方,解读人生、爱与美。这是一本字字珠玑、鞭辟入里的随笔集,读后让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人生方向。诚然,作者的话题依旧围绕着爱情、美、生活,只不过是通过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态度,令人耳目一新。关于爱情、美学、生活,作者有很多话要说。
  • 智者喜宴:第三条道路经典诗人作品集

    智者喜宴:第三条道路经典诗人作品集

    本书收录了致母亲;秋声小赋;蝴蝶敲门;画堂春我们叫它词牌名;蝉鸣心更幽;雾锁西山;阳光下的残雪;母亲;乱雨;照破山河万朵等内容。
  •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一对少小相伴、相知相爱的男女,一对缠绵悱恻、恩爱至极的伴侣,一对灵魂高度契合的文友,一对生离死别的诗人,一对相思而亡的短寿夫妻……他们留下了《赠妇诗三首》《答夫诗》《述婚诗二首》《赠妇诗》《与妻书》《答夫书》《重报妻书》《誓与兄弟书》等一系列诗文。
  • 沉思与反抗

    沉思与反抗

    本书收录了“鲁迅与瞿秋白”、“悲剧的诞生”、“思想和思想者”等作品。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热门推荐
  • 狩猎手:游戏已经开始

    狩猎手:游戏已经开始

    “亚梦,你为什么这样?”唯世怒吼“以后你不在是守护者的王了!你走啊!”“嗯,我知道,事实摆在你眼前,我不会辩解,总有一天,边里唯世,我会让你跪下求我!”亚梦冷冷说完,便转身离开了。雨细沥沥哗啦啦地下着,仿佛在为她哭泣,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抱着她,“影,你回来了”男人说完后女人像个病人一样瘫在男人身上,此时此刻男人的心:她既然选择了你,那么,你必须为我们利用了,得知真相的她,已经晚了,她捂住嘴,无声的哭泣,已经晚了,她……还有什么?
  • 诛天武神

    诛天武神

    天朝顶尖杀手萧让,被上古魔僧舍利寄生丹田,重生在天武大陆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身上,从此神功在手,脚踏各种天才,坐拥数路美女,一步步站在武道巅峰,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就连这天,只要阻了我的路,必诛之!
  • 重生爱上病娇男神

    重生爱上病娇男神

    一个影后重生后重新爱上病娇男的故事一个妖娆女人爱上蛇精病男人的故事.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爱她的男人.女主不圣母!女主不圣母!女主不圣母!(重要的事说三遍)注意注意:内有丧心病狂作者出没!!!!!!!!作者节操已碎,慎入!!!!!!!!!!!!!!!Ps:内有狗血、白莲花、bl、gl、、、、、、And此文是1v11v11v1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请自带避雷针。【男女主名字有了、狗血具备了、想看的请跳坑,虽然也许大概作者不一定会很快的把坑给埋了,但是,欢迎小妖精们把作者给埋了.】铭记:那些年作者回不去的青春年代特写此文.
  • 千古第一毒后之吕雉传奇

    千古第一毒后之吕雉传奇

    这一生,她吕雉只爱过一个男人……那一年,她清纯如水,天真烂漫之际,遇见了骑着白马踏尘而来的那个人。那人承诺会爱她一辈子,而心性如同孩子一般的吕雉此时不知道,这个男人毁了她一辈子,最终逼她走上了千古毒后之路……项羽,你终是负了我……可我不后悔爱你一次……
  • 左道巅峰

    左道巅峰

    大音唏嘘,大象无形左道之路,由我开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在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去聆听童年时鸟儿的啾啁,撩开层层的烟尘,找寻属于你自己的秘密花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花园,它就隐藏在你内心的最深处,等待着你的恍然大悟;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孩子对生活的理解的小故事,但它同时也是一本关于爱和大自然的心灵魔法书,它的精神力量影响了几代人。《秘密花园》是美国作家伯内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玛丽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一次神奇的经历,玛丽闯入久巳禁闭、荒芜的花园。
  • 三界七域

    三界七域

    一道身影冲破云霄,乱发飞舞,战衣飘飘,立于无尽虚空之中,长枪斜指苍天,杀意浓厚怒声喝道:“当灭!”
  • 神级特种保安

    神级特种保安

    他是草根小民工,生活平淡如水,可谁奈何总有那么些人,要处处阻挠他的平淡。老子不发飙,真当他是病猫?
  • 都市之杀神归来

    都市之杀神归来

    冷面杀手回归都市,不想得罪美女总裁,风云变幻,应付各种阴谋算计也意外招惹各路女人,萝莉,警花,校花......
  • 巴纳比·拉奇

    巴纳比·拉奇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