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6700000044

第44章

吴江县志二十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曹一麟修,徐师曾纂。一麟字伯礼,山东安丘县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任吴江知县。师曾字伯鲁,吴江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按是编总分八门,曰地理志、曰建置志、曰食货志、曰典礼志、曰官政志、曰经略志、曰人物志、曰杂志,卷前有图九。食货志历述农蚕渔业之况,及嘉靖中绫紬丝价。师曾自序述及县志源流,昉于宋朱长文之《图经》,而元人续之,窦公德远,吴公本又续之,至莫公旦而大备。又所列旧志序文,有洪武六年窦德远《松陵志》序,正统七年吴本增辑《松陵志》序,天顺元年莫旦《松陵志》序,弘治元年莫旦《吴江志序》,正德二年吴決《吴江续志序》。此外又有师曾《读陈氏吴江志》一文谓:“为陈君明纂稿。”又言:“里人陈献可亦尝属草。”吴江嘉靖以前志乘源委,借此可考也。

平望镇志四卷首一卷清西郊草堂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纂人无考。此本卷首列凡例八条,题西郊草堂主人谨识。主人未详何人焉。书前有雍正十年苏州府学教授宜兴储元升序,略云:“地志有四,曰一统志,曰通志,曰府志,曰县志。就中惟县志为地未甚广,纪载较详。然至邨若镇,亦岂能纤悉备书,则村镇之有志,所以补邑乘之阙也。”按此志叙述详细,首列镇图、莺湖图、八景图。卷一沿革、疆域、城池、官舍、胜迹、桥梁、坊亭,卷二形胜、第宅、寺观、祠庙、邱墓,卷三职官、科举、荐辟、贡历士、文苑、逸士、寓贤、艺术、孝义贞节、闺房、释道,卷四土产、灾祥、风俗、杂记、艺文。县志之叙村镇当不能如是之详尽也。平望属吴江县,西连太湖,东接吴淞,南指嘉兴,北走淮、扬,盖四达之要津。此志沿革有云:“汉建平中谏大夫钱林弃官隐平望乡,其名始见。”此说清乾隆时沈登瀛已有驳斥,见其著《深柳堂文集》之《震泽县志沿革书后》所说:“古有乌程县之平望乡,有长兴县之平望乡,二乡相距甚远,不容相混。乌程县之平望乡,宋初割属吴江。乃《震泽志》之沿革,竟以长兴之平望,认为乌程甚可异焉。”因长兴县之平望,史传均述为钱林隐居处,此镇志沿袭县志之误也。按平望镇元末张士诚曾于此筑城,是后为兵冲要地矣。今镇仍属吴江县,为沪、苏、嘉、湖之公路中心。

震泽县志续不分卷清修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按是编不著纂修人姓氏。清雍正三年分吴江县设震泽县,民国初废并吴江。建国初又置震泽县(今废并吴县),其所领地是太湖中之岛屿,非清时震泽县地也。震泽县志始于乾隆十一年知县陈和志延县人编修倪师孟纂成县志三十八卷,嗣后无修之者。此稿纂成于清末际,志类仅续补乾隆志名宦、名臣、孝友、文学、艺能、隐逸、寓贤、释道、名嫒、书目、集诗、集文十二门,撰人及稿成年代均无可考。与吴江柳亚子先生所藏红格抄本民国九年修《震泽县志续编》十一卷,其内容大致相同。柳氏藏本亦不著纂修人姓氏,疑此稿即柳氏藏本之底稿也。

常州府志十九卷清嘉庆中传抄明洪武十年修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张度修,谢应芳纂。度字景仪,增城人,洪武九年任常州知府,官至吏部尚书。应芳字子兰,武进人。元至正初隐于邑之白鹤溪,授徒讲学,既而兵难起,避地吴中,吴人争致为弟子。明兴定江南,归居芳茂山,年九十七卒,所著有《思贤怀古录》等书。常州古毘陵地,自元兴至明初百余年间,郡志散佚,存者惟宋《咸淳毘陵志》,叙述疏略。度仕常州即延应芳重纂,翌年告成。全编凡十九卷,七十三目,无大纲,郡志体要,至是大备。卷首列府地理图一、郡城图一、公廨图一、县图四,是时常州领武进、宜兴、无锡、江阴四县。编例以四县分次,首列郡记,其下列四邑之志。此志刻本久佚,此本为嘉庆中传抄,未见藏家书目。

常州府志续集八卷明正德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张恺纂。恺字元之,无锡县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官兵刑二部主事,历顺德府通判,东平知州。常州古毘陵郡,亦称晋陵。隋平陈罢晋陵郡,始置常州,领晋陵、无锡、江阴、宜兴四县,成化中又增置靖江县。郡志昉于宋教授邹补之,续修于咸淳太守史能之。明洪武间郡人谢应芳又为重纂,成化五年,郡士朱昱殚力采摭,成志四十卷,十五年又为《续志》,明以来事迹克臻完备。正德八年恺又为《续集》,卷前列图八,及郡县沿革表;分地理、诏令、官寺、食货、职官、文事、武备、山川、人物、宫室、词翰十一类,子目四十九。体例颇合史裁,补述增置靖江县事尤详。

常州赋不分卷清光绪七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褚邦庆纂。邦庆字人荣,号容船,常州人。善为辞赋,壮出游既久,编历名山大川,凡可为考据之助者,大都寄之笔墨。是篇为清高宗皇帝南巡,召士子献赋。邦庆述乡邦典故,仿周紫芝《宣城赋》、葛沣《钱塘赋》例,作《常州赋》,时共号宏篇。其赋例,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户口赋税,及兴衰大略,冠之卷端,其余山川、关梁、祠庙、陵墓、古迹,各以其类分汇各邑,累如贯珠。至于仕宦、人物、流寓,则合成一郡之冠冕,各邑不复分疆画界。及方外、列女、物产,莫不皆然析之,则棋布星罗,总之则珠联璧合。又其文中各有起伏,有提挈,有感慨,有论断。既殊稗史之弇鄙,复异类书之琐碎,一归于俪则,而不失乎赋体。邦庆又自为之注,尤得悉其要也。卷前有庐陵王其淦序称:“获睹斯赋,如游异境,幸得导师。”

阳湖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四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清陈廷柱修,虞鸣球、董潮翰纂。廷柱字天峰,山阴县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三十四年任阳湖知县。鸣球金坛县人,乾隆十三年进士,官吏部考功郎中。潮翰字晓沧阳湖县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少孤育于外家海盐陈氏,及长以诗文名,称嘉禾八子之一也。阳湖旧晋陵县地,县治与武进同城,皆为常州府郭县。明初并入武进,清雍正四年又析武进之故晋陵县地,置阳湖县,以其境有阳湖故名。是编为分邑后始创,鸣球为总纂,潮翰副之,书未成半,而鸣球以事辞去,潮翰一人总辑成书。分疆域志、营建志、食货志、学校志、禋祀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摭遗十一门,子目七十有一。新分之县,其间地理政治之分界,使修志者难之。是编以疆域营建禋祀诸门,悉以厢乡分隶。秩然不紊。如坛壝、学校及诸公所二县各专隶,则二县具载,详略互见;此乃本史家一事两书之法也。是编所叙二县分划,能于合中见分,分中见合,俾阅者展卷了然。清乾嘉之际所纂二县同城新分县志,以江苏特多,当推是书分划最善。

无锡县志三十六卷明弘治七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景抄本)

明吴凤翔、李舜明纂。凤翔字藻庵,无锡人。舜明字絅庵,无锡人,事迹均未详。无锡事始见载宋史能之《毘陵志》,宋以前无锡为昆陵属邑。宋时无锡已有县志,久佚不传,而《毘陵志》间引其说。元时县志,据《千顷堂书目》有王仁甫撰《无锡县志》二十八卷。而《明史·地理志》载:洪武二年始改无锡州为县。《四库全书提要》谓:此志标题,实称《无锡县志》,已为明初之制,是为洪武初元前书矣。《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洪武《无锡县志》四卷,实非仁甫之书也。又按本志秦夔序谓:“景秦时,乡先辈冯择贤(名善)又续为之。”则洪武志后,又有冯善之《续志》。秦夔序又谓:“先者失之拘,续者失之驳。”则洪武、景泰二志,均有所短焉。故凤翔、舜明之纂是书,乃有匡正前志之意存也。其所参互考订,博采旁求,著例定论,果有超越前修。按所拟体裁慎严,全编编次,首列县境图一、县城图一、县治图一、郡县表一。次列地理、诏令、公署、食货、职官、文事、武备、山川、人物、宫室、坛壝、祠宇、寺观、陵墓、古迹、祥异、词章、碑碣、摭遗十九门。食货志户口条,记宋、元、明无锡户口之数甚详。土贡条载唐蓣药,引潘桐《图经》,蓣药出无锡县胶山,今无。土产条记,稻有占城稻、红莲稻。占城稻种来自占城,红莲稻无锡自古有之。引《吴郡志》言粒肥而香,及陆龟蒙诗“近炊香稻识红莲”之句。铁来自川、蜀,本县冶工范为炉鼎锅囗〈釒隻〉等器。以知无锡冶铸,明代已盛。词章志有重修《淮海先生祠堂记》一篇,纪淮海先生秦少游,建中靖国初卒于藤,归葬高邮。致和中迁葬于常州无锡县慧山之原,子孙因家焉。此文未著撰人。按洪武《无锡县志》艺文,作《重修淮海先生祠堂之记》,亦未载撰人。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艺文志》作《重修淮海先生墓记》,始考证此文撰人,谓始载元邑志艺文,撰人是为永嘉戴溪。按是编偏于考订,仍不免疏漏也。

金匮县志二十卷清乾隆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王允谦纂修。允谦字济光,深泽人,拔贡,雍正十二年任金匮知县,任满去,乾隆三年复任。雍正四年,分无锡东境地,置金匮县。新志之辑,是编初创,其书所立条目三十六门,整严有度,是出于苕水吴兰叔订定。金匮分置未久,文献无多,条目虽备,而纪载疏略,徒具空名而已。如人物志,首列吴泰伯世家,以下则寥寥无几矣,泰伯之立世家,亦非邑乘所宜。又每篇之前皆有总说一段,以代小序,然多空文累牍,且文笔欠佳,言不尽达。考此志为出华希闵手笔,而编例出于吴兰叔。希闵又纂《无锡县志》,锡、金同城,又为新分二邑,山川人物之分域,学校寺观公所之所属,既系希闵一手分裁,而分划未见明晰,又如新辑宦绩诸传,有虚誉显耀,至于舛缪疏漏之处,可以讨论者甚多矣。

瞻桥小志四卷传抄清乾隆二年刊本(无锡市图书馆藏)

清王鉴纂。鉴字子任,别号抱山居士,无锡砖桥人。此志分原始、本志、水道、古迹、神异、名族、人物、艺文八门,书后附《锡山文献》。按此志所摘录元、明邑志,旁考诸书而成,其引征诸书,皆注明出处,颇具编例。瞻桥一名砖桥,属无锡,按此志原始,引元王仁辅县志,通平江路之砖桥,村因是得名,瞻桥明时属泰伯乡。

江阴县志十四卷明正德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影抄本)

明黄傅纂修。傅兰溪县人,弘治六年任江阴知县。江阴之为县在萧梁,为吴暨阳县地,唐武德中曾置暨州,旋废。五代迄宋,建江阴军,元时升为江阴路总管府,其雄重可知也。明始降为县,后又析设靖江属常州府。宋绍熙中知军施迈命教授郑应甲纂《江阴志》十卷,是为志乘之始。绍定间,知军颜耆仲命教授郭廷坚为之续修,元至元中,教授朱子昌重校刻宋志,明洪武中知县饶玄德又为翻刊,二十四年县丞贺子徽续修,永乐中训导陈贽重修,正德前江阴志乘原委,及其版刊大概如此焉。傅令江阴徧采宋、元、明诸志汇绎,与邑生苏峦、顾康、张简、方汉,搜讨重纂,编成十四卷。揭纲领者十,累条目凡八十九,细目苛条,搜剔无漏。按此志纂成于弘治十一年,至正德十五年邑令王泮始为付梓。其书版框之宽,字体之大,可推今存江阴志之冠。缪荃孙《天一阁始末记》言及此志谓:“一见为聊慰平生素愿。”其钦慕焉如此。天一阁所藏此书,今已散失矣。此本外,惟浦圻张国淦藏有影抄本,今藏于上海图书馆。

重修江阴县志二十一卷明嘉靖刊本(天一阁藏)

明赵锦修,张衮纂。锦字元朴,余姚县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二十四年授任江阴知县,擢侍御,以斥严嵩罢归。万、启初复起,历官至兵部尚书,卒谥端肃。衮字补之,江阴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历升侍读学士,太常寺卿,掌国子祭酒事,官至南京光禄寺卿,著有《张水南集》十一卷。按此志首列武进唐顺之及张衮二序,衮序谓:“江阴志,国朝贺子徽氏、颜瑄氏而称县志曰:因革之初,旁咨事实,系出亭父里魁之言,文或不副。弘治癸丑,兰谿黄君为令,复为罗络希闻,剖析疑义;后若干年,宗《黄志》而为《续志》,凡得九卷。”按此志创修于嘉靖丙午,时巡按御史王公言询志考俗,邑令赵锦遂延衮及蒋龙、徐鸣玉、吴胤议辑,其书依《黄志》旧文而补其遗事,稿成于丁未春。按其书编次,分建置记、提封记、风俗记、食货记、学校记、河防记、兵卫记、禄秩考、官师表、选举表、列传、外记、外传、遗文十四门。卷前图记,有宋志全境图,及山川图、四境图、县城图。其书体裁,则有图、有记、有表、有考、有传,类统子目,惟分次不足明晰。各类均冠以小序,子目如沿革诸篇,其要者,亦各为说以前,颇能明其编例。食货独立一门,分户口、田赋、贡课、土产,此例甚善。其凡例云:“食货以《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经首言之独非货乎,是故列之为正纲。”但所记甚简,田赋言江阴四境之田,惟圩坦,税粮正额大约一十万九千九百石有奇。土产所载,则稻谷蔬果鱼鸟等类,均为所习见者也。

同类推荐
  • 新民公案

    新民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菽园杂记

    菽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王牌女暗卫,神秘王爷的爱妃

    王牌女暗卫,神秘王爷的爱妃

    新浪微博:九月离裳xs8读者群号:457686722,只加VIP作者,要入群的在留言板申请,么~——————————————————————他,是晋都不受宠的四王爷,机智腹黑,深不可测。她,是四王爷曾救下的女子,女扮男装,心思缜密。他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也是她心底最深的秘密。——————————————————————人前,她是暗影门主、皇帝身边的红人,人后她是他的王妃亦是他的奴,为他的千秋大业出谋划策,他要她服下毒蛊,而唯一的解药是他的血。他对她了如指掌,她却从来都看不懂他,更不知道,他竟还有一个身份。——————————————————————————尘埃落定,她率领百官位于城门之下迎他归来。“丞相谋反,赐死!”他位与马上,美人入怀,声如寒冰,眸如冰霜,往日温情不在,一杯毒酒在她面前。她冷艳凄笑,素手一扬,三千青丝凌乱飘逸,绝代风华,震惊群臣。长剑没入胸膛,血流如注。她的剑早在他出剑时抛开。那冷漠的眸,一抹巨变......
  • 重生之傲世倾城

    重生之傲世倾城

    这一年的情人节,发生了好多事情,爸爸妈妈哥哥,你们在天堂还好吗?我能不能也来找你呢?我想,没有烦恼,和你们一起,永远可以吗?我来到了一个没有你们的世界,小梦,你还好吗?你是不是还在恨我丢下你呢?对不起,那些属于我们的时光,我会一直记得,请你也不要忘记好吗?对自己好点。在这,我一切都好,请勿挂勿念。。。。。。。。。
  •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 冷帝霸爱:爱妃不乖

    冷帝霸爱:爱妃不乖

    一朝穿越,想她堂堂正正二十一世纪的数理化全才,居然落魄到需要看人脸色过日子??!哼!想都别想,不得宠?好欺负?敢瞧不起她?好,怎么说她现在也是皇贵妃,后宫又没有皇后,她可是大姐大,所以……
  • 逆战之杀出生天

    逆战之杀出生天

    【逆战青年影视计划征文冠军作品】生化危机降临,是该藏于密室苛延残喘,还是不甘命运杀出生天?苏航将为你展现一个普通人的逆战之旅!
  • 后会无期相别有时

    后会无期相别有时

    从此他(她)们的生命便有了交集。忘了是怎么开始,也许对她有一种感觉,忽然间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她。
  • 权倾弃妇

    权倾弃妇

    在现代刚被未婚夫背叛抛弃了,连劫难后的穿越,还是一名弃妇,而且还是顶着贵妃头衔的弃妇,什么?不对?又成王爷的弃妇了?总之就是难逃弃妇的命运,汗,唉,为什么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总是利用、欺骗、背叛,那就让我从今绝情绝爱,做个爱情的旁观者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当嗓音变得沙哑的时候:中学生自我性教育(男生篇)

    当嗓音变得沙哑的时候:中学生自我性教育(男生篇)

    青春期即青春发育期。也可以说是生理发育、心理发育与性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 迷踪寻案

    迷踪寻案

    若干年前,有人到过一个叫迷魂山的地方,这是一带隐秘的领域,充满了传奇和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过呢,但凡到过这个地方的人,都不会遭致什么好运,有的重病缠身,有的半身瘫痪,也有的死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种厄运?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