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59600000010

第10章 附录

杂剧

杂剧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就其音乐——北曲来说,则是一种早期的以曲牌体为特色的重要声腔系统。它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果,对当时的南戏和明代以来南北各种地方声腔剧种给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到了宋代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北宋以后,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也有为金所继承的,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北宋末至南宋初,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叫戏文,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重故事情节,结构可调整,而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虽不讲究宫调,后来才形成集曲成套,曲牌连接有一定次序。

到了元代,杂剧几经发展成熟,元杂剧又被称为北杂剧、北曲、元曲,与南戏在中土各占一席。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形成。

13世纪后半期,元杂剧雄踞剧坛。它的结构呈显著的四折一楔子结构,一人主唱,曲白相连。“折”相当于一场戏,一折当中场景可有所变换。“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作为序幕,偶尔也会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个别杂剧亦有突破四折一本的形式的,例如《赵氏孤儿》,其为五折。一般说来,一本为一剧,但《西厢记》则是以五本为一剧,看来故事的内容对剧本也甚有影响。元代杂剧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内容多为民间传唱的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白”有韵白、散白,还有“带云”、“背云”、“内云”等名目,起串联唱词、交代内心活动、人物间交流的作用。“科介”包括人物动作、表情、武打、歌舞以及音响效果等内容。“唱词”是在音乐上采用联套方式,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一折一套。

元杂剧的音乐北曲,是形成于北方的一种曲牌联套体声腔系统。它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歌舞音乐(如大曲和转踏)、说唱音乐(如鼓子词、唱赚和诸宫调)、歌曲(如曲子词、汉族和北方兄弟民族的民间歌曲)等音乐元素。

散曲

散曲被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其名最早见于明初期朱有敦的《诚斋乐府》,它指出散曲只含小令,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等人确认,散曲包含小令和套数。

散曲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在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进入中原之后,与中原正乐融合,许多传统词曲不能适应新的音乐形式,散曲即应运而生。金元时散曲于北方起源,故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

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题同调,内容相连,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多的可达百支。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有三个特征:全套必须押韵相同;需有尾声;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单曲连缀而成。套曲篇幅相对大,内容复杂,或抒情,或叙事,或二者兼而有之。

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带过曲属于小型曲组,容量较小,没有尾声。

散曲从结构上还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它之所以称为“散”,是相对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但它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其特性有三点:语言有一定格律,同时吸收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艺术表现上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

南戏

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以音乐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基础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自宋元以来,有名目留存的南戏共238种,有残文佚曲流传的约为130多种,但现有完整剧本流传的仅19种。

元末明初流行南戏有《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是其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由温州瑞安人高则诚于元朝至正年间,依南宋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编撰而成,它在中国戏剧史上被称为“词曲之祖”,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杂剧角色

杂剧角色有四类:旦(女性)、末(男性)、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每类皆有更细致的区分。

正旦或正末扮演主要角色,剧本有旦本、末本之分。

曲牌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明代王骥德《曲律》里解释:“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古代词曲创作本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如【折杨柳】、【后庭花】、【虞美人】、【懒画眉】等,遂称之为“曲牌”。从汉魏乐府、唐宋词调以至金元剧曲散曲、明清歌谣俚曲,曲调屡有增减。明沈璟《九宫词谱》共列曲牌685种﹔清乾隆十一年编成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汇集南北曲曲牌2094种(同名异体共达4466支),每种曲牌各有专名。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曲牌牌名来源有多种: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伊州衮】、【福州歌】、【东瓯令】等﹔有以曲牌节拍或节奏特点命名,如【长拍】、【短拍】、【节节高】等﹔有以乐曲曲式结构命名,如【三段子】、【四换头】、【三叠排歌】、【三部乐】等﹔有的以来源命名,如【文序子】、【大迓鼓】、【卖花声】等﹔有因字面错讹而转义为名,如【朝天子】原是名种牡丹【朝天紫】﹔【醉翁子】原是唐人讽咏醉公子的篇名。此外,还有其他民族语言的音译,如【者古】、【魔合罗】、【拙鲁速】、【阿纳忽】等,以及歌者创用牌名。

同类推荐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队的重要学习成果和精神收获。这部诗文集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江援藏队员们对西藏的热爱眷恋和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
  • 心的呐喊

    心的呐喊

    本书是作者的一个评论作品集,大部分作品发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人才信息报》的评论专栏里,并成为这三家报刊的评论主笔。
热门推荐
  • 焚泪之殇寒落

    焚泪之殇寒落

    她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和冷血无情的王爷发生一连窜的奇葩事件。可他们最后走到一起吗。。。。尽情期待
  • 伪装的哲学

    伪装的哲学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代商务、人事案例,通过活泼诙谐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人与人交往间的微妙和处理技巧。其中蕴含许多伪装的哲理,发人深思。
  • 天天酷跑历险记

    天天酷跑历险记

    出发!天天酷跑两周年来,我一直在寻梦酷跑。因此,我决定写一本关于天天酷跑的小说,希望新书能够受得大家的青睐!
  • 转世之叛逆小贼后
  • 穿越西游变成猪

    穿越西游变成猪

    2015年4月1号凌晨,张续携带系统入侵了西游世界,立志做那凌驾万仙之上的大猪崽......
  • 三生三世之倾世漓歌行

    三生三世之倾世漓歌行

    九重天上,当她捧着拼了性命--破魂抽心,将莲心还于他时,他却一脚践踏在莲心之上,当着众仙的面怒喝于她:“人之将侏,有心何用!我说过,我不想再见到你!还不快滚!”“师傅!”她悲悯一声。“恬不知耻!我真后悔当初没有杀了你。”他冷哼着撇下一句话,甩开她的碗迹。好似什么倾刻之间碎了一地。另外换了个马甲,开了新坑《邪帝追妻:我家娘子有点纯》,此文作者保证决不会弃!2016,新年好!
  • 都市小子修真记

    都市小子修真记

    一个奇怪的梦,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子。梦代表什么?而你又是谁?从小被梦境困惑的他,如何走上修真之路?管你万年谜团,管你谁在指使。我会更加强大。我能只手遮天。无人再能阻挡我的脚步!
  • 《灵之生命魔法》

    《灵之生命魔法》

    似乎回不了头,唯独童年时睡梦的呓语,才是自己最真实的语言。生命魔法,禁忌咒印,在死亡面前又能算什么。
  • 阴影至高

    阴影至高

    虚空渗透着寒冷,而我来自于阴影。阴影指引着光的方向,看见了影就看见了光。轮回者无处不在,他们行走在我们之间,而我行走在他们之中……跨过霍格沃兹阴暗的长廊,望着高谭市天空上的蝙蝠标记,耳边响起兰若寺风铃幽幽的絮语。这征途的尽头到底在何处?铀光波动,去至尽头。破碎吧,苍天!……………………………实际上就是个dnd影龙混无限的故事……
  • 灵异社惊悚档案

    灵异社惊悚档案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却存在着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件。厉鬼,恶魔,诅咒,这些看似迷信的事件却逐渐重现于世界各地,无数能人异士将自身置于险境是为了什么?当屌丝,女汉子,学霸,医学软妹子这样的大学生四人组遇到这些事情时,会发生怎样的精彩故事?灵异社,这个普普通通的兴趣小社团,已在不知不觉间接触到了这个世界的恐怖之处。该文有些类似于现在很火的鬼魂逃生,人物的能力基本都不会强,但也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群弱鸡,否则还能各种死里逃生就显得主角光环有点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