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5300000020

第20章 暧昧的越位:1993年的长篇小说(1)

1993年的长篇小说从总体上来说是在栖息中寻求韬晦之计,在调整中酝酿力不从心的突破。前者可以在对艺术形式探索的热情普遍退化的状况中看到,后者在向市场的英勇进军中已经昭然若揭。所谓“突破”,对于严肃文学来说,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艺术方面的意义,它主要是指“严肃文学”如何大胆越位——越过自身的传统(经典)规定的界线。所有过去那些令人兴奋不已的纯艺术冲刺,现在都被走向市场的夸张步伐所取代。

某种意义上,1993年再次为当代中国文学树立了一道辉煌的历史界碑,严肃文学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转型,它已经填平了与大众文化的主要鸿沟,从作家的心态到写作立场,从文学的营销策略到小说的叙事笔法。走向市场乃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勉强的守望与纵情的越位,构成了这个时期奇怪的两极现象,并且前者不断向后者移动。90年代初期文学自我救赎的行径,现在已经迅速改变为投身市场的热身运动。纵观1993年的长篇小说,我们当然还可以看到部分作家怀有某种艺术信念,但是传统的经典性的,或者说精英主义式的叙事显然力不从心,从那些有意放低姿态的守望立场到顾影自怜式的思考,以及与大众同歌共舞的狂欢场面所构成的现状拼贴画来肴,听史的大趋势已然无法拒绝。

勉强的形式:先锋派的流风余韵进入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中年一辈作家业已炉火纯青,而青年一代作家也愈趋十成熟。一批年轻作家尤为注重艺术表现形式,强调结构处理和语言感觉。尽管说在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先锋派作家早已放低了姿态,但那些艺术形式有节制地运用到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则足以把长篇小说的岂术性推进一步。1993年,花城出版社推出一组先锋长篇小说,它是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孙甘露的《呼吸》,北村的《施洗的河》,吕新的《抚摸》。除前两部曾发表于前一年度的刊物上外,后三部均为1993年的新作。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讲述一个古代燮国的皇太子的故事,具体的年代背景和历史史实不町考,显然苏童并不热衷于写作历史小说,他的兴趣主要在于观看个人的心理和精神气质的细致变化过程,以及个人处在极端的环境中所作出的特殊反映。正如作者所言:“小说里的红粉鬓影和宫廷阴谋都只是雨夜惊梦,小说里的灾难和杀戮也是我对每一个世界每一堆人群的忧虑和恐慌,如此而已。”小说叙事在空旷的历史背景上展开,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一位帝王坎坷奇险的一生。太子端白14岁承袭帝位,随后他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个人的平静,他成为各种阴谋的中心和发源地,当然也承受着它的一切后果。他的爱情或婚姻也不得不渗透进各种阴谋,它们总是以一些死亡事件开始或结束。历经艰难的端白终究成为走索艺人,显赫一时的帝王结果游走于江湖。宫廷内部的阴谋暗算、诬陷迫害,与帝王端白的情爱故事相互纠缠,暴力杀戮与某种感伤气息相混合,使苏童的叙事总是在舒缓的行板中透示着流畅的力度。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点讲述了一个绝望童年的心理自传。余华一向擅长描写苦难兮兮的生活,他那施秘的口光从来不屑于注视蔚蓝的天空,却对那些阴黑痛苦的角落沉迷不已。余华对“残酷”一类的情感态度具有异乎寻常的心理承受力,他的职业爱好使他在表达“苦难牛活”的时候有如回归温柔之乡。“苦难”这种说法列于余华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它就是生活的本来意义,因而,“我”这个名之为“孙光林”的孩子,生活于苦难中乃是理所当然的。余华如此冷静地娓娓叙述这段几乎可以说是“不幸”的童年经历,确实令人震动。余华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简单去罗列那些苦难的生活事相,而是去刻画孤立无援的儿童生活的绝望感。追忆童年生活采用的第一人称视角,给“内心独白”打开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一个被排斥出家庭生活的儿童。向人们呈示了他奇异而丰富的内心感受,那些生活事件无一不是在童稚奇妙的目光注视下暴露出它们的特殊含义。被家庭成员排斥的孤独感过早地吞噬了纯洁天真的儿童心理,强烈地渴望同情的心理与被无情驱逐的现实构成的冲突,使“我”的生存陷入一系列徒劳无益的绝望挣扎之中。而“呼喊”则是生活含义的全部概括或最高象征:

“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粟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某种意义上,这是这一代无父之子的令人震惊的精神写照。

孙甘露的《呼吸》,正如作者所言:这篇小说“仿佛是一首渐慢曲,它以文本之外的某种速度逐渐沉静下来,融A美和忧伤之中,从而避开所谓需求。”《呼吸》主要围绕男主人公罗克与五位女性——大学生尹芒、尹梦、女演员区小临、美术教师刘亚之、女工项安的感情纠葛展开故事情节。罗克曾在军队中短期服役,甚至还去越南与美军作战,作者试图把主人公的这段丛林经历与几位女性的出周和离去形成某种对照。作者显然特别关注“性爱”这个主题,这些人都以不同方式落入这个巨大的圈套,他们相互寻求又相互背弃,为欲望所立使,也为命运所摆布。罗克穿梭于其巾,随遇而安。罗克是这个时代的游走者,一个无所作为的城市守望者。作为这个时代最后的浪漫主义者,罗克身上充满了末世学的感伤气息。孙甘露的叙事已经向着故事倾斜,那些修辞、节奏、隐喻、句子的长度和变化,以及对庸俗惯例的调侃性模仿穿插其中,显得精致而流丽。尽管这部长篇小说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在人们过分热衷于表现历史,那些远离现实的“民国演义”充斥十文坛时,孙甘露面向当代生活的写作显然别具意义,特别是关于当今城市的故事更有些难能可贵。

北村的《施洗的河》讲述一个堕落至极的灵魂得救的故事。刘浪是父亲与佃农之女野合的产物,这个人一步步走上凶狠之路。8岁那年居然试着对父亲放黑枪,医学院的教育却使这个浪子变得更加不可救药。他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充当帮主,杀死无辜的女人,放荡纵欲,无恶不作。然而,他逃不脱命运的惩罚。他的眼睛几乎瞎了,他的女人居然也被他的儿子弄瞎了一只眼睛。他的儿子凶蛮而短命,他遭遇一系列的报应。于是这个作恶多端的男人开始悔过自新,他从神、从主那里吸取了新的生命源泉。刘浪和马犬也重归于好,他们在上帝那里成为兄弟,于是“万物都在阳光中显出它们本来的面貌”。如果不过分追究这部小说直露的宗教情结的话,应该承认北村的叙事还是极见功夫的。他对一个人的性格心态的极致状态的刻画,对那些凶狠场景的描写,特别是那种切人到事物本性中去的语句,都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从另一方面来说,北村的写作也提出了一个被忽略已久的信仰问题,北村如此硬性地植入宗教的内容,在证明北村尤为虔诚的同时,也表明文学对此已经无计可施。

吕新的《抚摸》讲述了个伤残军人孤寂而无奈的一生。

这部小说以战争时期国民党7个纵队的9千余名官兵撤退到黄河流域为背景,展示了人烟萧索的战争遗址、冤魂遍野的黄河流域、旧军队里的血腥哗变、客栈中经久不绝的无头案……等等,这些苍凉的背景正好是凸新寻求那种从容的绝望感的恰当空间。一些很不协调的男女恋情,像是某种纯粹的情绪流宕于其巾,加深了如梦如幻的宿命意味。作为一次对人类可悲的境遇或记忆的抚摸,吕新的叙事也是一次对叙述本身的抚摸。那些随便飘移的场景,那些精致如剪贴画的情境,是对战争劫难和生命无常的抚摸,洋溢着忧伤的诗情和绝望的力量。

纵观这几部先锋派小说,尽管形式方面的挑战意义激不起多少反响,尽可能放低的探索姿态也更多地让人感到先锋们的成熟老到;但依然还保留着的语言形式风貌及其处理结构和个人感觉的技巧,显示了先锋派长篇小说特有的艺术韵味。当然,在1993年,引人注目的不是这些小说的叙事本身,而是它走向市场的姿势。卓有见识的书商从先锋派的名牌商标看到潜在的商业价值,先锋派也以它亲切的面目受到一部分读者的青睐,这不过是先锋派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的最后的一种方式而已。

重写历史:寻找家园与解构神话对历史的兴趣构成了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小说创作的主导流向,这可能是“寻根”埋下的伏笔。现实的意识形态热情锐减之后,人们乐于在远离现实的历史和语言领域施展艺术才能。1993年,王安忆发表《纪实和虚构》,这部小说有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副题:“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这部小说也许试罔在“纪宴”和“虚构”两个方面重新构造历史和现实。小说由“我”个人的故事和家族的故事组成。“我”的成长的故事与“寻根”的故事套在一起,由“我”的历史到母亲的历史,再到家族的历史,这个在时间上的回溯序列,在叙事中转化成空间上的平行结构。

小说的叙事从探究“我”这个城市人的生活起源开始,“我”是谁?从哪里来?这种现代性的追问作为叙事的原动力,在实际的叙事中却并没有如期完成一个人类生活史的神话,“我”及其家族的历史都卷入一种非历史的状态。“我”的家庭就十分可疑,它与周围环境娃在游离的微妙关联域。“我”的家庭无法完全进入市民生活,它隶属于那个庞大的“革命队伍”。

母亲进入这个革命队伍的动机也单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每一个个人的存在与环境,与历史都构成某种偏差的角度,王安忆力图找到个人游离于群体,脱离环境和历史的那种中间地带,在这个空白区域找到个人生活的真实缘由和特殊情境。即使“我”的祖上,例如“茹藜”这个人物,他曾经是个煊赫一时的状元,身居要职,官至兵部尚书,最后抑郁而死。而事实上,这个人物不过是根据传说加以虚构的形象,叙述人自以为他是“自古以来出现于我们家族史上的第一个真实人物”,他使这个家族的历史清晰起来,具体起来,然而,同时“也使我们家的历史产生了歧义”。

王安忆近年的小说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与历史对话的方式,以个人游离于历史的姿势与历史进行超距的对话。《纪实与虚构》在设定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叙事,然而,在个人的成长史与家族的生活史的相互参照关联中,其实解构了完整的历史神话。每一个人的生存其实是不断被抛离出群体和既定的历史谱系,王安忆一直试图表现出个人生存的非统一性和非连续性的境遇,表现出那种超然于群体之外的个别性。王安忆的叙事具有她惯有那种舒畅,平静从容而神采飞扬,特别是对那些广阔的历史场景的描写,王安忆的手笔酣畅而有气势。

刘恒在这一年推山《苍河白口梦》,以一位百岁老人回忆的口吻重述本世纪初的历史。这个老人的个人经历显然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一部现代史起源的民族性寓言。这个叙述人是一个回忆者,在叙事中则是一个旁观者。这个在故事中有一个绰号叫做“耳朵”的仆人,他以偷听者和窥视者的双重身份保证了叙事的真实性。同时作者为了加强现实感,以实录的时间标记来划分段落。现在时间侵入叙事本文,多少打破了故事的封闭结构,把历史作为现在的“他性”,作为已死的过去来观照。

主人公曹光汉,留洋回来琢磨着建火柴厂。以科学实业救国,乃是那个时期的时尚。这个曹家的二少爷是被作为一个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加以书写的。在他的家人和周围的群众看来,这是一个不中用的家伙。他显然不能完成中国传统社会赋予一个男人的任务,这个性无能的家伙不仅在物种学的意义上阻断了中国宗法制社会的发展,而且他异想天开地要从西方借来火种。不管刘恒有意还是无意,“火柴厂”具有象征的意义,现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正是试图扮演鲁迅所说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孜孜以求从西方盗来“火种”,照亮处于黑暗和蒙昧状态中的群众。作为物种学意义上的“人”,曹光汉丧失了生殖力,他表征着这种文化的延续性所面临的危机。那个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大路及时填补了这个空缺,他与少奶奶偷情而传下一个蓝眼睛的儿子,结果大路和这个孩子都死于非命。这个濒临解体的宗法制度不会接受外来的生命能量,就是那个超出物种学范畴的曹光汉也没有好下场,他的失败不过是中国现代性期待的早期落空的象征。刘恒重新讲述了一个“现代性”的神话,讲述了启蒙主义理想在现代中国遭遇到的困境和失败。

刘恒对中国宗法制社会的垂死状态一直有着惊人的洞察,因而他能把那种制度化的压抑力量与非常个人化的情欲动机巧妙结合,在那些极端的状态中绘出末世学的图景。

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显然是一部令各种人群部吃惊的书。如果说《故乡天下黄花》不过小试锋芒,把现代以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中国所史进行反讽性的改写,那么,这部长篇小说把几千年的中周历史打碎,通过人物死而复生的手法,使历史场面不断重复出现,促使历史在重复中自行解构。

同类推荐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 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热门推荐
  • 老兵记忆

    老兵记忆

    一个老兵的战斗经历,一群群士兵的战火岁月,那些艰难黑暗的日子里,日寇入侵的国战之中,有这样一些人,在默默地战斗,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请看一个小兵在战争中带来的变数,胜利!“马少爷!幸会幸会!你可抵几十万石粮食啊!”“哇!好多的黄金!”“麦克阿瑟?谁啊?天皇他亲爹?”“美国人?嫌他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那是他们自找的!”“我只是一个小兵!别他妈的拿贵族的派头来恶心我!”
  • 穿越之傲妃倾天下

    穿越之傲妃倾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嗜血孤傲,从小练习杀人,多年的杀戮,让她从不轻易信人,再一次任务中,被自己唯一信任的爱人所杀死,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年代,成为宰相府中性格最懦弱,人人欺负,最没有用的废材七小姐身上。他是灵玄大陆的冷面王爷,从不让人轻易靠近自己,如万年冰川一般,天赋惊人,是万千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而他却独独钟情于她,视她为珍宝。看欧阳苏夙怎样玩转古代,与冷面王夜擦出爱的火花
  • 孤焰落了一座城

    孤焰落了一座城

    梓莘花纷飞的王宫,漫天雪花飞舞的祭台,万众瞩目的神像,他看着眼前那位美丽得不可方物的女子,俊美的脸庞上,似乎是泛起了童真的笑。
  • 坐忘论

    坐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少年

    天才少年

    落魄大学生突然获得透视眼,奋发图强的心顿时有了用武之地,有点痞气的他用非常手段征服巨商豪门,搞掂纷扰的娱乐圈,恶斗市井刁民……在王者之路上一路狂奔,在收获事业成功的同时也收获了美满的爱情生活,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 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如果将丛林比做职场的话,那些强壮、勇猛、机智、勇敢、绅士的甲虫与职场男性之间有着许多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将这其中的共同点娓娓道来,将动物本能的生存原则引入职场规则之中。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男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 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月光》是从作者许春樵已发表的六十多部中短篇小说中精选的佳作,《城里的月光》代表了许春樵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实力和最高水准。其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叙事特色,艺术上具有独立的个人化意志,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得到评论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同。被誉为国内“新生代实力派作家”。小说曾获过“上海文学奖”、“安徽文学奖”、“《当代》拉力赛冠军”等。
  • 剑封

    剑封

    武林,是一场游戏。江湖,是一朝梦魇。三剑,是一段传奇。传奇,由你我续写。-小农民
  • 腹黑纨绔之嚣张邪妃

    腹黑纨绔之嚣张邪妃

    夜家三小姐,人称废物嫡小姐。日落城中人人知晓的废物,次日还被纳兰家大少纳兰清羽退婚,被世人嘲笑。却不知夜家三小姐早己不是原来的那个夜家废物三小姐,而是来自21世纪顶级杀手的灵魂。“天才,我八岁就是大魔法师巅峰。神器,我随身空间里的神器都当大白菜似的要多少有多少。丹药,我每天都当糖豆吃。神兽,不用我训化都乖乖送上门来。两个属性就是天才,那我十大属性算什么,还有控制时间的能力。废物,那我这些都算什么?不过,骂我是废物,又嘲笑我,那么就乖乖准备承受我的怒火吧!哼哼哼......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