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0800000041

第41章

论礼记所说之义古今可以通行

朱子曰,仪礼是经,礼记是解仪礼,且如仪礼有冠礼,礼记便有冠义,仪礼有昏礼,礼记便有昏义,以至燕射之礼,莫不皆然,此朱子所以分别仪礼为经,礼记为传,而有仪礼经传通解之作也,郊牲冠义一节孔疏云,以仪礼有士冠礼正篇,此说其义,下篇有燕义昏义,与此同,乡饮酒义孔疏云,仪礼有其事,此记释其义,聘礼孔疏云,此篇总明聘义,各显聘礼之经于上,以义释之于下,据此则孔颖达已明言诸义是解仪礼,非始于朱子矣,冠义自为一篇,郊特牲复有冠义一节,盖由解此义者,不止一家,天地合而后万物生焉一节,又是昏义,此二节之间有一节云,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也,此记者明言礼以义为重,乃冠昏饮射燕聘祭义之发凡,治礼经者,虽重礼之节文,而义理亦不可少,圣人所定之礼,非有记者发明其义,则精意闳旨,未必人人能解,且节文时有变通,而义理古今不易,十七篇虽圣人所定,后世不尽可行,得其义而通之,酌古准今,期不失乎礼意,则古礼犹可以稍复,后世用礼记取士,而不用仪礼,诚不免弃经任传之失,而礼记网罗浩博,与十七篇亦当并行,焦循礼记郑注祉疏序曰,周官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曰,礼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万世制礼之法可矣,夫周官仪礼,固作于圣人,乃亦惟周之时用之,设令周公生字文周,断不为苏绰卢辨之建官设令,周公生赵宋,必不为王安石之理财,何也,时为大也,且夫所谓诗者岂一代为一时哉开国之君,审其时之所宜,而损之益之,以成一代之典章度数,而所以维持此典章度数者,犹必时时变化之,以掖民之偏,而息民之诈,夫上古之世,民苦于不知,其害在愚,中古以来,民不患不知,而其害转在智,伏羲之时,道在折民之患,故通其神明,使知夫妇父子君臣之伦,开其谋虑,使知树艺贸易之事,生羲农之后者,知识既启,诈伪百出,其黠者往往窥长上之好恶,以行其奸,假军国之禁令,以济其贼,惟聪明睿智,有以鼓舞而消息之,故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吾于礼运礼器中庸大学等篇,得其微焉,锡瑞案焦氏于三礼轩轾太过,谓民患在智,近于老氏之旨,与世界进化之理不符,惟发明礼时为大之义甚通,言礼者必知此,乃不至于拘碍难行,抱朴子省烦篇云,冠昏饮射,何烦碎之甚耶,好古官长,时或之,至乃讲试累月,犹有过误,而欲以此为生民之常事,至难行也,余以为可命精学洽闻之士,使删定三礼,割弃不要,次其源流,总合其事,类集以相从,务令约俭,无令小碎,条牒各别,令易案用,朱子语录云,古礼于仿,实是难行,后世有大圣人者作,与他整理一过,令人苏醒,必不一一如古人之繁,但放古人大意,简而易行耳,此正得其义而通之,期不失乎礼意之说也。毛奇龄谓礼记旧谓孔子诏七十子,共撰所闻以为记,仪礼,则显然战国人所为,仪礼逊礼记远矣,务反朱子之说,亦轩轾太过。

论记记文多不次若以类从尤便学者惜孙炎魏徵之书不传

礼记四十九篇,众手撰集,本非出自一人,一篇之中,杂采成书,亦非专言一事,即如曲礼曰,若夫坐如尸,立如齐,郑注云,若夫言欲为丈夫也,春秋传是谓我非夫,其说似近迂曲,刘敞七经小传曰,案曾子曰,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此两若夫之文同,疑曲礼本取曾子之言,而误留若夫,不然,则全脱一简失弗讯以下十五字,朱子答潘恭叔曰,曲礼杂取诸书精要之语,集以成编,虽大意相似,而文不连属,如首章四句,乃曲礼古经之言,敖不可长以下四句,不知是何书语,又自为一节,皆禁戒之辞也,贤者以下六句,又当别是一书,临财毋苟得以下六句,又是一书,亦禁戒之辞,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刘原父以为此乃大戴记曾子事父母篇之辞,若夫二句失于删去,郑氏谓此二句为丈夫之事,其说误矣,此说得之,礼从宜,使从俗,当又是一书,锡瑞案刘氏与朱子之说是也,礼记他篇,亦多类此,故郑君门人孙炎已有类钞,而书不传,魏徵因之以作类礼,而书亦不传,王应麟因困学纪闻云,魏徵传曰,以小戴礼综汇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数年而成,太宗美其书,录内罕,艺文志云,次礼记二十卷,旧史谓采先儒训注,择善从之,谏录载诏曰,以类相从,别为篇第,并更注解,文义粲然,会要云,为五十篇合二十卷,元行冲传,开元中魏光乘请用类礼列于经,命行冲与诸儒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采获刊缀为五十篇,张说言戴圣所录,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魏孙炎始因旧书レ类相比,有如钞掇,诸儒共非之,至徵更加整次,乃为训注,恐不可用,帝然之,书留中不出,行冲著释疑曰,郑学有孙炎,虽扶郑义,乃易前编,条例支分,箴石间起,马增革,向逾百篇,叶遵删修,仅全十二,魏氏采众说之精简,刊正芟砻,朱文公惜徵书之不复见,此张说文人不通经之过也,行冲谓章句之士,疑于知新,果于仍故,比及百年,当有明哲君子,恨不与吾同世者,观文公之书,则行冲之论信矣,锡瑞案戴记不废,张说有存古之功,类礼不传,说亦有泥古之失,当时若新旧并行,未为不可,朱子惜类礼不复见,是以有仪礼经传通解之作,吴澄作礼记纂言,更易次序,各以类从,近人惩于宋儒之割裂圣经,痛诋吴澄,并疑能解之杂合经传,平心而论,礼记非圣人手定,与易书诗春秋不同,且礼经十七篇,已有附记,礼记文多不次,初学苦其难通,曲礼一篇,即其明证,若加分别部居,自可事半功倍,据隋志礼记三十卷,魏孙炎注,则其书唐初尚存,炎学出郑门,必有依据,魏徵因之,更加整比,若书尚在,当远胜于经传通解礼记纂言,而大有益于初学矣,陈澧云,孔疏每篇引郑目录云,此于别录属某某,礼记之分类,不始于孙炎魏徵矣,今读礼记当略仿别录之法,分类读之,则用志不纷,易得其门径。

论郑注引汉书引谶纬皆不得不然习礼记者当熟玩注疏其余可缓

马端临文献通考曰,三代之礼亡于秦,继秦者汉,汉之礼书,则前有叔孙通,后有曹褒,然通之礼杂秦仪,褒之礼杂谶纬,先儒所以议其不纯也,然自古礼既亡,今传于世者,惟周官仪礼戴记,而其说未备,郑康成于三书皆有注,后世之欲明礼者,每稽之郑注以求经之意,而郑注亦多杂谶纬及秦汉之礼以为说,则亦必本于通褒之书矣,此二书者,汉隋唐三史艺文志,俱无其卷帙,则其书久亡,故后世无述焉,然魏晋而后所用之礼必祖述此者,锡瑞案马氏之说甚通,自孔子时而经不具,后世所谓三礼由孔子及七十子后学者撰集,虽未必与古礼尽合,而欲考古礼者舍三书无徵焉,通为秦博士,习秦仪,秦之与古异者,惟尊君卑臣为太过,其他去古未远,必有所受,观秦二世时议庙制,引古七庙之文,可见通所定礼,不见于汉艺文志,盖犹萧何之律,韩信之军法,其书各有主者,不在向歆所校古秘书内,许氏异义间引通说,则郑君注礼,亦必采用之矣,褒本习庆氏礼,乃高堂生后仓所授,其引谶纬,东汉风气实然,纬书多先儒说经之文,观礼纬含文嘉可见,郑注礼间引谶纬,如耀魄宝灵威仰之类,或亦本之于褒,古礼失亡,通定礼采秦仪,郑注礼用汉事,褒与郑又引及谶纬,皆不得不然者,后人习用郑说,而于通杂秦仪褒杂谶纬则议之,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或且并诋郑君,如陈傅良谓郑注周礼之误有三,汉官制皆袭秦,今以比周官,王应麟引徐筠微言,亦同此说,欧阳修请删注疏中所引谶纬,张璁且以引谶纬为郑君罪案而罢其从祀,如其说则汉以后之说礼者,不亡于秦火,而亡于宋明诸人矣,朱子曰,礼记有说宗庙朝廷说得远,复杂乱不切于日用,若欲观礼,须将礼记节出切于日用常行者,如玉藻内则曲礼少仪看,又曰,郑康成考礼名数大有功,又或问礼记古注外,无以加否,曰,郑注自好看,看注看疏自可了,朱子推重礼记注疏,此至当之论也,孔颖达于三礼,惟疏礼记实贯串三礼及诸经,有因记一二语,而作疏至数千言者,如王制制三公一命卷云云,疏四千余字,比年一小聘云云,疏二千余字,月令郊特牲篇题疏,皆三千余字,其余一千余字者尤多,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又非好为繁博也,既于此一经下详说此事,以后此事再见,则不复说,亦犹郑注似繁而不繁也,学者熟玩礼记注疏,非止能通礼记,且可兼通群经,若卫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空衍义理者多,杭世骏续礼记一百卷,亦未免于炫博,陆元辅陈氏集说补正,足匡陈澔之失,王夫之礼记章句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虽有可采,皆不及孔疏之详博,亦不尽合古义,此等书皆可缓,郑注礼记因卢马之本而加校正,其所改字必有精意,宋陆佃方悫马唏孟等,以郑改读为非,而强如本字读之,解多迂曲,又或以后世之见疑古礼之不近人情,不但疑注疏,而并至疑经,足以迷误后学,陈澔集说尤陋,学者仍求之注疏可也。

同类推荐
  • 留东外史

    留东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霁后贻马十二巽

    霁后贻马十二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分别业报略经

    分别业报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儿语补

    小儿语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病榻寤言

    病榻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血咒

    血咒

    万年诅咒,承载着暴风血雨,一场毁灭性灾难即将来临。血颜,从出生就注定会有不寻常命运,万年血咒的寄托,血族的重任母亲的仇恨,从弱小到强大,一步步成为世界强者,看似坚强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无奈。“我本无心争夺,奈何命运与自己开了个玩笑。”“若我不去战斗,被敌人杀了,还有指着我的头颅说:看,这就是奴隶!”“我绝不能让世界落入我所厌恶的人手中!”
  •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本书集结了大量优秀、感人的故事篇章。故事多以小见大,大都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故事能够带给人们正能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在简单阅读的同时能够收获知识,在大家喜欢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 糖果公主之恋你失心

    糖果公主之恋你失心

    她,宁泌瑜没有父母,没有身世,在这个世界生活的很富有真是个奇迹!她,爱吃棒棒糖。并且棒棒糖对于她来说,是没有的食物。更奇怪的是,棒棒糖是她的输血产品,是她的能量充足,还是她唯一不可失去的东西!她,对校草不感兴趣,却有着花痴们羡慕的美貌。她贸然的吃了一种棒棒糖,就这样为她的爱情开启了铺垫。她被说是魔法国的使者,要找失散的棒棒糖,完成使命。然而,棒棒糖的魔力带给她爱情的启发,桃花运慢慢的出现在她身上。守护精灵果果,还常常叫她公主!这是怎么一回事?她吃的每个漂亮棒棒糖怎么都让她变得越来越奇怪了?身份的秘密,上一世的记忆,一切的真相!是怎么一回事?
  • 汉末二世祖

    汉末二世祖

    老天似乎开了一个玩笑,昔日杀手之王竟然穿越到了汉末最出名的二世祖身上!在这个金戈铁马,百舸争流的时代,豪杰沙场热血,名士谈笑风流,望族暗搅局势。文不成武不就的二世祖又要如何逆天改命,终止那茶几般的人生?
  •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教你如何穿衣,做一个会打扮的四季漂亮的女人。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展示了大量实用又易于搭配的穿戴方案。每一小节里另附穿戴小贴士,给女性着装更多丰富、细致的细节提示。期望女性通过阅读本书提升对时尚潮流的感知力,塑造最适合自己的美丽女性新形象。
  • 增慧陀罗尼经

    增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仙守则

    修仙守则

    修仙守则一:不该管的闲事不要管。修仙守则二:不该泡的女人不要泡。修仙守则三:不该有的恻隐不要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还修什么仙,我陈默修仙但求顺心意。前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以为在条条框框之中便能求得安稳,最后还不是落个身殒道消?这一世,我陈默,修的是无畏心,走的踏天道,颠覆所有的规则,便是我陈默的修仙守则!
  • 我欲成仙

    我欲成仙

    人世间纵有千般繁华,万种风情,也难留住我成仙的决心。我只是路过红尘的精灵,美丽高贵的仙子才是我的追求。可是,那灯火阑珊处,清风朗月间,谁独自神伤,谁对影憔悴?英雄意、儿女情。是谁让我心生不舍,是谁许下来世的盟约?情,究为何物,缚住我欲待飞的双翅?
  • 重生之刀剑封魔录

    重生之刀剑封魔录

    22世纪的经典硬派网游,橡皮公司的巅峰之作。无数玩家换掉了游戏头盔戴上了象征永恒的刀剑戒指。谢氏集团的公司谢天,不幸在一场家族争斗中遭到谋害。意外重生,回到了数年前刀剑封魔录公测的时候。等待他的不在是娱乐的消遣,而是刀剑江湖的腥风血雨,现实中的力挽狂澜。命中注定不可能平凡的谢天得到了贪天狼星的眷顾拥有了传奇的一生..想知道谢天如何笑傲江湖,从一个游戏白丁变成叱咤风云的一代霸主?泛着妖媚蓝光的戒指又预测着什么?欢迎您的阅读,重生之刀剑封魔录。书友群q群69406193、高级群141696675!
  • 靠自己最好

    靠自己最好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敢想感做、爱我所爱、笑对人生、打破常规、树立目标、以勤补拙、珍惜机遇、善于总结、磨砺悟性、纵横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