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8900000007

第7章

習氣論第四

總篇上

論曰。惑亦多名矣。習氣蓋其一也。習本非正。而有名正使言者。有對正使言者。有與正使互言之者。今論則後二例也。夫既對正使言之。則本無自體。從正惑而為氣分。亦習續於前之謂也。故曰數習煩惱。所成氣分。習之氣故。即其義焉。譬之如久鎻脚。如乳母衣。如盛香之器。或囗而囗無則如微煙。如少鹽投於大河。其為習氣亦然。原囗一真理性。本明本淨。尚何惑染之有。惟其理雖本明。而實未嘗明。性雖本淨。而實未嘗淨故。於是有惑染焉。有習氣焉。所以竪言之有三。曰見思。曰塵沙。曰無明。橫言之亦三。曰貪。曰瞋。曰癡。總言之亦三。曰煩惱。曰障。曰惑。至於曰蓋曰纏曰流曰結曰使曰塵勞等。皆惑染之出。開合之異名也。然則理之有惑雖多。不同虗妄而已矣。惑之有習雖多。不同餘分而已矣。苟知虗妄非實。必達所以破妄之要。若知餘分難除。則識所以斷習之本。此其一家。論習惑之微意也。但惑有通別。則名相不可不辨。習有小大。則其義不可不分。圓位論斷。而有有無進否之異。文相所指。而有好惡見愛之殊。至於教門關涉。有如扶習侵習之說。俱斷圓斷等義。是皆自昔所議。而不可不明者。故於是論之。

別例中

右習氣類文。總四十有六。言三惑正使名相者九。約大小乘言習氣不同者十二。明圓位斷習有無進否者八。文指結習有通別同異者七。示正習斷破文涉餘義者十。凡五例。

三惑正使名相例(六。九。十。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十八。二十)

論曰。習氣正使。本末之異也。苟不先明詣本。則末何所云。所謂正使。則三惑也。夫惑本不定三。約所障諦理法相。中當而云三爾。故曰見思阻乎空寂等。又曰。通別見思。障畢竟空等。(此復稍異後當揀之)今還約三惑。從諸名相。義例非一。凡十義明之。一從得名。則有從解從體從所障以名者。如見惑兼體解。思惑唯從解准例。無明則從體。塵沙從所障。又亦三惑通名無明。而有枝本之異。通名無知。而有染汙不染汙之別。通名見思。而有通別之殊。則所從得名。可以例推。亦不一槩也。二從惑相。則界內外。各有相應獨頭。謂相應則。與諸使合者。獨頭則。直爾障理而已。三從所起前後。則先無明。後見思。如起信所謂。三細六麤。次第生起。塵沙既本非惑。故不預焉。四從所斷次第義。則反上塵沙。雖不潤生。而以障化導故。故次見思而斷。若望真化方便。則與無明。自為枝本故也。五從所障事理。則見思無明障理。塵沙障事。又約見思自論。則見障理。思障事。如曰違理由見。感報由思。六從能斷人。則見思通三乘斷。故曰通惑。塵沙無明。唯菩薩斷。故曰別惑。七從所依界。則見思為界內惑。故共為四住。塵沙無明。為界外惑。故自為一住。若以外準內。各立三界。則四住之名。隨教分別故。通唯界內。別唯界外。若別接通界外。唯一無明。不可更開四住也。八從潤生不潤生。則見思無明。能潤界內外生。塵沙則不潤生。又正使潤。習則不潤。九從通別開合。則有四句。謂開通合別。如上五住。開別合通。如三惑。通別俱開。則各有品數。通別俱合。如前二惑。以此束之。無不盡也。十從喻者。如曰見惑如四十里水。思惑如一滴水。又見思如水上油。無明如水中乳。若以三惑。從教融別。則文有切葱剝葱之喻。即次不次也。然則相雖已明。而體猶未顯。舊亦多說。今謂此有同有異。同唯一妄心。而有三惑之別。故無明以不了心。著二邊為體。塵沙以劣慧不了。諸法為體。見思以有漏心。取著六塵為體。雖有它說。要不出此也。

約大小乘言習氣不同例(四。八。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九。三十二。四十二。四十五。四十六)

論曰。凡諸經教。言習氣者多矣。如小乘正習。其說常定。縱聞大教習氣之說。據彼當分。但謂習氣而已。不知其為塵沙為無明為家為即。惟其以小覆大。或以大指小。則正習互陳。約大教明。或言斷習。或不斷習。然皆隨文。用與各當其義。未始有定論也。惟其未始定論。故知習氣之說。不可槩言。亦不應執。一文一義。以相矢石。何者使正若果。正何容復指為習氣。習若果。習何容復指為正使。若定有習可斷。則不應說無斷者。若定無習。亦不應說有斷者。苟以其所斷。考其所不斷。以其所無。覈其所有。則言有未必有。言無未必無。言習氣未必非正使。言正使未必不習氣。以是知其文相。本通莫得而一。雖然名可通。而體不可混。文可異。而理不可易。要必約教旨。以正大途。則其說固得定也。何則如無明塵沙。大乘教詮。本是正使。而以覆小乘相。不可言是別惑。使知有別惑。則須知有別理之妨。故云習氣。苟不覆相。據大實說。還歸正使矣。故曰云云。又如圓人。根利障輕。觀行復勝。豈容斷正之外。復有習氣。如小乘耶。但以隨文用與故。有時亦言斷習。如曰云云。今故為之說曰。順文或有。據理則無。何以言之。如小教三乘。習有盡否。侵不侵之異。得非三乘。根有利鈍。觀有勝劣。故聲聞但斷正使。習氣全在。緣覺習氣稍薄。於前故云侵習非有分齊。而言侵也。至於菩薩。根利觀勝。無復存者。仍前以說故云頓斷。約是以分三乘之別。然在菩薩。實無兩異。以小況大。圓頓無習。其理明矣。且圓論正使。三惑尚不容有異。安有正習。而體別乎。孤山之言是也。如曰界外見思。既無異體。正使習氣。安得兩殊。今於此說。誠有取焉。而自昔先達。以三家二即言者。又復於中。紛紜異指。去取失當。是皆不究教旨本末。徒以名相。分別而已。以今言之。見思家習。據小乘說。則固有之。別惑家習。以大教言。未必有也。其如即習。祇應約大小教翻覆言之。不必佗說也。而或以懶化導心。為塵沙習。數起著邊之心。為無明習。是皆相。沿承襲之說。未必其然也。

圓位斷習進否有無例(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一)

論曰。議習氣之大者。唯圓有所謂斷位進否有無。習氣之說。是不可不決擇。而取正者。如四明光明記。有曰。通惑正使。圓七信盡。習氣至佛。同別習盡。後人評之。以謂橫竪不収者。(云云)今謂。此正得圓斷橫竪之意。而反謂不収何也。若但云通惑圓七信盡。此知有竪而已。故以習氣。同別習盡成之。則顯竪而非竪。若止如後說。此知有橫而已。還以前義成之。則顯橫而非橫。非橫非竪。圓斷之旨彰矣。抑又為釋正習俱盡之文。故須通別。各有正習可也。但圓無家習之說。故以塵沙義。為通習。則曰。以今家於小乘習氣。分別四四十六門故。此則全准輔行而說。別習即指後品無明。故曰十地斷愛習等。而曰若別惑者。四十二品。斷位如常。正言圓無習氣也。又曰。習氣具如淨名疏說。乃取彼所引文。以為證也。故知一往名言通別。各有正習明矣。然則別習。既指十地所斷。知無別體。還指無明為習爾。不然有習而無正。又非其理也。所以塵沙。同別習盡者。蓋塵沙障事。無明障理。圓頓事理。不可異故。若理未究顯。事亦未盡。明事若盡。明理必究顯。此塵沙。所以盡於別理究顯之時也。此義旨微意密。宜非汎學者所知。因得以示之。其光明文句。有若通若別究竟盡在於佛之文。孤山以謂望前總說。四明則曰。若至佛地。不唯別盡。通亦窮邊。今謂徇文者易見。孤山之說非也。究理者難曉。四明之說是也。今但顯其是。則其非可知。何者良以圓論見思。必該始終。有橫有竪。所障之理。是畢竟空。徧一切處。故使能障。亦徧十方。是則因地所斷者。不唯未盡。後位之見思。抑亦未窮。十方之通惑。故曰蓋由見思等。然則徧十方界者。約橫言也。因地未盡者。約竪說也。且曰。六道眾生等者。仍約見思分齊以說。則通不妨別也。故至佛地。通別橫竪。方究盡者。不虗語矣。又如止觀明華嚴初發心時正習俱盡文。有過界內牟尼之說。然彼所過者。既兼正習故。以八九十信所斷塵沙義。為習盡。非必塵沙為習氣也。又如淨名居等覺之位。而經歎德。有無復餘習之言。大師從容釋之。以謂雖有如無。惟其雖有言之故事等微烟。則不可謂全無。猶須入重玄門。以破此習。惟其如無言之故無復鹹味。則不可謂全有。以如無故。故曰無復餘習。是則兩不相違也。至於九地。斷見習等。是皆順釋經文。彰教道義。故以後地。無明為習氣。若不為釋。此等文相。則還歸常途。無習可斷矣。故向曰四十二品。斷位如常。信如其說。即無習義也。

文指結習通別同異例(二十五。三十。三十一。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四十四)

論曰。迦葉聞琴而起舞。身子畏色而却花。二者有涉乎大乘習氣之說。而有愛惡之異。簡之已如妙宗鈔。(云云)亦可謂盡善矣。而猶有餘說者。大師會之為一。如淨名疏。曰別惑未除故。為界外色聲之所染汙。故呵言結習未盡。花則着身。如大論迦葉聞琴等。而四明離之為二。乃曰云云。此自來所以不能無疑。至有或非之者故。今論於是辨明也。曰時人但知四明離之為二。殊不知大師亦離之也。文不云乎。故天女呵云。若於佛法中。有分別者。為不如法。既有分別。則是見惑入。云結習未盡。花則著身。故有思惑等。故知大師文中。自該兩說。何獨疑四明耶。由是言之。則迦葉聞琴。固唯一意。而身子畏花。乃分二途。而有著有去者。取著身之義。則是別思。別思即無明也。故淨名兩處。皆指結習未盡。花著身句。以對思惑。即其義也。若取去花。則是別見。別見即塵沙也。故妙宗通引呵斥之文。而特取畏生死義。故指塵沙。為結習耳。所以然者。蓋對起舞之愛。則去花為惡。約此對分二惑故也。是不唯四明。有此偏指。雖大師亦云爾。如曰二乘厭世五欲。而取涅槃。故見菩薩果報。五欲亦謂。為不如法。捨離推却。而不得去。乃至云。天以無分別心感。還以無分別心散。而身子分別。生死涅槃有異。即是別見惑也。豈非其說一致。雖然此特。以教門節目言之。而未知其有同者焉。故復更以通論圓其說。於此應知。愛惡二心。雖分二惑。取捨二性。本同一機。初無二法。有愛必有惡。有愛惡則。有諸心顧。隨事所發如何。是則以身子去花之心。或遇迦葉之琴則舞。以迦葉起舞之心。遇身子之花則却。而不受其實。本一機也。但所從言異。從動心染著。而言謂之思。從分別起愛。而言謂之見。政恐學者。因其所異而異之。故特以同者成之。庶其說之圓也。然則聲色。亦有同乎。曰同是界外上妙色。聲則不異也。苟為不異。何以好惡之別。曰好惡云者。非其勝劣之謂也。直以欲之大者。莫若於色。故以花為不如法。而力去之。非以弊劣言也。亦猶持世云。無以此非法之物。是已抑色鈍而聲利。如琴則屈曲巧妙。故動人也。易感人也。深有況菩薩勝妙者乎。所以好惡不同也。然而身子。直去花耳。何由知其分別。生死涅槃之異。而為別見耶。曰以微而知著也。尺迦葉聞琴起舞。正報可爾。而須彌低昂。亦復不安何耶。曰此是何人境界。乃以依正致詰。然極有意。宜深思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狐狸先森莫轻狂

    狐狸先森莫轻狂

    ◎◎◎我叫江花花,是这个城市开的最奇异的花朵。堪称一朵璀璨的奇葩。◎◎◎曾经,我以郭芙蓉为目标,立志要外传武林。如今,我以令狐冲为目标,立志要笑傲江湖。◎◎◎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所料想不到的。小时候天天哭的鼻子冒泡丑不拉机的韩扯,竟然活生生的脱落成一个美少年!小时候成天挨我打却不敢吱声懦弱的韩扯,竟然活脱脱的蜕变成一个腹黑男!◎◎◎OMG!世间多变,唯我不变。NONO,表说姐不淑女,咱的信仰是——时刻记得自己是个淑女,然后再像汉子一样去奋斗!NONO,表说姐太能睡,咱的信仰是——睡眠是一门艺术,谁都无法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NONO,表说姐太狠毒,咱的信仰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卡都给我!从今以后你们就有我江花花罩着!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老大!谁欺负你们了就告诉我!我准奏的他回家连他娘也不认识!……”——“我,我…我也把卡给你,你也罩着我吧,好,好不好?”——“韩扯!臊不臊啊你!多大点事哭成这样!啊~鼻涕!恶心死了你!……”——“我害怕嘛,哇…我又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这么凶啊江花花……”——“小扯子!今儿作业姐就交给你了!这么光荣的任务你不会让我失望吧?……”——“好,好吧。不过你不能跟别人说是我帮你写的作业啊!不然其他人也要找我写……”……——“江花花,你觉得这饭味道怎么样啊?……”——“还不错啊!……”——“江花花,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啊?……”——“嗯哪,还不错啊!……”——“江花花,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啊?……”——“我瞅瞅啊,……嗯,不知道诶……”——“不知道?…为什么啊…”——“你要不要去剪个小平头啊?……”——“剪小平头干嘛?……”——“剪了小平头才知道是不是帅哥嘛!……”◎◎◎纵使南北半球,也无法抗拒地心引力。*——《狐狸》fans群:254684041(敲门砖:文中任意人名)——橘子新浪围脖:http://weibo.com/jz0718?c=spr_web_sq_baidub_weibo_t001——欢迎大家关注。
  • 位面风暴

    位面风暴

    当你得到一个能够进行位面交易的戒指;当你得到无数神奇的道具;当你得到梦寐以求的异能;当你得到……当你得到这一切时,你将如果生活……=====================================================新书开张,求推荐,求收藏……
  • 重生之祸国妖后

    重生之祸国妖后

    我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封后当天就锒铛入狱的皇后,夫君的绝情让我不堪凌辱自尽而亡……却不想,一朝身死竟然换来了一世重生。呵……这一世,我慕容瑾只为自己而活,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是大相师

    我真是大相师

    不懂易经八卦,不明六壬道学!唐浩原本只是一个出身三流大学的大学僧。一次意外之后,得到来历不明的翠玉罗盘,从此摇身一变,走上了测遍人生百态、勘定风水命局的大相师之路。知我者敬我为大师,不知我者骂我是神棍。对此,唐浩随手一挥,爱谁谁!我只追求‘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世俗生活!
  • 我只是个幽灵

    我只是个幽灵

    一场意外,姜华变成了幽灵,带着黑猫黑炭,开始了自己的幽灵生涯。救好友,惩坏人。姜华渐渐接触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异术?超能?神秘科技?修行?轮回大道?在这茫茫世间,是独善其身,冷眼看苍生冷暖?还是冲锋向前,救世俗于毁灭边缘?且听核桃核细细道来。
  • 冉冉云烟奕华年

    冉冉云烟奕华年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坚不可摧的网恋,在一瞬间,就塌了半边天?而我在苦等的那几年里,又为何不肯将就一点?——傅冉冉我本该活的按部就班,可你的出现却让我的心底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一次,我要为你迎战。——顾云安我执迷不悟,只为你回眸驻足……其实,我过得也很苦,只是走错了路。——楚奕书
  • 阳绝

    阳绝

    你站住,说你呢。你在叫我?对就是你。有事吗?嗯,很荣幸的告诉你,你将是我下部戏的男主角。“白痴”诶,你怎么知道我名字。别走啊,回来。..............................为什么,我没有灵力!!!
  • 魔天血

    魔天血

    若苍天夺走了你的魂,我便用我的血来染红这天!纵然万世疯魔,如能换你一笑,封妖斩天,其意何为?!!!如果您喜欢这本小说的话,就请大大们帮忙给个收藏、推荐吧,新人新书最需要的就是你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小说最大的动力!在此拜谢了!!!
  • 漂泊的狼旗:一支古罗马军团在中国的归宿

    漂泊的狼旗:一支古罗马军团在中国的归宿

    将近二十年前,也就是公元1989年9月30日,新华通讯社《参考消息》披露:在中国西汉王朝时期,有一支古罗马军队被安置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城南祁连山下。这是可能的吗?在距今两千年前的西汉王朝和相隔万里远的罗马帝国,怎么会有两支军队发生接触?而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怎么在中国史书中不见记载,也为当代史学界毫无知闻?这是一部千曲百折的军人流亡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融合史;同时也包含着许多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和爱情悲喜剧……
  • 都市驱邪九少

    都市驱邪九少

    一个刚出生就让九幽鬼王流口水的少年,一个天生就身怀异能的少年,每天过着于鬼打交道的日子,在别人眼中他是神经病,而他自己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在一个漆黑的深夜里,独自一个人站在十八层楼顶上,自语道:“我难道真是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