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700000002

第2章 史前时期(1)

血缘家族——人类社会的开始

血缘家族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形态,也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组织形态。在血缘家族中,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而祖父母和子孙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则排斥了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马克思对血缘家族这种社会组织形态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这样一层一层向下,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在血缘家族内部,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由于血缘家族本质上是一个家族,加上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生活资料不易获得,所以这种集团不可能很大,估计只有二十至四十人左右。为了寻找食物,整个集团不得不经常过着游荡的生活,因此集团与集团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在集团内部,可能已经有了两性分工,如男子负责打猎,女子负责采集野果。和原始社会的群交相比,这种婚姻形态无疑是一大进步。

和血缘家族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血亲。可以说有了血缘家族之后,血亲也就产生了。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此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罗马人出于同一父亲,从而均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子、外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各种人类社会都有一些血亲婚配禁忌。有禁止某几种亲属结婚或发生性关系,或两者都禁止的规章和法律。亲属种类永远包括某些血亲等级,而以法律限制血亲婚配的一个理论则是认为这类结合会对子女产生不利的影响的民间常识。

趣味链接:三代旁系血亲的算法

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例如,计算男方本人同表妹属于第几代旁系血亲,可先由个人经过母亲上溯至与表妹同一个血缘的外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一代,向下数至表妹的母亲,即本人的姨母,为第二代,再向下数至表妹,为第三代。男方本人与表妹即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依法禁止结婚。按此计算,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均禁止结婚。按照我国过去的传统习俗,上述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除表兄弟姐妹外,一律不许结婚,所以当前特别要着重改变表兄弟姐妹可以结婚的传统习俗。

氏族公社——人类的第一个公社制度

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氏族公社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血缘家族人数太少,在采集食物和与自然抗争方面力量明显不够。在血缘家族中,允许兄弟姐妹之间通婚,这对下一代的智力和健康都有害,因此,需要有其他血缘家族加入进来,也就是血缘家族的集合。

氏族社会的特点:生产资料的氏族占有制是氏族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氏族内部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和消费。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已有贫富和贵贱的分化;有以族长为首的管理机构,族长一般由氏族成员选举或撤换;氏族内部禁止结婚;死后遗产须留在氏族内,由同族成员继承;同氏族人有相互援助、保护及执行血亲复仇的义务;氏族有自己的名称、共同的宗教节日和墓地。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公社就趋于解体。在阶级社会初期,仍不同程度地保存着氏族公社的某些残迹。

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部分。母系氏族婚姻和氏系基本特征为: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于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父系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下一阶段: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必然要求按照父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母权制的婚姻秩序被打破了,原来对偶婚制下的从妻而居的传统,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在一夫一妻制下,妇女的劳动局限在家庭之内,以家庭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退居于从属地位。最初,这种小家庭依附于父系大家庭,生产进一步发展后,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氏族社会走到了瓦解的边缘。这时的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取代于母系氏族。

趣味链接: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社会,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 。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和支配地位。氏族社会的晚期为父系氏族社会,与母系氏族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男子在氏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原始农业——农业的开始

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大体上始于新石器时代,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重大革命。

其基本特征是: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经济也可称为原始农业。现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部分地方仍保留着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其生产发展均甚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

原始农业有以下几个起源中心:

1 .中国起源中心。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是世界农业和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起源地,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 136 种,居各起源中心之首,其中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粟、稗、大麦、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苎麻、大麻、茼麻、紫云英等。

2 .印度起源中心。指印度东部的阿萨姆地区和缅甸,主要农作物有稻、龙爪稷、绿豆、甘蔗、黄麻、芋、芝麻等。

3 .中亚起源中心。包括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阿富汗、塔吉克、乌兹别克及天山西部,起源于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

4 .近东起源中心。包括小亚细亚中心部分,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原。起源于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有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圆锥小麦、波斯小麦、二棱大麦、黑麦、燕麦、紫花苜蓿等。

5 .地中海起源中心。原产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有二粒小麦、波兰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地中海燕麦、大粒豌豆、大粒蚕豆、羽扇豆、甜莱、三叶草等。

6 .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主要农作物有高粱、豌豆、亚麻、芝麻、蓖麻,大麦有多种类型,小麦有硬粒、圆锥、二粒、波斯小麦等。

7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起源于这一中心的农作物有玉米、甘薯、陆地棉等。

8 .南美起源中心。包括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就来自这八个起源中心。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农业。

趣味链接:狗的驯养

狗的祖先是狼,后被人类驯化成家畜,这为科学界的共识。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考古学家达西·莫里认为,只有当人类开始埋葬自己的“密友”时,才是狗被驯化的真正标志。莫里对大量考古文献进行梳理后,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共发现了50余处早期人类“葬狗”遗址。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已知最早的“葬狗”行为出现在距今1.4万年前左右,地点是在如今的德国境内。可以说,1.4万年以前,狗就被驯化了。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诞生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区别是: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敲制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是磨制的。从敲制到磨制是生产方式上的进步。新时期时代的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2、发明了陶器;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和特征如下:

1西亚、北非和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这一地区成为最早出现农业和畜牧业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中对周围地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

同类推荐
  • 苏周天子

    苏周天子

    苏秉桦知道皇帝不是一个好职业,直到他真正做了皇帝,他更坚信了这一点
  • 星斗水浒

    星斗水浒

    正当红的明星小鲜肉赵翰在一次拍摄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穿越到了水浒的年代。凭借着对水浒的熟悉以及过人的机智,他一次次在打打杀杀的危险境地中死里逃生。而他过人的颜值让他屡屡遭遇桃花劫,但即使身处温柔乡,他依然不能忘却那个现代的多情女友,为了能再次返回现代和他的女友相聚,他用尽手段争权利,心存杀机夺法宝,把一个水浒世界闹得天翻地覆。
  • 五代之杀伐天下

    五代之杀伐天下

    既然这个时代没有一个男人敢站出来顶天立地,那么就由我来杀伐天下!
  • 鉄骊王

    鉄骊王

    唐元和十年(815年),黑水靺鞨国被渤海国打败,军师带着乌林哒逃亡过程中结识雪赤洪烈,并就此卷入部落之间纷争。野心膨胀的渤海国为得到将军印四处追杀乌林哒,最终雪刺洪烈打败了渤海国,成为了威震八方的鉄骊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热门推荐
  •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他们邂逅在秋风涤荡的午后,秋叶零落,迷藏娇嗔。此后的七年里,两个人频频邂逅,却未能遂愿。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他为了她走上文字的道路,开始写小说。她为了他,从冰山冷美人,变成温柔俏佳人。经历了2012,经历了生与死,经历了爱与恨。到最后,是否依旧难舍难分,扪心自问,心中那一汪清流到底作何解释,那是爱吗?
  •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书生王子进在入京赶考的途中偶遇一个白衣翩翩的佳公子。他明明也是考生,却大字不识几个,并且屡次解救王子进于危难之中。这个奇怪的白衣人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在命运的安排下,两位好友又该迎接怎样的结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Idle Ideas in 1905

    Idle Ideas in 1905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人系统

    杀人系统

    李生因为在地球上偷看隔壁美女洗澡被发现一不小心撞杆穿越了在这个地方到处装逼走上人生巅峰
  • 鬼在人世

    鬼在人世

    一只迷茫的鬼没有记忆、没有目标、没有目的地、直到遇到了她、为了她,我愿意暴露阳光之下。为了她,我愿意魂飞魄散救她。我不愿成佛,只为她。我不愿投胎,只为她。
  • 子非魔

    子非魔

    黑暗当中的永生是最为孤独的,因为没有感情,所以无法体会这难熬。直到它的出现,它的消失,黑暗的世界,终究还是厌倦了,最后和它一起离开的还有黑暗当中的永生。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御宅闯三国

    御宅闯三国

    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重生到了乱世,胸无大志,为了猎艳而重生。乱世猎艳有这么简单么?不为了生存活着就得死!有于吉这个金手指帮助?金手指也不是万能的!有了金手指麻烦更大!
  • 网游格斗之全职高手

    网游格斗之全职高手

    格斗网游《勇士激战》第一高手病逝,不想却重生在他人身上,是追寻更高境界的格斗秘技,还是为了重铸神话传说,且看主角如何游戏中叱咤风云,生活中更是香艳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