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7800000016

第16章 秋实凝香(2)

那时李秋实本人还没结婚,却遇到过一件婚姻纠纷案:当地有个俊俏姑娘,已有了相好的,但父母为给她弟弟娶亲,急需用钱,硬是把她许配给一个残疾人。姑娘痛不欲生,誓死不嫁。在贫穷山村,此类悲剧原属屡见不鲜。这次闹到最后,总算有了一线希望,对方承诺:不嫁也可以,但限三天内必须归还二百块彩礼钱。那时筹措二百块比登天还难,实际等于绝了姑娘的路。姑娘多方求人未果,急了,万般无奈下猛然想起了李秋实医生。李一听自然很气愤,却照样凑不起这笔大数,但她天生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儿,楞是奔波了三天,费无数口舌,凑够了数,解了姑娘的燃眉之急。

对李秋实来说,至少在早期,并无明确的“做好事”意识,她这样地活着,也就这样地做着。细数起来,她做的好事都非常小。六河乡一位耳廓软骨膜炎的女患者,把病耽误了,越来越重,再不抓紧治耳朵怕就保不住了。可她住的远,那年月生产队又不准轻易歇工,咋办?李秋实说,那你每天早晨六点来,我也六点钟赶到医院,咱俩都起个早儿吧。有个小患者,因无人陪着,又没钱,一直挺着,挺了好久。李秋实就想,不就几十里山路吗,我利用星期天跑一趟去做了手术不就行了吗,结果用二元钱解决了问题。又有一次,为了抢救一个孩子,李接到通知,火速从住地小跑着赶到医院,忙活了几小时,孩子脱险了。这时孩子的母亲偶一低头,发现了李秋实光脚丫子穿双旧布鞋。多冷的天哪。这位母亲刷地就泪流满面了。感动,从来都不是主观努力的结果,总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感动了别人或被别人感动。

这种事事替别人着想的品性,由于其无私性,在紧急关头,就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大智大勇。也许下面这件事算她平生干的一件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了:一九七三年七月的一天,雅河乡朝鲜族四岁的小姑娘朴永梅不慎将一大颗芸豆粒吞下,顿时憋得嘴唇青紫。赶忙送往县医院,到达时已是呼吸困难,命如悬丝了。转诊肯定来不及了。那怎么办?当时的桓仁县医院尚无一人做过气管切开手术。李秋实顾不了那么多,她只有一个念头:救命要紧!于是自作决定,毅然动刀了!经过一番惊险,芸豆粒终于取出,孩子得救了,而桓仁第一例气管切开手术也在不经意中成功了,历史空白就此填补。当年,还不甚出名的评书演员田连元,根据此事创作了评书《新的采访》,着实在东三省轰动过一阵子。我今天称颂这件事,丝毫没有提倡反科学的蛮干的意思,只是肯定李秋实在紧急关头的果敢。她本人其实清醒得很,事后赶紧补课,反复实践,到沈医大进修,终于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平生完成了高难度“切开”手术十三例。追溯起来,最早激发她苦练此项技术的动因,实与乡下孩子随时会遇此危险有关。

人们都说,李秋实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人们这样讲着的时候,我却心存疑惑:她做好事为了啥?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吗?是为保住模范的头衔吗,是把自己变成一架专门做好事的机器吗?抑或,只是为了维持一种可怜的虚荣?须知,她是连续九届的先进工作者、劳模,优秀党员,这光荣从文革一直贯穿到今天,几乎从未中断。在那个全民族迷狂的年代,是不能排除某种异化,扭曲,或者迎合的成分的。这有时并不说明本人品质如何,而是风气和时尚使然。我不敢说李秋实没一点拼力做好事以维持荣誉的造作,虚荣,但就我的访问所及,我发现她的行为主要还是源于一种内心的需求。她焕发的是真实的激情,不帮人就觉得活得没劲,没意义,失去了对象。她不是那种恩赐施舍型的,也不是那种为做而做表演型的,她是出于一种善良人性的自然流露,一种不计回报和不追求轰动效应的行为,于是呈现着质朴和自然的特色。这正是她最可爱的地方。她有时觉得自己很强大,具有强大的爱的能力,从小接受了那么多爱,把它们贮存起来,像水库的蓄水,随时准备释放。仁者爱人,李秋实是仁者之花,爱人是她一生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对此,她未必理性地自觉,但始终实践着。惟其如此,她才会在不经意间帮了许多人,而人们也才会那样真心地怀念她。

县医院四楼的角落上,是李秋实办公室,朴素而简单。可以想见几个月前这屋子人们出出进进,还是一片繁忙景象,现在已是物是人非了。我们翻看着她不多的遗物,不过一些旧照片,病历和不多的文字材料,但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字样,却引人注目。陪同者立即解释说,她拉(掉)了一个字,应该是“人民”,不是“人”。其实,我已经发现有关介绍李秋实的材料上,都在提这两句话,但都代为改作“人民”了,并把此话作为李的重要语录。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李秋实没有掉字,她原来就是这么想,这么写的。她没有刻意分辨“人”与“人民”究竟有多大区别。我们知道,“人民”这个美好的字眼,曾在文革中被滥用过,曾有多少无辜者被斥逐在外,以致这个词变成了打人的棍子。李秋实的感人处恰恰在于,她似乎显得很迟钝,很马虎,其实她这么写是基于她一贯都是不分尊卑、贵贱、高低、老幼、贫富地对待着每一个患者,尤其是他们中的穷人。文革中她就这样,当她掌握一点小权的时候,特别保护医院里的一批当时不属“人民”的“高知”和“反动权威”。她尊重他们,觉得他们才是有大用的人,于是不断地带他们下医疗队,实际是帮他们逃避批斗。正是这一点,使她这个文革中的“红人”,在文革后仍能够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现在她依然这样,对生满虱子的穷老汉,卖茶叶蛋的老婆子,饱受冷眼的失足青年,不名一文的下岗者,从不嫌弃,尽力给予帮助。她好像从不知势利和贵贱为何物。

座谈会上有位农村青年妇女泣不成声,她叫赵振新,那年她脑后长了个大脓包,暗绿色脓水顺脖梗子流,恶臭难闻,把同房的病人全熏跑了。她妈给她擦了一半,也受不了躲了。人都跑光了,小赵心中无比委屈,暗自掉泪。这时李秋实来了,说姑娘别害怕,脓出来说明快好了,你该高兴,哭啥?说着仔细地给她把脓擦干净。小赵说,我什么都能忘,就这件事,一辈子不会忘。她把李秋实叫“李姨”,执意要拜为干妈,李说,傻闺女,我看过的病人那么多,都认干亲认得过来吗?

李秋实是从最底层的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她的心,总是与最贫穷的百姓贴在一起,习惯于从最艰辛处感悟人生。我以为这是她在老百姓中享有威信,富有魅力的根本原因。她当上县医院院长以后,替穷人着想的特点始终未变。在座谈会上,女大学生刘志芹谈起自己的求职经历,仍禁不住潸然泪下。刘说,一九九七年七月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沈阳医大,但工作就是没着落,求职四处碰壁,一晃一年半过去了,还呆在家里。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钱没势,也没像样的社会关系。看着鬓发斑白的父母为我的工作着急,我常与泪水为伴。有一天住在县城的嫂子说,县医院李院长人不错,挺正派的,你不妨找她试试。我思想斗争了好久,终于鼓足勇气找到李秋实。李说,把你的毕业证拿来我看看。我当即送上毕业证和一些奖状。李问,这个院长奖学金和市长奖学金是咋回事,人人都有吗?我说,三千多学生中每年有十二人得院长奖学金,有四人得市长奖学金。李当即灿烂地笑了,说你等会儿,我们商量一下。半小时后她回来了,通知我第二天上班。我当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父亲更是感激涕零,把他多年节省下的二百元郑重地装进一只信封,让我送给李秋实。我恭恭敬敬地送上,李严肃地说,把钱收起来,你好好工作,就是对我和家乡父老最好的回报。事后我才知道,李的女儿王悦从本溪卫校毕业快三年了,尚在待业。不少人曾对王悦说过这样的话:你妈是县医院院长,别人为工作发愁我们信,你愁我们不信。然而事实是,她不但发愁,发愁的时间还更长,虽然这与护士的工作更难安排也有关系。

我厌烦虚假,厌烦为了维持自己的好名声而故意牺牲亲人正当利益的虚假。我有些担心,李秋实可千万别是这种人啊。我不愿在此掩饰自己不时泛起的疑惑——当我听说一个细节后,这疑惑就变得强烈了。我听说,李秋实生下女儿王悦后,产假还没满就匆忙赶回了桓仁上班,把婴儿留给阜新的老奶奶照看,一留就是七年。女儿王悦实际是爷爷奶奶用鸡蛋换羊奶喂大的。小悦四岁那年,爷爷带她到桓仁去见妈妈,她每见到穿白大褂的妇女就喊妈,人家都说我不是,当她见到真妈妈时,再也忍不住委屈,哇哇大哭了。王悦七岁那年才真正回到母亲身边。她回忆说,妈妈永远忙,连给我梳头的时间都没有,我自己不会梳,只得把长发剪成短发。在王悦眼中,奶奶是第一好的,因为她从小是奶奶带大的,爸爸是第二好的,平时主要是爸爸照顾她,至于妈妈,她说只能排在老末的位置。有一回,王悦和一个临时收养在她家的孩子争玩具,李秋实护着那孩子,打了她一巴掌,她当即就问母亲,我倒底是不是你亲生的,要是,那你对别人为啥比对我还好?这问题问得够尖锐的。是啊,现在毕竟不是战争年月,不管如何工作忙,担子重,作为一个女人,倘有孩子,似乎首先应该做个好母亲。于是我想知道,作为女性、母亲、妻子的李秋实,她的真实的情感生活是怎样的?

在桓仁,有人在非正式场合小声对我说,李秋实其实是个过时的人物,她越努力,就越是充满了悲剧意味。说者并无贬意,只是表达一种对人与时代、人与身份的另一看法。的确,依照当今实惠化、福利化的眼光来看,李秋实确有点属于过去年代,作为永远的劳模,她曾是政治文化功能格外强大时期的产物。在很长的时间里,她是和“飒爽英姿”,和“铁姑娘”,和“半边天”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是在“革命化”年代里塑造并完成的。毫无疑问,在工作与小家庭,患者与自己的孩子,革命与家务事的关系上,李秋实总是把前者摆在前面,尽可能地抑制后者的要求。于是,她作为好医生,好院长的一面特别显眼,作为母亲、妻子、主妇的一面就未免黯淡一些。甚至可以说,她的女性意识的淡化,以及呈现出某些男性化的特征,并非个性的原因,而是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然而事物的复杂性在于,就另一种意义上说,她处理情感的方式也是一种美,一种特殊语境下的美。我深信,万事万物,其价值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幻不定的。

李秋实与王志成的婚姻,今天的年轻人看来一定觉得好笑。李是在文革中县医院的培训班上遇到王志成的。王志成白净脸儿,一表人才,品学兼优,政治上也没问题,自然成了姑娘们的包围对象。那年月的人也不是不谈恋爱,只是谈的方式、爱的内容与今天大异其趣。姑娘中颇有长得漂亮的,有位打扮入时,绰号叫“大上海”的,还有个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外号叫“巨丰”的,相比之下,李秋实黑不溜秋的,只能靠边。不过,在那个年代,她有她的优势,何况别人都是常规谈对象,她偏能出奇兵。

同类推荐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 落花镇

    落花镇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作品包括:“到阳村去看油菜花”、“三嫂的手镯”、“天堂里的红嫁衣”、“干了这杯酒”、“来年的来年”等。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语言流畅。
  • 书生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书生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书生累》精选“2006年散文家”李辉的散文,分“沧桑看云”“请勿为死者落泪”“谁在看远处的星星”三辑,收录《消失了的太平湖》《清明时节》《秋白茫茫》《绝响谁听?》《把雾喊开》等名篇,恰如其分地体现李辉的散文风格!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热门推荐
  • 红尘无家

    红尘无家

    我宁愿送出一千个LV包,也不妄谈爱情,因为那实在太奢侈。灵魂与心灵,其实一直不在路上。人未老,心已碎,曲终人散,洒满一地萧瑟。滨江无语,遮不住,东流去?伊人去后,红尘内外,纵使飞花万千,望断天涯,不见来时路。归去,归去。无期,无期。
  • 错过的他

    错过的他

    ?你是不是总是会为了某人而不断地修改自己的底线?不停地为某人找借口,不停地想去原谅……可是,傻女孩,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做你的永远

    做你的永远

    一颗跨越千年的心,在这里埋下了种,生根发芽。一颗孤寂了千年的心,在这里得到了温暖,恋恋不舍。一颗百受疮痍的心,在这里渐渐恢复,重回生机。爱上了就绝不回头,背叛了我就要做好死的觉悟。
  • 明月照重生

    明月照重生

    我奶奶,一个旧社会的童养媳,变成了军官的太太,后来丈夫转业了,又是一个单位党委书记的太太,眼睛从长到头顶了,我爸爸,她的儿子大了,娶了媳妇,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了,变态的童养媳,把自己受婆婆和小姑子虐待所产生的气,全部加到儿媳妇我的妈妈身上,儿子是自己的,结了婚还是自己的,有了孙女我方明月还想有孙子,结果给儿媳妇一算命,一肚子陪钱货,就想法子叫儿子离婚,可怜的愚孝儿子,就这样和妻子离婚了,我和妈妈就这样被他抛弃了,在蹉跎的岁月里,母亲早早的离开了我,我在病魔的折磨下,放弃了生命,在最后的时刻,我发誓,“如果有来世,我一定把强加在我身上的一切返还给他们,”上苍听见了我的愤怒吼叫,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
  • 婚在旦夕

    婚在旦夕

    走投无路时,向暖遇到了顾墨辰。“嫁给他,救你妈一命,很划算的买卖。”他给她一张支票,她嫁给他病重的弟弟。她成了他名正言顺的弟媳,他却强势的闯进她的生活,霸道的占据了她的所有。他宠她,疼她,却在她交付出自己真心的时候,突然从背后伸出双手,毅然将她推入了深渊,从此让她万劫不复。——再次相见,她跟他已成陌路。他看向她的眼神里溢满了柔情:“暖暖,回到我的身边吧。”她却面无表情:“这位先生,我们很熟吗?”“你身体的每一处敏感我都知道,这样还不算熟吗?”他把她壁咚到墙角,勾唇坏笑。
  • 凡人修仙传:修真之路

    凡人修仙传:修真之路

    天魔一个被封印了五十万年的魔道修真者,异类转生到一只飞虎的身上,重新出现在修真界。天魔复出的第一个目标,就盯上一个仙道的修仙门派,莫非他以一个魔道的修仙者,却想坐上仙道修仙门派的掌门?修真界的第一异宝也出现了,这个异宝的出现,会给天魔带来什么样的遭遇呢?
  • 责任高于一切

    责任高于一切

    本书针对企业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中“责任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
  •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姿妖媚

    魔姿妖媚

    这是一个修真炼道,仙侠纵横的世界。纵然是有仙林险恶,人心叵测,门阀争斗,朝不虑夕。楚尘涉世未深……一枚玉簪,一缕红衣,却是揭开他的身世之谜。放逐荒岛,与世隔绝。还要照顾一美女,眼看一片洪水猛兽,生存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