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88600000009

第9章

尸疰

五尸

恶气所发,一病而五名也。其症令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无处不恶。或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及攻两胁;或垒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是也。其得之疾速,如飞走状者,名曰飞尸。停遁不消,去来无时者,名曰遁尸。沉痼在人脏腑者,名曰沉尸。冲风则发者,名风尸。隐伏积年不除者名伏尸。然虽有五者之名,其为鬼恶邪气则一也。亦可通以一法治之。

雄黄丸 治卒中飞尸,腹痛胀急,上冲心胸,及攻两胁,或垒块踊起,或挛引腰脊。

雄黄(研) 大蒜(各一两)二味捣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未瘥更服。

蒺藜子丸 治同上。

蒺藜子(炒去刺,二两)为末,蜜丸小豆大,食后水下二十丸。

木香丸木香 丁香(各三分) 鬼箭羽 桔梗 当归 陈皮(去白,炒) 紫苏(微炒,各一两)白槟榔(煨,十四枚)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色,十四枚)上捣筛,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无时,日二。

蒸熨方 治遁尸、飞尸,及风毒肿,流入头面四肢。

芥子(蒸熟,焙,一斤)为末,以铅丹二两拌匀,分作两处,用疏皮袋盛之,更换蒸热以熨痛处。

麝香散 治卒中恶气,心腹刺痛。

麝香(一分) 犀角屑 木香(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热水调下,日二,未止再服。

又方 韭根(一握,切) 乌梅(十四枚) 吴茱萸(汤浸,焙干,二两半)水五升,煮,以病患栉内其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三升,时饮之。

按:栉有通疏之用,浮属阳,沉属阴,阳主开而阴主闭,卒死客杵者,邪气暴加,诸阳乍闭,得阳而开则生,得阴而闭则死也。

《本事方》云:飞尸者,游走皮肤,穿脏腑,每发刺痛,变作无常。遁尸者,附骨入肉,攻凿血脉,每发不可得近见尸丧,闻哀哭便发。风尸者,淫跃四肢,不知痛之所在,每发昏沉,得风雪便作。沉尸者,缠骨结脏,冲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疰尸者,举身沉重,精神错杂,常觉昏废,每节气致变,辄成大恶。并宜用太乙神精丹,及苏合香丸,及忍冬叶锉数斛,煮令浓,取汁煎之,如鸡子大,一枚,日三。

顷在徽城日,尝修合神精丹一料。庚申余家一妇人梦中见二苍头,一在前,一在后,手中持一物,前者云:到也未?后应云:到也。爆然有声,遂魇。觉后心一点,痛不可忍,昏闷一时许。予忽忆神精丹,有此一症,取三粒令服之,遂至府,过少顷归,妇已无病矣。云服药觉痛止神醒,今如常矣。日后相识,稍有邪气,与一二服,无不应验。方在《千金》中,乃治中风之要药,但近世少得曾青、磁石,为难合耳。

太乙神精丹 治客忤霍乱,腹痛胀满,尸疰恶风,颠狂鬼语,蛊毒妖魅。

雄黄(油煎七日) 雌黄 朱砂 磁石 曾青(各一两) 金芽石(六钱)上各研细,将雌、雄黄、朱砂醋浸三日,曾青用好酒浸铜器中,纸封曝七日:如天阴,用火焙干。六味同研匀,用砂盆盛令药满,得三分许,以此准合子大小,先以赤石脂末固缝,外以六一泥固济讫,候干透,以晴明六合吉日,别用泥作三个柱子,高五寸,令平稳如鼎足状,安合子,下置炭火三斤,逐渐添炭,常令及五斤,只在盆底,不得过口, 五日为度。放冷水中浸合子候透,剥去泥,将合子轻手取开,其药精英五色,尽在盖上。亦有三色者,纯白为上,研细,枣肉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丸,米饮下,如噤口牙紧,斡开前齿灌下,醒。

诸疰

疰者,住也,邪气停住而为病也。皆因精气不足,邪气乘之,伏于筋脉,流传脏腑,深入骨髓,经久不已,时发时止,令心昏闷,无不痛处。其因风邪所触者,则为风疰。临丧哭泣,死气所感者,则为尸疰。鬼邪所击者为鬼疰。其风疰之去来击痛,游走无常者,又谓之走疰。其他又有气血温凉劳泄等疰之名,病各不同,其为停住不去则一也。详见《千金》、《外台》、《圣济》诸书。

羌活汤 治风疰,心腹刺痛,上攻胸背。

羌活 橘红 大腹皮(焙,各三钱) 桑白皮(一两五钱) 芎 (一两) 大豆(炒,一合)捣末,每服三钱,水煎温服,良久再服。

杏仁丸 治尸疰。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乱发灰(各一钱)研匀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猪膏酒下。

八毒丸 治鬼疰中恶心痛,癖积蛊注鬼气。

雄黄(研) 珍珠(研) 矾石( ) 巴豆(去皮心,炒,去油) 丹皮(各一两) 附子(去皮脐,三两) 藜芦(二两) 蜈蚣(去头足,炙,一条)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米饮下二丸,得吐为效。

一方用雄黄、矾石、朱砂、附子、炮藜芦、丹皮、巴豆各一两,蜈蚣一条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五七丸,冷白汤送下,无时。

浓朴丸 治一切气疰,大肠结涩,背膊刺痛,及食物不消,奔豚气逆。

浓朴(姜汁炒,一两) 桂心 大黄(醋炒,各二两)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三两)为末,蜜丸如小豆,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食后临卧服,微利即效。一方加附子二两。

鬼迷鬼击

鬼迷者,心气不足,精神衰弱,幽阴之气,乘虚而感,令人喜怒不常,情思如醉,或狂言惊怖,向壁悲啼,梦寐多魇,与鬼交通,乍寒乍热,腹满短气,不食,诊其脉人迎气口乍大乍小,乃鬼魅所持之候也。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人如矛戟所伤,令人胸胁腹满急痛,不可按抑,或即吐血,或即下血,轻者获免,重者或致不救,治宜符禁之法,兼辟邪安正之剂。

治鬼迷不醒方雄黄一味研如粉,吹入两鼻中瘥。安息香取一皂子大,焚令烟起,邪自退。

治妖魅病患不言鬼方生鹿角(镑) 一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一言即瘥。

治卒中鬼击方鸡冠血一味,沥口中令下咽,仍破鸡以拓心下,冷即弃于道旁。

《肘后方》 治鬼击诸病,卒然着人如刀刺状,胸胁腹内切痛,不胜抑按,或吐血、鼻血、下血。一名鬼排,以醇酒吹两鼻内良。

《千金方》 吹醋少许入鼻中。

癫狂惊痫

狂病多火而属阳,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治此者治火为先,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生铁落饮 治痰火热狂,坠痰镇心。

生铁(四十斤) 入火烧赤,砧上捶之,有花出如兰如蛾,纷纷落地者,是名铁落。用水二斗,煮取一斗,用以煎药。

石膏(三两) 龙齿( ,研) 茯苓 防风(各一两半) 元参 秦艽(各一两) 竹沥(一升)上 咀,入铁汁中,煮取五升,去滓,入竹沥和匀,温服二合,日五服。

按:此以重下气,以寒抑热之法。易老治一人病阳厥,怒狂骂詈,或歌或哭,六脉无力,身表如冰,发则叫呼高声。因夺其食,又以大承气汤下之,五七行泻渣秽数斗,身温脉生而愈。盖铁落饮,以抑无形上怒之火,承气汤所以下有形内结之热也。

真珠丸(《本事》) 治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

真珠(三分,另研极细) 干地黄 当归(各一两半) 人参 枣仁 柏仁 犀角 茯神沉香 龙齿(各一两)为细末,蜜丸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夜卧各一服。

许学士云:肝藏魂者也,游魂为变,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此方以真珠母为君,龙齿佐之,真珠母入肝为第一,龙齿与肝同类故也。龙齿、虎睛,今人例以为镇心药,不知龙齿安魂,虎睛定魄,盖言类也。东方苍龙木也,属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属肺而藏魄,龙能变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专精,故魄止而有守。予谓治魄不宁者宜以虎睛,治魂飞扬者宜以龙齿,万物有成理而不失,亦在夫人达之而已。

宁志膏(《本事》)人参 枣仁(各一两) 辰砂(五钱) 乳香(二钱半)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一方有琥珀、茯神、石菖蒲,远志,名人参琥珀丸。一方无人参,用酒调服,名灵苑辰砂散。

一僧忽患癫疾,不得眠卧,诸药不效。孙兆曰,今夜睡着,明后日便愈也。但有咸物,任与师吃,待渴却来道。至夜僧果渴,孙以温酒一角,调药一服与之。有倾再索酒,与之半角,其僧便睡,两日夜乃觉,人事如故。人问其故,孙曰,人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灵苑中辰砂散也,人不能用之耳。

许学士云:予族弟缘兵火失心,制宁志膏与之,服二十粒愈。亲旧传去,服之皆验。《灵苑》云:服辰砂散讫,便令安卧,不可惊觉,待其自醒,即神魂定矣。万一惊寤,不可复活。

吴正甫少时,心病服此一刻,五日方寤,遂瘥。

安神丸 治癫痫、惊狂、痰火之症,能镇心安神。

人参 茯苓 枣仁(炒) 当归 生地(酒炒) 黄连(酒炒) 橘红 南星(姜制,各一两)天竺黄(五钱) 雄黄 牛黄(各二钱) 琥珀 真珠(各二钱)为末,蜜丸桐子大,朱砂为衣,米饮下五十丸。忌动风辛热之物。

《本事》惊气丸治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痰涎昏塞,醒则精神若痴。

附子 橘红 天麻 楠木香 僵蚕 白花蛇 麻黄(各五钱) 苏子(一两) 干蝎(一分)南星(洗浸,薄切,姜汁浸一夕,半两) 朱砂(一分)为末,入龙脑、麝香少许,同研极匀,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金银薄荷汤化下。

许叔微云:此予家秘方也。戊午年,军中有一人犯法,褫衣将受刃,而得释,神失如痴。余与一粒,服讫而寐,及觉病已失矣。山东提辖张载扬妻,因避寇失心已数年,余授此方,不终剂而愈。又黄山沃巡检彦妻,狂厥者逾年,更十余医不验,予授此方去附子加铁粉,亦不终剂而愈。铁粉非但化涎镇心,至如推抑肝邪特异,若多恚怒,肝邪大甚,铁粉能制伏之。

《素问》云:厥阳怒狂,治以铁落饮,金制木之义也。

茯苓丸辰砂 石菖蒲 人参 远志 茯苓 茯神 铁粉 半夏曲 胆星(各等分)为细末,生姜四两取汁,和水煮和丸,如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夜卧生姜汤下。此医官都君方,余尝用以疗心疾良验。

镇心丸 治心风,狂言多惊,迷闷恍惚。

人参 茯神 犀角(各一两) 牛黄 铅粉(各七钱半) 朱砂(水飞) 龙齿(研) 胆草天竺黄(研) 远志 生地(各半两) 金箔(五十片) 铁粉(七钱半,研)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七丸,竹叶汤送下,无时。

温胆汤(《三因》) 治心虚胆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详,短气悸乏,或自汗,谵妄不寐,合目则惊。此气郁生涎,涎与气搏,故变生诸症。

半夏 枳实 竹茹(各一两) 橘红(一两五钱) 炙草(四钱)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

十味温胆汤 治症如前而挟虚者宜之。

半夏 枳实 陈皮(去白各二钱) 枣仁(炒) 远志肉(甘草汤制) 熟地(酒焙) 竹茹人参(各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炙草(五分)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服。

滚痰丸(王隐君) (方见痰门。)按:癫狂之病属痰热相结,多在肝胆胞络之间,余遇此症,辄投礞石滚痰丸二三钱,下胶痰如桃胶、蚬肉者五升许即愈。若痰少热多,阳明内实者,当如罗谦甫之治丑斯兀阑,发狂热渴,用大承气一两半,加黄连二钱,以下其热,俾便通汗出乃愈。

丑宝丸 治一切癫痫怔忡,搐搦难治之疾,祛风清火,豁痰调气,开心定志,安神镇惊。

妙香丸 治惊痫百病,亦治伤寒潮热积热,结胸发黄,狂走燥热,大小便不通。

巴豆(三百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 牛黄(研) 腻粉(研) 龙脑(研) 麝香(研,各三两) 辰砂(飞,九两) 金箔(九十片,研)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蜜三分,同炼令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白汤下二丸,日二服。

通涎散 治忽患癫狂不止,或风涎暴作,气塞倒仆。

瓜蒂(五钱)为末,每服一钱,井花水调下,涎出即愈。如未出,含砂糖一块,下咽涎即出。

鹤年云:予治昆山清水湾一人发狂,先为刺百会、神庭、人中三穴,后以蜀漆(水拌炒熟,一钱、)龙骨 、牡蛎 ,(各三钱、)黄连(五分、)生大黄(三钱,)水煎服,一剂即安。

按:狂症未有不从惊得者,龙齿最能安魂者也。未有无痰者,惊则气逆,气逆则痰聚,蜀漆最善劫痰者也。未有无火者,火性炎上,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黄连能泻心火。病属阳明,故用大黄以泻之,斧底抽薪法也。(鹤年。)

黄疸

已食如饥,但欲安卧,一身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也。此为脾胃积热,而复受风湿,瘀结不散,湿热蒸郁,或伤寒无汗,瘀热在里所致。是宜分别湿热多少而治之。若面色微黄,而身体或青黑赤色皆见者,与纯热之症不同,当于湿家求之。

加减五苓散茵陈 猪苓 白术 赤苓 泽泻大茵陈汤茵陈蒿(半两) 大黄(三钱) 栀子(四枚)水三升,先煮茵陈减一半,内二味,煮取一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利出如皂角汁,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也。如大便自利者,去大黄,加黄连二钱。

寇宗 治一僧,因伤寒发汗不彻,有留热,面身皆黄,多热,期年不愈方。

茵陈 山栀(各三分) 秦艽 升麻(各四钱)为散,每用三钱,水四合,去滓,食后温服。五日病减,二十日悉去。

搐鼻瓜蒂散(《宝鉴》)瓜蒂(二钱) 母丁香(一钱) 黍米(四十九粒) 赤豆(五分)为细末,每夜卧时,先含水一口,却于两鼻孔搐上半字,便睡至明日,取下黄水。

许叔微云:夏有篙师病黄症,鼻内酸疼,身与目黄如金色,小便赤涩,大便如常,此病不在脏腑,乃黄入清道中也。若服大黄则必腹胀为逆,当瓜蒂散搐之,令鼻中黄水出尽则愈。

孟铣方瓜蒂 丁香 赤小豆(各七枚)为末,吹豆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一日用,瘥乃止。一方用瓜蒂一味为末,以大豆许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出黄水愈。

谷疸

始于风寒而成于饮食也。《金匮》云: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又云: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即前大茵陈蒿汤) 此下热之剂,气实便闭者宜之,不然不可用。

茯苓茵陈栀子汤(《宝鉴》) 治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目俱黄,心神烦乱,兀兀欲吐,饮食迟化,小便瘀闷发热。

菌陈(一钱) 茯苓(五分) 栀子 苍术(去皮,炒) 白术(各三钱) 黄连 枳壳 猪苓泽泻 陈皮 防己(各二分) 黄芩(六分) 青皮(一分)长流水煎,去滓,空心温服。

栀子、茵陈,泄湿热而退黄;黄连、枳壳,泄心下痞满;热能伤气,黄芩主之;湿热壅胃,二术、青皮除之;湿热流注经络膀胱,二苓、防己利之。

胆矾丸(《本事》) 治男妇食劳,面黄虚肿, 癖气块。

胆矾(无石者,三两) 黄蜡(二两) 大枣(五十枚)用石器入头醋三升,下胆矾、大枣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子去皮核,次下黄蜡再熬一二时如膏,入腊茶二两,同和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下,日三。

许叔微云:宗室赵彦才下血,面如蜡,不进食,盖酒病致此。授此服之,终剂而血止,面色鲜润,食亦如常。

治湿热黄病,助脾去湿方(《乾坤生意》)针砂(擂净绣水,淘白色,以米醋于铁铫内浸一宿,炒干,再炒三五次,候通红,二两五钱) 陈粳米(半升,水浸一夜,捣粉作块,煮半熟) 百草霜(一两半)上三味捣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五加皮、牛膝根、木瓜根浸酒下。初服若泻,其病本去也。

脾劳黄病方(《摘元》)针砂(四两,醋炒七次) 干漆(烧存性,二钱) 香附(三钱) 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如桐子大,汤下。

黄病有积神方(《先醒斋笔记》)苍术(炒) 浓朴(姜汁炒) 橘红 甘草 楂肉 茯苓 麦芽(各二两) 槟榔(一两) 绿矾(醋 研细,一两五钱)为末,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三服。凡服矾者,忌食荞麦、河豚,犯之即死。

予每治脱力劳伤,面黄能食,四肢无力,用造酒曲丸平胃散,加皂矾( 透)针砂,淡醋汤下十丸,日二。

酒疸

小便不利,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时欲吐,面目黄,或发赤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盖酒湿之毒,为风水所遏,不得宣发,则蒸郁为黄也。

茵陈蒿汤 治酒疸,心中懊 ,小便黄赤。

茵陈蒿 葛根 赤苓(各五钱) 升麻 秦艽 栝蒌根(各三钱) 山栀(五分)水煎三钱,温服,日二,以瘥为度。

小麦饮生小麦二合,水煎取汁顿服,未瘥再服。

大黄汤 治酒疸,懊 ,胫肿溲黄,面发赤斑。

大黄(炒,二两) 山栀 枳实 豉(炒,三合)水煎四钱,温服,日二。加茵陈亦得。

葛根汤(《济生》)干葛(二钱) 栀子(二钱) 枳实 豆豉(各一钱) 炙草(五分)水煎温服无时。

女劳疸

色欲伤肾得之。《金匮》云:额上黑,微汗出,手足心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名曰女劳疸。盖黄胆热生于脾,女劳疸热生于肾,故黄胆一身尽黄,女劳疸身黄,额上黑也。仁斋云:脾与肾俱病为黑疸。

凡房劳黄病,体重不眠,眼赤如朱,心下块起若瘕,十死一生,宜灸心俞、关元二七壮,及烙舌下,以妇人内衣烧灰,酒服二钱。

范汪亦云:女劳疸气短气沉者,取妇女月经布和血烧灰,空腹酒服方寸匕,日

阴黄

病本热而变为阴,非阴症能发黄也。韩祗和云:病患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热邪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如两手脉沉细迟,身体逆冷,皮肤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苔,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遍身发黄,小便赤少,皆阴候也。

茵陈橘皮汤(韩氏) 治身黄,脉沉细数,热而手足寒,喘呕烦躁,不渴者。

茵陈 橘红 生姜(各一两) 半夏 茯苓(各五钱) 白术(二钱五分)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作四服。

小茵陈汤(韩氏) 治发黄脉沉细,四肢及遍身冷。

附子(一枚,炮,作八片) 炙草(一两) 茵陈(二两)水四升 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有干姜,无甘草,名茵陈附子汤。(韩氏)茵陈理中汤 治身冷面黄,脉沉细无力,或泄,自汗,小便清白,名曰阴黄。

人参 白术 炮姜 炙草 茵陈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罗谦甫治真定韩君祥,暑月劳役过度,渴饮凉茶及食冷物,遂病头身肢节沉重疼痛,汗下寒凉屡投不应。转变身目俱黄,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硬,按之痛,脉紧细,按之空虚,两寸脉短,不及本位。此症得之因时热而多饮冷,加以寒凉过剂,助水乘心,反来侮土,先伤其母,后及其子,经所谓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时值霖霪,湿寒相合,此为阴黄,以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内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干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为君,半夏、草蔻辛热,白术、陈皮苦甘温,健脾燥湿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枳实苦辛,泄其痞满,茵陈苦微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去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为使也。煎服一两,前症减半,再服悉愈。又与理中汤服之,数日得平复。

李思训谓发黄皆是阳症,凡云阴黄者,皆阳坏而成阴,非原有阴症也。茵陈干姜汤,是治热症坏而成寒者之药,学人要穷其源,盖即于本病主治药内,加热药一味以温之,如桂枝汤加大黄之意。

虚黄

病在中气之虚也,其症小便自利,脉息无力,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寒少食,四肢不举,或大便不实,小便如膏。得之内伤劳役,饥饱失时,中气大伤,脾不化血,而脾土之色自见于外。《金匮》云:男子痿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又《略例》云:内伤劳役,饮食失节,中州变寒之病而生黄者,非伤寒坏症,而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也。

表邪发黄

即伤寒症也。东垣云:伤寒当汗不汗,即生黄。邪在表者,宜急汗之,在表之里,宜渗利之;在半表半里,宜和解之;在里者,宜急下之。在表者必发热身痛,在里者必烦热而渴,若阳明热邪内郁者,必痞结胀闷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发汗之剂。

麻黄(去节) 连翘 炙草 生姜(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梓白皮(一升) 大枣(十二枚)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茵陈五苓散 渗利之剂。

茵陈蒿(末一钱) 五苓散(五分)水调方寸匕,日三服。

柴胡茵陈五苓散 和解之剂。

五苓散(一两) 茵陈(五钱) 车前子(一钱) 木通(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五分)分二服,水一盏半,灯芯五十茎煎服,连进数服,小便清利愈。因酒后者,加干葛二钱。

急黄

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名急黄也。有初得病,身体面目即发黄者;有初不知黄,死后始变黄者。此因脾胃本有蓄热,谷气郁蒸,而复客气热毒所加,故发为是病也。古云:发热心颤者,必发为急黄。

瓜蒂散(《广济》) 疗急黄。

瓜蒂 赤小豆 丁香 黍米(各二七枚) 薰陆香 麝香(等分,另研) 青布(二方寸,烧灰)上为细末,白汤下一钱,得下黄水,其黄则定。

消渴统论

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如麸片,甜者是消渴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是消中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是肾消也。(《古今录验》)消渴大禁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慎之,慎之。

李词部曰:消渴之疾,发则小便味甜。按:《洪范》云:稼穑作甘。以理推之,淋饧醋酒作脯法,须臾即皆能甜也。人饮食之后,滋味皆甜,积在中焦,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精气,化入骨髓,其次为脂膏,其次为肌肉,其余则为小便。气臊者,五脏之气;味咸者,润下之味也。若腰肾虚冷,不能蒸化于上,谷气则尽下而为小便,故甘味不变,下多不止,食饮虽多而肌肤枯槁。譬如乳母,谷气上泄,皆为乳汁。消渴疾者,谷气下泄,尽为小便也。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上蒸,即润而不渴;若下虚极,即阳气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板盖之,若下有火力,则暖气上腾而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板终不可得而润也。故张仲景云:宜服八味肾气丸,并不可食冷物,及饮冷水,此颇得效,故录八味肾气丸(方见肾劳。) 服讫后,再服后方以压之。

黄连(二十分) 麦冬(十二分) 苦参(十分) 生地(七分) 知母(七分) 牡蛎(七分)为末,牛乳为丸,桐子大,曝干,浆水或牛乳下二十丸,日再服。病甚者,瘥后须服一载以上,即永绝病根。一方有人参五两。以上见《本事方》。

又疗消渴、口苦舌干方麦冬(五两) 花粉(三两) 乌梅(十个,去核) 小麦(三合) 茅根 竹茹(各一升)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四五服。细细含咽。

疗饮水不消、小便中如脂方(崔氏)黄连 栝蒌根(各五两,为末)生地汁和,并手丸如桐子大,每食后牛乳下五十丸,日二服。一方用生栝蒌汁、生地汁、羊乳汁,和黄连任多少,众手捻为丸,如桐子大,麦冬饮服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五丸。轻者三日愈,重者五日愈,名羊乳丸。

麦冬饮子 治膈消胸满,烦心短气。

人参 茯神 麦冬 知母 五味子 生地 生甘草 葛根 栝蒌根上等分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竹叶十四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河间云:心移热于肺为膈消。膈消者,心肺有热,胸满烦心,津液燥少,短气,久则引饮为消渴也。麦冬饮子主之。

麦冬丸 消渴之人,愈与不愈,常须虑有大痈,以其内热而小便数故也。小便数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则热气留滞,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当预备此药,除肠胃实热,兼服消渴方。

麦冬 茯苓 黄芩 石膏 玉竹(各八分) 人参 龙胆草(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实(五分) 生姜 栝蒌根(各十分) 枸杞根为末,蜜丸桐子大,茅根粟米汁下十丸,日二服。若渴则与后药。

栝蒌根 生姜 麦冬汁 芦根(各三升)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冬瓜饮子 治消渴,能食,小便如脂麸片,日夜无度。

冬瓜一个,割开去穣,入黄连末十两,仍将顶盖好,热灰中煨熟,去皮细切,研烂,用布取汁,每服一盏,日三夜二服。

葶苈丸 疗消渴成水病浮肿方。

甜葶苈(隔纸炒) 栝蒌根 杏仁(麸炒黄) 汉防己(各一两)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茯苓汤下,日三。

白术散 治诸病烦渴,津液内耗,不问阴阳,皆可服之,大能止渴生津。

干葛(二两) 白术 人参 茯苓 炙草 藿香 木香(各一两)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猪肚丸 治消渴。

猪肚(一具,洗净) 黄连 白粱米(各五两) 花粉 茯神(各四两) 知母(三两) 麦冬(二两)上六味为末,内猪肚中缝密,置甑中蒸极烂,乘热入药臼中捣为丸。若硬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日二。

水病

风水

水为风激而上行也。其脉浮而洪,其症骨节疼痛,恶风,面目四肢皆肿,是宜驱散风气为主,风去则水自下也。

麻黄附子汤麻黄(三两) 甘草(一两) 附子(一枚)水七升,先煎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此治风水挟寒之剂。)越婢汤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此治风水挟热之剂。)香薷丸(《外台》)干香薷(五十斤)细锉,内釜中,以水淹之,出香薷上数寸,煮使气尽,去滓澄清,慢火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稍加之,以小便利为度,无所忌。

薷术丸干香薷(一斤) 白术(七两)先将白术为末,后浓煎香薷汁和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良。

五加皮散(《和剂》)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以上三方,并苦辛淡利之法。东垣云:风水宜以辛散之,以苦泻之,以淡渗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湿。

皮水

从肺闭得之,盖肺主诸气而行水道,肺闭则水不下行而泛滥皮肤,状与风水相似,但不恶风为异。

防己茯苓汤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服。

崔氏疗大腹水肿,上气,小便赤涩,颈脉动,不得卧方苦葶苈(五两,炒黑色) 杏仁(二两,炒令色黄) 大枣(四十枚,饭上蒸去皮核)先捣葶苈一百杵,再另捣杏仁三百杵,总和枣膏捣烂,丸如枣核大,空心服八丸。日晚食消,更服五丸,米饮下。三日后平旦服五丸,晚服三丸。

葶苈散(《圣济》) 治十种水气,百方不愈,面目四肢俱肿,气息喘急,眠卧不安,小便渐涩,腹胀气闷,水不入口,命垂绝者。

椒目(微炒,三两) 猪苓 泽泻(四两) 牵牛 苦葶苈(炒,六两)加姜、葱煎三钱,酒半盅冲服。良久吃葱白粥一碗,酒一盅,面东热服,百日消尽。

白前汤白前(二两) 紫菀(二两) 半夏(五合) 泽漆根(三两)水一斗,内药志水痕后,加水七升,微火煎令至痕边,去滓内药六种:白术(二两) 吴茱萸(五合) 桂心(三两)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栝蒌(五合)微火煎取三升,分三服,小盒饭利,或溏下,勿怪,气即降,肿即减。

海藻散 治男子妇人通身浮肿,喘闷不便。

海藻 大戟 大黄 续随子(去壳,各一两)锉碎,好酒二盏,净碗内浸一宿,取出晒干,后用白牵牛(头末一两、)滑石(半两、)甘遂(麸炒黄,一两)青皮(去白、)橘红(各半两、)肉豆蔻(一个,)共前药一处为细末,每服二钱,平明淡茶清调下,至食时取下水二三行,肿减五六分,隔二三日,平明又一服肿消,忌盐、鱼肉百日。小儿只用一钱,五岁以下用半钱,孕妇不可服。

石水

从膀胱不利得之。四肢瘦,腹大肿,是其症也。王太仆云:下焦为分注之所,气窒不利,则溢而为水也。亦名里水,其根在少腹是也。

鲤鱼泽漆汤鲤鱼(重五斤者一头,以水二斗煮汁,去鱼) 泽漆(五两) 茯苓(三两) 桑白皮(三升)泽泻(五两)将后四味,内鱼汁中煮取四升,去渣,分四服,小盒饭利,渐消也。忌酢物。《千金翼》有赤小豆、甘草、麦冬、人参、生姜。一方无泽漆,有赤小豆、白术、陈皮、葱白。

《千金》疗膀胱石水,腹肿四肢瘦方桑白皮(六两) 射干 茯苓 黄芩(各四两) 泽泻(五两) 白术(四两) 泽漆(一升)防己(一两) 大豆(三升)水五斗,先煮大豆取三斗,去滓澄清,取汁一斗,下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禹功散 张子和云:病水之人,如长川泛滥,非杯杓可取,必以神禹决水之法治之,故名禹功散。

黑牵牛(头末四两) 茴香(一两,炒为末)每服一二钱,以生姜自然汁调下,当转下气也。

肾水

肾为水脏而元阳寓焉。肾虚阳弱,水无所制而泛滥,肢体浮肿,咳嗽喘急,腰重足冷,小便不利,或因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症者,非《金匮》加减肾气丸不效。

金匮肾气丸白茯苓(三两) 附子(五钱) 牛膝 官桂 泽泻 车前 山萸肉 山药 丹皮(各一两)熟地(四两)为末,和地黄膏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下。

胀满统论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噫者,肾胆同逆,三焦不行,气蓄于上也。

三阳盛入于阴,病 胀而头痛,言三阳之邪盛也,盛则满,满则溢,而入于阴之分矣。

夫头为阳,腹为阴,阴病故腹胀满也。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腹胀属脾胃肓膜之间者,则饮食亦少。其气亦壅塞于五脏,则气促急不食而病危矣。是故病在表者易治腹胀满气不通者,加浓朴以破滞气,腹中坌闷。此非腹胀满,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是知气结而胀,宜浓朴以散之。气散而胀,宜芍药以收之。

脾胀

湿气归脾,壅塞不行,其脉濡,其体重,其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畅。经云:诸湿肿满属于脾。又土郁之发,民病心腹胀,跗肿是也。又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

小温中丸 治脾虚肝实,不能运化,不可下之。

陈皮 半夏 神曲 茯苓(各一两) 白术(二两) 生香附 针砂(醋炒红,各一两五钱)苦参(炒) 川连(炒) 浓朴(各半两) 甘草(三钱)为末,醋水各一盏打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术六钱、陈皮一钱、生姜一汤吞下。虚甚加人参一钱。病轻者服此丸六七两,小便即长,病甚者服一斤后,小便如常。

胃苓汤 和脾胃,去湿消胀。

苍术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白术 茯苓(各一钱) 泽泻 猪苓(各一钱) 甘草(六分)官桂(五分)加姜煎。

禹余粮丸(《三因》) 许学士、朱丹溪云:此乃治膨胀之要药。

蛇含石(大者,三两,置新铁铫上,入炭火中,烧与铫子一般红,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极细) 禹余粮石(三两) 真针砂(五两,淘净炒干,入余粮一处,用米醋二升,铜器内煮干为度。置铫中上炭火中烧红,倾净砖上,候冷研极细)以上三物为主,其次量人虚实,加入下项:羌活 木香 茯苓 川芎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蔻(炒) 茴香(炒) 蓬术 附子 青皮京三棱(炮) 白蒺藜 当归(酒浸,各半两)为末,入前末拌匀,以汤浸蒸饼,捩去水,和药再杵极匀,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白汤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最忌盐,一毫不可入口,否则发疾愈甚。但试服药,即于小便内旋去,不动脏腑病去,日二三服。兼以温和调补气血药助之,真神方也。

肝胀

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

左金丸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粥为丸,椒目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按:缪刺论谓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是火逆之外,又有血滞一症,火无形,以苦辛平之,血有形,故以利药行之。

(新定)赤芍 生地 归尾 桃仁(各一钱) 红花 香附(童便浸,二钱) 大黄(酒浸,一钱五分) 丹皮 青皮(醋炒,各八分)

(即气胀)胸膈胀满也。经云:浊气在上,则生 胀是也,宜升清降浊。盖清不升则浊不降也。又七情郁结,气道壅隔,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腹大而四肢瘦削,即气胀也。

木香顺气汤木香 苍术(各三分) 草蔻(三分) 青皮 益智仁 陈皮 泽泻 茯苓 半夏 干姜吴茱萸(各二分) 升麻 柴胡(各一分) 浓朴(四分) 人参 当归(各五分)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温服。

通幽汤 东垣云:浊阴本归六腑而出下窍,今在上,是浊气反行清道,气乱于中胀作矣。治在幽门,泄其阴,润其燥,使幽门通利,大便不闭,则浊阴得归下地, 胀腹满当归 升麻 桃仁(各一钱) 红花 甘草(炙,三分) 生地 熟地(各五分)一方加枳壳(五分)。本方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血胀

污血成积,石瘕之属也。经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如怀子状,可导而下。

经验桃奴丸桃奴 延胡索 鼠粪 香附 官桂 砂仁 五灵脂 桃仁(去皮尖,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鸡矢醴散(《宣明》)大黄 桃仁(去皮尖) 干鸡屎(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汤调下。

夺命丹 治瘀血入胞衣,胀满难下。服此血即消,胞衣自下。

炮附子(半两) 牡丹皮(一两) 干漆(一两,碎之,炒令烟尽)为末,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熬成膏,和匀丸如桐子大,温酒下五七丸。

食胀

(一名谷胀)饮食过节,停滞中焦,其症吞酸嗳气,恶闻食臭,得食则益甚。经云:饮食不节,起居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是也。是宜消而去之,甚则下之,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枳实导滞丸大黄(一两) 枳实(麸炒) 黄芩 黄连(俱酒炒) 焦神曲(各五钱) 白术(土炒) 茯苓(二钱)为末,蒸饼为丸。

人参丸(《外台》) 疗久心腹痛胀,痰饮不下食。

人参 白术 枳实(各六分) 浓朴 青木香 大黄 槟榔(各六分) 茯苓(八分) 橘皮(五分)蜜丸桐子大,生姜、大枣煎汤,送下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

无碍丸 治脾病水横流,四肢胀满。

木香(五钱) 京三棱(炮) 蓬莪术(炮) 槟榔 郁李仁(汤浸去皮,各一两) 大腹皮(为末,炒麦芽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热胀

热聚于里,口干便闭。经云: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是也。

枳壳锉散 治热症胀满。

浓朴 枳壳 桔梗(各半两) 炙草(一钱) 大黄(蒸,三钱)锉,每服三钱,姜五片,枣二枚,乌梅一枚,煎服。

愚按:热胀有二,假令外伤风寒有余之邪,自表入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实腹满,仲景以大承气下之。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结于中,而成胀满者,宜清热导湿,东垣中满分消丸主之。

中满分消丸 治中满热胀,有寒者勿用。

黄芩(一两二钱) 黄连(炒,五钱) 姜黄 白术 人参 炙草 猪苓(各一钱) 茯苓干姜 砂仁(各二钱) 枳实 半夏(各五钱) 浓朴(姜制,一两) 知母(炒,四钱) 泽泻 陈皮(各为末,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热白汤下,食后,量病患虚实加减。

寒胀

其症有二:有寒气袭表而胀于外者,经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以手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有寒气入于里而胀于内者,盖阴气凝聚,久而不散,内攻肠胃,则为寒中胀满泄利之症,经云:脏寒生满病是也。在表者温而散之,在里者温而行之。

温胃汤 治冷则气聚,胀满不下食。

熟附子 当归 浓朴 人参 半夏曲 橘红 生姜(各一两) 炙草(一两) 川椒(去合锉散,每服三钱。

木香塌气丸(《元戎》)丁香 胡椒(各三钱) 郁李仁(四钱) 白丑 枳实(各一两) 槟榔 木香 蝎尾(各半两)为细末,饭丸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姜汤下。

此温行之剂,治单腹胀最妙。若胸胁胀满,一身面目尽浮,鼻塞咳逆,清涕出,当用小青龙汤二三服,分利其经,却进消胀药。

实胀

胃气实则胀也。脉大坚,便秘,按之痛。仲景云:腹满按之痛者为实,可下之。经云:中满者泻之于内,又云:下之则胀已是也。

沉香交泰丸 治胀而大便燥结者。

沉香 橘红 白术(各二钱) 浓朴(五钱) 吴茱萸 枳实 青皮 木香 茯苓 泽泻当归(各二钱) 大黄(酒浸,一两)为末,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温汤下,微利为度。

四妙丸 治老幼腹胀,血气凝滞,用此宽肠顺气。

商州枳壳(浓而绿片者,去穣,四两分作四份) 一用苍术(一两同炒) 一用茴香(一两同炒) 一用莱菔子(一两同炒) 一用干漆(一两同炒)炒黄后,去四味,只取枳壳为末,以四味煎汁煮面糊丸,桐子大,每食后米饮下五十丸。

虚胀

中气虚衰,脾胃不健而三焦痞塞,是为气虚中满。经云:足太阴虚则鼓胀也。其脉软,其色白,其症腹胀,按之不痛,溏泄肠鸣,宜温养阳气为主,塞因塞用也。

参术健脾汤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缩砂 浓朴(姜制,各一钱) 炙草(三分)水姜煎服。一方无甘草,有麦芽、山楂,因甘能满中。

积聚统论

积者,累积之谓,由渐而成,重而不移。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痛无定所。故曰积者阴气,聚者阳气。

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食气血,亦未必成积。经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血溢肠外,与寒相搏,并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积,此之谓也,经论心肝肾皆有积,心曰伏梁,心下坚直,如梁木也。肝曰肥气,胁下气聚如复杯也。肾曰奔豚,往来上下如豚之奔也。又有伏瘕、疝瘕、瘕聚、血瘕。伏瘕者,伏结于内。疝瘕者,冲痛如疝。瘕聚者,聚散不常。血瘕者,血凝成瘕也。《难经》又补脾肺之积。脾曰痞气,气痞而不运。肺曰息贲,响有声也。巢氏又有 瘕之辨,谓其病不动者, 也;虽有癖而可推移者,瘕也。 者征也,有形可见也;瘕者假也,假物成形也。张子和又分九积。酒积者,目黄口干。食积者酸心腹满。气积者,噫气痞塞。涎积者,咽如拽锯。痰积者,涕唾稠粘。癖积者,两胁刺痛。水积者,足肿胀满。血积者,打扑肭疼。肉积者,赘瘤核 。各治法详见本方。

许学士云: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所喜者诱之,则易愈。如 砂、阿魏治肉积;、麦芽治酒积;水蛭、虻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积;牵牛、甘遂治水积;雄黄、腻粉治痰积;礞石、巴豆治食积。各从其类也。若用群队之药分其势,则难取效。

肥气

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 疟,连已。咳,肺病也。积气上攻至肺则咳,侮所不胜也。 疟,三日疟也,肝所生病为往来寒热,连岁不已者,积不去则疟亦不已也。

温白丸(《局方》) 通治五积及十种水气、八种痞气、五种淋疾、九种心痛、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癫痫、翻胃噎塞、胀满不通。

紫菀(去苗) 菖蒲(九节者,去毛)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 柴胡 浓朴(姜制,各一两) 桔梗(去芦) 茯苓(去皮) 皂荚(去皮子弦,炙) 桂枝 干姜(炒) 黄连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 巴豆(去皮膜油) 人参(各半两) 川乌(炮去皮脐,八钱)为细末,入巴豆研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丸、七丸,生姜汤送下,临卧服。有孕忌服。易老云:本方治肥气,加柴胡、川芎。

鳖甲丸 治肥气体瘦,饮食少思。

鳖甲(一枚重四两者,洗净,以醋和黄泥固济背上可浓三分令干) 京三棱(炮,制) 枳壳(麸炒黄,各三两) 川大黄(锉,炒,二两) 木香(忌火) 桃仁(去皮尖双仁,用麸炒微黄,细研如膏,一两半)上除鳖甲外,俱捣为细末,后泥一风炉子,上开口,可安鳖甲,取前药末,并桃仁膏,内鳖甲中,有好米醋二升,时时旋取入鳖甲内,慢火熬令稠,取出药,却将鳖甲去泥净,焙干,捣为细末,与前药同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空心临卧各一服。

伏梁

经曰: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心为火脏,心受邪,则火内郁而烦也。

温白丸 加石菖蒲、黄连、桃仁。

桃奴散 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

桃奴(三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桃奴是桃实着树不落,正月中采者是也。

痞气

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饮食不为肌肤。脾气行乎四肢,脾气既痞,四肢无以受气,故不收,不收犹不举也。脾色黄而合肉,气痞不运,热郁于中,故黄色外见,而肌肤日削也。

温白丸 加吴茱萸、干姜。

息贲

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肺主气而合皮毛,肺郁成积,壅于内者不能卫于外,故洒淅寒热,痹于上者不复降于下,故喘咳发肺壅。壅,痈也。

温白丸 加人参、紫菀。

奔豚

经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

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肾为水脏而喜凌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肾居下焦,而善逆,故令人喘逆。肾合骨而为气之根,故骨痿少气。

温白丸 加丁香、茯苓、远志。

气积

气滞成积也。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故王宇泰云:治积之法,理气为先,气既升降,津液流畅,积聚何由而生。丹溪乃谓气无形,不能作聚成积,只一消痰破血为主,误矣。天地间有形之物,每自无中生,何止积聚也。戴复庵只以一味大七气汤,治一切积聚大七气汤香附(一钱半) 青皮 陈皮 桔梗 官桂 藿香 益智 莪术 三棱(各一钱) 甘草(为末,每服四五钱,姜三斤,枣一枚,水煎服。

肝积肥气,用前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肺积息贲,用前汤加桑皮、半夏、杏仁各五分。心积伏梁,用前汤加石菖蒲、半夏各五分。脾积痞气,用前汤下红丸子。肾积奔豚,用前方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各五分,此《济生方》也。《指迷》有半夏、无三棱。《统旨》有元胡索、姜黄、草蔻

血积

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涩。妇人产后及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病。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逆,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此之谓也。

加减四物汤(东垣) 治妇人血积。

熟地 当归 川芎 芍药 肉桂 广皮 三棱 干漆(炒烟尽,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丹溪当归丸,无桂、漆,有神曲、百草霜,酒和丸。

伏瘕

经云:小肠移热于大肠为伏瘕。河间云:大肠热气菀结,津液消耗,腹痛秘涩,槟榔丸槟榔丸槟榔 大黄(锉碎,炒) 枳壳(麸炒,各二两) 木香 桃仁(去皮尖炒) 大麻仁(另研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酒下无时。

石瘕瘕聚

石瘕者, 血留止,结硬如石,即血瘕也。经云: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亦名瘕聚。经云:任脉为病,男子七疝,女子瘕聚。此之谓也。

(新定)大黄(三钱,用酒同三棱、蓬术浸一宿,去棱、术不用,炒)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桂(三钱) 附子(四钱,炮) 木香(一钱半) 青皮(二钱,醋炒) 当归(五钱) 干漆(二钱半,炒烟尽)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汤下,温酒亦可。

米瘕

干德中,浙江有慎恭道,肌瘦如劳,惟好食米。缺之则流清水,情似忧思。食米顷,顿常。众医莫辨。后遇蜀僧道庶,以鸡屎及白米各半合,共炒为末,水一盏调服。良久,病者吐出如米形,遂瘥。其病为米 是也。

肉积

阿魏丸阿魏 山楂肉(各一两) 连翘(五钱) 黄连(六钱五分)上三味为末,以阿魏醋煮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白汤下。

又方:治肉积虫积,一应难消难化,腹中饱胀疼痛,皆能取效如神,不伤元气。

京三棱 莪术(并醋炒) 自然铜 蛇含石(并醋淬七次,各二钱) 雄黄 蜈蚣(全用,钱二分) 木香(一钱半) 辰砂 沉香(各八分) 铁花粉(用米醋炒,一钱) 天竺黄 阿魏全蝎(洗,焙干) 芦荟(各四钱) 冰片(五分)上为极细末,用雄猪胆汁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分,重者一钱,五更酒送下,块消即止,不必尽剂,用黑狗胆汁丸亦妙。

通治诸积

《宣明》三棱汤 治 瘕 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胀,饮食不下。

京三棱(二两) 白术(一两) 蓬术 当归(各半两) 槟榔 木香(各七钱半)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

《三因》散聚汤 治九气积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则心腹绞痛,攻刺腰胁半夏 槟榔 当归(各七钱半) 浓朴(姜制) 枳壳 茯苓 附子(炮) 川芎 吴茱萸(汤炮) 炙草(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 桂心 橘红(各二两)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温服。大便不利加大黄。

诸积太仓丸陈仓米四两,以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尖同炒,至米香豆黑,勿令米焦,去豆不用,再入橘红四两,为末,和丸桐子大,姜汤送下,五丸,日二。

万病紫菀丸即温白丸加羌活、独活、防风。

万病感应丸即温白丸减去川椒,加下药:羌活、三棱、甘遂、杏仁、防风(各一两五钱) 威灵仙(一两)

同类推荐
  • 太上老君说消灾经

    太上老君说消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子雍如禅师语录

    子雍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吊李群玉

    吊李群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为道

    老子为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苍天为道

    苍天为道

    九州风云再起,七界动荡难息。鬼谷传人,黄帝后人,上古卷轴……一切神秘未知的领域,降临神秘世界的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经历……一个绝世传说,正在慢慢发生!
  • 童蒙须知韵语

    童蒙须知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泪梦遗痕之语录

    泪梦遗痕之语录

    我梦了一场情深,泪已湿枕,忘不了佳人耳语笑低眉。一场空梦!一场空梦!我还在那座城,那间屋,守着你,守着那场永不褪色的梦。总是笑我太傻,只是那场梦太过真实,真得我分不清什么才是现实与虚幻。我停在那座城,那间屋,守着曾经,不肯出来!
  • 小导演与大演员

    小导演与大演员

    孙小红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演员。而陆清却告诉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改掉这个名字。取个什么艺名好呢?这是孙小红四年前的某天,在杨家园的民租房地下室里想了一整个晚上的头痛事儿。今天,站在金鸡奖颁奖典礼舞台上的孙亦萱,惊艳且风光无限!“我想先感谢一个人,你还好吗?”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纯文学作品,请放慢你的观看速度,望大家支持!
  • 我和明星谈恋爱

    我和明星谈恋爱

    她是言情界的知名写手。他是娱乐圈的当红偶像。他演着他戏中的故事。她爱着戏外的那个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真假假,谁有能分得清。
  • Jean of the Lazy A

    Jean of the Lazy 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毁灭一万年

    地球毁灭一万年

    战争让星球地表严重污染和破坏,一万年来幸存下来的种族只能蜗居在地壳下的城市里苟延残喘,挣扎在物种灭绝的边缘、畸形扭曲的蜕变。许多人已经绝望,等着死去的灵魂升上从未有过的天堂。但是极少数人并没有放弃希望,哪怕现实如此的残酷,环境极端的恶劣,深处底层的人类怀揣着信念努力向上攀爬,用生命去追赶回不去的文明和过去。
  • 最强特工系统

    最强特工系统

    一个富家子弟遭遇绑架,却意外得到一个来自未来的特工训练系统,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的倾国倾城

    我的倾国倾城

    一遇谁,误终身?谁又是谁心尖上的爱与伤,埋藏在流光中的秘密;再不相爱,我们就老了。这是说给谁的情话呢?莫道今朝花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自信如你,在谁的面前,倾城绽放。又在谁的面前,是这样一番惊艳生动?爱与恋,秘密与流光。唯有真爱,不会枯萎在心里。那个人,那个名字、、原来,从来都想征服全世界,到头来,真发现,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当他站在你面前,你心的抉择?原来,一直都有一个他、、、、
  • 大帝道

    大帝道

    一门可盗取敌人功法的震世奇术,一门可吞噬天地的盖世天功,横行天上地下,缔造无上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