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6500000006

第6章

凡腹痛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湿痰,有虚有实。若绵绵痛而无增减者,是寒也;时痛时止者,热也;每痛有处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者,食积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湿痰也。

凡腹中痛甚,饮凉水一盏,其痛稍可者,属热痛,当用凉药清之;清之不已而或绕脐硬痛,大便闭实,烦渴,用凉药下之,利气丸之类。若饮水愈加作痛,属寒痛,用温药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腹痛呕吐泻利,急服热药救之,附子理中汤之类。须详脉力,有无腹痛,气用气药,如木香、槟榔、香附、枳壳之类;血用血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之类。

如腹中常觉有热而暴痛暴止者,此为积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如腹痛全不思饮食,其人本体素弱而腹冷痛者,以人参养胃汤加肉桂、木香、吴茱萸,或理中汤加良姜、吴茱萸。

如饮食过伤而腹痛者,宜利气丸下之,并治痰气作痛。

奇效良方 【明 方贤】

心痛

《内经》曰:五脏卒痛,何气使然?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则痛止矣。感于寒则痛久矣。病机要曰:诸心痛者,皆本于厥阴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利,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毕,服金铃子散则愈。痛止服枳朮丸,去其余邪也。有大实心中痛者,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则注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可利之;利后以槁本汤,去其邪也。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微力弱,急以朮附汤温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发暮死,急当救之,是知久病无寒,暴病非热也。以是论寒厥热厥,与夫大实心痛,治法已详。又有病久气血虚损,及素作劳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故钱氏心虚者炒盐补之。《图经衍义》载牡蛎治心痛,则蛎粉与盐实得之矣。大意治病必求其本,究其本,究其虚实,正谓紫之夺红,相去一间耳,而毫厘疑似,实霄壤焉。夫心为五官之主,百骸之所以听命者也。心之正经,果为风冷邪气所干,果为气血痰水所犯,则其痛掣背,胁胀,胸烦,咽干,两目赤黄,手足俱青至节,朝发而暮殂矣。然心之包络与胃口相应,往往脾痛连心,或阳虚阴厥,亦令心下急痛,或他脏之邪,亦有客乘于心者,是则心之别脉受焉。如所谓九种心痛,一曰虫、二曰疰、三曰风、四曰悸、五曰食、六曰饮、七曰冷、八曰热,九曰来去者皆是也。真心果痛不知能愈否乎?若手足俱青至节不治。陈无择论心痛又分三因,云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气发为疼痛。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手心主痛彻背,心烦,掌中热,咽干,目黄赤,胁满;足太阴心痛,腹胀满,濇濇然大便不利,膈闭咽塞;手太阴心痛,短气不得倚息,季胁空痛,遗矢无度,胸满烦心;足少阴心痛,烦剧面黑,心悬若饥,胸满腰脊痛。背俞诸经心痛,心与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腑心痛,难以俯仰,小腹上冲,卒不知人,呕吐泄泻。此皆诸经诸俞诸腑涉邪所致,病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肝心痛者如针锥刺其心腹,蕴蕴然气满;肺心痛者若从心间起动作,痛益甚不变色;肾心痛者,与背相引善瘈,如物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皆脏气不平,喜怒忧郁所致,属内因。饮食劳役触忤之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留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或饮啖生冷果实,中寒不能消散,结而为积,遇食则痛,名积心痛。及其脏寒生蛔,致心痛者,故有九种之名。除风、热、冷属外所因,余皆不内外因。更妇人恶血入心脾经,发作疼痛,尤甚于诸痛。更有卒中客忤、鬼击尸疰,使人心痛,亦属不内外因。丹溪先生曰:凡心膈之痛,须分久新。若知身受寒气,口食寒物而病,初得之时,当用温散,或温利之药;病得稍久,则成郁矣,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原病式》曰:若欲行温利温散,宁无助火添病耶?凡治此病,必要先问平日起居何如。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者,用桃仁承气汤下之。《脉经》曰: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诸虫痛,如心腹痛懊憹,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热,善渴涎出,面色乍青、乍白、乍赤,呕吐清水者,蛔咬也,以手紧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心痛之脉,阴弦为痛,微急为痛,微大为心痹,引背痛,短数为痛,濇则为痛;浮大弦长者死,沉细者生。且古人论诸心痛,皆因六淫七情所致,有寒厥热厥,有大实者,有内因,有外因,有不内外因以成前证。是以古人立论置方,后之学者,当以诚心切脉,热者冷之,寒者温之,感受风邪者散之,顺气调血,逐水豁痰,此其要略耳。

心腹痛

凡治心腹疼痛,但是新病,须问曾何饮食,因何伤感,有无积滞,便与和中消导之药。若日数已多,曾多服过辛温燥热之药,呕吐不纳,胸膈饱闷,口舌干燥,大小便濇,虽则有郁热,或原有旧病,因感而发,绵延日久,见证如前者,俱用开郁行气,降火润燥之药,如川芎、香附、炒山栀、黄连、姜汁之类,甚者再加芒硝。但治其心腹久痛,须于温散药内加苦寒咸寒之药,温治其标,寒治其本也。

【注 按腹痛,若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汤。若饮食过多,停滞末化,或兼腹痛,用人参养胃汤。若饮食既化,脾胃受伤,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加当归。若胃中有热,心腹中脘作痛,呕吐,用二陈汤加黄连、山栀。若脾胃虚弱,少食,心腹作痛,用六君子汤;脾胃虚寒加炮姜。大凡腹满痛,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余当临证制宜。】

薛氏医案 【明 薛己】

胃脘痈

《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上升,故人迎数甚,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唾血。若脉洪数,脓成也,急排之;脉迟紧,瘀血也,急下之。否则其毒内攻,腐烂肠胃矣。丹溪先生云:内疽者,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发,用射干汤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汤、牡丹皮散、太乙膏选用之,亦效。若吐脓血,饮食少思,助胃壮气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专治其疮。

肠痈

小腹硬痛,脉数紧者,瘀血也,宜下之。

小腹焮痛,脉洪数者,脓成也,宜托之。

孙真人云:肠痈为病,小腹重强,按之则痛,小便如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如肿,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下,盖因七情饮食所致。治法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用大黄汤下之;脉洪数者,已有脓也,用薏苡仁汤排之。

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脓壅滞也,牡丹皮散主之。若大便或脐间出脓者,不治。经云:肠痈为病,不可惊,惊则肠断而死。故患是者,其坐卧转侧,理宜徐缓,时少饮薄粥,及服八珍汤固其元气,静养调理,庶可保其生。肠痈治法,《要略》以薏苡仁附子败酱散,《千金》以大黄牡丹汤,《三因》以薏苡汤治之。《千金》又有灸法,曲两肘,正肘头锐骨灸百壮,下脓血而安。

腹痈

腹痈谓疮生于肚腹,或生于皮里膜外,属膏粱厚味七情郁火。若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末成脓也,四君加芎、归、白芷、枳壳,或托里散。肿焮色赤,或脉洪数,已成脓也,托里消毒散。脓成而不外溃者,气血虚也,卧针而刺之。肿焮作痛者,邪气实也,先用仙方活命饮,隔蒜灸以杀其毒,后用托里以补其气。若初起欲其内消,当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而以行经活血之药佐之。若用克伐之剂,欲其消散,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若用疏利之药下其脓,则少壮者多为难治,老弱者立见危亡,亦有食积疝气类此者。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运气胸心腹痛

运气胸痛有二:一曰邪火助心。经云:岁火太过,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两臂内痛,是也。

二曰金邪伤肝。经云:岁金太过,民病胸痛引背,两胁满痛,引少腹;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体重腹痛,金复则胸胁暴痛,引少腹者是也。

运气心痛有六:凡热、风、湿、寒、燥五气之初,皆能干心而痛,盖心为五脏之主是也。一曰热邪干心。经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心痛;少阴之复,暴喑心痛;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阳明司天,燥气下临,暴热至,甚则心痛。此在泉之热为痛,治皆以寒剂是也。

二曰寒邪干心。经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甚则心痛;阳明司天之政,四之气寒雨降,病心痛;岁水太过,民病上下中寒,烦心躁悸,心痛;岁金不及,灸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心痛;水郁之发,民病寒客心痛;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病厥心痛;太阳之复,心胃生寒,心痛痞满;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病郁冒蒙眛心痛;太阳之胜,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皆治以热剂是也。

三曰风邪干心伤胃。经云:少阳司天之政,终之气,风乃至,心痛;少阳司天,风行于地,心痛胃脘痛膈不通;岁水不及,湿乃大行,复则暴风大发,膈中痛于心腹;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膈咽不通;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心痛支满;厥阴司天,风淫所胜,胃脘当心而痛;厥阴之复,厥心痛;厥阴之胜,胃脘当心而痛。治皆以凉剂是也。

四曰湿邪干心。经云:土郁之发,心痛胁(月真);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饮积心痛;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心痛热格。治皆以凉剂是也。

五曰燥邪干心。经云:阳明之复,善太息,心痛痞满。治以湿剂是也。

六曰寒热干心。经云:少阴司天之政,寒热凌犯而争于中,寒厥入胃心痛;三之气大火行,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治分寒热多少调之是也。

运气腹痛有二:一曰土盛攻肾而痛。经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是也。

二曰火郁之发而痛。经云:火郁之发,民病腹中暴痛是也。

运气肠鸣

运气肠鸣有二:一曰土发。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

二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治以咸寒是也。

同类推荐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离睡经

    佛说离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達海叢書總目提要

    達海叢書總目提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西晋演义

    东西晋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隋唐英雄传

    隋唐英雄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魅王绝宠小嫡妃

    魅王绝宠小嫡妃

    叶非尘是个本土皮外来心的伪萝莉。继母阴柔伪善?表姐狡诈阴险?若是不安分,那她就让她们打哪来滚哪去。选夫?眼前就有个现成,但这厮是个大爷,身份高贵,俊美无疆,传言神经有点问题。不过念在你有当保镖潜质的份上,虽然老了一点点,将就收下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金色的阳光洒在家中的阳台上。我一边听着那些关于青春的歌碟,一边翻看着我青春时期所写的一些文字。那些已经泛黄的文字记录着我的成长,我的奋斗以及为青春而流泪的岁月:合川八年,永川八年,重庆八年……突然发现自己已人到中年,青春已经逝去,青春终将逝去!于是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这些虽已泛黄却是透着青春气息的文字收集整理出来,编成一本集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旧德堂医案

    旧德堂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霸追妻非卿不娶

    恶霸追妻非卿不娶

    他是豪门湦少,对别人都冷如冰霜,却唯独温暖她的世界,她是组织杀手,她冷若冰霜,不苟言笑,身份悬殊,他说,明明知道是陷阱,还要往下跳,因为我怕错过你。夏雨雪逃离杀手生活,让人所救,却要她接近在他的身边,一步一步的相处,是继续完成任务,还是日久生情?姬宫湦面对着拥有自己前世容颜的周锦,该怎么追回夏雨雪。“她是我的女人。”姬宫湦霸气的宣布。“没关系,你喜欢的女人都会喜欢我,你现在的女人也会是我的,你永远是我的手下败将。”周锦咬牙切齿的说完这句话。梦与现实的边缘,她将何去何从?
  • 都市全职鬼差

    都市全职鬼差

    十殿阎罗尽无踪,世间善恶无判官。一朝成就鬼神位,阴司天子我来当!千年大劫,神佛俱灭,当李林手持令牌打开鬼门关的时候,呈现在自己眼前的竟然是一个空旷无比的地府!既如此,我当右手紧握判官笔,左手操持生死簿,起笔勾勒,重塑阴曹地府!世人当知: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 在黑洞里喝酒

    在黑洞里喝酒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斩断红尘情深处

    斩断红尘情深处

    【完结】他本是佛门弟子,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待修得圆满便可位列仙班。他本是上古凶兽,作乱人间,为祸苍生,奈何情根深种求而不得。【第一卷仙侠耽美《斩断红尘情深处》已完结。】他手握大权,冷血无情,却偏偏对他宠之入骨。他体质特殊,容貌昳丽,却独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第二卷现代耽美《以我之名冠你姓》已完结。】
  • 冥婚之走阴人

    冥婚之走阴人

    刚满二十二岁的凌之桃回自己的村子见奶奶,可是在半路上却被一只鬼俘去强行接了冥婚。“我们不认识。”“入棺为妻,你是我妻,所以,你要履行妻子的义务。”“我保证我每天都会为你上三炷香。”“不行。”“那四炷香?”“女人,我要你生个娃儿。”从此,她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