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1700000028

第28章 师友风采(7)

在我的心目中,小川是一个大写的人,率真的人,一个心地善良、感情丰富、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人。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浑身充满青春活力,他的心永远与年轻人紧紧地贴在一起。在上世纪50年代,他唱响的时代强音《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像战斗的号角召唤了、激励了成千上万青年公民。至今我的耳边依然回响着他当年高歌的“斗争/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富有的/人生。”“我要号召你们/凭着一个普通战士的良心:/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这些热情澎湃、富于鼓动性的诗篇,当年对我这样一个刚挨了批判、一度抬不起头来的年轻人,曾起了难能可贵的点拨作用,重新点燃起我振作精神、继续前进的热情和勇气。在日常不多的接触中,从他的言谈话语里,我也深深地感觉到,他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并没有因为我“待审查处分”这样一种处境而疏远、歧视我;相反还明显地流露出对一个在磨炼中成长的年轻干部的理解、同情、关爱和期待。

1957年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曾一度给文艺界带来新鲜、活跃的空气。整风运动开展后,中国作协派我到各地调查了解文艺界开展“鸣”、“放”的情况。出发前秘书长郭小川同我谈了话。他让我按照周扬在刊物编辑座谈会上鼓励鸣放、着重反对教条主义和对待科学、艺术的官僚主义、行政命令方式的讲话精神去进行调研;并一再叮嘱我:每到一地,首先要听取当地党委和宣传部的意见,要多同作家协会分会领导交换看法和意见。正因为事前打了预防针,心里有了底,加上不久前在反胡风斗争中受过批判、处分,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这样才使我的东北之行适可而止,没有走得太远。我完成了郭小川交代的搜集材料,为作协编的《文学动态》尽快写出情况简报,供领导参考的任务。只是由于我过分积极,主动采写了《访长春几位作家》《东北文学界鸣放剪影》两篇通讯报道(一篇已在《文艺报》刊出,另一篇也已打出校样),从而在反右派斗争中,招来了“煽风点火于基层”、“替右派分子鸣锣开道”的严厉批判。到运动后期,包括郭小川在内的作协整风反右领导班子姑念我没有为“丁、陈反党集团”翻案的言行,也没有为自己在反胡风斗争中受批判、处分鸣冤叫屈,最后定为严重右倾错误而放我过关了。我之所以侥幸没有跌入右派的万丈深渊,细想一下,真还不能不感激小川在风雨袭来前的提醒和关照哩!

小川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艺术上不懈追求的诗人。他追求民族化、大众化,但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楼梯体、自由体、民歌体、新辞赋体,他都做过尝试,并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尤为难能可贵的,他的叙事长诗《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等,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上敢于突破,敢为天下先,大胆触及爱情、人性、悲剧等当年十分忌讳的禁区,在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塑造上,力求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本来,创作上的这些探索、尝试,是很正常,理应得到鼓励的,但在“左”的思潮泛滥的情势下,它是不可能被允许、包容的。于是在1959年秋、冬之交,郭小川遭到“晴天霹雳”般的批判。

也就在这之前不久,1959年七八月间,我结束在河北怀来的下放锻炼,即将调离中国作协、去河北省文联报到前,在一个下午到黄图岗胡同6号院看望了郭小川。当我告诉他:县委书记对我说,按上级的精神,各级党委都要有自己的秀才。县里同作协商量,决定把你长期留下来;可你的行政、工资关系、人事档案由北京往县里转时,被河北省委组织部卡住了,说是决定调你去河北省文联。现在县报(《怀来报》)停办了,县里也只好放你走了。郭小川听后,不无惋惜地表示:作协创委会虽然撤销了,但创研室、《文艺报》等单位都需要人。放你走,也不知是谁定的?事已如此,也无法改变了,只好让你去河北了。我明显地感觉到,他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爱莫能助的情绪。我了解,他是很爱才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年轻的普通干部,多少有点组织能力、文字能力,算不上什么人才。

过了一段时间,听说他在作协反右倾整风中受到批判。实际上,他在8月份与我谈话的时候,已经对作协没完没了的批判、斗争和日常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感到厌倦,要求调离作协到下面去工作。当然,在当时的背景、处境下,他还不便向我这样一个并非深交的年轻人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他仍然出于公心,为作协工作、文学事业着想,表达了不愿放走我这么一个多少还有点用处的干部的想法。他自己想离开作协而又想把我留在作协,这看似矛盾的思想、态度,在作为诗人、文学组织者的郭小川内心深处,同样都是真实的,并非虚情假意。小川就是这么一个真实的人,诚挚的人。

小川离开我们30多年了。十年浩劫、极左顽症摧毁了这么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有才华的战士兼诗人。在团泊洼,同文友谈及小川其人其事,仍不禁扼腕叹息、悲愤交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过滤,小川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愈加光彩熠熠。郭小川,千万人民心中的诗、心中的歌。战友、文友不会忘记他,读者大众不会忘了他,文学史家也不会忘了他。

2010年1月

走在生活前头的李季

“共产党人决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冷漠的旁观者,决不应该放弃自己推进事物发展的责任。”“文艺作品要指导生活,就要走到生活的前头去。”

当我重温胡耀邦同志1980年2月间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细细咀嚼着上面这些闪光的、耐人寻味的论述时,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前不幸早逝的李季同志。啊,李季!他不正是一个坚持深入群众生活、走在生活前头的先进战士吗?不正是一个热情讴歌新生活、为新事物的出世大喊大叫的出色歌手吗?当今,我们文学战线上多么需要大批像李季这样的战士和歌手呵!

我最初认识李季,是在火红的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我是一个刚刚跨进文学门槛的年轻人,在全国文协(作家协会的前身)做具体工作。1952年冬天,我们祖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前夜,全国文协组织第二批作家深入生活。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20多位作家,聚集在北京东城小羊宜宾胡同一个四合院几间平房里学习讨论,为投入沸腾的建设热潮做准备。大伙围炉而坐,侃侃而谈,热烈议论着经济建设新时期文学艺术面临的任务、文学的典型和创造新英雄人物,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根据地等问题。参加学习的李季,那时才30岁,风华正茂,他那浓重的河南乡音,质朴的举止,爽朗的笑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第二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在考虑自己今后的生活基地时,大部分同志都表示准备到自己曾经长期生活战斗过的、比较熟悉的农村去,打算去工厂、矿山体验生活的寥寥无几。不少作家对自己不熟悉的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表现出一种望而生畏、踟蹰不前的情绪。李季在战争年代同陕北三边人民同甘共苦,他爱上了三边人,爱上了信天游,三边人民的乳汁孕育了他脍炙人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他曾经说过:“离开了三边的生活基础,我是很难写诗的,我的诗就失去了光彩。三边的沙漠和小米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它是我长时期的取用不尽的诗的源泉。”正因为如此,他热切地期望早日回到三边人民的怀抱中去。

就在这时候,胡乔木同志召集即将深入生活的作家座谈,并专门邀约李季去谈话。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在我脑海里都淡忘了,甚至消失了。但乔木同志与李季同志促膝谈心的生动情景,至今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那是领导者同作家、艺术家平等地交换意见的一种亲密关系。当乔木同志问起李季今后的创作生活计划时,李季毫不犹豫地回答:还是让我回到自己熟悉的三边老沙窝去吧!乔木同志自然理解李季的这个心愿,他微笑着,思忖着,然后向李季讲起斯大林曾劝苏联著名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到巴库油田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事例。乔木同志引了斯大林《给杰米扬·别德内依同志的信》中的一段话:“梯弗里斯并不怎么有意思,虽然它在外表上比巴库诱人。如果你还没有看见过林立的石油井架,那么你就是‘什么也没有看到过’。我相信巴库能提供你极为丰富的材料来创作像《牵引力》这样的杰作。”接着,乔木同志用极其简洁、明确的语言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最熟悉的不等于最有意义的!”乔木同志的这句话,在李季心底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的思想再也平静不下来。随后,他又听了乔木同志向首都文艺界做的一次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乔木同志针对着一部分作家的思想状况,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作家对工业不感兴趣,那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就会发生问题。因为这表示了许多人,首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状态,还没有对工业发生热烈的感情。”把这个问题提到如此尖锐的高度,使李季震动了,他想,国家工业化的伟大事业在向我们招手,原来不熟悉的新生活,新事物,需要我们很快地去熟悉它。怎么能背上熟悉农村的包袱,对工业化建设无动于衷、裹足不前呢?!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毅然决然地奔向新的生活根据地——玉门油矿。当时,我和第二批深入生活的作家以及文学界的许多同志一样,都由衷地赞美、佩服李季同志那种投入新生活的热情和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从长江之滨到戈壁滩上,从三边人到玉门人,这是李季创作旅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李季一到玉门,就一心扑在油矿的建设事业上。在他寄自玉门的来信中,那种热爱油矿的喜悦、激动之情跃然纸上。他写道:“这个地方说苦也的确苦,但甜的地方却比苦的地方更多。如果可能,我真愿意在这里住它一辈子,就光看那些黑得发着闪光的石油,它也会诱惑着你为它献出全部身心的。”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第一春,20多年来,他同祖国石油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所有的石油工地,从祁连山麓到尕斯湖畔,从克拉玛依到松辽平原,从柴达木到渤海湾,哪里有石油井架、钻台,哪里就有李季,就有李季的“石油诗”。“石油诗人”的桂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石油工人和广大群众对他的勤奋、忘我的创造性劳动的最高奖赏。

我深深怀念李季,不仅是因为他紧扣时代的脉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深入群众,扎根生活,堪称我们文学队伍的一个榜样;还在于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文学组织活动家,在鼓励、推动作家同人民群众相结合方面,耗费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55年至1956年,李季担任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和粉碎“四人帮”后作协恢复工作至李季逝世这段时间,我曾两度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朝夕相处,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1955年冬季作协组织大批作家到农村去,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作协、《人民日报》共同组织一批作家到全国各地旅行访问,写作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写。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显示了李季兼有诗人火样的热情和组织家务实的才能。这里,我想着重记述一下他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临近终点的时刻,是如何按照党的声音,关注作家投入新生活、反映新时代这个重大课题的。

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的《祝辞》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他要求我们的文艺塑造出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四化”创业者的光辉形象。

文代会一结束,李季就以极大的热情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全然不顾带病之身,以全副精力投入繁杂的组织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都来作协机关上班或开会,从他那含着微笑的面容、来去匆匆的步履中,我们感到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精力异乎寻常的旺盛。他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就跑进我们创作联络部的办公室来议形势,谈工作,常常是谈笑风生,眉飞色舞,气氛相当活跃。他三番两次地对我们谈起: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作家去熟悉新的生活,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去看一看“四化”建设的先进地区,看一看现实生活中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不仅考虑工业方面,农业、林业、交通等其他方面也要组织。在“四化”建设中起带动作用的一些方面,作家所关心、感兴趣的一些方面,都可以组织作家去看一看。他还提醒我们,组织这类活动,要讲求效果,但又不能要求立竿见影。只要作家真正感到兴趣和有益,以后在创作上总是会开花结果的。

同类推荐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多是我过去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所作,在那里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写诗的安静和感觉。
  • 散生漫笔

    散生漫笔

    近几年我的视力突然衰退,医生诊断是老年性白内障,而且是“老双白”:两只眼都被“白”蒙上了,这一点儿不冤枉我。几十年来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跟着我受够了罪,伤眼的事儿看得太多了。
热门推荐
  • 动物与人

    动物与人

    龙飞只因加入了穿越联盟,从此命运女神就伴随她左右。(题目乱昵的不用在意)
  • 囚己

    囚己

    当人被恐惧和欲望所支配的时候就会化身魔鬼。
  • 我是大宗师

    我是大宗师

    大山里出来的少年,身怀绝技,被老妈指派给一个大美女当保镖,在保护大美女的同时,和富家千金、平民校花、警花、护士姐姐、外国公主发生了许多大家都懂的故事。凭借龙气,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当神医,当拳王,富得流油,逍遥无边。人家买房买车,韩大少爷买岛买飞机。人家醉卧美人膝,韩大少爷的美人膝有点数不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罪爱:冷情圣尊的血族邪妃

    罪爱:冷情圣尊的血族邪妃

    千年前,他因为她血族的身份,毅然转身离去。她暗自神伤,沉睡千年。千年后,她因为心中的那一份执念,再次踏入俗世,只为遇见他。时过境迁,他早已转世多次,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他。今生今世再次的相遇,他们的缘分却留在了前世。用前世的缘分等今世的人,怕是空遗恨。如果前世能还的,又何必等到今生,终是水中月镜中花。她是血族高贵邪魅的公爵大人,却是只想要一个他。千年情殇,能否换来一段绝世的不悔爱恋?他是异界冷心冷情的圣尊大人,今生再遇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闲公爵:不过,你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绯月圣尊:人是会变的。闲公爵:那心会变吗?绯月圣尊:不、、、会?闲公爵无语,这是会呢还是不会呢?
  • 巅峰炼丹师

    巅峰炼丹师

    以身为鼎,以魂为火;炼就无极,成就巅峰。
  • 千禧年最好的礼物是易烊千玺

    千禧年最好的礼物是易烊千玺

    大家就叫我冰冰吧,冰冰也是个千纸鹤,写的不好不要怪我哦
  • 肆艳天下

    肆艳天下

    大千世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孰真孰假,未可定论。何必,何须,何苦,不如装傻卖疯,快意江湖路。这是一个嬉闹中带着点严肃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六十种曲东郭记

    六十种曲东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不想说再见

    本不想说再见

    三个出生在小地方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拼搏和努力进入了一流的高等学府求学,在追求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他们和大都市的年轻人一样,,也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在生活上他们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也可以互相促进,但是在爱情上他们却有着各自的幸福和无奈。
  • 重生之混乱世界

    重生之混乱世界

    先是重生在前世生活在都市十八岁的时候,之后脑中有一段混乱的记忆冒出来,最后在都市中死去之后又重生在异界,最后为了能够回到都市而在异界中奋斗,只为寻找到一份叫做天简的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