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2300000043

第43章 避席畏闻文字狱(1)

——汉字之祸

清代诗人龚自珍《咏史》一诗中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此诗反映的是那时文人做文章只为谋生存,提及文字狱如同谈虎色变。其实,汉字之祸,罪不在汉字,而在于中国的人治文化传统。

仓颉夜哭良有以——宋代之前的文字之祸

据说,仓颉先生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对于小鬼们为何因为仓颉造字而在夜里哭泣,清代诗人吴梅村解释得极为有趣:“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

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统治者最早控制言论的事件发生在周厉王时期,相传周厉王横征暴敛,荼毒生灵,举国上下怨声载道。史家记载道:“国人谤王。”周厉王搜罗了一群卫巫充当秘密警察,监视人民,禁止人民谈论国事。一旦发现“谤者”,抓来即杀。一时间人人自危,甚至在路上遇见熟人,连招呼也不敢打,只能“道路以目”。召公就谏周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然而周厉王却将召公之言当成耳旁风。结果,人们无法忍受暴君的统治,终于暴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国人暴动”,时为公元前841年。

宋代之前最著名的文字之祸是春秋时代齐太史兄弟三人因直书史实被杀一事。公元前548年,齐庄公因与大夫崔杼的妻子私通而被崔杼杀害,史官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看了记录后,对史官用“弑”字感到不满,命令史官改掉,史官不从,崔杼杀史官。史官的二弟、三弟秉承兄业,还是记录“崔杼弑其君”,亦被杀。最后一个弟弟还是用了“弑”字,崔杼被太史四史弟的凛然正气震慑住了,没有勇气再杀掉老四。

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专制制度不断完善,因文字而获罪的事屡见不鲜。而有意识地通过文字罗织罪名,应该始于北宋的“乌台诗案”。

作诗博得一生穷——苏轼“乌台诗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之后才名满天下。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此时适逢宰相王安石变法,苏轼不赞成王安石新法。到了湖州后,苏轼作《湖州谢上表》,其中写道:“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其实就是发牢骚的意味,以此来表示对新法的不满。不料,这却惹怒了那些附从王安石的“新进”们,他们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诽谤朝廷、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弹劾苏轼“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还专门举出了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为了罗织更大的罪名,这些人更是处心积虑地从苏轼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如苏轼自责的“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一句,本来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却被说成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而苏轼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则被指称为影射皇帝。“皇上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之心,莫过于此!”

在层层密网下,苏轼终于被正式逮捕下狱,交御史台审讯。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亲友,如司马光、范缜、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甚至已经去世的欧阳修、文同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受到牵连,被查的诗多达一百多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后,苏轼的弟弟苏辙给宋神宗上书,要求以自己的官爵为其兄赎罪。宋神宗此时也犹豫不决,宋太祖曾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而朝廷中也有多人爱惜苏轼才华,为苏轼求情。就连王安石听说此事后,也紧急上书劝说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重病在床的太后听说苏轼的事后,也抱病责备宋神宗。最终,宋神宗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在历史上,这是以“诗案”称“文字狱”的开端。

一个“殊”字引发一场劫难

——朱元璋制造的文字狱

中国每一个王朝几乎都有文字狱,这是极权政治的特色之一,不过都是一些偶发事件。直到十四世纪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才把文字狱作为一种合法的谋杀手段。明朝初年,朱元璋以严刑治国,大兴文字狱,也是他刑杀作风的必然产物。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一贫苦农家。元朝末年,淮北大旱,瘟疫横行,朱元璋的父母与大哥均病饿而死。17岁时,朱元璋为了活命,先是四处打零工,后出家为僧。后来,朱元璋所在的寺庙被起义军烧毁,朱元璋走投无路投靠起义军,屡建功勋,至47岁建国称帝。由于朱元璋出身低下,文化水平不高,在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很强烈的“自卑感”。所以,他对臣下的言辞格外敏感,导致了无数的文字狱,中国的皇权专制统治也因此而达到了高峰!

文字狱在明初朱元璋当皇帝时有个特殊的名称,叫“表笺祸”。明太祖登基后,按照前代典礼,规定凡遇正旦、万寿圣节,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尊号与册立东宫等礼节之时,内外文武诸司均需进表笺致贺。“表”指进上位之文,“笺”,则用于上东宫,二者体制有别,以示尊卑。这些表、笺主要是由官府的训导、学正之类的官员写成的,大都是一些粉饰太平、阿谀奉承之辞。殊不知,许多官员就是因为这样的“官样文章”而惹上杀身之祸。

河南府尉氏县教谕许元所作《万寿贺表》,其中有“体干法坤,藻饰太平”八个字,被怀疑是讽刺而遭满门抄斩。因为“法坤”音同“发髡”,“藻饰太平”音同“早失太平”。

陈州训导周冕曾作《万寿贺表》,内有“寿域千秋”一语,本来这是一个美好的词句。可是,朱元璋竟把“寿”附会为“兽”,又不认识“域”字,把“域”读为“或”字,而“或”字又和“祸”字同音,于是,周冕也难逃一死。

德安县训导吴宪所作的《贺立皇太孙表》中,有“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的话。结果,朱元璋认为“有道”就是“有盗”,“青门”自然是和尚庙了,这可就犯了他的大忌。所以,他立即下令将吴宪全家处死。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句。本来是歌颂朱元璋不仅自己,就连他的子孙都是世人的楷模。没想到朱元璋却解释说,“生”则僧也,“光”则秃也,“则”音近于贼。因此勃然大怒,将徐一夔斩首。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明朝有一个叫黄溥的人在《闲中今古录》中把它们统称为“表笺祸”。因“表笺祸”送命的人越来越多,主管此事的礼部官员上奏请朱元璋降一道表章,让天下臣民有章可循。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命翰林学士刘三吾起草了一份《庆贺谢恩表笺程式》,颁布全国。命令以后如果遇到庆贺谢恩,官员们照表式抄录,送上即可。从此,文入学士乃至政府官员才避免因文字纠葛而蒙受不白之冤。

同类推荐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末世·2012

    末世·2012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或许你会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是,人类的知识远没有达到无所不知、洞悉天地的地步。2011年日本大地震,全球灾难频繁爆发,古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否真会到来?本书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视角全面解读“2012”末日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末日”一些不可忽视的真相,也许数千年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热门推荐
  • 梦之岛屿vol.1

    梦之岛屿vol.1

    这是关于青春梦想的努力,我们不管结局如何,都希望《D.I.》梦岛可以一直走下去,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不悔青春,如果你也有一个文学梦,加入我们吧,虽然我们的文笔还显稚嫩,虽然我们的资源还是不足,但是我们会一步步成长的,愿,成长之路,有你相伴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厨师中状元

    厨师中状元

    重男轻女是一大陋习。现实生活中在当今的农村里还是很普遍的,大都市稍许好些。在长三角都市圈内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养女儿是招商银行,养儿子是建设银行。”
  • 丫的你是我的银

    丫的你是我的银

    小时候,师父,我想喝奶奶,小女娃看着眼前男子赤裸的胸膛直流口水。正在洗澡的男子抚额轻叹;不可以。长大后师父,我可以和你一起洗澡吗?风华绝代的男子一脸黑线:不可以。某徒弟狡猾一笑,一脸天真道:那我打个折,看你脱衣服好了!某师父......
  • 窃国风云

    窃国风云

    一不小心成为广东十虎之一黎仁超的儿子,江湖与官场,他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由社团转为财团的故事,这是一个窃取数国之权柄的故事,东朝南越,西亚北俄,乃至大洋彼岸的南北美洲,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黎家背后的操纵——慢热爽文尽在《窃国风云》
  •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的戏剧种类多,戏剧市场大,戏剧创作水平高。本书收入徐书纪、陈述、庄长江、伍经纬、高永清、林衍初、张家羌等人的剧作8部。入选剧目或在国家、升级荣获大奖的,或演出场次多、观众人数多、覆盖地域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或对振兴戏剧、改变剧团面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能对晋江戏剧过去和现状起到窥一豹而见全斑的效果。
  • 孤颜皇后

    孤颜皇后

    祸起穿越,考古学家成为不受宠的七皇妃。她深刻的明白宫闱争斗有多残酷,收敛锋芒,唯一心愿就是回到家乡辛国。七国瓜分天下,都想统一。这一场乱世中的民不聊生,如何能给辛诺言一方净土?来的第一眼就看见这个忠心耿耿的侍卫,他为她的失误而痛饮鸩酒,让她愧疚万分。然而再见沙场,又如何能再续前缘?他是蛰伏最深的皇子,也是辛诺言名义上的丈夫。城府极深,却深情款款:“我会送你一个太平天下。”周游列国的儒雅书生,无意混迹官场。却因为她而涉足其中,运筹帷幄都在手中,却算不住她的心。一生,两次命,三进冷宫,四登巅峰。两国皇帝同一时间下旨封后,成为千古奇谈。孤颜皇后,一生传奇却命不由己。
  • 十方魂道

    十方魂道

    这是一个魂的世界,不可修身,只可练魂,聚天地魂力,开魂窍,铸八十一魂穴,成就天地神魂。二十年的怪梦带着林云浩穿越身亡,化为一缕异界幽魂,为破梦中之局,林云浩苦修炼魂,凭着独特的十魂齐修之法,以及独步宇内的练器绝技名动魂界。然而,一场万年神战的阴谋冰山渐露,与那梦中之局息息相关,为破梦中之局,为解穿越之因,更为解救自己的亲人、至爱,林云浩斗智斗勇,战遍宇内,令强者俯首,令众神颤栗,其睿智冷酷的铁血手腕铸就了异界“白发战神”的不朽传说!只是,这一切,并非结束,恰恰是那万年神战的阴谋之始……-------------------------------(新书期间,求点求收求推荐,飘舞在此感激涕零!)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古妹历奇

    古妹历奇

    奇异的梦境、神秘的召唤信息、精心设计的科技魔咒。充满诡异的故事情节,要探讨的却是人类在面对友情、事和物的心理和生理之适应能力。世间事并不如想像中的沿着一条直线发展延伸,突变的隐藏因素在出现和还未出现的两种情况下,怎样去防御和面对,需要考验我们人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