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6500000005

第5章

病发者或用二陈汤加川芎、苍朮,倍加炒栀子,痛甚者加炒干姜,从治之法也。

轻者川芎一两,苍朮一两,山栀子炒去皮二两,姜汁蒸饼糊丸,梧子大,服七八十丸,热辣姜汤下。

重者桂枝、麻黄、石碱各等分,姜汁和蒸饼丸,桐子大,服五十丸,热辣姜汤下。

一法:轻者散之,麻黄、桂枝之类;重者加石碱、川芎、苍朮、炒山栀子去皮,作丸服。

凡治此证,必要先问平日起居何如。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气汤下之,切记!轻者用韭汁、桔梗,能开提其气血,药中兼用之。

以物拄按痛处则止者,挟虚,以二陈汤加炒干姜和之。

有虫痛者,面上白斑唇红能食,属虫,治以苦楝根、锡灰之类。

痛定便能食,时作时止者,是虫。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虫头向下,难治。先以肉汁及糖蜜食下,则引虫头向上,然后用药打出。楝树根皮、槟榔、鹤虱,夏取汁饮,冬浓煎汤下。万应丸最好。

脉坚实,不大便者,下之。

心痛,用山栀并却药止之。若又复发,前药必不效,可用元明粉一服立止。

左手脉数热多,脉濇有死血。

右手脉紧实痰积,弦大必是久病。

胃脘有湿而痛者,宜小胃丹下之。

夫心痛,其种有九:一曰虫痛,二曰疰痛,三曰风痛,四曰悸痛,五曰食痛,六曰饮痛,七曰寒痛,八曰热痛,九曰来去痛。

其痛甚手足青过节者,是各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非药物所能疗。

若蛔虫攻嚙心痛,令人恶心而吐,用川椒十粒煎汤,下乌梅丸良。

有肾气上攻以致心痛,用生韭研汁,和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

时作时止,或饮汤水下咽而作哕者,是有死血在其中,以桃仁承气汤下之。

治气馁弱人心痛,草豆蔻丸妙。

腹痛有寒积、热、死血、食积、湿痰。

脉弦,食;脉滑,痰湿。痰多作腹痛,台芎、苍朮、香附、白芷为末,以姜汁入汤调服。大法之方若此。

腹痛者,气用气药,如木香、槟榔、香附、枳壳之类。

血用血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之类。

初得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久必难施。壮实与初病宜下,虚弱衰与久病宜升之消之。凡心腹痛者,必用温散,此是郁结不行,阻气不运,故痛。

在上者多属食,食能作痛,宜温散之,如干姜炒、苍朮、川芎、白芷、香附、姜汁之类,不可用峻利药攻下之。盖食得寒则凝,得热则化,更兼行气快气药助之,无不可者。

老人腹痛,年高不禁下者,用川芎、苍朮、香弣、白芷、干姜、茯苓、滑石之类。

或曰痰岂能痛?曰:痰因气滞而聚,既聚则碍其道路,不得运,故作痛也。

诸痛不可用参、芪、白朮。盖补其气,气旺不通而痛愈甚。

白芍药只治血虚腹痛。诸痛证勿用,以酸收敛故也。

脐下忽大痛,人中黑色者,多死。

绞肠沙作痛,以樟木煎汤大吐,或白矾调汤吐之,盐汤亦可探吐;宜刺委中出血。

腹痛须用芍药。恶寒而痛者,加桂;恶热而痛者,宜加黄蘗。

凡腹痛以手重按者,属虚,宜参、朮、姜、桂之属。

凡腹痛不可以手按者属实,宜大黄、芒硝下之。

凡肥人腹痛者,属气虚兼湿痰,宜人参、二朮、半夏。

如感寒而腹痛者,宜姜、桂,呕者丁香。

如伤暑而腹痛,宜玉龙丸。

如饮食过伤而痛者,宜木香槟榔丸下之。

如禀受弱,饮食过伤而腹痛者,当补脾胃而消导,宜参、朮、山楂、曲糵、枳实、木香。

如颠扑损伤而腹痛者,乃是瘀血,宜桃仁承气汤加当归、紫苏、红花,入酒、童便煎服,下之。

有全不思食,其人本体素弱,而腹冷痛者,以养胃汤仍加桂、茱萸各半钱,木香三分。又或理中汤、建中汤皆可用,内加吴茱萸良。

腹鸣

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汤加芩、连、栀子。亦有脏寒而鸣者。

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

医学正传 【明 虞抟】

心腹痛

《内经》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盖木气被郁,发则太过,故民病有土败木贼之候也。夫胃为脾之腑,阳先于阴,故脏未病而腑先病也。甚而至于胁下如刀劙之痛者,已连及于脏矣。古方名为脾疼者是也。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故经所谓胃脘当心而痛,今俗呼为心痛者,未达此义耳。虽曰运气之胜复,未有不由痰涎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是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机侵侮而为病矣。更原厥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皆膈噎反胃之渐者也。俗医不究其源,例以辛香燥热之剂治之,以火济火,遂成危剧,良可痛哉!古方九种心痛,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曰来去痛。夫所谓冷者,惟一耳,岂可例以热药治之乎?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手足青过节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宜区别诸证而治之,无有不安之理。

《内经》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举痛论言寒邪外客而痛者甚详悉,未能尽述,学者自宜检阅。外有因实、因虚、因伤寒、因痰火、因食积、因死血者,种种不同,亦当表而出之,庶使学者易为参考焉。东垣曰:腹中诸痛,皆由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客入之,故卒然而作大痛。经曰:得炅则止。《此事难知》集论曰:伤寒中脘痛,太阴也,理中汤、黄芪建中汤之类;脐腹痛者,少阴也,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之类;小腹痛,厥阴也,重则正阳散、回阳丹,轻则当归四逆汤之类;太阴连少阴痛甚者,当变为下利不止。若夫杂病腹痛,四物苦楝汤、酒煮当归丸之类;夏月腹痛,肌热恶热脉洪数,属手太阴、足阳明,黄芩芍药汤主之;秋月腹痛,肌寒恶寒脉沉疾,属足太阴、足少阴,桂枝芍药汤主之;四时腹痛,芍药甘草汤主之。《原病式》曰:热郁于内则腹满坚结而痛,不可例言为寒也。成无己曰: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腹(疒丂)痛,太阴证也,发汗不解,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而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又曰:邪气聚于下焦,则津液不得宣通,血气不得流行,或溺濇,或血凝滞于下而生胀痛鞕痛也。若从心下至小腹皆鞕满而痛者,是邪实也,须以大陷胸汤下之。若但小腹鞕满而痛,小便利者,则是蓄血之证,小便不利者,则为溺濇之证也。其有血虚瘦弱之人,津液枯涸,传送失常,郁火燥热,煎成结粪,滞于大小肠之间,阻气不运而作痛者,宜以枳实导滞丸、备急大黄丸之类,先通其滞,止其痛,然后用四物等生血润燥之剂,以治其本。外有卒然心腹大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唇青厥逆,死在须臾,此内因食积,外感寒邪,是名干霍乱之候也,急宜以盐汤灌之,而以鹅翎探吐取涎而愈。若夫清痰留滞于胸腹之间,食积郁结于肠胃之内,皆能令人腹痛。清痰作痛者,控涎丹、小胃丹之类。食积为患者,保和丸、枳实丸之类消之,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之类下之。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此治法之大要也。

胃中若有涎饮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声,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脊胁抽掣作痛者,用小胃丹、或三花神佑丸、或控涎丹渐渐服之,能彻去病根即止。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膈痛

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各半钱,或挝脾汤加木香。膈痛而气上急者,宜苏子降气汤去前胡,加木香如数。

痰涎壅盛而痛者,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一钱,间进半硫丸。

膈痛与心痛不同。心痛则在岐骨陷处,本非心痛,乃心支别络痛耳。膈痛则痛横满胸间,比之心痛为轻。诸方称为嘈杂烦躁忪悸痰饮证也。五苓散利心、小肠之热,恐非其对。不若用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去桂,生血而益阴,此以水制火之义。亦有呷姜汤数口,或进干姜剂而愈者,此膈上停寒,中有伏饮,见热则消也。

心瘥

心瘥有痰饮所致,俗名饮瘥,有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亦类消中之状,俗名肚瘥。痰气,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一钱;胃中热宜二陈汤加黄连一钱,或五苓散加桂与辰砂。

心腹痛

心痛病,有得之日近者,有得之日久,时发动者,不问诸证,并宜异攻散、香灵汤,仍佐以挝脾汤。

若积冷而痛者,宜手拈散酒调下,于内加官桂等分,仍以挝脾汤、铁刷汤佐之。或用苏合香丸,姜汁和酒调开热服,前后心痛亦可用。

若服温药而痛愈甚者,宜微利其大便,量虚实,先进神保丸,以利为度,继进加味七气汤。若因饮食冷物而痛者,宜调气散和挝脾汤。

若因蛔作痛,蛔攻嚙心,痛有休止,其人吐蛔,或与之汤饮药饵,转入转吐,盖缘物入则蛔动,蛔动则令人恶心而吐,用川椒十数粒煎汤,下乌梅丸。有肾气逆上攻心以致心痛,用生韭研汁,和五苓散为丸,空肚茴香汤下。

腹痛之证所感不一,或因寒热,或因暑湿,或因饮食饥饱,不问何证,皆可用藿香正气散加木香半钱,或正气散调下苏合香丸。

若腹痛,欲得热手按及喜热食者,此是积冷作痛,当用理中汤或治中汤、小建中汤等药。若冷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当微利之,用藿香正气散,每服加官桂、木香、枳壳各半钱,吞下来复丹,或用苏感丸;不利,则量虚实,用神保丸。

有全不喜食,其人本体素怯弱,而又加以腹冷疼者,养胃汤,以白朮、苍朮仍加桂、吴萸各半钱,木香三分。膺腹冷痛或心脾疼者,生姜均治之。

古今医鉴 【明 龚信】

诸痛

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夫胃脘心脾痛者,或因身受寒邪,口食冷物,内有郁热,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虫动作痛,种种不同,若不分而治之,何能愈乎?余曰: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气则顺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

一心痛卒急无药,以盐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乘热饮之,吐痰而愈。此法治搅肠沙,大痛已死者立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竹间续话

    竹间续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剑封神传

    七剑封神传

    七把神剑,不同的神器轮回道路,然而面临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则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封神。只有等待,等待着记忆的复苏与回归~~~~
  • EXO之焚心

    EXO之焚心

    我爱你,可遗憾没人能够证明,了这份爱已经如鲸向海,如鸟投林了。
  • 九天凤女红颜宠

    九天凤女红颜宠

    她是现代的杀手queen,也是墨氏集团唯一合法继承人墨冰漩,十八岁生日礼物,让她穿越时空,来到异世。都说轩辕国长公主嚣张跋扈,仗着太后和皇上的宠爱肆意妄为,她是本就嚣张,还是在这副面孔下另有隐情?四大国表面和平共处,实则暗地里暗潮汹涌,她的到来,又有怎样的转机?他是洛王世子,才华横溢,冠绝天下。他不理政事,只管遍布自己的产业,敛天下之财。四国汹涌澎湃,他是继续不问朝政,袖手天下,还是以江山为聘,赢得美人在侧素手添香?
  • 山海仙尘

    山海仙尘

    修仙。修仙!在韩林看来修仙修的正是这个仙字,是那种朝游北冥暮归山的逍遥与洒脱,是一种真自在,真自由。是那种青竹雾霭,把酒吟风,时而游戏人间,时而浪迹天涯,时而独居空谷,时而倚剑红尘,闲暇时三五好友坐而论道,昔年故人重逢于江湖之上把酒言欢,笑谈往事如烟。这才是仙的逍遥。修仙之道便是教人如何修炼出一颗仙侠本心,超脱这俗世的浮华和凡尘的虚妄。曾经年少天真,羡慕仙人餐风饮露,不食五谷,乘云而来,驾鹤而去,如今而立,早知仙道飘渺,聊作此书,追忆往昔天真年少。此书属于古典仙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网游之极品大战神

    网游之极品大战神

    为了竞争本故事的女一号。女主一:“玫瑰,为懂得它的人而倾放,黑丝,为欣赏它的人而性感。”女主二:“胸无大志没关系,这年头凭的就是胸大。”女主三:“欠债,我肉偿啦……”面对如此多的强力竞争者,某萝莉怒摔胖次!……自从某男意外牛叉了之后,豪车有了,别墅也弄了,上门求打滚的妹纸更是越来越多了……
  • 梦幻西游之戮天传

    梦幻西游之戮天传

    我叫觉明,是长寿村边方寸山脚下的小道士,我最初的理想是挣千百八两银子,娶个媳妇……但是我单纯的理想随着葡萄师傅失踪而夭折了,身为方寸山最后的传人,我被迫赶往长安,途径建邺,深入龙宫。跑傲来,赶北俱,上天门下地门,进蓬莱,进小雷音寺,甚至连墨家村禁地也被我逛了个遍,一路斩妖除魔,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家财万贯的龙太子,满脑子肌肉的虎头怪,唧唧歪歪的逍遥生是我的知心好友,武功高强、俏美可人的飞燕女,成熟妩媚、御姐风情的狐美人,清纯甜美、精灵古怪巫蛮儿是我的红颜知己。随着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陈年的辛秘逐渐浮出了水面,茫茫的三界大地,我们几人能否飞升渡劫,寻找到最后一丝生的契机?
  • 审判在即

    审判在即

    为开发嘉绿朝苑,包工头杨新进驻便民村,却与当地的村民发生冲突,杨新元失手打死一村民惹下命案。杨新元在即将审判时逃跑。追查过程中一连串疑问敲打着李准的心扉,还接到一个神秘女子的电话。刘宇鸣工地闹鬼,一民工跳楼而死却被毁尸灭迹。李准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深深的陷阱里……
  • 农妇当家

    农妇当家

    穿越了,不可怕,穿成一名又丑又懒的农妇,也不可怕,因为有一个憨厚又老实的农夫宠着。谁料丈夫的亲人个个是极品!既来之则安之,且看21世纪高级美容师如何在异世调教相公,和极品亲戚断绝关系,买山买地,办工厂,开店铺,当个地主婆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墓重生

    仙墓重生

    飞升以后,真的能成仙成佛?苍茫天际之上,真有一处永生天界?古往今来,飞升成仙之人不计其数,却为何只留下无尽传说,从不见这些人再现人间呢?一个刚入门的道家弟子,意外来到了传说中的天界,才发现这里封印着无数的飞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