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3200000010

第10章 军旅诗(5)

当然,作者的这些追忆并非是随意道来,而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也就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并不是美丽的东西,但是作者却认为正是有了这些“弹洞”的点缀,才使得大柏地一带的关山变得更加美丽。因为它是人民江山历史创建的见证,它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另类的风景,作者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即将到来。尾句中的“更”字,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乐观和对革命根据地的热爱,这与“战地黄花分外香”实际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好看”、“分外香”,一种平静而又激动的心境,一种愉快而又昂扬着战斗意志的情绪,从字里行间我们是可以体会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昔日战场的作品并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作品大多都是描绘战场愁惨景象,抒发感伤情怀。但是毛泽东的这首词却一改这类作品“吊古伤今”的情绪模式。他重临战地,目睹昔日激战遗迹,胸中涌动起的却是欢愉的诗情。全词中有写景、有叙事,而写景叙事中又都包含着抒情,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踏遍青山人未老——《清平乐·会昌①》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②。

踏遍青山人未老③,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④,

颠连⑤直接东溟⑥。

战士指看南粤⑦,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题解

1933年10月,蒋介石动用百万兵力,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并以半数兵力进攻中央红军。当时,以博古为代表的临时中央政府推行“左”倾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极力反对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而是采取全线冒险出击转而死守内线的阵地防御方针。结果使红军损失严重,反“围剿”节节失利。在这种情况下,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退出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1934年7月,未能参加反“围剿”战役的毛泽东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

①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连广东省。红军曾在这里开辟赣南革命根据地。

②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里的“君”指作者本人。

③人未老:这里的“人”指作者本人。未老,这里不仅指年龄,还指革命精神。

④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⑤颠连:连绵不断。

⑥东溟:指东海。

⑦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赏析

在写下这首词后,毛泽东曾做过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境。”但是我们却很难从这首词中读到忧郁、感伤的意味。相反,这首词写得轻松随意,所涉似乎只是登上山巅的片刻和眼中有限的景物,但作者以心驭景,以景写心,在亦情亦景中表达了自己无比坚定的胜利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词一开篇,作者就用四个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天将破晓的夏日晨曦图,黑夜即将消逝,眼前就是明亮、豁朗的清晨,让人充满了希望,这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接着作者借用谚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中的句子来发表感慨,虽然自己这么早就起来登山,但或许还有比自己起得更早的人。这句是作者对自己的警策,其中暗含着要加倍努力,早日争取革命的胜利,不能有丝毫懈怠之意。

接下来作者再次发出感慨“踏遍青山人未老”,这里的“人”仍然指作者自己,面对眼前山清水秀的景色,作者立刻回忆起在以前征战岁月中转战南北时踏遍的众多山峰及艰难险阻,如今虽然已到“不惑”之年,但壮志豪情仍然不减当年,仍然精神抖擞地健步于山间。接着作者又想到“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表面是赞美会昌山秀丽的风景,实际上是作者对这块饱含着战友鲜血和生命的红色根据地的赞美。

整个上阕里,充满朝气的景物与人的不老精神交相辉映,构成了悠远深长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读者透过那朦胧的曙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轮即将喷薄欲出的灿烂朝阳,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无限希望。

下阕具体描绘了会昌山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虽然曲折艰难,但必然成功的信念。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这两句以实代虚,写的是美好的景物,却意味着革命美好的前景。作者和战友们站立山顶,眼前景色尽收眼底,只见群山峰峦起伏,一直绵延到日出方向的东海之滨,这既呼应了上阕的“风景这边独好”,也暗示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接下来战士们用手指着“南粤”方向同作者一起观看,看到的是旺盛青翠、一望无际的山林,这壮观、秀美的景色预示着中国的革命在将来一定会形势大好。最后作者用“更加郁郁葱葱”来结束全词,用浓浓的生机象征着战士们高昂的斗志,表明革命最终会取得成功。

这首词语言精美,生动传神,既潇洒自然,又富有哲理。作者似乎只是在叙述登山的经过,但是反复诵读却能让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读后感到意味无穷而又余音绕梁,词中的“东方欲晓”和“风景这边独好”如今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名言佳句。

倒海翻江卷巨澜——《十六字令①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②。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③。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④。天欲堕⑤,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作者原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题解

1934年10月,红军反第五次大“围剿”宣告失败之后,为了保存主力,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转移过程中,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指导,红军在突破敌人封锁线的几次战斗中损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说服中央军委放弃去敌人重兵设防的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发。红军在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几省时,所到之处,绝大部分是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而且他们还要在险恶的环境中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可以说是历尽了千辛万苦。这三首小令,就是毛泽东在翻山越岭的行军途中所写的。

注释

①十六字令:词牌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因全词仅十六个字而得名。

②离天三尺三:与天空只有三尺三的距离,极言山高。

③酣:本指酒性正浓,这里指痛快、畅快。

④锷未残:形容山峰像利剑一样,直刺青天,但剑锋并没有残缺。《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

⑤天欲堕:要掉下来。

赏析

十六字令就是要求作者在短短的十六个字里填充出一个完整、丰满的形象,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毛泽东却做到了,并且做了三首。这三首小令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吟咏长征途中所翻越的高山,重点描写了山的不同形态,突出山势高、险、奇的特点,借以展示红军那种蔑视困难、坚强不息的雄壮气势,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第一首写山的险峻,借以描绘红军急切北上,奋勇前进的雄姿。头一句就是一个山字,可谓是开门见山,突兀而起,给读者造成一个气势不凡的印象。面对着眼前高高耸立的大山,人们自古以来都是“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但是红军不仅没有低头下马,反而是快马加鞭,奔驰急腾,奋勇翻越,这极其传神地写出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登上高山后,战士们“惊回首”,一个“惊”字,将战士们的动感、神态、眼神,以及高峻山巅全都融入这一字之中,既体现了红军战士们对山的极高、极险所表现出的惊讶,同时体现出红军战士们翻越高山后的喜悦、自豪的神情。接着作者借用民谣中“离天三尺三”的成句,极为夸张地写出了山势的高峻,进一步用山势的高峻来衬托出红军战士们势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写山的壮阔,借以描绘红军在万山丛中奋勇作战的英姿。首句也是开门见山,先点出描写的主体,山本来是静止的,最多只是当山上风大时,草木随之摇摆,但是作者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却感到那高低起伏、重重叠叠的山头既像翻江倒海卷起的巨大波涛,又像千万匹在战场上奔驰激战的战马。这不仅将山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且也将红军战士们那高昂的战斗精神艺术地体现出来。

第三首写山的险峻,借以描绘红军战士们顶天立地的伟大形象。前两首写的是群山,而这首写的却是独峰。峻峭的山峰就像锋利的宝剑一样刺破青天,但是锋刃却没有被损坏,显示出山的尖锐。如此尖锐的山要刺塌青天,但是青天不会垮下,因为正是这似剑的山峰在支撑着它。这种夸张的描写,使全词增添了雄奇的色彩。而且这顶天立地的山峰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的象征,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肩负着挽救中华民族的重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说过一句话:“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这里的“他”是指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当时定都南京,南京依傍长江,后来又在重庆建陪都,依然靠长江与嘉陵江。而毛泽东却是依山立业,在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山为基地打击敌人,所以,对于毛泽东来说,山是他的道路,是描写的对象也是创作的灵感;山是他的性格,他的形象,他的情怀;山的深沉,山的坚韧,山的博大精深与他的诗词浑然一体。

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①·娄山关②》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③。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④。

雄关⑤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⑥。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题解

1935年1月,长征途中的红军占领了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并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并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会议结束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因土城一战使红军受挫,所以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由云南的扎西(今威信)突然转头东进,重新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然后乘胜重占遵义。这首词就作于红军取得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或作于攻克娄山关之后重占遵义之前,或作于重占遵义后不久。)

注释

①忆秦娥:词牌名,相传因李白有“秦娥梦断秦楼月”的词句而得名。

②娄山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③长空雁叫霜晨月:初稿为“梧桐树下黄花节”,改后增强了悲凉的意境。

④咽(yè):本义是声音因哽塞而低沉,这里用来形容断断续续、低沉悲壮的军号声。

⑤雄关:指娄山关。

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无边无际、高低起伏的青山像海的波涛,快要落山的太阳像血一样鲜红。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想到了这两句话。

赏析

这首词在毛泽东的所有词作中可以称为精品,也是毛泽东的得意之作。全词并不长,只有46个字,但却显得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只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红军在“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情景。

词的上阕写拂晓时分红军向娄山关进发的情景,并融入作者当时沉郁的心情。“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开篇,作者就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点明了红军行军的时间和环境,并用“西风、长空、雁群、霜晨、冷月”这五个凄冷的名词为我们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紧接着叠唱“霜晨月”,这不仅是词牌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行军的时间和艰难的环境,从而强化了肃穆、寂静的行军氛围。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两句仍是写景,只不过是由远景到近景,由全景到特写。近处细碎的马蹄声与远处呜咽的军号声相互唱和,起伏跌宕,在山间回环向前。“碎”说明行军急促,马蹄声细碎杂乱,把声音形象化,而“咽”则说明军号声时断时续,悲壮低沉,把声音感情化,这两句虽然没有一处写人,但是却把红军行军的紧迫、严整的军纪和英勇赴敌的英雄气概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总的来看,上阕的整体色调是灰暗的。西风凛冽,长空雁鸣,残月当空,霜华铺地,马蹄声碎,军号声咽,可以说是没有一点亮色,这也就确定了上阕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按照正常的写法,作者在下阕就应该写人困马乏、路之艰难,从而发出行军艰难的慨叹,进一步深化上阕的基调。但是作者却没有这样写,而是笔锋一转,写傍晚时分红军胜利跨越娄山关的雄壮豪迈的气概和悲凉慷慨的情怀,这就使全词的基调骤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类推荐
  • 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作为生命和艺术密切相关的散文,因其深刻的哲理和感悟,敞开了崔宏生命里所有的花瓣——痛苦、兴奋、苦难、爱情、温暖、欢乐的回忆。这些花瓣又如老街疏桐,桐下就座,坐间闲谈,精致散漫,所有的语言和情愫因他内心的真实和虔诚而获得一缕缕光芒。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热门推荐
  • 霸道工程师之催眠

    霸道工程师之催眠

    一个一事无成,年过30的普通男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个拥有异能的戒指,开启了一个属于他的王朝,他的时代,坐拥天下美女,武艺超群,为共和国的安定团结,攘外安内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 武道剑尊

    武道剑尊

    黑色的眸光洞彻天地,神秘的藏剑灭尽天下。在这个门派林立的世界,所有的武者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踏上天域,成就不朽的皇极大道。少年易远,天赋奇差,但却异军突起,凭借着无上的魔功,踏着各路天才,登上了极境的巅峰之路。
  • 白菜是世界上最好的菜

    白菜是世界上最好的菜

    他说:你看,你多幸福啊,现在好男人太少了。好在你找到了这么专一的我,不然再过几年啊好白菜都给猪拱了。。。。。(【爱吃苹果&小聪聪】再过一百年,我就长成参天大葱。)
  • 水嫩谋妻,王爷哪里逃

    水嫩谋妻,王爷哪里逃

    她生而尊贵,桀骜不驯,然而她却命运多舛。洞房花烛夜,她在温柔乡里极尽缱绻,颠鸾倒凤,第二天却被冠上了不守妇道的罪名,父亲被砍头,母亲生死未卜……十年之后,王者归来,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废材,重回故地,她用智谋翻天覆地。她怀揣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鬼之计,世人皆称她为“兰先生”。她用行动极为生动地诠释了,我为刀俎,敌为鱼肉!
  • 我的丈夫是个鬼

    我的丈夫是个鬼

    我叫蓝惜情,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出生的时候听奶奶说,村上的天空被一片红云笼罩,久久未能消散,村里的人认为是个福兆,就像凤凰飞天一样,然而,奶奶说。。这是凶兆,我生下就少一魂一魄,奶奶让我嫁给了一个鬼,为我躲灾。。
  • 甜妻来袭:总裁爱不够

    甜妻来袭:总裁爱不够

    五年前,她因为他家穷而抛弃他。五年后,当他事业有成归来,见到她一句话就是:苏心桐,几年不见,你怎么混成这样?当她唤身边的小女孩为苏念芷的时候,他说:怎么?被唐沐植抛弃了吗?当他和她仇人的女儿在一起时,她闺蜜替她抱不平,他说: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他设计让她不得不同意跟他去领证,他说:苏心桐,你若安好,那还得了。他以恨的方式来爱她,以计谋将她留在身边。可是,一场以计为开始的婚姻,是否能够换回曾经两人的感情?
  • 青涩百合的项链

    青涩百合的项链

    这是一部记述已逝了的青春故事,里面有我的故事,也有你的故事,因为它来的如此真实。我将用它讲述我们的校园,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点点滴滴。关于青涩的爱情,青涩的记忆,青涩的面容,青涩的欢声笑语,青涩的秘密,那犹如百合一般的幽香与纯洁……
  • 民国旧影之寒烟沉

    民国旧影之寒烟沉

    她与他倾心相爱,然而繁华飘摇的尘世,如一双力大无穷的手,翻搅着他们的人生。山河破碎,国殇家恨,他们被迫分离,七年后再重逢,却已各自为主,成为天敌……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姻缘,本不是那么容易成就。究竟什么样的结局,可以没有眼泪,没有惊惶,只有满心平静安详?
  • 最后幻想

    最后幻想

    他有一个梦,穿越古今未来的梦想,哪怕是不计代价,只为找到心中的她。命运的风刮往何处,孤寂的心又将飘向何处,尽在最后幻想。
  • 启天大圣

    启天大圣

    天与人斗,人与天斗,与天同寿,万寿无疆。少年侯歌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青睐,得到孙悟空的传承,誓要与天挣命,与万佛天神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