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5600000038

第38章 回故乡(1)

1

我说过,我是“城乡接合部”里长出来的。

我的生命里,有乡村的情结,也有城市的烙印。

当年插队时,我那么向往大城市。高楼、马路、广场、公园和路灯,钉着铁垫嘎嘎响的尖皮鞋,都羡慕得慌。那时,我厌倦每天下沟岔、爬山坡,我厌恶粪肥、腐草和土腥的混合味儿,偷个情也得钻进玉米地或麦秸垛,真土气。

自从当兵离开汇龙村,一去三十年。这段生命历程,我一直混迹在繁闹的都市里,户口簿和身份证均标明属城里人。当我进入知天命之年,不知怎地,时常梦里回故乡。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我跟小伙伴们追逐嬉戏。在满目青草的沟垴里,我握着树枝自制的小鞭子,撵着抽打那只领头羊,搅得羊群咩咩乱叫……我回味着这些梦,一次次动念回故乡看看,好像要寻回什么。

那是我生命的原点,也是心灵的故乡。

每从梦中醒来,省城的大街上又是新一天的喧闹。我慌忙起床洗漱,胡乱吃点儿什么,赶紧出门去上班。大街小巷,到处是堵塞的车流,冒着一拉溜黑烟。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密匝匝地混成一片,蝗虫似的涌动。成堆的人群在挤公交车。买豆浆、油条、豆腐脑或糊辣汤的人们排着长队。搞不清是雾是风是沙还是废气,天空灰蒙蒙的黄土土的,罩着模糊不清的楼房和街景。车载电台不停播报,这儿堵啦那儿塞啦,或是发生撞车事故啦;时而播报空气质量,各项指标令人沮丧。

我对故乡开始神往了。是对都市喧嚣的厌倦?还是渐入老态的怀旧?不光老做回乡梦,还时常追忆插队那些事。那日子是苦了点儿。可你在现代都市生活多年,再去追忆它,反觉有种暖柔的味儿:温馨,恬静。

很自然地,追忆中老闪出宁线儿的身影。这挡不住,她是我的初恋,曾有过一段浪漫。可我把她甩了把她害苦了,又是我终生抹不去的污点。内心,我实在不愿再去想她,追忆偏又老是牵着她。真的,我无法忘掉她。

有些追忆让我沉醉。

开罢春,阳光暖融融的,老牛拉着犁翻起一道道地沟,冒出一缕缕的热气,像蒸腾的轻烟儿。麦苗开始返青,野草钻出翠绿的嫩芽儿。那天是种红薯,年轻人都去担水。一拉溜的扁担水桶,在田野上咯吱咯吱地悠悠荡过。我紧随宁线儿身后。她有节奏地甩着胳膊,带动腰肢和屁股一扭一摆,桶里的水随着滟滟荡漾。那细腰,柳条似的柔软动人,我看得两眼发直,没留神,咣当一声撞洒了她的桶。溅起一片水花,洒在路边的嫩草上。露珠似的晶莹、闪亮。她扭头看我一眼,咯咯地笑起来,那笑声清脆爽朗,仿佛染着清爽的春色。

当然,我更忘不了麦场上的事。那是怎样的月夜啊,天瓦蓝瓦蓝的净,明月洗了似的白亮,星星便显稀疏了,看上去很低很低,仿佛垂挂在远处的树梢上。麦场边有棵老柿树,上边有吱吱蝉鸣。麦场的石磙下面有蟋蟀声,不是一只,好几只呢,对歌似的鸣唱。村边的池塘里传来咕咕蛙声,肉肉的,是从肚里弹出的颤音……夜是更静了。秸片带着温软的暖意,散发出土腥和秸汁的混合味儿。月光下,她静躺在白亮亮的麦秸上,脸庞映得光洁动人。她穿件红底白格子上衣,红的温馨、白的纯净。清风吹散她额头的长发,轻拂过她闪烁的眼睛,洒向光洁的面颊。

“你看这星星,多明!”

“可不,真明。”

“这月光多亮,洒了一麦场。”

“是啊,洒了一麦场。”

我还记得这些话。当年感觉太土气,就像画布上抖落的土渣。时隔三十多年,仿佛记忆筛去了“土渣”,洗出一片清爽和纯净。多么静谧的夜空啊,月光朗朗,繁星点点。光滑滑的麦秸窝里,冒出甜丝丝的蜜语和脆笑,它散落在空旷的麦场上,又消融在蝉鸣和蛙声里。是不是很有诗意?

我早就想回汇龙村看看,一直想。

那是我的故乡啊。不管走多远,心里总是系着它。就像风筝,永远牵在起飞的原点。你曾踏过的那路、那坎、那胡同,摸过的那石、那树、那辘轳把,都存有温度。不是说仍留着你的体温,而是当年踏它、摸它时,同时也耗去了你永远不再的瞬间生命。它留着一种温忆,一种对已逝生命的眷念。

石光亮把“河洛园”捐献给村里后,专心在那儿经营宾馆和饭店,多次邀我去看看。每次,我都答应了。可一想到故地重游,我总不禁踌躇,老怕撞见宁线儿,脸都没处放,更怕遭遇乡亲们白眼:“呸,没良心的孬种回来啦!”他知道,我是没勇气面对宁线儿,便不断给我打气。

“嗨!几十年前的破事啦,还在乎它干嘛!”

“可我把人家害苦啦,她见我会不会……”

“哈哈,你多虑啦!宁线儿是那种人吗?”

2

“宁线儿是个好女人,难得的好女人。”他说。

“是,她是个好女人。”我也承认这一点。

“你呀,真是瞎眼儿狗,把恁好个女人甩啦。”

石光亮就这德行,说话损人。他本意是夸宁线儿,捎带着把我臭骂了。他接着讲了宁线儿的很多善事,来证明她是“好女人”,而我是“瞎眼儿狗”。

他说,宁线儿跟瘸子结婚后,起初在镇上开个缝纫店。那男人手巧,也勤快,几年后积攒了笔钱,便回到村里办起个服装厂。说是“厂”,可靠剪裁缝衣攒下那点儿钱,能办成什么“厂”呢?准确说,仍是个小作坊。

那“厂”恰好建在麦场上。我当年跟宁线儿约会,就那地方。只是,早没了麦秸垛。土地分包到户后,生产队解散了,麦场没了用处。宁线儿把它租下来,盖几间平房,摆些缝纫机,就这规模。一年下来,赚不得多少钱,可安排了几十号妇女劳动力。她们农闲时没事,到厂里打工,挣些活路钱,日子都慢慢宽裕起来。

宁线儿心善,除了给这些人发工资,谁家遇见个什么事,都尽力帮一把。比如,大妮儿的孩子有急病,她亲自送往县医院。安置妥当后,临走撇下几百块钱。香莲家娶儿媳妇,老公是个窝囊废,不顶事,她亲自帮着张罗,再贴上千把块钱。哑巴他爹死了,那是真穷,连棺材寿衣都买不起,她一把拿出三千元,帮着把后事办了。这些钱,她从没打算讨要,实际也还不了。

她家办厂得不断拉货,买了辆面包车。谁家有个急病人去镇上或县医院救治,打声招呼,她宁肯耽搁拉货,都不能误了看病。久之,那车就像公用救护车似的,随叫随到。以至于谁家有病需要去医院,脑子不打弯儿就直喊出来:“快快!快去宁线儿家,把车叫来!”瘸子会开车,但大伙却是口称宁线儿,因为都把她看成当家的。实际也是这回事。她当家,瘸子听她的。于是她顶着名,实际开车出力是瘸子的事。这样子,宁线儿家帮忙送病人,不光搭辆车,还得把瘸子也搭上去。

石光亮来村里搞旅游开发,老听说宁线儿接济乡邻的事。张家有难给三五百,李家有事送千把块,也有百儿八十块的,都不是大数。可这样零零碎碎往外贴,日积月累下来,就不是小数。

起初,他一直认为宁线儿家很殷实,要不怎能拿出这么多钱呢?可是有一天,他头回进她家门竟大吃一惊:家里的摆设都很破旧。沙发是结婚时买的,破损处露着里面的海绵;老式彩电,屏幕闪着雪花点儿;吃饭用的圆桌是二十年前买的,宝丽板桌面,钢管支架,稍一拉动便掉下锈屑来。他看着这些破烂家当才恍然意识到,她帮衬乡邻那些钱,都是省吃俭用挤出来的。不易呀!

那年放暑假,钟梅韵跟他一起回村里来,在她家吃了顿饭。瘸子做了一桌菜。吃饭时,他忍不住问宁线儿:“这多年,都给穷乡亲贴补了多少钱啊?”她答不上来,压根儿没往心里记。

“琐里琐碎的多去了,谁能记住呀。”她说。

“那,大体没个数?”

“大体……反正,十万八万打不住。”

宁线儿说得很平淡。石光亮是生意人,凭着那几间小作坊,大体一掐算,便知一年赚不了多少钱。这样的小本生意,挣“十万八万”够难的。那是起早贪黑缝制衣服,一点点积攒的啊!而他搞房地产,有时请客吃饭,动辄几千元也有上万的。那次赌博,一夜输掉十来万……可这多年来,他对穷人没施舍过一个馒头钱。那顿饭,他吃不下去,是羞愧得吃不下去。

吃罢饭后,宁线儿端出一篮鸡蛋,让钟梅韵带走。他俩再三推辞,不好意思接受。他家是拥有上亿的资产啊,洋楼别墅、豪华轿车、高档家具应有尽有。走进这样的农户人家,吃顿饭已足够。怎好意思连吃带拿呢?可宁线儿说,家里鸡蛋太多吃不完,怕放坏了。说着,把他俩拉到厨房去看,证明是实情。“你看,真的吃不完。带走些吧,免得放坏。”鸡蛋确实不少,冰箱装不下,地上还放了两篮子。原来,她前几天病了,头疼脑热,在家躺了两天。就这点儿小病,村里人成群结队来看望。乡亲们没别的可拿,送些鸡蛋,也不多送,东家三五个西家十来个,积了一大堆。

钟梅韵看着这么多鸡蛋,不由闪出两眼泪花。她知道,宁线儿这些年太艰难、太艰难。她被自己痴爱的男人无情抛弃,又被无耻的老板诱骗玩弄。村里人指指戳戳,骂她是“浪女人”,是“破鞋”。她顶着臭名声,三十多岁嫁不出去,处处遭人白眼。有次,她觉得没脸面活下去,跳进洛河里寻短见。幸亏被人打捞得快,没死。

钟梅韵是替她激动、替她高兴才闪泪———曾被满村人指骂的女人,曾是没脸再活下去的女人,如今竟活得这么有尊严!在她看来,这不光是送些鸡蛋,而是人心啊!她仅患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居然牵动全村人的心。她揉着泪眼说:“线儿呀,我真为你高兴。想想过去那些日子……唉,不说那些事了。这么多鸡蛋,看出你的人缘儿啊!”石光亮趁势插上一嘴:“她人缘好着哪!汇龙村人提起宁线儿,没一个不夸的。”不料,钟梅韵白了他一眼:“哼,你那臭德行,还有脸说!”

他的脸忽地涨红,不由缩下脖子,往一边儿趔了两步。他明白,老婆骂他“臭德行”指的是什么。他比宁线儿富有得多,挣的钱花不完,却是去吃去喝去嫖去赌……老婆是给他留面子,对这些烂脏事没直说出来。

“当时啊,我都觉得没法立站。”

他是惭愧才这么说。我不由得想:这个曾吃喝嫖赌的家伙,后来能把“河洛园”捐献给村里,居然能做出如此开明的事。莫非,也是被宁线儿感动的?他说是,确实有这个因素。当时,他从宁线儿身上仿佛看到灵光一现,使自己顿然“开悟”了。这说法玄了点儿,其实就是悟出些做人的道理罢了。我很有感慨。脑子忽地一灵动,脱口冒出句颇有哲理的话:

“是啊,挣钱多少,仅表明富有和贫穷。钱怎么花,才分出高贵和卑贱。”

我是不经意有感而发。说罢,自己都颇感惊异,竟想出句这么精辟的话。石光亮也愣了下,佩服地直咂嘴,说我到底是文化人,出口就是“理论”。但这家伙真损人,刚夸我一句,接着又挖苦一句:

“可你恁有文化,咋就是个瞎眼儿狗呢?”

3

石光亮骂我“瞎眼儿狗”,难听是难听,但我得承认,当初甩了宁线儿而爱上小乔,是看“瞎”了。

那时,小乔是南方城市姑娘,长得秀俏也“洋气”。中文系学生还有点儿浪漫,可能是唐诗宋词读多了,骨子里渗着诗人气质———说难听点儿,其实是有点儿酸腐的斯文气。我以此自居,更嫌宁线儿土气没文化,而小乔也确实比她洋气“有文化”。这是事实,倒没看瞎。

说“瞎”,是后来的事。

不是自吹。上大学那会儿,我是有点儿小魅力的:长得细皮嫩肉小白脸,身材苗条,不丑吧?在班里,我是唯一发表过诗歌作品的,颇有几分“才子”气。我插队时见天抬杠骂俏,磨炼了嘴皮子,特能侃,动辄冒出些俏皮话,能把女生们逗得笑岔气儿。这些,对女生是有吸引力的。小乔也特欣赏我,否则不会有后来的事。

可是结婚二十多年下来,她变了。毕业后,我分到部队一个杂志社当编辑。她呢,分配到当地省电视台。女人的漂亮就是资本,她占这个优势。后来,她一步步走上“副台级”。其间,我隐约听到些闲言碎语,说她跟省里某某领导怎么的。但我不愿把她往坏处想,宁愿认定她不是那种女人。谁愿往自己头上扣绿帽子呢?我本能地拒绝相信这一点,更希望是假的。

不过,她对我由热变冷、由爱变憎是真的。她越来越嫌我没本事,说我只会爬格子编稿子,一身书呆子气,屁大的事办不成;甚至嫌我细皮嫩肉细腰身,长得“不男人”。可当初,她对我的长相是很赞赏的呀,甚至夸我是班里最帅的美男子,怎地一翻脸,连我这样的长法儿也不对了呢?弄得我很自卑。以至于我很羡慕脸皮黝黑粗糙、扛着大肚皮的男人,好像那样子看上去更像权贵或大款范儿。可我偏晒不黑、吃不胖,真他妈的郁闷。

也怪世道变化快。在大学时,我们一起谈汉赋、谈唐诗、谈宋词、谈元曲,也谈历史、谈哲学、谈宗教,当然,还谈信仰,感觉是那样充实那样浪漫那样有诗意。可如今,这些东西都不谈了,你要谈,她就说你“out”了。这年头儿,都谈权、谈名、谈钱、谈享受,起劲儿比这个。于是,假若谁发了财、升了官或出了名,我便倒了霉,该遭贬了: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我怎么啦?”

“怎么啦?窝囊废!”

同类推荐
  • 北方城郭

    北方城郭

    《北方城郭》是柳建伟潜心十余年创作的长篇处女作,是中国多年以来深得批判现实主义真传的长篇之一,1997年一出版,受到评论界高度关注,与《尘埃落定》一起被誉为“年度长篇小说的双璧和压卷之作”。作家以恢宏的气度、过人的胆魄、批判性的姿态和攻坚的责任感,直面当下纷繁复杂的中国现实。小说以追查一笔赈灾款和一个命案的真相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包括官员、暴发户、记者、艺术家、演员、教师、农民、手工业者、娼妓、小偷、赌徒、囚犯等三级九流的庞大人物形象群,深刻地剖析了中国40余年来,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从都市、城镇到乡村等诸多方面和层面在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 银枪冷魂

    银枪冷魂

    香岛高级职业杀手冷如冰,为得到百万美钞的报酬,将黑社会金枪党作恶多端的魁首刺杀,酿成一桩震惊香岛的大案。为了争夺美元与家产,父与子,大亨与情人,杀手与主子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在严酷的战争年代,我地下党和驰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健儿,为了保卫党中央首长,深入虎穴,铤而走险。一场智谋与胆略的较量,在日伪军密布的魔窟里展开。
  • 日头日头照着我

    日头日头照着我

    长篇女性小说,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图。催人泪下的小说不在少数,可是,《日头日头照着我》让读者流下的泪水,已经超越寻常意义上的感动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们胸口不曾寒凉的热血,不曾泯灭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诡诈磨尽锋芒的“高尚的冲动”。
  • 桃儿杏儿

    桃儿杏儿

    林希有一句令人咀嚼的话:唯有小说无可说。邵燕祥在评价林希小说时,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他说林希是把“二十年代的砂变成九十年代的朱”。林希写了《桃儿杏儿》,用他自己的话说“以纪念那些写了那些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美丽女性。”
  • 矿工

    矿工

    《矿工》以东北地区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为背景景,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描绘了现代煤矿工人真实的生活。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围绕着一个经历了矿难、劫后余生的家庭,展开故事情节,描写了煤矿工人张逢春一家在煤炭企业兴衰中所经所的聚散离合。反映了这个国有煤炭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经历的阵痛,塑造了以陈双宝为代表的新一代煤矿工人群体。他们个性张扬,头脑睿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复杂的情感纠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才干。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彻底改变了煤矿脏乱差的面貌和煤矿工人的傻大黑粗的形象,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奋斗中经历了苦痛,感悟了亲情,考验了友情,收获了爱情。
热门推荐
  • AKB0048第三季希望的光芒

    AKB0048第三季希望的光芒

    第78期的研究生,我无论怎样都不会输,但你却消失了,不行,我一定会救你的,智惠理。---by14代阿酱
  • 公主恨嫁之我的夫君是神君

    公主恨嫁之我的夫君是神君

    被提上天界,好吧,还可以天界一日游,被赐婚,那个天君,咱们可不可以打个商量?她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徒儿,却被他亲手葬送!若人生总有一场痴爱不负,他又是否能忆起那霜冷月华之中的轻声呢喃?那一壶清酒,一句悲歌,是否还是旧时模样?夜深人静时,他又是否真的从未愧对?他,是清风朗月的天竺帝君,微微一笑间似月华倾泻。清冷如霜华,却背负着一生的罪责,内疚难安。他说:“她是我的徒儿,与我血脉相连!”第一次,他与她相遇于万年古树,她喝了他一壶清酒!第二次,他与她偶遇于夜宴,被他当众调戏!第三次,不,她不要再有第三次,她是天君命定的太子天妃,怎么能与他有所交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少爷请你回家

    少爷请你回家

    蒋家少爷常年在哥伦比亚度假,这一年,裴家少爷也到了哥伦比亚度假,刚好遇上了蒋家少爷,开始了一场狼抓羊,羊逃狼的游戏。游戏的结局究竟是狼抓到了羊,还是羊逃出了狼的魔抓。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相爱了,狼也不抓羊,羊也逃不出狼的温柔宠溺,美好的结局,只因为两人的相恋。
  • 高级商务礼仪指南

    高级商务礼仪指南

    这本《高级商务礼仪》专为高级商务人员量身定做,着重论述了商务活动中应遵循与注意的礼仪规范,具有很强的系统完整性和实用有效性。本书首先从日常社交礼仪入手,介绍了个人仪容仪表与仪态礼仪、见面礼仪、介绍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礼品馈赠礼仪、演讲礼仪与礼仪文书写作。针对商事活动的特点,又详细介绍了包括办公室礼仪、会客礼仪、商务接待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仪式礼仪、餐饮礼仪与舞会礼仪在内的高级商务礼仪。
  • 得之不易

    得之不易

    冯子繁好几年前就想把俞青占为己有了,奈何其芳心所许他人。但没关系,正当手段没用,那就先用点其他手段把她的名字填进户口本。至于心嘛……到时再说吧!先婚后爱的都市故事。
  • 慧林宗本禅师别录

    慧林宗本禅师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银岛

    金银岛

    故事的主人公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鲍上将」。有一天,旅馆来了一位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高大结实、非常引人注目的客人,原来他就是比尔船长。吉姆非常喜欢听比尔船长讲故事,那些听起来挺吓人的经历,像是罪犯被处以绞刑、海盗双手被绑而且蒙眼走跳板、突如其来的海上大风暴、遍地骨骸的西班牙海盗巢穴等,每次都让吉姆又爱又怕,也让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新鲜刺激的话题。没多久,比尔船长因为饮酒过量加上受到惊吓而死在旅馆中,吉姆无意间发现比尔身上带着的一张藏宝图,那是海盗普林特船长所遗留下的,于是吉姆和......
  • 爆笑穿越:霉女穿越千年后

    爆笑穿越:霉女穿越千年后

    【爆笑洒脱文,男女主心身干净,欢迎入坑!】“假如为夫有一天死了,娘子你怎么办惹?”某只腹黑尾巴狼委屈咬唇看着笑面如花的某女,出声询问。某女倾国又倾城的脸一僵,卖糕的,又是这个问题!“你说我改嫁二婚怎么样?”某只腹黑尾巴狼妖又孽的脸比某女的还僵,“娘子,难道你不是要殉情么……”某女和蔼一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你看看本姑娘是那种殉情的人吗?等你死后,本姑娘绝对会找个绝世好男人的,你放心。”某只腹黑尾巴狼破功,血眸微眯,一把揽过正在嘚瑟的某女,直接拐进房间“还在想绝世好男人?看来为夫昨晚还没满足你,那我们现在再来一次吧。”
  • 爱上绝美大法师

    爱上绝美大法师

    不就是不小心发飙,被开了吗,不就是洗澡不小心踩到乌龟摔跤了吗?没必要这么倒霉穿越了吧?穿越就穿越,怎么还穿越到这个奇怪的地方,这里的动物会说话,人人都会魔法,天啊,最要命的是还碰到了一个让人讨厌的法师,我不要啦,我要回去!________________感谢墨者平台免费封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