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7500000046

第46章 功亏一篑(3)

目前的问题是必须承认人民公社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看来,当时问题的本质还是急,而没有实事求是地研究,农村要根本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实现农村人民的富裕,究竟需要多少年,需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如同现在估计的那样,实现农业的“两个飞跃”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编者注),而不是什么向农民让步的问题。事情是客观世界强迫我们一定要这样做,只能这样做,不许可别种做法,无所谓让步不让步,是如实遵守客观法则去办事,不可能违反它。

我们都钦佩毛主席驾驭全局的本领。以上的记述再一次说明,他看问题总是比我们站得高,看得深,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毫不犹豫地果断决策,工作效率之高,行动之快,在党内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不是毛主席从纷繁的事物中,找出人民公社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的事业就可能被“共产风”所葬送。有了上述的分析,问题就清楚了,就是人民公社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超前了,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问题只是我们在生产关系的改进方面,即是说,在公社所有制问题方面,前进得过远了一点。”

症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出来了(这是指当时的认识水平而言的,那时还很难设想,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那样,尊重群众的创造,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郑州会议根据毛主席的意见,规定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与第二次郑州会议同步召开的河南省五级(后来变成六级)干部会议,及时地传达了毛主席的讲话,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昌地区反映:“主席看透了农村情况,看透了农民的心。我们成天在农村,看不见问题的实质。”“在下边遇到很多群众怕上调东西,就是没有办法处理,老认为是群众落后,资本主义思想严重,这次听了主席指示,心里才开了窍。”信阳地区反映:“公社化后出现的问题,到底也找不到什么原因,毛主席给找到根啦!”新乡地区反映:“咱想的和毛主席想的恰恰相反,咱们在批判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嫌农民不听话,主席正是批判这个问题。”洛阳地区反映:“主席摸透了群众思想,真说到群众的心窝里了。”郑州市反映:“主席在北京,给咱的心看得真透”,“瞒产私分——咱认为是本位主义,没了解事情的本质,这次毛主席指出是所有制问题,应该先批评平均主义。”当然,基层干部的这些反映,也还没有道出群众的真实心情——“包产到户”。

郑州会议之后,各省、市、自治区迅速召开五级、六级干部大会,把郑州会议的精神,一竿子插到底。毛主席因势利导,以“党内通讯”的方式,密切注视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其中属于带有决策性的意见,至少有三条:

第一条,基本核算单位放在大队还是队?3月15日,毛主席致信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

河南、湖南两省均主张以生产大队(管理区)为基本核算单位,湖北、广东两省均主张以生产队即原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究竟哪一种主张较好呢?或者二者可以并行呢?据王任重同志说,湖=l匕大会这几天正辩论这个问题,两派意见斗争激烈。大体上,县委、公社党委、大队(管理区)多主张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即原高级社)支书绝大多数,或者全体主张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我感觉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关系到三千多万生产队长小队长等基层干部和几亿农民的直接利益问题,采取河南、湖南的办法,一定要得到基层干部的真正同意,如果他们觉得勉强,则宁可采用生产队,即原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不致使我们脱离群众,而在目前这个时期脱离群众,是很危险的,今年的生产将不能达到目的……

《郑州会议记录》上所谓“队为基础”,指的是生产队,即原高级社,而不是生产大队(管理区)。总之,要按照群众意见办事。无论什么办法,只有适合群众的要求,才行得通,否到终究是行不通的。尊重群众意见,适合群众的要求,这是党的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

第二条,旧账要不要算?毛主席于3月30日、4月3日分别在陶鲁笳、王任重、谭震林同志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

旧账一般不算这句话,是写到了郑州讲话里面去了的,不对,应改为旧账一般要算。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对群众不能解怨气。对干部,他们将被我们毁坏掉。有百害而无一利。

须知,这是劫财,不是善财。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是不许可的。算账才能团结;算账才能帮助干部从贪污浪费的海洋中拔出身来,一身清净;算账才能教会干部学会经营管理方法;算账才能教会五亿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公社,监督公社的各级干部只许办好事,不许办坏事,实现群众的监督,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小队要不要有部分所有制?3月17日,毛主席在致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关于召开县的五级干部大会和人民公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问题”的信中提出:

应当讨论除公社、管理区(即生产大队)、生产队(即原高级社)三级所有、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之外,生产小队(生产小组或作业组)的部分所有制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王任重、陶鲁茄两位同志提出来的。我认为有理,值得讨论。

经过4月中央政治局上海扩大会议的讨论,在《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的会议纪要中,作出了明确规定:“以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下面的生产小队就是包产单位。为了提高这一级组织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作为包产单位的生产小队也应当有部分的所有制和一定的管理权限。”

这样,人民公社的基本所有制,实际上就退回到了原来的高级社或部分初级社的规模,问题也就较好地解决了。

降低钢铁指标

“大跃进”提出“以钢为纲”;赶超英国,也是以钢的指标为标志的。因此,钢的指标成为党中央、毛主席关注的焦点之一。八届六中全会时,钢的指标虽然降下来了,陈云同志觉得还是难以完成,为慎重起见,建议以不公布为好(这个建议没有及时反映给主席,毛主席直至4月2日上海会议期间才知道陈云同志的意见)。毛主席返京后,1959年1月上旬,曾找陈云同志和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彭德怀同志,谈经济问题和工业问题。陈云同志表示今年的生产计划难以完成。毛主席说,那就拉倒,甚至于这个总路线究竟正确不正确,我还得观察。那时,一些同志对降低指标有抵触,认为陈云同志“右倾”。而毛主席是有心改变高指标的,他赏识陈云同志的见解,要陈云同志讲话。陈云同志那时还不摸底,以为毛主席要他检讨。2月1日,陈云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1月初,总理、小平叫摸一下计划,富春8号回来,10号开始讨论。在钢的问题上,一种认为可能,一种认为困难,我在计委、财经小组发言,都对困难看得多了一些,后跟主席反映过,说1800万吨好钢是不是能够完成?恐怕有点问题。在讲了这些话后,接着作了自我批评,检讨了一番。因而,北京会议基本上维持了武昌会议的指标,未能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2月15日,中央批准国家计委党组关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几个问题的说明。根据计委的测算,要确保2000万吨钢的任务,需生产2700万吨铁,开采9000万吨以上的矿石,而现有生产能力仅5000万吨,扩建后可提高到6800万~7000万吨;需4000万吨焦炭,也就需要6400万吨洗煤,而现有机械化洗煤能力仅2000多万吨,机械化炼焦炉的生产能力仅900万吨;完成2000万吨钢的运量是6.2亿吨,而现有铁路运输能力约5.7亿吨。原有轧钢能力是900万吨,按1400万吨的轧钢任务,需新增生产能力500万吨,这就需要增加261套中小型轧钢机和98套大中型轧钢机。

2月24日,我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冶金、机械、煤炭三部生产情况和计划安排的汇报提纲,反映了钢材、设备分配不足的情况,建议中央召开第一书记电话会议并由负责同志挂帅,下去督战(因为计划是中央和各地共同商定的,国家经委不能改变计划,故只能提出这样的建议)。3月9日,中央批转了我的报告,指出:今后工业生产发生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责成国家经委负责解决。由于洗煤、炼焦、矿山设备、电力设备和运输设备等薄弱环节没有及时调整,计划完成情况并不理想。

为了讨论经济工作、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和国家机构的人事配备,3月25日至4月5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

3月25日晚,我给毛主席写信,报送《当前工业战线上的形势》的发言提纲,讲了一季度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执行情况,预测了年度计划的三种可能(全面完成、基本完成、出现比例失调),对轧钢机安排不落实作了检讨,建议二季度按重重急急排队,缩短战线等等。26日下午,我在会上作了《关于第一季度工业计划执行情况和第二季度的安排》的报告,在谈到炼钢设备未能按计划完成时,毛主席当即借题发挥,对计划、经济、基本建设以及工交各部的工作,痛痛地批评了一番。他说:搞了十年工业,积累了十年经验,还不晓得一套一套要抓。安排了98套(指大中型轧钢机——编者注),2月底还报可完成31套,结果只搞了16套,还有一部分配不齐全,这是什么人办工业,是大少爷。现在工业要出“秦始皇”,我看你们搞工业的人不狠;老是讲仁义道德,搞那么多仁义道德,结果一事无成。搞那么多干什么(指基建项目——作者注)?削它500项,如果不够,再削,削600项。这时周总理机智而风趣地插话:要有决心,头上要沾点血。毛主席说:根本不要决心,干掉就完了。周总理说,这句话就是决心。小平同志插话:1000多个项目,一季度只有20多个投入生产。毛主席说:何必那么忙,急得要死,一定要搞一千多项;又搞不成。搞成我赞成,问题是你搞不成。从前讲轻重缓急,现在讲重重急急要排队,算得一点经验了,重中有重,急中有急。

3月28日,李先念同志作《关于当前财贸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在毛主席讲话之后,小平同志讲了一段很重要的话:

现在提出一个计划问题,计划要放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中央、地方都觉得有些问题,主要是肩膀上的担子重得很,感到为难。讲出来好,应该实事求是解决。总的情况就是原材料不足,又主要是钢材不足。武昌会议是接钢材1400万吨(加100万吨进口)来订的计划,王鹤寿讲,即使搞到2000万吨钢,钢材不会超过1200万吨,加进口95万吨,不到1300万吨。问题摆得很明白,即使1500万吨钢材,也不可能完成,所以存在危险。大家一致赞成这样一个办法,把计划定在确实可靠的基础上,宁肯超过,大家心情舒畅一点。想把我们的计划放在1100万吨钢材的基础上,包1800万吨。保重点,冶金部18个企业,是1200万吨,赵尔陆的企业是100万吨,吕正操的企业是40万吨。不下这样一个决心,计划有危险。

毛主席、周总理赞成小平同志的意见。毛主席说:现在看,人心所向,横直没有东西,我们从前讲过的,钱只有这么多,现在是钢材只有这么多,看办多少事。

4月2日,少奇同志主持会议讨论钢、煤、粮、棉四大指标。小平同志说:经过中央三委(计、经、建委)和各省摸的结果,加上原材料不足,究竟能搞多少,从冶金设备、焦煤、采矿等方面考虑,今年只能搞2550万吨铁。最后核定钢的数字是1640万吨。即使搞不到1800,搞1600万吨洋钢,那也比去年翻一番,钢材1100万吨也比去年增加80%,也并不丑。会上,周总理讲了三条经验:一定要有保险系数,统统打满不好,要留有余地,藏一点。从北戴河以后步步退却,就是因为不落实;逐步提高定额,超额完成;实事求是。

4月4日,李富春同志在八届七中全会上指出,决定把原来2000万吨钢的计划调到1800(好钢1650万吨),基建投资原安排360亿元调为260亿~280亿元,项目原安排1500个,现削500个,剩下1000个。少奇同志说:1650万吨,还有很多问题,如煤、矿、专用线、调运,需要有很多措施。武昌会议的2000万吨是比较困难达到的,要努力争取1800万吨。

同类推荐
  • 横扫乱世

    横扫乱世

    天下乱,将星现,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抢定江山,体验不一样的春秋乱世
  • 蜀汉之征战天下

    蜀汉之征战天下

    黄衍十分费力的睁开双眼一道强光直射眼球,不由的伸出右手挡在眼前直到眼睛能适应为止才放下右手;却发现自己即不是躺在宾馆客房的床上、也不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而是躺在一张有罗娟轻纱笼罩的软床上;心中不由的嘀咕:这是那里呀!怎么我的身体也“萎缩”哪?
  • 长河——恃国而战

    长河——恃国而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南洋排华,拿破仑战争,南美独立革命,英国远东航线……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有一个全无近现代工业基础的国家,在不到60年里工业产能成为全球第一,这是真实的现实基于上述真实的历史与现实,构成本架空——拥有8亿人口,年产4000万吨钢,3亿吨粮食,4亿吨煤的共和国出现在1900年代的世界。大时代,小人物,草木丛中壮士栖,英雄何论出身低。在本书超过200个主要人物中,有没有看到你自己的影子?1900,革命的时代,资本的时代,帝国的时代,极端的时代。一个似曾相识的列强世界,一个提前百年的共和,三教九流各显神通,投入一场伟大的战争****************************************以下友情推荐强烈,强烈推荐《射柳人生》一个爱家的杨康《克里姆林宫的狼人》,巨坑,每季更新《窃明》穿越类、明末争霸题材,主角性格偏黑暗。《卑鄙在汉末》要多变态有多变态。变态的令人高山仰止,淫水横流《我在一五九五》跟一群混混成为了新的穿越众。怎么办?——让太平洋成为大东洋,让大东洋成为我们的海!《铁器时代》描写没有火药的蒸汽机资本主义明朝的文章《大穿越时代》穿越者在古代群戏的故事,众多龙套党倾情演出
  • 癫狂大宋

    癫狂大宋

    赵佶忙着讨好姘头李师师,蔡京瞎了眼睛还惦记着当太师,童贯小胜一仗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阿骨打兄弟看着大宋这只肥羊发笑——令狐冲闹失恋,韦小宝想发财娶双儿,萧峰的大宋慈善总会起内讧——还有江南七怪诈骗集团行骗、黑带拳王苗人凤被劈腿,张无忌的太师父正在琢磨怎么不用力气就能把人打死——然后,这些人都向着一件事靠拢——东京保卫战!当然,后面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去做······扇子新书,希望多多支持,!
  • 蜀将传

    蜀将传

    (我偷偷开新坑,谁也不知道。)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完全游戏的世界。它是一个幻想与真实纠缠不清的时代,亦是一个杀戮和战斗无所不在的时代。然後,一个本来不属於这个时代的人,出现在涿县。
热门推荐
  • 真理就这么简单

    真理就这么简单

    毋庸讳言,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有人说:我们面对的困境不再是知识不足,而是信息过剩。人类也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迷惘:书店里有很多书指导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付这样那样的问题,杂志上也连篇累牍地告诉你如何说话、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八面玲珑。不用说,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 这样恋着你,心里多欢喜

    这样恋着你,心里多欢喜

    二十三岁那一年,我爱上了十八岁的顾林。我以为这样的爱会是一辈子,一场宴席,一次流产,让我和他恩断义绝,我负气远走他乡。我又以为这样的恨,会持续一辈子。二十八岁这一年,我成了这座城市最臭名昭著的恶女。我在千百个男人中打转,游刃有余。我是城中最年轻的妈妈桑,黑白两道通吃,屹立不倒。人人都说我的背后是一群高官富商。谁都想不到,我大概是这世间,最清白的妈妈桑了……我的背后,只有一个甩不掉的男人而已,顾林,你把我当你的什么,到底怎么样才肯放过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鸿光劫

    鸿光劫

    梦泽大陆的金陵边镇宁城苏家的小少爷苏晨,因青年文武比斗大会上取得不错成绩被烟雨楼选中去参加金陵学院应学,而他从小认识的白家兄妹决定三人要一起出人头地,哥哥白羽尘一身枯木逢春,肉白骨的本领加上看着漂漂亮亮的晴沙妹妹实则是个实打实的剑术高手,和他苏晨文武双全的本事三人最终能闯出怎样的世界呢!
  • 大漠孤军

    大漠孤军

    宣宗为了征伐外患,召了他的同胞兄弟齐王李宇领军出塞,李宇集结了许多英杰领着十万近卫军成功大破吐蕃人,正要深入大漠追击,以求一劳永逸时,后方却不再有补给...只得回军长安,一探究竟发生何事。就在征西军出塞不久,京城发生地震,山顶的永栋层崩塌,一块洁净异常的巨冰滑落至山底,宣宗发现便令人取回城里,犒赏近卫军,此举唤醒沉睡了万年邪恶种子,一夜之间,数十万近卫军全变成只想咬人的狂尸,寻常百姓根本无力抵抗...看大唐残存子民如何与孤军协力逆天重振大唐!
  •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本书内容包括:成为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做无悔的奉献者、在业务上胜人一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
  • 妖邪教主的田园妻

    妖邪教主的田园妻

    现代社会一直霉运缠身的人,连雷劈这种小概率事件都碰上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劈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成了,嗯,据说跟男人乱搞昏在了路上的农家女。从此,她就成了花家村的耻辱,要不是这里没有河沟,她早就被浸猪笼去了。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于是,某女踏上了那全村子人都惧怕的怨鬼林,找上了那个看似很厉害的妖孽“男鬼”。只是,当某只踏进某“鬼”一步步设下的温柔陷阱之后,悲催地抱着怀中的娃儿,欲哭无泪。儿啊,这尼玛居然是你爹啊!
  • 相思门(全集)

    相思门(全集)

    韦长歌总是这样自我介绍——他是苏妄言迄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之所以会加上“迄今为止”是因为苏妄言总是拿“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当作准则。很不幸,韦长歌他既不是屠狗辈,读书识字也是不少。所以,他也只能长久地成了“负心人”中的一个……长乐镇中不长乐,蓬莱店里寻蓬莱。这一辈子最庆幸的事,大抵就是能与你一起,看一样的风景,听一样的雨,解不一样的迷局。
  • 倾世眷宠:王爷魅惑妻心

    倾世眷宠:王爷魅惑妻心

    她本异世一缕孤魂,重生而来,却是个天生废材,本以为吃吃睡睡就是一辈子,不料,某日天上掉下个美男。那人说:“丫头,本王看上你了,明日随本王回府。”“从现在起,本王说一,你不能说二,本王叫你往东,你不能往西。”某女:“……”这人有病吧!千辛万苦寻求修炼之法,老天却给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小鬼一二三四,高冷艳师父说了:“这是磨练,为师不得插手。”他么的!某女暴怒,摩拳擦掌,还有谁谁?尽管放马过来,劳子不怕!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

    本书收集了地厅(局) 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综合研究、政治素质研究、心理素质研究、业务素质与行政能力研究、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能力研究、经济管理能力研究以及公务员年终考核与公开考录领导干部情况等内容的55份调研报告。注:此订价为两册书价格。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