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4500000003

第3章 黄裙子,绿帕子(2)

最喜欢的是玩冰。在冰上打冰飘,比赛谁飘得远。小河里的冰,结有几寸厚吧,打冰飘不过瘾的,我们都跑去冰上溜着。便常有意外发生,玩着玩着,脚下的冰突然裂了缝,抽身不及,“扑通”掉下去。幸好是大冬天,都穿着棉衣棉裤,一时半会沉不下去,也都能被及时救上来。

我姐经常翻老皇历,对着我小弟。说某年的冬天,她走在去上学的路上,见到我小弟的花棉袄浮在水面上。当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她伏到冰块上,硬是用牙齿咬着我小弟的棉衣,把他给拽了上来。我姐说,那时,她也只是个孩子,不过十一二岁。

这惊险的一幕,我小弟毫无印象。我姐对此很不满。我救了你的命哪,不是我,哪有今天的你,我姐说。

我小弟心里早就认了,嘴却硬,说她是讲故事。

每年,我奶奶会挑一只母鸡,让它抱窝儿。

抱窝儿的母鸡很敬业,一动不动伏在窝里,伏在一堆鸡蛋上。然后某天,我尚在午睡,耳边就听见了雏鸡的叫,唧唧,唧唧,外面的天光都被这稚嫩的声音,唤得青翠流转起来。

一群小鸡,毛绒绒,粉嘟嘟的,试探着在地上走,走得跌跌撞撞。母鸡领着这样一群鸡崽,出门去,风光无限。

我对母鸡实在好奇,以为我们人,也像母鸡孵蛋一样,这么给孵出来的。我偷拿了鸡蛋,学母鸡的样,孵。结果,鸡蛋在我身下碎了,蛋黄蛋清糊了一身,被我奶奶捉住,狠揍了一顿。我奶奶一连唠叨了数日,说我是败家子。她痛惜着那几只鸡蛋,可以换到几斤盐的。

我后来还偷试过两回,不成功,终死了心。

糊里糊涂参加过一次追悼会,一个大人物的。

是春末夏初的天,村人们神情庄严,悄悄传说,谁谁谁死了。

谁死了?小孩多嘴问。立即被大人警告,不许瞎问。村部设了灵堂,白色的幔子拉起来,中间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被告之,要参加追悼会,叫我们回家准备白衬衫。我们小孩只管在心里高兴,觉得自己被当作大人看待,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可以不用坐在教室里,可以看见一群又一群人聚在一起,多热闹啊。

一堆儿的姑娘婶娘在叠白花,手底下开满了小白花,雪一样白,那么多,都快成河流荡起来了。我真愿意她们就那么叠下去。

白衬衫哪里有呢?我妈没法,弄了件她洗得泛白的衫子,给我套上。我一直拖到脚面上,像穿了件长裙子。别一朵小白花在胸前。——这都是好玩的事。高兴啊,真恨不得天天开追悼会。却不敢在脸上显露出高兴来,学大人们的样,让表情沉重着。

一队一队的人,走进灵堂去。有人在前面喊,一鞠躬。二鞠躬。再鞠躬。哀乐声循环播放。

出门,外面的阳光晃花了眼。人们都扯下胸前的小白花,扔到地上,脸上的庄严肃穆倏忽不见。我站在阳光下发愣,这就算完了?我略略有些惆怅。地上“开满”了小白花,真漂亮啊,我真想捡了它们回家。

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爱,所以,刻骨铭心。

他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乡下学校来的大学生。

他着格子衬衫,穿尖头皮鞋,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令我们着迷。更让我们着迷的是,他有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温暖。

两排平房,青砖红瓦,那是我们的教室。他跟着校长,绕着两排平房走,边走边跳着去够路旁柳树上的树枝。附近人家养的鸡,跑到校园来觅食了,他看到鸡,竟兴奋得张开双臂,扑过去,边扑嘴里边惊喜地叫:“啊啊,大花鸡!”惹得我们笑弯了腰,有同学老气横秋地点头说:“我们的老师,像个孩子。”

他真的做了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语文。第一天上课,他站讲台上半天没说话,拿他小鹿似的眼睛,看我们。我们也仰了头对着他看,彼此笑眯眯的。后来,他一脸深情地说:“你们长得真可爱,真的。我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共同来把语文学好,你们一定要当我是朋友哦。”他的这个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我们的距离,全班学生的热血,在那一刻沸腾起来。

他的课,上得丰富多彩。一个个汉字,在他嘴里,都成了妙不可言的音符。我们入迷地听他解读课文,争相回答他提的问题。不管我们如何作答,他一律微笑着说:“真聪明,老师咋没想到这么答呢?”有时我们回答得太离谱了,他也佯装要惩罚我们,结果是,罚我们唱歌给他听。于是教室里的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时上语文课,在我们,是期盼,是幸福,是享受。

他还引导我们阅读。当时乡下学校,课外书极其匮乏,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回很多的书,诸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之类的。他说:“只有不停地阅读,人才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我至今还保留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春天的时候,他领我们去看桃花。他说:“大自然是用来欣赏的,不欣赏,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哄”一声笑开了,跟着他蹦蹦跳跳走进大自然。花树下,他和我们站在一起,笑得面若桃花。他说:“永远这样,多好啊。”周围的农人,都看稀奇似的,停下来看我们。我们成了风景,这让我们备感骄傲。

我们爱他的方式,很简单,却倾尽我们所能:掐一把野地里的花儿,插进他办公桌的玻璃瓶里;送上自家烙的饼,自家包的粽子,悄悄放在他的宿舍门口。他总是笑问:“谁又做好事了?谁?”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

我们念初二的时候,他生了一场病,回城养病,一走两个星期。真想他啊,班上的女生,守在校门口,频频西望。——那是他回家的方向。被人发现了,却假装说:“啊,我们在看太阳落山呢。”

是啊,太阳又落山了,他还没有回来。心里的失望,一波又一波的。那些日子,我们的课,上得无精打采。

他病好后回来,讲台上堆满了送他的礼物,野花自不必说,一束又一束的。还有我们舍不得吃的糖果,自制的贺卡。他也给我们带了礼物,一人一块巧克力。他说:“城里的孩子,都兴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湿湿的。我们的眼睛,也跟着湿了。

他的母亲,却千方百计把他往城里调。他是家里独子,拗不过母亲。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们会有重逢的那一天的。”他走的时候,全班同学哭得很伤心。他也哭了。

多年后,遇见他,他早已不做老师了,眼神已不复清澈。提起当年的学生,却如数家珍般的,一个一个,都记得。清清楚楚着,一如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模样。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待,所以,刻骨铭心。

青春不留白

那一树一树的洋槐花,在我不知晓的时节,落了。青春年少的记忆,成了苦涩。

上高中的时候,我在离家很远的镇上读书,借宿在镇上的远房亲戚家里。虽说是亲戚,但隔了枝隔了叶的,平时又不大走动,关系其实很疏远。是父亲送我去的,父亲背着玉米面、蚕豆等土产品,还带了两只下蛋的老母鸡。父亲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让我叫一对中年夫妇“伯伯”与“伯母”。伯伯倒是挺高兴的,说自家孩子就应该住家里,让父亲只管放心回去。只是伯母,仿佛有些不高兴,一直闷在房里,不知在忙什么。我父亲回去,她也仅仅隔着门,送出一句话来:“走啦?”再没其他表示。

我就这样在亲戚家住下来。中午饭在学校吃,早晚饭搭在亲戚家。父亲每个月都会背着沉沉的米袋子,给亲戚家送米来。走时总要关照我,在人家家里住着,要眼勤手快。我记着父亲的话,努力做一个眼勤手快的孩子,抢着帮他们扫地洗菜,甚至洗衣。但伯母,总是用防范的眼神瞅着我,不时地说几句。菜要多洗几遍知道吗?碗要小心放。别碰坏洗衣机,贵着呢。农村孩子,本来就自卑,她这样一来,我更加自卑,于是平常在他们家,我都敛声静气着。

亲戚家的屋旁,有条小河,河边很亲切地长着一些洋槐树。这是我们乡下最常见的树,看到它们,我会闻到家的味道。我喜欢去那里,倚着树看书,感觉自己是只快活的小鸟。洋槐树在五月里开花,花白,蕊黄,散发出甜蜜的气息。每个清晨和傍晚,我几乎都待在那里。

不记得是哪一天看到那个少年的了。五月的洋槐花开得正密,他穿一件红色毛线外套,推开一扇小木门,走了出来。他的手里端着药罐,土黄色,很沉的样子。他把药渣倒到小河边,空气中立即弥漫了浓浓的中草药味。少年有双细长的眼,眉宇间,含着淡的忧伤。他的肤色极白,像头顶上开着的槐树花。我抬眼看他时,他也正看着我,隔着十来米远的距离。天空安静。

这以后,便常常见面。小木门“吱呀”一声,他端着沉的药罐出来,红色毛衣,跳动在微凉的晨曦里。我知道,挨河边住着的,就是他家。白墙黛瓦,小门小院。亦知道,他家小院里,长着茂密的一丛蔷薇,我看到一朵一朵细嫩粉红的花,藏不住快乐似的,从院内探出头来,趴在院墙的墙头上笑。

一天,极意外地,他突然对着我,笑着“嗨”了声。我亦回他一个“嗨”。我们隔着不远的距离,相互看着笑,并没有聊什么,但我心里,却很高兴很明媚。

蔷薇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少年送我一枝蔷薇,上面缀满细密的花朵,粉红柔嫩,像年少的心。我找了一个玻璃瓶,把它插进水里面养,一屋子,都缠着香。伯母看看我,看看花,眼神怪怪的。到晚上,她终于旁敲侧击说:“现在水费也涨了。”又接着来一句:“女孩子,心不要太野了。”像心上突然被人生生剜了一刀似的,那个夜里,我失眠了。

第二天,我苦求一个有宿舍的同学,情愿跟她挤一块睡,也不愿再寄居在亲戚家里。我几乎是以逃离的姿势离开亲戚家的,甚至没来得及与那条小河作别。那一树一树的洋槐花,在我不知晓的时节,落了。青春年少的记忆,成了苦涩。

转眼十来年过去了,我也早已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一日,我在商场购物,发觉总有目光在追着我,等我去找,又没有了。我疑惑不已,正准备走开,一个男人,突然微微笑着站到我跟前,问我:“你是小艾吗?”

他跟我说起那条小河,那些洋槐树。隔着十来年的光阴,我认出了他,他的皮肤不再白皙,但那双细长的眼睛依旧细长。

——我母亲那时病着,天天吃药,不久就走了。

——我去找过你,没找到。

——蔷薇花开的时候,我会给你留一枝最好的,以为哪一天,你会突然回来。

——后来那个地方,拆迁了。那条小河,也被填掉了。

他的话说到这里,止住。一时间,我们都没有了话,只是相互看着笑,像多年前那些微凉的清晨。

原来,所有的青春,都不会是一场留白,不管如何自卑,它也会如五月的槐花,开满枝头,在不知不觉中,绽出清新甜蜜的气息来。

我们没有问彼此现在的生活,那无关紧要。岁月原是一场一场的感恩,感谢生命里的相遇。我们分别时,亦没有给对方留地址,甚至连电话也不留。我想,有缘的,总会再相见。无缘的,纵使相逢也不识。

我的中学时代

年少的心里,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那样的时刻。

人都爱用“青衫年少,白衣飘飘”之类的句子,来描写中学时代,很纯美,远离世间烟火的样子。真实的情形,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我的,不是这样的。

我的整个中学时代,都穿着土布的衣,脚着一双母亲纳的布鞋,肩背母亲用格子头巾缝制的书包,在离家三十多里的老街上念书。

那时,乡下孩子,极少有家庭富裕的。每个孩子,看上去都差不多,都是一枚不起眼的小土豆。我们这许多的小土豆扎堆在一起,相互取暖,一起成长。

书自然是整天读着的,整天挖空心思去念着想着的,还有吃。

是的,吃。

不知是不是因为正处在长身体的年纪,我们每天总处于半饥饿状态。每个月,家里会担了粮米送来,给学校食堂。早上是稀饭就咸菜。中午是白饭就咸菜。晚上还是稀饭就咸菜。这样清汤寡水地吃着,肚子里很欠油水。

那时的伙食费,委实不多,一个月八块钱。交全了的话,中午可以加一个小菜,和一碗冬瓜汤。但很多孩子交不起。比如我。我们就自创一种汤,叫酱油汤。做法极简单,倒出一勺酱油,拿滚开水冲泡了。奢侈一点的,里面再滴两滴麻油,汤就成了。我读了几年中学,就喝了几年这样的汤。

下午的时光,总是漫长得厉害。两节课后,是做课间操时间,肚子饿得折磨人,操做得有气无力。偏偏食堂的师傅又来招惹,煎出香喷喷的葱油饼来,一张张,黄灿灿的,摊放在食堂窗口卖,上面撒满碧绿的葱花,整个校园都弥漫着那香。我们假装闻不到,把头埋到书堆里。可是,那香,从书上的每个字里跳出来。我们假装玩耍,大声说笑,可笑着笑着,鼻子不做主了,总要深吸一口,再深吸一口。周遭的每一寸空气,都是香的呀。有时,我们实在敌不过那馋,几个要好的女生去合买一张,分着吃。

盼着周六学校放假,真是归心似箭。一路马不停蹄奔回去,疼我的祖母,总会想办法给我弄点好吃的,煎两只鸡蛋,煮一碗小鱼。年少的心里,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那样的时刻,可以有煎鸡蛋吃。可以吃煮小鱼。

同类推荐
  • 人间最美是柳词

    人间最美是柳词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很穷困,却又富有,他很卑微,却又伟大,他很惆怅,却又精彩。这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词人柳永。亲爱的读者,一起读读柳词吧:抛了光阴,忘了年毕。
  •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13个先锋小说家、43个先锋诗人、11个先锋评论家——共278篇各种题材的先锋作品凝结成这吓人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读本。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翻开杨黎主编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 ,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热门推荐
  • 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大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

    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大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之左翼

    神之左翼

    当一个平凡少年爱上一个天使,当一个邪魅恶魔爱上一个天使,当一个古板的骑士爱上一个天使,当一个神圣的天使爱上一个天使。那个天使却最后说,我没有心!
  • 诡异游戏

    诡异游戏

    我知道这个任务很难,却没料到这个任务这么难,让我多次险死还生,其中疑云丛丛。
  • 黄金修罗

    黄金修罗

    一个神秘的老者,一个神秘的蓝色水晶,把李牧代入了灵修的世界,他没有穿越,没有重生,他依然在这个世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不问来世,不问过去,只争今朝的永恒。什么神?什么仙?什么是魔?一场旷世浩劫,神魔重现人间。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
  • 林间录后集

    林间录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飞鹰

    傲世飞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一个人如果不想做退后的懦夫,那么就要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所以...我不可能在退后...我本鹰雄,傲视苍穹!——辰伦语...
  • 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

    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

    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活观特别是饮食观是“以嘴为荣,以味美为先”,于是失眠、抑郁、三高、肥胖等怪病被吃了出来。我们虽听说过药食同源的道理,但当身体出现问题,我们还是本能地、卑微地求助于医院。事实上,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借助四季的饮食来强身续命,我们不清楚吃应季和反季节的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好坏,对蔬菜瓜果的皮、肉、根、茎、叶、皮、籽有什么功能也不甚了了,当然,更对它们奇妙配方以后对人体的好处茫然无知。其实,身心出现问题,人生诸多不顺都是吃错了的结果!而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首先从“以食为天!”这一点做起!
  • 重生之锦凤求凰

    重生之锦凤求凰

    夫婿与亲人合谋的陷害与被叛让沐玖玥命断黄泉。再次重生,她褪去了原本的天真,目光里却多了几分摄人心魄的凛然!贱男?看她如何将他踩在脚下!那些害过她的人,她偏要揉碎了黄连让她们和着眼泪往肚里吞!且看她惊世绝伦,风芒尽露,势不可当,尽将一切掌握!
  • 绝色妖姬:红颜不祸水

    绝色妖姬:红颜不祸水

    她说:“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他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他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