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41000000038

第38章

◎应劭(六)

◇风俗通义(三)

《易·噬嗑》为狱,十月之卦,从犬言声,二犬亦所以守也(《意林》云:」「狱字,二犬字言,无情状,犬亦得之。」与此所引小异。)廷者,阳也,阳尚生长。狱者,阴也,阴主刑杀。故狱皆在廷北,顺其位。《诗》云:「宜犴宜狱。」犴,司空也。《周礼》,凡万民之有罪过,未离于法者,桎梏以上,坐诸嘉石,役诸司空,令平易道路也。(《御览》六百四十三)

《周礼》,三王始作狱。夏曰夏台,言不害人,若游观之台,桀拘汤是也。殷曰里,言不害人,若于闾里,纣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囹,令;圄,举也。言令人幽闭思愆,改恶为善,因原之也。今县官录囚,皆举也。(《意林》,《御览》六百四十三)

自辛为自辛,令其辛苦忧之也。秦皇谓自辛字似皇,故改为罪。(《意林》《御览》六百四十一)

囚,遒也,言辞穷情得,以罪诛遒也。礼,罪人置诸圜土。故囚罪人,置诸圆土,故囚字为口中人,此其象也。(《意林》,《初学记》二十,《御览》六百四十二)

械,戒也,所以警戒,使为善也。桎,实也,言其下垂至地,然后吐情首实。(《御览》六百四十四)

顷者廷尉多墙面而苟充兹位,治书侍御史不复平议,谳当纠纷,岂一事哉!里语曰:「县官漫漫,冤死者半(《御览》二百二十六,又四百九十六)。」昔在清平之世,使明恕君子哀矜折狱,尚有怨言,况在今时耶?(《意林》上承「里语」三句)

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作乐,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呼之,搏髀援琴,抚弦而歌者三。其一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з,今日富贵忘我为。」其二曰:「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其三曰:「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坟以瓦,覆以柴,舂黄藜,扼伏鸡,西入秦,五皮,今日富贵捐我为。」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乐府解题》,《书钞》百二十八,《御览》五百七十二)

司农黄昌为蜀郡太守,得所失妇,便为正室,使后妇下之。(《通典·礼》四十九虞议引,又八十九)

河南平阴庞俭,本魏郡邺人,遭仓卒之世,失亡其父。时俭三岁,弟才襁抱耳,流转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余万,遂温富。俭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苍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余,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说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诘其由。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邺时,在富乐里宛西。妇艾氏女,字阿横。大儿字阿嶷,小儿曰越子。时为县吏,为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腋下赤志如半栉。」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俭子历二千石、刺史七八人。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子孙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庐里者,兄弟二人,家买奴,得公尔。(《艺文类聚》三十五,《御览》百八十九,又四百七十二,又五百,又八百三十六)

蜀郡任嘉,年三四岁时,父腾为诸生,于汉中就师。有盗贼,道路断绝。蜀亦覆没,转客长沙,为州郡吏。后嘉为长沙太守,腾为奏曹掾,默知嘉实其子也。嘉母语次谓嘉曰:「奏曹任掾,则汝父也。但差老耳。」嘉曰:「天下岂独蜀有一任?夫人何以老更生邪意?」母曰:「咄!我守养汝,数十年嫌讥,岂以垂没,更失计哉!顾实真父,不可弃捐。」后嘉问掾:「声音何类太守?何州里邪?」掾曰:「本犍为武阳人,蓬转流宕到此。」母察审谛,又识左车前赘,因出抱持,对之流涕。嘉自拔榻,欷哽咽。(《御览》二百五十九)

陈留太守泰山吴文章,少孤,遭忧衰之世,与兄伯武相失。别二十年后,相会下邳市中,争计共斗。伯武殴文章,文章欲报击之,心中忄妻怆,手不能举,大自怪也。因投杖于地,观者咸笑之。更相借问,乃亲兄也。相持涕泣。观者复曰:「兄校弟不得报兄。向者所笑,乃其义也。」(《御览》五百十六,又八百二十七)

汝南周霸,字翁仲,为太尉掾。妇于乳舍生女,自毒无男,时屠妇比卧得男,因相与私货易,裨钱数万。后翁仲为北海相,吏周光能见鬼,署为主簿,使还致敬于本郡县,因告光曰:「事讫,腊日可与小儿俱上冢。去家经十三年,不躬尝。主簿微察知,相先君宁息,会同饮食忻娱否。」往到于冢上,郎君沃酹,主簿俯伏在后,但见屠者弊衣蠡结,踞神坐,持刀割肉。有五时衣带青墨绶数人,彷徨阴堂东西厢,不敢来前。光怪其故。还至,引见。问之,乞屏左右。起造于膝前,白事状如此。翁仲曰:「主簿出,勿言。」因持剑上堂,问妪:「女何以养此子?」妪大怒曰:「君常言儿体质声气喜学似我。老公欲死,为作狂语!」翁仲具告之曰:「祀祭如此。不具服,子母立截。」妪辞穷情竭,泣涕具陈其故。时子年已十八,呼与辞决,曰:「凡有子者,欲以承先祖。先祖不享血食,无可奈何。」自以衣裘僮仆车马迎取其女。女嫁为卖饼子妇,后适安平李文思,文思官至南阳太守。翁仲使养从弟子熙,为高邑令。神不歆非类明矣,安得养他人子乎?(《意林》,《御览》三百六十一,又八百八十三)

将作大匠陈国公孙志节有苍头地馀,年十七,情性聪慧,仪状端正,工书疏。志节为户曹史,令地馀归取资用,因持车马亡去。到丹阳,自云姓王名斌,字文高,遂留为诸曹史,志节拜扬州刺史。郡选曹,衣冠子弟皆出斌下,乃用之。斌乞屏左右,叩头涕Д曰:「斌即明使君地馀地。」斌后为苍梧太守。(《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九,《御览》五百)

杨范,字文瑞,齐人。齐、宋之乱,母在贼中。采椹,藏于地,夜取之进母。如是非一。忽于地中得米十斛,上有字云:「米十斛,赐孝子杨范,以资给母。」(《御览》四百十一)

汝南王叔汉,父子方,出游二十余年不还。叔汉作尚书郎,有人告子方死于汝南,即遣兄伯三往迎丧,叔汉即发哀,诏书赙钱二十万。既而子方从苍梧还,叔汉诣阙,乞纳赙钱,受虚妄罪。灵帝诏将相大夫会议之。博士任敏议云:「凡人中寿七十,视父同侪亡,可制服也。子方在远,人指其处,不可验也。罪不可加焉。」诏书还钱,复本官。(《意林》)

济北李登为从事史,病,得假归家,延期。后被召,登自嫌不甚羸瘦,谓双生弟宁曰:「我兄弟相似,人不能别,汝差类病者,代我至府。」宁曰:「府君太严,得毋不可?」登曰:「我新吏耳,无能识者。我自行见主,必死。」宁诣府,主不辨。后为人所言,事发觉,遂杀登。(《御览》六百三十四)

陈留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伯喈曰:「我今日妆宁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牵伯喈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答曰:「我故伯喈也。」盖亲密莫过夫妇,然尚如此,况于初未相见,而责先识之乎!(《御览》三百九十六,又四百九十二。《艺文类聚》三十二云:「有张伯偕、仲偕兄弟,形貌绝相类。仲偕妻新妆竟,忽伯偕至,乃戏问曰:「今日妆饰好否?」伯偕应之曰:「我伯偕也。」妻乃趋避之。须臾,又见伯偕,犹以为仲偕,告云:「向大错误。」伯偕曰:「我故伯偕也。」)

陈留有富室公,年九十无子,取田家女为妾,一交接即气绝。后生得男。其女诬其淫有儿,曰:「我父死时年尊,何一夕便有子?」争财数年不能决。丞相邴吉出上殿决狱云:「吾闻老公子不耐寒,又无影。」时岁八月,取同岁小儿俱解衣裸之,此儿独言寒。复令并行日中,独无影。大小叹息,因以财与儿。(《意林》,《御览》三百八十八,又八百三十六)

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裁数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大妇女甚不贤。公病困,思念恶婿争其财,儿判不全,因呼族人为遗令云:「悉以财属女,但遗一剑与儿,年十五,以还付之。」其后儿大,姊不肯与剑,男乃诣郡自言求剑。谨案:时太守,大司空何武也。得其辞,因录女及婿,省其手书,顾谓掾史曰:「女性强梁,婿复贪鄙。其父畏贼害其儿,又计小儿正得此财,不能全护,故且俾与女,内实寄之耳,不当以剑与之乎?夫剑者,亦所以决断也。限年十五者,智力足以自活。度此女婿必不复还其剑,当闻县官,县官或能证察,得以见伸展也。凡庸何能思虑强远如是哉!」悉夺取财以与子,曰:「弊女恶婿,温饱十五岁,亦以幸矣。」于是论者乃服,谓武原情度事得其理。(《御览》六百三十九,又八百三十六)

南郡谳女子何侍,为许远妻。侍父何阳素酗酒,从远假求,不悉如意,阳数骂詈,远谓侍:「汝公复骂者,吾必揣之。」侍曰:「类作夫妻,奈何相辱?揣我公者,搏若母矣!」其后阳复骂远,远遂揣之,侍因上搏姑耳再三下。司徒鲍宣决事曰:「夫妻,所以养姑者也。今远自辱其父,非姑所使。君子之于凡庸,尚不迁怒,况所尊重乎?当减死论。」(《御览》六百四十)

陈留有赵者,酒后自相署,或称亭长督邮。复于外骑马,将绛幡,云:「我使者也。」司徒鲍宣决狱云:「骑马将幡,起于戏耳,无它恶意。」(《御览》八百四十六)

汝南张妙会杜士,士家娶妇,酒后相戏,张妙缚杜士,捶二十下,又悬足指,士遂至死。鲍昱决事云:「酒后相戏,原其本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意林》,《御览》八百四十六)

临淮有一人,持一匹缣,到市卖之。道遇雨被戴,后人求共庇荫,因与一头之地。雨霁当别,因共争斗,各云我缣。诣府自言。太守丞相薛宣劾实,两人莫肯首服。宣曰:「缣直数百钱耳,何足纷纷自致县官。」呼骑吏中断缣,各与半,使追听之。后人曰受恩,前撮之。缣主称怨不已。宣曰:「然。固知当尔也。」因诘责之,具服。俾悉还本主。(《意林》,《御览》四百九十六,又六百三十九,又八百十八)

汝南陈公思为五官掾,王子为兵曹,行会食下亭。子曾以县官事考杀公思叔父斌,斌元子,公思欲为报仇,不能得。卒见子,不胜愤怒,便格杀之。还府归死。时太守太傅胡广,以为陈公思追念叔父,仁勇愤发,手刃仇敌,自归司败,便原遣之。(《御览》四百八十二)

颍川有富室兄弟同居,两妇皆怀妊数月。长妇胎伤,因闭匿之,产期至,同到乳舍。弟妇生男,夜因盗取之。争讼三年,州郡不能决。丞相黄霸出坐殿前,令卒抱儿,去两妇各十余步,叱妇曰:「自往取之。」长妇抱儿甚急,儿大啼叫。弟妇恐相害也,因乃放与,而心甚自凄怆,长妇甚喜。霸曰:「此弟妇子也。」责问大妇,乃伏。(《意林》,《御览》三百六十一,又六百三十九)

平原郡谳胡谭,取周碧为妻。谭阴阳不属,令碧与李芳、张少奸通,冀得其子。(《艺文类聚》三十五)

巴郡宋迁,母名静,往阿奴家饮酒。迁母坐上失气,奴谓迁曰:「汝母在坐上何无宜适?」迁曰:「肠痛误耳。人各有气,岂止我母!」迁骂奴,奴乃持木枕击迁,遂死。(《御览》八百四十六)

扶风苏不韦,父为司隶李皓所逮。皓迁司农,不韦穿府北垣,径上听事,斫皓卧具。皓一宿数迁。(《御览》七百八)

《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后汉·东夷传》文,注云「见《风俗通》」)

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无君臣上下,健者为豪,不能相一。种别部分,强者陵弱,转相抄盗。男子战死以为吉,病终者送之凶。(《御览》七百九十四)

氐,言抵冒贪饕,至死好利,乐在山,本西南夷之别种,号曰白马。孝武帝遣中郎将郭昌等引兵征之,降,复以为武都郡。(《御览》七百九十四)

貊者,谨案:《春秋传》「大貊小貊」。貊,略也,薄也。不知送往劳来,无宗庙粢盛,赋敛薄也。(《御览》七百八十)

胡者,谨案:《汉书》,山戎之别种。又胡者,互也,言其被发左衽,言语贽币,事殊互也。(《御览》七百九十九)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史记·匈奴传》索隐)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瓠。下令之后,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瓠。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服斑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乐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各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央徒。(《后汉·南蛮传》文,注云「以上并见《风俗通》」。)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砥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背著尾。(《后汉·西南夷传》文,注云「已上并见《风俗通》」。)

巴有ク人剽勇,高帝为汉王时,阆中人范目说高祖,募取ク人定三秦,封目为良中慈钪凫侯,并复除目所发ク人卢、朴、沓、鄂、度、夕、袭七姓,不供租赋。阆中有渝水,ク人左右居,锐气善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令乐府习之。(《文选·蜀都赋》注)

瓠之后,输布一匹二丈,是谓ク布。廪君之巴氏,出家布八丈。(《文选·魏都赋》注)

廪君乘土船,下至夷城,石岸曲。廪君望之如穴状,曰:「我既道穴中,又入此,奈何?」石岸为崩,广三丈余,陛级之。廪君行至上岸,上岸有平石,广长五丈,休其上,投算计,算处皆有石,因立城其旁。(《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士犯罪,止依鲜卑山,后遂繁息。今皆髡头衣赭,亡徒之明效也。(《御览》六百四十九)

东方曰夷。东方仁,好生,万物抵触地而出。夷者,抵也。其类有九。南方曰蛮,君臣同川而浴,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西方曰戎,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北方曰狄,父子嫂叔,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类有五。(《通鉴注·汉纪》二十五)

△音声

相,拊也。所以辅相于乐,奏乐之时先击相。(《御览》五百八十四)

雅,形如漆筒,有椎。《礼》云「讯疾以雅」是也。(同上)

论数(《御览》引《风俗通·论数》曰:「者,奇也。」「论数」当是篇名。)

十十谓之百,十百谓之千,十千谓之万,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十垓谓之秭,十秭谓之选,十选谓之载,十载谓之极。有物有事者,纪于此矣。过此往者,则其数可纪,其名未之或闻也。夫数,一为特侯奇只,二为再偶两双,三为参,四为乘。(《御览》七百五十)

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光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沟,沟生涧,涧生正,正生载。载,地不能载也。(《广韵》五《旨》)

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步。(《文选·四子讲德论》注)

者,奇也。履舄之一也。(《御览》六百九十七)

斛者,角也。庾三斛四斗,秉二十四斛。(《御览》八百三十)

同类推荐
  • 西山群仙会真记

    西山群仙会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闽都记

    闽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明鉴真经

    太上明鉴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略法华三昧补助仪

    略法华三昧补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因明正理门论本

    因明正理门论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道德真经传

    道德真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先祖的故事

    我先祖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利玛窦、徐光启与熊三拔的后代。四百年前,利玛窦、熊三拔跋山涉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与徐光启相遇,共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四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也走到了一起,追溯古时,谈论当下。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由三位后人分别叙述他们祖先的生平故事、历史贡献及迄今的家族发展史。在2010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之际,本书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书稿中文后附意大利文。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本书从中国文学历史画卷中采撷了部分精髓,从散文、赋、诗、词、戏曲、小说等文体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概览,从远古时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到当今喧哗的收集网络文学,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进行详细介绍。
  •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11世纪时,党项人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盘踞中国西北两百年,曾经与宋、辽、金、蒙古等并立。岂料横扫欧亚战无不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临终遗嘱要将西夏党项一族斩尽杀绝!在蒙古人的铁骑践踏与驱逐下,党项人失所流离,不知所终。诗人记者唐荣尧跋山涉水,将脚印送往历史故地的角角落落,步量访谈,与史籍印证,顺源溯流,追寻他们的蛛丝马迹,发现他们的最后去处,破解了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历史疑案……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第一太监

    第一太监

    他是一个曾被皇帝无情的逐出深宫的太监。他是一个不甘于命运的、却又注定不平凡的太监。太监并非阴柔、太监亦非冷酷。武林、朝廷,任他独舞。历经官场沉浮、当武功出神入化时、举手抬足间、又有谁能不服?
  •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讲述了在粤北一个被称作“盗墓村”的地方土生土长的“我”,与老千接了某个神秘老板的“单子”。“我”找到天生第三只“鬼手”的“公子寻”,路遇我的其他几位师兄妹、没有耳朵的神秘男人、离奇道人。在与其他人合作、斗争的同时,我们遭遇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奇毒无比的人面蜘蛛、可怕的竹筒怪、吃人的哝哝姐;见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离奇场景:“鬼”新娘、“鬼”跳崖、龙口衔棺、地底水车、割脸葬等。
  • 义行天下情为重

    义行天下情为重

    她的前世,是火凤之女,五岁时,却惨遭抛弃,被丢到萧家的门口。从此,她改名为萧云遥。无情,无心。十一岁学成,纵横三界;二十一岁无敌三界。随后,莫名的成了萧家家主!但是在她五百岁时,萧家惨遭灭门,她为了保住萧家一脉,与几十万天兵同归于尽!转世重生,阴差阳错,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抉择?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凤有傲羽,当掌九天!三生劫祸,劫后重生,且看她如何风云天下,如何逆天而行!此文脱离正常轨道,不喜者慎入。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