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600000002

第2章

東海青元真 人註 清河老人頌 淨明道子郭岡鳳參校并贊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太上二字之妙,言不能盡,渾淪未判,此一炁包括在恍惚之中,無名無形,含真一之靈,即其象也。太者,大也,為至大之稱。上者,尊也,處崇高之位。昔天地未分,先肇五太:太虛、太元、太素、太質、太極也。五太既分,然後三才立,乾坤敘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得一而成其大,故曰太也。上者,聚三才之質者,故成上也。太上為道德之祖,天地之根,故標經之首。洞玄者,乃三洞之品,洞真、洞玄、洞神是也。又曰洞者,通也,達也;玄者,奧也,妙也。謂元始洞達玄一不二之道,以御靈寶也。靈寶者,玉宸道君受元始玄一之炁,化生為赤明劫,位靈寶之宮。明此經乃道君受元始之教也。靈者,含育萬物,變化莫窮。寶者,光明瑩徹,人所珍愛。而此靈寶為萬化之始,神明之宗,羅絡諸天,生成萬有,莫不由之。無量度人者,乃元始上聖自浩劫已來,廣化眾生,超凡入聖,筭喻莫及,窮古及今,元邊際也。愚者賢之,鈍者智之,故云無量度人也。上品者,如三洞之中三十六部,統天法藏,總三百九十餘萬之多,莫不以此經為首。劫終劫始,獨步玉京,故曰上品。妙者,微妙;經者,經綸。又經者,徑也。為人天脩行、入道離俗、升仙之徑也。

頌曰:

大道施張結洞玄,濟人利物極無邊。

凡胎欲作飛昇客,為我清心讀妙篇。

道言:

視之不見名曰道,聽之不聞名曰言。道之為道,清靜虛寂,不可名模,太上亦不知,假得強名,豈言之可言哉!.惟太上道君洞了元始微妙之由,深造靈寶之道,假象設化,俾夫眾生了悟靈寶,權稱曰言。夫道之為言,如求魚兔必假筌蹄;魚兔既獲,當忘筌蹄。蓋道者,虛玄之魚兔,言乃大道之 筌蹄;道本無言,因言顯用,故云道言。

頌日:

道本無聲豈有言,聖人立法強宣傳。

求魚須是因筌力,獲得魚時豈用筌。

參校曰:《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字之曰道。夫道者,天地與人實同,其根在人曰心,在心曰性。性即道、道即性。盡性至命者,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也。儒家云:言者,聲也。蓋道乃心之體,言乃心之用。道君演元始之教,因人心以度人,故曰道言。

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 音度,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

昔者,過去無量種劫曰昔。太上道君言:我往昔於元始處,受此上品。始青即東方大梵九霄之一也。青霄梵寶之熙凝成此天。東者,諸方之始。天尊所說靈寶度人,百有餘會,首臨此天,表為眾所,尊上品之義。此天之炁、碧而青,化生碧霞,豁落徧布,故云碧落。碧落之炁為神風所振,自成空洞之歌,演不空不色之妙,故云空歌。此天有國號大浮黎。浮者,虛也;黎者,麗也。其炁浮泛,嚴麗無比,乃云浮黎。土有淨穢,而此大國碧落空歌,虛元嚴麗,為淨境之首,非三界可擬也。天尊說此經度人之功無有限量,故稱《元始度人無量上品》也。

頌曰:

元始初開無上品,一音初出眾知聞。

法燈自許時人續,不但天尊與道君。

元始天尊

元者,玄也。玄一不二,玄之又玄,為眾妙門。始者,初也。元始稟玄一之道,於元始之初,先天先地,為眾妙之宗,出生之始,故曰元始。天者,一炁之最上;尊者,萬法之極深。當其氤氳未朕之時,湛然獨立,天地憑之而處尊大者,故號元始天尊。

頌曰:

大塊初分一炁渾,先天先地獨為尊。

諸生莫作元皇看,此物由來浩劫存。

當說是經,周迴十過,以召十方,始當詣座。

昔天尊將說此經時,以法周十過,普召十方,方且就坐。十者,盡數之極稱也。以極數之法,召極方之靈,何自不至,炁化相感,其應又然。周者,徧通以告;迴者,逆順而宣,告召之理明矣。法應普施,道無妄傳,皆元始召靈命真之道也。若人守胎尊之君行周迴十過之法,則三萬六千神炁無不凑應也。

頌日:

天尊將欲透玄機,法召諸方使徧知。

只為主人降得定,自然舉動使人隨。

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於 仰切 數眾,乘空而來。

天真大 神者,已度三界,無脩無證。上聖高尊,從脩始證,從證登真。妙行真人者,積妙成真,與道自然者也。無鞅言其眾多;皆元始飛行,來去無礙,故云乘空。天尊將說此經,首分三品,高真以勉,脩真在人,則為精、氣、神也。若人胎元一定,萬炁冥然,與無鞅之多略無少異也。

飛雲丹霄,綠輿瓊輸,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七日七夜。

飛雲丹霄,精光五色,皆上聖之靈者也。合則為雲,施則為炁。陽之純者為雲為霞,陰之純者為輪為蓋。至於流精耀彩,五色鬱勃,洞然煥乎太空,皆變合之妙。在人則為五臟之華,鍊之如法,陰陽數足,靈寶放光,灌注一身,洞入空景。三數為陽,四數為陰,合而為七。聖人光景回旋,雖億劫不泯,何止七日七夜,其義蓋法陰陽。

諸天日月星宿 音秀,璇璣玉衡,一時停輪。

自大羅已下天,天皆有日月星辰,為元化之機。璇璣即斗,玉衡即柄;盈虧消長,晝夜運度,輪轉不停。今以天尊說法在定,故諸天動物,暫得止息,彰乎妙用也。在人則心為琁璣,目為日月,心目俱定,萬化無不停閑。○參校曰:經云,日月琁衡停輪。此亦兼假象設教也。青元所註,在人心目俱定,萬化停閑,此誠切於初學習定之入門。按《老君聖紀》曰:常習止觀,以檢其心,此之義也。

神風靜默,山嶽藏雲,天無浮翳,四炁朗清。

天尊在定,萬境虛元,陰陽既和,風雲氣侯,自然清肅。但以智慧觀身,機緣不動,則出入之息泰定,何氣不清。

頌曰:

神風靜默海無雲,天地澄間四炁清。

若使一緣纔妄動,琁璣又是不停輪。

參校曰:四炁之說,經註未詳,圭堂居士《佛法大明錄》論四真之妙,正引證此段。四炁之清,其曰四真,謂真常、真我、真樂、真淨,以明性命混融之妙,因附見于此。

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復高下,土皆作碧玉,無有異色。眾真侍座。

以象考之,一國地土即浮黎也。若以道觀之,當以普天普地皆為元始一國。山川林木則高下不齊,榮枯不等,土則淨穢不同。今說法之間,皆即平等,純為玉相,無有差殊。眾真列侍其座,但觀這箇作用,是何光景。於人之身,山川林木一一具足,以定力一觀,則諸塵頓息,一等緬平,如玉之無瑕,安有高下之殊?止在乎心而已。心若不平,遂成堆阜。

頌曰:

一國山川在已身,定中觀處坦然平。

純為玉色元無異,高下都從妄裹生。

參校曰:經云緬平一等,無復高下;與夫無有異色,此皆假象設教也。《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黃櫱葉禪師解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徧十方界一齊平等,無彼我相;此本原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徧照也。其義與此正同,故附見于此。

元始天尊懸坐空浮五色獅子之上。

初以道法感召眾真,次以定力等齊虛妄。真妄既息,究竟升玄,此懸坐空浮之義也。又懸坐者,難測也;空浮者,無際也。懸者,玄也;空者,虛也。玄虛而坐,不著實相也。獅子為百獸中王,明此為法中主也。威伏眾獸,表天尊以無畏化人,降伏百魔,使躋道境也。五色,明天人之五識,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為幻之本;修學之士,必先降伏而坐其上。天尊雖登此座,而身在空浮,欲使人虛其心、外其形,道乃斯應,始為超脫之本。

頌曰:

法身湛寂本真常,色相求時本屬狂。

虛心便是空浮座,正意名為百獸王。

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聾病,耳皆開聰。說經二徧,盲者目明。說經三徧,喑者能言。說經四徧,跛痾積逮,皆能起行。說經五徧,久病痼疾,一時復形。說經六徧,髮白返黑,齒落更生。說經七徧,老者反壯,少者皆強。說經八徧,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說經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說經十徧,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咸得長生。

天尊說經,非念此經一徧止運神思,舉揚大法也。故一徧纔周,諸天大聖隨品高下皆得受生,懼喜悅心,讚美之音,一時同出,故稱日善。而十徧之義,莫不體卦合變。如第一徧召東方無極無量品,體卦則東方應震,震驚百里,所以聾病耳皆開聰。二徧召南方,其卦應離;離,明麗乎萬物,故盲者目明。三徧召西方,其卦為兌。兌者,說也。說以習誦,故喑者能言。四徧召北方,其卦應坎。坎則止物。不可中止,止尚行,故跛痾積逮皆能起行。五徧召東北,其卦為艮。艮為物之終、物之始,終而復始,故久病痼疾一時復形。六徧召東南,其卦為巽。巽尚潔淨,故髮白返黑,齒落更生。七徧召西南,其卦應坤。坤道政養,故老者反壯,少者皆強。八徧召西北,其卦應乾。乾之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所以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九陽因自發泄形完,既得性命之生,復感地藏開現,人皆獲金玉之重寶,則變臭腐為神奇。說經十徧,其數乃極。極則反故枯朽之質,復起成人。蓋眾生耳病則不能聞道,目病則不能見道,舌病則不能宣道,足病則不能行道,疾痼則不能進修,是以天尊四徧說經,使其根器平復。至十徧之周,則返本還元。度人之功,斯乃備矣。殆夫功圓道就,法病頓除,故咸得長生,傾心於至道之域也。經註說九徧解義,故續添出薛幽棲註。

頌曰:

一身須籍六根成,根性昏迷病乃侵。

只自耳邊初領解,一時無病得長生。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褊,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二徧,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三徧,西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四徧,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五徧,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六徧,東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七徧,西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八徧,西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九徧,上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十徧,下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

天尊說法,周迴十過,招真命靈,載度人物,綜錯而言,其辭重復。蓋此經以度人為要,故先顯靈驗,次迷應現之殊。道君序意大義如此,即非兩有十徧也。如十方世界一切天、一切國、所有眾真、無極無量品而皆稟至真之炁,處至大之域。神居其中,所化之身,無有限量,浮空而至天尊之所,亦元始自然之炁應化元有定名也。東方東北上上禪善、無量壽天、太明玉完天等,以至九地,震宮卯位,即無鞅也。南方東南即梵監須延天以至赤明和陽天,離宮午位。西方西南即靈化梵輔天、元載孔昇天以至九地九水,兌宮酉位。北方西北即高虛清明天、皓庭霄度天以至坎宮子位。上下之方九風九水之多,眾也。筆不可紀,今略言之。始,元始在清微天宮說法,是時玉帝至於會前,舉六神通放大光明,徧照無極梵剎,乃分其身,示諸天宮。今彼天宮各現玉京金闕,光明寶座。一一寶座各有化身玉帝,一一玉帝各於其方演說解脫之道。此諸天豈各有玉帝者哉。設教示人,分真垂化者也。

頌曰:

自有神靈億萬該,猶如空谷應聲來。

十方日月虛空現,只要當人道眼開。

十褊周竟,十方無極天真大神一時同至。一國男女傾心歸仰,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眾,迮國之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十徧周竟,十方畢集。然後天人男女感此神化,傾心皈奉,敬仰而來,狀如細雨飛空,密霧四合。故迮國之半,何其多也。蓋緣浮黎為有限之土,而天尊現無鞅之身,以無鞅之多,臨有限之迮,理不相容,故形偏陷之語。又偏陷者,明天人未聞至理,其心局促,紛亂無際,莫止其止也。

於是元始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寶者,人之所愛;珠者,清淨圓明;黍米者,物至微、其用甚廣。表此靈寶之體形微而用大,清淨光明,為眾所愛。又黍為五穀之長,人之資生,不可暫乏,明人之不可暫離於道也。離此而獲存者,如人之無食非形也哉。懸於空虛,去地五丈者,示靈寶之妙,不為五運所拘,隱妙於太玄,示使人天超離五濁,寄妙於靈虛者也。

頌曰:

一顆寶珠如黍米,人人皆有非元始。

不上不下向空懸,誰能會得天尊旨。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天人仰看,唯見勃勃 音拂 從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國人廓 枯落切散,地還平正, 無復欹其雞切 陷。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政詰,復歸於無物。蓋道之微妙,本於虛無而天真之身,豈有容礙!但以天人與夫聖真同時混殽雲集,以至土皆偏陷,無可禁止,殆將何以別之?所以寓物化人,懸珠應變,使無形者還於無物也。登者起而攀行,引者指示化導;無鞅數眾已合道真,故能隨天尊昇入珠內。而天人有累,未可偕行。然後真偽之身、修證之異、斯可見矣!道既復隱,跡豈容追,廓然分散,地土還平,無復欹陷者也。此皆元始示現神化,從無起有,自有入無,混合百神之道,非技術之比也。

頌曰:

聖人法性本虛空,聚散初無異與同。

萬境攝歸真靜界,更於何處覓餘蹝。

元始即於寶珠之內,說經都竟,眾真監度,以授於我。當此之時,喜慶難言,法事粗悉,諸天復位,倏欻 音叔忽 之間、寂元遺響。

天尊既引諸真昇玄入妙,即於珠內傳道說法,以授太上道君。眾真齊臨監度,道君受得是法,喜慶之情,非言可說。法事者,謂授受之法。其事粗能詳悉,不待其終,諸天皆以復位。何則?靈寶之道,不在其煩,貴得其要;聖聖相傳,一聞千悟,此義莫窮也。凡一略有五倏欻,一倏欻間,寂寂然更無聲響之遺。明夫至道,復於常者也。

頌曰:

這箇靈根本自如,天尊親付與佗誰。

龍宮拾得連城寶,金匱牢收勿使遺。

參校曰:寶珠去地五丈之喻,自了命脩鍊者言之,以明身中玄關。謂五丈之義,以丈為尺,以尺為寸,此說切矣。今註以喻性珠之妙,其旨尤深。蓋上文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以及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珠中,而天人止於仰看,未可偕行,以辯真偽之身,脩證之異。蓋非真見證道之人,不能造入寶珠清淨光明境界,此於了性之旨尤切。五丈以喻超離五濁,不為五運所拘,此說亦通。若夫末後,倏忽之間,寂無遺響,則證有己竟,歸乎一無也。儒書《中庸》無聲無臭之至;釋典人空法空、空空之悟;《清靜經》所空既無,無無亦無之極,皆此義也。因并附見于此。

是時天人遇值經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無有中傷。

天者,謂天也。人者,世人也。此則互說天人,以接下士;或遇或值,普獲受度,得全本數之年,而無中道夭傷之苦。且夫人之生也,皆稟妙道,貴不可言,不以高下,皆壽百歲。在人作善不善而已。或以前因,或以後業,自夭其壽,不能終於本年,非天有差殊之異。凡人世壽九十而上,謂之上壽;七十而下日中年,五十而下皆中道夭傷也。南昌有格積善而獲上壽者,死則先獲鍊度,匪則沉尸而待焉。

傾土歸仰,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音恣。言無華綺,口無惡聲,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忻樂太平。

夫念想見聞者,皆謂之殺;陷於不義,折傷一切物謂之害;毀人成功謂之嫉恨;彼榮富起曲見心謂之妬;癡迷著景謂之淫;取之不義謂之盜;愛樂無厭謂之貪;妄起念心謂之欲;齒唾巧拙謂之憎;疑忌仁信謂之;虛浮詐誕謂之華綺;出言不規、淺學悮人,謂之惡口。今一國男女已獲護度,故傾土歸仰,反是而行,亦云十二善業也。且不殺不害、不淫不盜,即身業之罪除。不嫉不妬、不貪不欲,不憎不,即心業之罪除。言無華綺、口無惡聲,即口業之罪除也。前者耳聰目明,則是六根清淨;今乃三業頓除,故成慈愛之行。慈者,和柔不諍也。愛者,物我兼容、自利利他。慈愛之大,故雖異骨相親,然後國自安,民自豐,相忘於道德之鄉,欣樂於太平之世者也。清靜常樂曰太,恬澹無欲曰平。國以喻身,民以喻炁。

經始出教,一國以道,預有志心,宗奉禮敬,皆得度世。

此言謂道君初受此經,教導一國宿有志心者,皆悉宗奉禮敬也。宗者,宗奉此經,如舟如楫,如橋如梁,蓋欲憑之以求濟度。奉者,崇奉此經,如天尊親以教我,我親得聞其義。蓋欲誦其言而行其行也。禮者,禮事此經,如父如母、如師如長,畏愛之間,惟恐慢易。敬者,敬重此經,如金如寶、如珠如玉。愛惜不已,惟恐失之。既盡四心,皆得度世而長生矣。

頌曰:

數墨巡行謾役形,要須行善作規箴。

長生度世無他事,只要修持一片心。

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並是諸天上帝內名隱韻之音,亦是魔王內諱,百靈之隱名也。非世之常辭。上聖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誦之十過,諸天遙唱,萬帝設禮,河海靜默,山嶽藏雲,日月停景,琁璣不行,群魔束形,鬼精滅爽,迴尸起死,白骨成人。

三十二天帝即內名隱韻。青帝護魂以至流鈴八衝,即魔王內諱。不死之神下以至桃康、合延皆百靈隱名也。夫靈寶為道炁之祖,度人為百法之先;元始含蘊妙道,出法度人,流散文言,制成音韻,非下世文章之比。中下之仙不可盻其篇目,惟上聖真人深造道妙,始能究玄微矣。所言音韻者,謂音律相諧者也。且諸天萬帝、日月山川皆從祖炁之分散為形質,今天尊說法,是以祖炁之音,收攝炁散之質,何自不應者也。所以雲霧藏隱、三景停閑、鬼盡魔消、還元返本,一一感應,皆由定景而生。又如律呂之召陰陽,必然理也。

頌曰:

洞達玄微識道宗,山川日月一家風。

非干苦苦誇靈寶,自是真人定境融。

至學之士,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魔精喪眼,鬼妖滅爽,濟度垂死,絕而得生。所以爾者,學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御地祇,束縛魔靈,但卻死而已,不能更生。

勤苦精進,無有退轉,謂之至學。故誦經十過,則五方五帝皆來侍衛,三界神靈稽首敬伏,一切魔鬼喪眼滅類也。今夫學士修行之至,形鍊氣寂,一身神靈守衛其身,不相遠離,所謂神識自守也。三界喻三尸,五帝喻五臟。若萬緣紛起,此名內魔;灾苦所逼,名為外魔。為苦之劇,是名為精,故曰魔精。七情六慾,是謂之鬼;惱亂顛倒,障我道德。是為之妖。以至學而誦經,皆不得侵也。雖大限到來,能禦殺鬼妖,可留此生,然止可伏御地衹,但能卻死而已,不能更此形骸,長生久視。所謂饒經百萬劫,終是屬空亡。蓋真人者,與道合通;至學者,塵情未盡,誦經則品位殊矣。所以如此者,緣幻虛偽,究竟非真,小劫可逃,劫盡終壞。良由道之未全,不具真常,穢氣未消也。體質暫堅,未能洞入真境,故無威力,未可召致十方。政,七政也。

頌曰:

脫得無常壽且延,筭來不離幻中仙。

淺根學士休輕惑,鍊質方期上九天。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供養尊禮,門戶興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綠,萬灾不干,神明護門。斯經尊妙,獨步玉京,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若誦若遇,不能嚴潔;或徒為翫視,或心意不專,或講演不規,或不擇人而授受,此皆為之輕矣。蓋此經為萬天所寶,度人最急隱聖藏真,出生入死,禳灾卻禍,保鎮邦家,莫不由此。若輕而誦之,身則被殃。殃者,連緜不絕者也,可不戒乎!又設供養尊禮一門,以接下士,而興隆昌熾,與善因綠,萬灾不干,神明守護,此皆為常人謂經之普獲功德也。斯經尊妙者,皆梵炁結成,旋聚旋散,雖大劫相交,天地既壞,此文獨存,巍巍乎實萬天之大法,推其德,可勝言哉。玉京者,玉京山,在大羅天之上,有金樓玉殿。真文祕篆,徧在其

間,以此經為獨步。

頌曰:

神仙口口密相傳,勿謂輕疑作等閑。

萬物總隨桑海變,斯文獨步大羅間。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昇朱宮。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

凡者不以高下差別之稱。億曾萬祖者,自無始已來,拾身受身、所育父母、乃祖乃先也。凡人誦經,則諸天帝君齊到其前,應億曾以來幽滯魂靈、久拘若爽,悉獲受度,上昇朱官也。南方丹天世界有南昌上宮,宮有朱陵之府,府有流火之庭,乃鍊化度仙之所也。世人獲超昇者,經由此宮,受三火大鍊,煅鍊五濁穢形,以玉眸之光鍊其氣質;次以黃華之水灌蕩尸形;然後禦孕靈真,隨其報化而遂更生也。鍊度之格,凡有三:上學三年受度,中智九年,下學二十四年也。今以誦經之力,故億世祖先皆從中等之格受化,更生為貴人之品,復自貴中脩學,即獲昇度也。

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飛昇金闕,遊宴玉京也。上學之士,脩誦是經,皆即受度,飛昇南宮。

愛而不捨,念而不忘,是名好學。好學此經者,脩靈寶心,行度人行,功滿德就之日,上同祖曾克證神仙之道,故云皆也。飛昇金闕,朝謁太上,遊宴玉京之境也。上學精修至道,達妙超群者也。而修者,修行;誦者,誦經。修、誦兩全,功高德重,故不從限格,徑便飛升南丹受鍊者也。

頌曰:

修持靈寶要心堅,誦詠經文意欲專。

修誦兩全功德大,即時輕舉作神仙。

世人受誦,則延壽長年,後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蹔滅,不經地獄,即得返形,遊行太空。

宿慶與善因綠,故生人趣。值正教流行,得遇此經者,受而誦之,即獲高年,享世壽已,不免死壞其形。雖死,神則不滅,名為尸解。如楊王孫、嵇康、郭璞皆捐軀返真之道。故知尸解之人,皆目瑩骨輕,或精血不變,投其尸於名山大川,可生珠玉也。凡誦經之士,修靈寶心,持度人行,必致延年,皆後得成尸解之道。魂神蹔滅,更不經由地獄,即得返形於太空也。若學淺功微,不能骨肉同飛,不免尸解而返神也。

頌曰:

百年屋子豈長新,物化虧時換主人。

道德修成千日就,是非還與一堆塵。

此經微妙,普度無窮,一切天人,莫不受慶,無量之福,生死蒙惠。

上消天灾,下劫地禍,無量之福,周洽死生,俱蒙利益。

上天所寶,不傳下世。至士齎金寶,效心盟天而傳。輕泄漏慢,殃及九祖,長役鬼官。

上真朝奏往來,必嘯詠此篇,最為寶愛,不傳下世。因後聖君堅乞傳世,以保甲申洪灾,所以聖聖相傳,不及凡俗。惟有志之士,齎查持金寶效信,質心盟告諸天,方可傳授。何則?人之愛者,惟金寶也,又為堅剛之物。太上設此言,使人捨己所愛,破慳恡心。以此捨心回向大道,方聽傳行。又表其心堅如金石也。若輕慢漏泄,則殃及九祖,長為鬼官所役,如推潮鼓浪,負石填河是也。

頌曰:

元始區區談妙義,舉來法法度天民。

人心自是生囹圄,會得牢收一卷經。

侍經五帝、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營衛神文,保護受經者身。

五方之帝各敕玉童玉女二十四人,合為一百二十,營衛此文,保護人身也。

道言:正月長齋,誦詠是經,為上世亡魂斷地逮役,度上南宮。七月長齋,誦詠是經,身得神仙,諸天書名;黃籙白簡,削死上生。十月長齋,誦詠是經,為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祚,保天長存,世世不絕,常為人君,安鎮其方,民稱太平。

凡人作一切善,福及九祖,若已生人天者,增益福報也。若未生天者,隨炁昇度也。若作一切不善則禍及七祖,殃連子孫,其人死於冥府,以罪累故連逮生人,起徵呼復連傳染之禍也。蓋正月為四時之首,天地通泰,萬物更生之時。於此長齋誦經,乘天官考校之格,可度上世亡魂,斷地司連逮之苦,上登南昌之官也。七月為萬物成功之際,於此長齋誦經,乘中元舉善之格,故身得神仙,諸天書其姓名於金籙白簡,削滅死籍,別註生名,蓋人之仙也。須得南北二司先削死上生,方得昇度,非此則終無成功也。十月天地寧閑之際,於此長齋誦經,乘下元解落之功,故宜上為邦國、下為民庶,禱福禳灾。如正一真人曰:宜須為國為家,興利除害,然後臣事三境,吾無愧焉。此之謂也。學士以此為心,是謂無量度人之本。夫念念不忘,久久不替謂之長,靜念守心,戒慎無染謂之齋,故曰長齋也。

頌曰:

日吉時良好誦經,世間萬慮勿縈心。

濟人利物功成也,玉簡金書為記名。

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為九宮真人。本命之日,誦詠是經,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功滿德就,飛昇上清。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日是太乙司命領諸官屬、紀錄世人罪福功過之日,有功則舉,有過則罰。於此誦經,乘保舉之格,故得為九宮真人也。本命之日,一身神爽,同本屬星官,糾錄功過,上奏北斗日也。於此誦經,故得魂神澄正,萬炁永存。萬炁若存,則苦惱頓息;苦惱頓息,則神光自明矣。夫念動則魔生,氣澄則魔息,故三界魔王侍而衛之,不為外事。凡誦經存想,則官史諸神皆自頂門而出;事畢,復從眾妙門而入。故五帝司其迎送也。萬神朝集而致禮書名字於上天,俟功德滿日,與此一身之神,同昇上清之境。

頌曰:

若言誦詠作真人,箇箇生疑未必聽。

不道炁存神正後,身中無限有光明。

參校曰:《靈寶淨明度人經法》,度師九州都傳太史高明大使許真君教也。萬神不散曰靈,一炁朝元曰寶,纖塵不汙曰淨,無幽不燭曰明。受法曰忠孝弟子。有十戒文:一毋忘八極。忠者欽之極,孝者順之極,廉者清之極,謹者戒之極,寬者廣之極,裕者樂之極,容者和之極,忍者智之極。二毋忘鑑水。鑑者,喻心;水者,喻性。心明則萬法皆照,性淨則五濁不歸。三毋忘日錄。日錄者,所以修檢善惡。今以日錄,錄日所為,不可下筆者,皆己之非也,改之為貴。四毋忘追度安鎮。追者,謂誦經行符,上為父祖六親之過去者,以資冥路。度者,謂誦經行符,上為父祖六親之見存者,以資福筭。安鎮者,謂誦經行符,上祝國王、帝主、聖壽,安鎮四方。五毋忘救治。救治之術,慈憫為先。人有病者,為其誦經行符,至誠禳却,如己父母;男女凡有方便,種種惠澤,皆盡其心。六毋忘服鍊。服鍊之術,參同天地,效法陰陽;念念正真,存存不缺,則自然超脫,變化無方。七毋忘剛潔。剛則有守,不行非淫;潔則戒汙,不貪非食;不淫則不損身之精神,戒食則不殺物之性命。八毋忘儉約。凡所衣物食用,當知皆是元始祖炁化生,灰水蕩穢,不得修飾;栗麥充飢,不用珍庖。九毋忘願約。願者,從初入道時發心;約者,從初入道者設誓。天地神明司之,毋輒中變;洞神有科,不可不慎。十毋忘師友。師者,所以教;友者,所以勸。教汝者似父,勸汝者似兄。孰為父兄可不欽重而委棄之乎?又曰得此法者,上則飛昇,次則度世,或得尸解。務在觀心,無心乃見真心;觀形,無形乃見真形。心形俱無目入,無形之道則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此飛昇法也。又按《昇真識神篇》曰:學道超真,乘雲飛昇,天書來降,仙官奉迎。仙官為誰?諸位真人雙龍囗車,力士捧旌,前呵後衛,大力天丁、玉童玉女執綬執印,銀璫小臣口傳帝命;於此無悸,於此無驚,自然魂魄受鍊朱陵。朱陵大將流金火鈴,入天之界。天有四門。東華之門,門官之司,中有主宰,日直元君;中有主判錄事尊神,中有主閽金剛力士三位真仙,問子名字,考汝罪犯,第汝功績,不謬不錯,子方可入。錄事二人引子上昇,南斗、北斗各有真君,錄事既退,真君奉迎,次第奏達紫微之庭。於此之時,仙道已成,稽首大羅元始玉清昊天玉皇三境。天尊不可以見,惟睹祥雲,玉童傳勑,彷佛可聽,賜汝丹藥,金珮珠纓。汝如得之,禮拜舞抃,自有真仙教汝朝見。此經真妙,故說其略,心宜存思,慎勿乖錯。念念真經,上受天爵。又有《行淺尸解篇》曰:末學道淺,尸解昇仙。於未死時,必有善緣。塵劫已盡,東嶽落籍,西嶽落牒,杜令神君,中有二使,追引魂神。汝於此時,長記汝因;既見冥官之庭,中有刑獄,可畏可驚,汝無畏懼,直述汝情;道其緣由,無隱實誠,惡簿無姓,善籍有名。中有東極救苦真人,聞汝好辭,懽喜而迎,同上玉輿,輜軿四輪。左右之神,一如昇真,當識其姓,當識其名。送汝神魂,受鍊朱陵,次第階列,逍遙上清,登天之門,入紫微庭。或有丹藥,或有真經,玉童傳奏,一似飛昇。汝之骸骨,塊然遺形,如蟬之蛻,臭腐不馨。曰子曰孫,葬以盡誠;宗派蒙蔭,亦昇仙梯;仙梯在目,而人不知,因附見于此。

愚又竊論都仙許真君以此上品妙經述靈寶淨明經法,而淨明二字,非太空日月不足為喻。《晁文元公集》有云:儒書言清明在躬,志氣如神。《莊子》言:水淨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淨乎。普光佛為無盡意說淨明三昧,離一切煩惱,性如虛空,不受垢染,本無一物,元空之體,淨之極也。寂照含虛,空終顯之用,明之極也。如太空為淨,日月為明,不見淨明心,此理臻極,故無一法可得。照昏如炳燭,虛己若清宮。此語皆三教聖人發明二字之妙者,與經中緬平一等,無復高下。上皆碧玉,無有異色,及懸珠寂無遺響一章,旨意皆同,因再附見于此。

道言:行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齋戒,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上聞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過。閉目靜思,身坐青黃白三色雲炁之中,內外蓊冥,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獅子、白鶴羅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煥室內,項生圓象,光映十方。如此分明。密呪曰:

貪羅鬱羅,符無蘇陀。太沖太極,陰陽包和。出有入無,鬼神莫測。出死入生,變化自然。元始混炁,玄中之玄。上干有頂,下洞太淵。誦之一徧,況痾自痊。鍊魂育魄,真陽自全。齋戒禮誦,萬過飛仙。無上密呪,萬神綿綿。心中心呪,重復宣傳。貪羅洞明,與道合真。玉清上極,梵炁氤氳。分靈布炁,降注臣身。形神俱妙,變化飛昇。一如令格,統攝萬靈。

急急一如元始上帝玄都律令。

無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關啟所言。今日吉慶,長齋清堂,修行至經。臣今奏為某願得所啟,徑御上徹無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行道有二:燒香誦經,步虛朝讚,亦云行道;精鍊身心,行持道德,亦云行道。沐浴,沐者,沐髮;浴者,浴身。亦有二法:以五香水持呪洗身,此外沐浴;大行梵炁,周回十方,以至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即內沐浴。齋者,非止禁茹葷食穢、遠離貪淫,亦欲齊心以防患,戒性以絕非。入室者蓋欲入靖絕塵,身心專注,可與神靈交通者也。東向為長生之方,召集真炁,以生為本。叩齒之法,左為天鍾,右為天磬,召仙靈也。中為天鼓,朝上聖也。心拜者,身形不動,專意存禮。閉目者,收視內觀,炁乃凝寂。青為玄一之炁,黃為元一之炁,白為始一之炁。三色之義,取法三清。坐而存之,神明自見也。如是內境亦明,外境亦明,蓊然冥合,故曰蒼冥。次存青龍自肝出,居吾左;白虎自肺出,居吾右;朱雀自心出,居吾前;玄武自腎出,居吾後。獅子白鶴各以六數存之,自六腑而出,居吾左右前後。左目化為日輪,現紫赤之光九重;右目化為月輪,現黃白之光十重;與身相去九尺,光明煥爛,射入鼻中,通腦後,入金華宮,結成圓光大如車輪。以前青、黃、白三色有間,是為九色圓象;以此光明徧徹十方世界,然後微音次第存神史俱自吾之頂出,布列于前。述願祝之,次存思三十二天,一一取炁咽之而畢。

頌曰:

閉目將身子細觀,定中別是一乾坤。

圓光出現仙靈集,問爾誰為元始尊。

同类推荐
  • 春冰室野乘

    春冰室野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鄱阳记

    鄱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ay Morals

    Lay Mor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本书对烟草行业涉及的各类知识产权的生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就行业知识产权的协作、转移、应用等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度性建言。
  • 成功时看得起别人,失败时看得起自己

    成功时看得起别人,失败时看得起自己

    本书是一本讲述人生智慧的哲理书,从成功与失败两方面阐述如何调整心态,恰当的为人处世,使读者深受启发。
  • 鸣煌令之勾魂桃夭

    鸣煌令之勾魂桃夭

    木楞界源树穿越异世转生,意识沉睡十六载,木楞淡定女要开窍,这桃花妖孽男手段千奇百怪!且看淡定女一朝觉醒,风起云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陈列室

    陈列室

    魏松的情侣性保健用品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品牌”,他也开上了宝马车,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功成名就的魏松没有志得意满,反而整天“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只是毫无目的地“开车到处转”,只是“随便开,随便看”,还经常问自己“我这是要去哪里呢”。比魏松更早下海的许大游开上了奔驰车,但他却不停地“转让”老婆,似乎想通过换老婆来缓解压力。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千金有令:校花大大不好惹

    千金有令:校花大大不好惹

    羽墨家族有族规,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平民,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而不是千金小姐或少爷。你在别人眼里要低调非常低调,要平易近人不能端架子。雨墨灵银,雨墨家八小姐,聪明伶俐,文武双全,族规的忠实守护者,但是,为什么我已经非常低调,非常平易近人了,却惹来了一身麻烦。靠,姐姐我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文斗,一堆获奖文章压死你,武斗,打得你满地找牙…(这是篇甜文,秀恩爱较多,章数不会太多)
  • 恋上冷公主

    恋上冷公主

    她狡诈、冷血、腹黑、机智、美得让人看不透从小被人抛弃而无意中被一位老头捡到谁知那老头竟然是世界首富!老头把她送去杀人不眨眼的地方练习...3年后回归、已不再是柔弱而是离城千金他腹黑、强大、霸道、帅气、骨灰男级。当她遇上他会遇上怎么样的结局呢?拭目以待咯...各种困哪等着他们........
  • 古剑奇谭二:谢衣的偃甲

    古剑奇谭二:谢衣的偃甲

    古往今来第一偃术大师——聪明如谢衣,骄傲如谢衣,珍重生命如谢衣,怎么可能犯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错误……游戏原剧情向,所有脑洞都是为了结局的治愈。“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Strife

    Str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少宠妻天下无敌

    千少宠妻天下无敌

    从小到大深爱的男子将自己一家推向深渊,走投无路竟狗血救下A市第一千少!OMG,要不要这么鬼扯!等等,千大少,未婚妻什么的到底啥情况,人家求解释!!!镜头一:千少:考虑的怎么样了?某若:啥考虑的怎么样了?千少:要不要跟我过日子生崽子?某若瞬间石化,千爷要不要说的这么含蓄!!!本文保证绝对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