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1000000027

第27章 厚积薄发的人生旅程(2)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的事情,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屋子呢?”陈蕃说得理直气壮,有些得意的神气。听着陈蕃理直气壮地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干大事呢?于是薛勤对陈蕃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打扫干净,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在于你是否心甘情愿地从小事做起,而不是空有凌云。大凡成功者都真正深有体会成功是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千条大河归大海,各种小事都能结出硕果。

有一位名叫光藏的青年,一心想成为佛教雕刻家,所以特地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与佛像有关的常识,以便使自己的雕刻技艺更上一层楼。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替自己到井边汲桶水。过了一会儿,东云禅师突然冲着光藏开口大骂,并要赶他出门。这时已时近黄昏,其他弟子很同情光藏,就请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三更时分,光藏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温和地对光藏说:“你也许不知道白天我为什么骂你。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雕刻的人需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刻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的时候,水溢出了桶外,虽然溢出的只是几滴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予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你这样不知惜福、轻易浪费的人,又怎能雕出传神的佛像呢?”光藏对禅师的训示颇为感动,歉敬不已。在一番反省之后,光藏决定做一名佛门弟子。若干年后,光藏终于成为雕刻技艺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雕刻技术?禅师说,你要有一丝不苟的禅心才行,这其实正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先将人做好了,才能讲修禅。佛其实是“人”的升华,如果,生活中的你还在幻想成佛,那就赶快行动,好好地做一个人吧。

做人难,难做人,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做人,还是在人生的舞台上做出一个个高难度的杂耍技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世事怎样变化,多少沧海变为桑田,生活会将正确答案告诉你,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长篇累牍,并且都有其屹立不倒的理由和根据,但褪尽浮华,你会发现,做人之道其实只有四个字:规规矩矩。

修禅之道就在于,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做到了这两点,才算迈进了禅的门槛。

“人生”一事终须悟

道究竟从何而来?依照南先生的观点,即庄子所谓的“自本自根”。道在哪里,道就在你自己那里,这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悟出来而已。

名师传道,不过是老师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你而已,你依据其教授的经验去做,找出所求的道。人生是一所大学,生活本身是老师,他可以教你很多东西,但学习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辛的,或许终其一生也未必能真正领悟。只有当人生经历过一定的情感变化、世事变迁、人情冷暖,才能体会出个中滋味。

《庄子》一书中记载了许多“其艺通神”的工艺巧匠的寓言故事,借以抒发庄子内心的情怀和艰难思索后的哲学结论。其中有这样一则意味深远的故事,读来让人回味良久。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木匠在堂下做车轮子。木匠停住手中的活问桓公:“您读的是什么?”桓公漫不经心地说:“圣人之言。”“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那么说您读的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了!”桓公听了大怒,说道:“我在这里读书,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今天如果说出个子丑寅卯倒还罢了,否则就处你死刑。”木匠不慌不忙地来到堂上,对齐桓公说:“我这道理是从做车轮中体会出来的。榫眼松了省力而不坚固,紧了则半天敲打不进去;我可以让榫眼不松不紧,然后不慌不忙地敲进去,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嘴里虽然说不出这松紧的尺寸,心里却是非常有数的。我心里这个‘数’,无法传给我的儿子,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继承下去。所以我都六十岁了,还在这里为您做车轮子。圣人已经死了,他所悟出来的最深刻的道理也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了,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是浅层次的道理。所以我说您读的书只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所谓的妙不可言也是这个道理。很多道理,需要自己慢慢领悟,能说出来的,便已与大道有所偏差了。因此,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修道不可执著于道的名相,不然只会流于表面。

有一位小沙弥问禅师说:“我们寺内,千百年以来出了数不尽的得道高僧,佛堂内化育过无数众生,可是,我们佛桌上那只木鱼听过那么多经书,受过如此多佛号,为什么至今仍是只木鱼而不能成佛呢?”

禅师微微一笑问他:“你来这里多久了?”

小沙弥说:“已经两年了。”

禅师问:“那你懂不懂得念经?”

小沙弥说:“懂。”

禅师问:“懂不懂得礼佛?”

小沙弥说:“懂。”

禅师问:“懂不懂得修持?”

小沙弥说:“懂。”

禅师笑了起来,说道:“你看你自己说了那么多‘懂、懂、懂’,那你成佛了没有?”小沙弥脸红地说:“还没有。”禅师语重心长地说:“这就对了,那只木鱼说了无数声的‘咚、咚、咚’,毕竟永远是只木鱼,因为佛法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人生道理,处世经验,做事心得,都不是简简单单能够学到的,“道”是悟出来的,大多数人要用一生的时间来领悟。

打破冥顽终须悟,好比佛家所说的“瓦片磨不成镜子,坐禅成不了佛”。佛法如此,道亦如此,莫可名状,只要心领神会。道就一个悟字,悟透了才是悟,否则就是误,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最高的学问就是一无所知

“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无所不知,还是一无所知?” 南先生在多本著述中都曾提到这个问题。在《论语别裁中》,南先生解释说,孔子认为人生最高的智慧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个人要平实,尤其是走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时,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不懂装懂,则是最大的愚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及“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南先生进一步指出,这里的“故知”指的是一般的知识智慧。“道”也有一个最高的标准,即“止其所不知”,到了最高处便是不知。南先生还提到了南北朝时的一位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僧肇在一篇文章《般若无知论》中说,智慧到最高处,没有智慧可谈,才是真正的智慧。

人有所精,物有所专,本不是坏事,然而有时一个人的某一专长到达一个最高境界,反而会挡住其他知识。孔子在《论语》中也说自己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因此能够样样会,无所不知有时又是一无所知。南先生以禅宗经常标榜的珠子走盘为例解释,滚珠没有一个方所,没有一个固定,它一无所知,因此无所不知。知识到达最高处即为“无知”,始终宁静,没有主观,没有先入为主,就是最高的学问境界。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无知”的智者,他的做人处世与孔子异曲同工,他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是笑话!我什么都不懂。”他曾经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画了两个圆圈,一大一小。他对学生们说,大圆好比是他,小圆好比是某个学生,圆的面积代表知识,圆的周长代表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他们的无知面。圆的面积越大,相应的周长也越长,这就表明知识越丰富的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苏格拉底一再宣称自己“毫无智慧”,同时又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神谕,即当他向神殿提出“有什么人比我更贤明”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一个人比你更贤明”。

如果将哲学看做一个人,他正是这样一位大师。从其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博大的智慧胸襟的角度看,哲学真的无所不知,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从千年前的奇思妙想到当今的智能科学,无一不为哲学所关注。然而,从事物的具体性和特殊性的角度看,哲学又是一无所知的,他无法告诉你几千年前的世界是怎样的,也不能告诉你机械是怎样运作的,甚至不能具体地告诉你心脏是如何活动的,相对于科学,哲学又是一无所知的。

蒲鹤年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读来颇有所感,关于“大实若虚”与“大伪似真”这个问题,他谈论了丁肇中先生的“无知”与一位“万能科学大师”的“无所不知”。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最常给出的回答是三个字——“不知道”。他曾解释:“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要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

曾有则有趣的寓言,一位自命不凡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智者,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地理、哲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将所有难题摆在老人面前,让这位众人口中的智慧大师以一句话将所有问题回答出来,老人笑了笑,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这位自命不凡之人其实还是未能难住这位“无知”的智者。

俗语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真正的学问到了最高处便是“无知”。学问充实了以后,自己却感觉到空洞无知,这才是有学问的真正境界。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他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理想姿态。可以说,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他这句名言。

听南先生讲解“游必有方”

南怀瑾先生则对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句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游必有方”的“方”并非其他典籍中注释的“方向”或原则,而是指方法。并非只要父母还健在,儿女就不能离家创业,只是说,父母年迈没人照应,子女远游他方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让父母衣食有着,这便是孝之道。

曾有一位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坚持求学,这本是好事。然而,当家庭出现变故,父亲去世,弟妹年幼,他却依然坚持要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去卖血。这位自私的学子遭到了许多人的鄙夷,求学的路如此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又何必系于一纸文凭,自己的深造要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他却能如此无动于衷,令人不齿。

当儿女已经到了能够自立的年龄,便要开始回报父母,最起码不要因为自己的发展而加重父母无谓的负担。想要继续学习,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状况;要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先将父母安置好。父母或许会对你说,只要对你好,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一切,不必为我们考虑太多。如果你拿父母对你的爱,为年迈的父母套上沉重的经济、精神枷锁,又于心何忍?

父母重病在床而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什么理由都不足以成为借口。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之时,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扼杀,让其以绝望之心离人生越来越远,是对生命的大不敬。你可以离开父母,你可以奔赴远方,但在离开家之前,一定要对年迈的双亲有个交代。

南先生曾提到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卫公子开方仕齐,十年不归,管仲以其不怀其亲,安能爱君,不可以为相。”卫国的一位名叫开方的贵族,在齐国做官,十年都没有请假回到卫国去。然而,管仲却把他开除了,理由是说开方在齐国做了十年的官,从来没有请假回去看看父母,像这样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自己的君主!怎么可以为相!

同类推荐
  •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本书主要阐述了曾国藩一生大智若愚的为人处世哲学,以及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坚挺,崇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人格魅力;揭示了他在官场上善于编织关系网,在权力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并懂得放权用权的成功之道;呈现了他在关键时刻远权避祸,在权力太大、功名事业日趋全盛的时候,不把弓拉得太圆太满的做人智慧。
  •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本书介绍了6位杰出女性的成长经历,她们分别是:海伦·凯勒,居里夫人,邓肯,南丁格尔,宋庆龄,撒切尔夫人。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老板最大

    老板最大

    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行动,你就具备了老板的心态,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考虑企业的费用,你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你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反之,你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出力流汗拿工钱,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如果是这样,你就不会得到老板的认同,不会得到重用,低级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职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像老板那样执著,像老板那样奉献,你尽管现在不是老板,但你已具备了老板的素质和能力,只要你想,你总有一天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的老板。
  • 财富始于野心

    财富始于野心

    本书通过对卡内基生平精彩故事的讲述和经典案例的引用,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总结出27条忠告,虽然不是什么秘诀,但绝对是获得成功的有益经验。
热门推荐
  • 醒世录

    醒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武图

    玄武图

    有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他,风雨不动自如山。有人说,一力予身可破万法。而他,巧得四两拨千斤。他自生来便如此,没有傲人的锋芒,宛如细水。天赋的不济,却换来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仙缘漫漫。舍攻而主防,创御敌之术先河。李守一,守得一人,便可安心一生。
  • 婚后危机

    婚后危机

    婚礼那天,新娘李丽失踪,我只好和她姐姐李艳举行婚礼。从此以后,我和李艳就被李丽怀疑。然而我却在婚后不久发现李丽不但跟初恋情人频繁联系,还跟学校领导走的很近……
  • 白衣神王

    白衣神王

    时空溃败,天地崩塌,一个纪元跌碎了。一个老人颤巍巍的走出了那末世文明,背对着泯灭的宇宙,仰天悲呼:谁敢复苍穹?万年沉淀,时空重构。且看今朝少年踏天而上,为兄弟生,为佳人死,义惊天,情动地,战万古英豪,掌天机造化,再现神王英姿!
  • 猛女擒夫:太子的童养媳

    猛女擒夫:太子的童养媳

    她本是一名金融精英,结婚十年未孕。一查,脑瘤。手术台上,被自己十年同枕的丈夫一针麻醉剂扎死,穿越到了陌生的时空。重生以后的她竟成了太子的童养媳,除奸党佞臣,破敌国进犯,修治国良策、发明造纸术……哪一样都让虎视眈眈的皇叔侧目。邪魅皇叔笑道:“我辅佐你。等你累的那一天记住跟我走!我到手的江山给了你的小丈夫,我不能干吃亏的买卖,所以我要江山换美人!”皇朝大殿之上,太子坐在龙椅上扭着头对帘子后面的媳妇说的:“为夫想尿尿了。”“又想逃早朝,给我忍着!”珠帘后一声呵斥。殿下的皇叔英武的脸上,也拂过一丝不悦。小叶马上乖乖的正襟危坐。这哪是什么太子的童养媳,简直是比自己的亲娘还要猛啊!皇叔还是赶紧将她领走吧!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魂女

    离魂女

    只为他的那句无心誓言,她投胎转世为人。然,当他的剑从她胸口穿心而过,她心如死灰!隐姓埋名,莫名的就拥有了不死之身。只是到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早已是一缕幽魂。定下的结局,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本书以古代言情为背景,略带玄幻。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了你们手中的票票哦本文已完本,感谢一直以来给此文投推荐票的亲们,爱你们O(∩_∩)O
  • 武斗苍宇

    武斗苍宇

    人生有大起,就会有大落。从小被冠着沈家小少爷的威名,美食金衣,样样不缺,父母宠爱,还有青梅竹马的红颜知己,生活的无忧无虑,每日欢声笑语不断,这算是人生大起吧?不见得,在他的眼里这算个不错开端。沈家小少爷?天生废物,连元海都没有的人,如何修炼?踏入武道?痴心妄想,终身废材,也就配苟且偷生的份,就连乞丐都瞧不起他。这肯定算是大落,对,这就是大落。废物?废材?这只是庸者的定论。看沈轩如何以“斗战圣体”逆袭归来,破苍宇,斗九霄,踏八荒,斩十界。
  •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十年成皇

    tfboys十年成皇

    就是tfboys三只长大后和六个女生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