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3400000050

第50章 附录一:演讲在口才中的地位(3)

一般的演讲者最易受到一些抒情的、华丽的语言的吸引。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语言只能有限度地使用,虽然这种书面语言有不可否认的好处,但是也有其局限,那就是不利用现场交流。一来,书面语言由于日常使用率低,大脑皮层的反应不如口语那么快,很难在现场产生瞬时沟通的效应;二来,它不如口语响亮干脆,稍不留神,就会造成听众与演讲者之间交流的阻隔。最好是在大量使用了书面语言以后,在论点的要害处,加上一些具有鼓动色彩的语言,这时口语就有用武之地了。在一次公安部门的演讲会上,一位公安干部讲到他在一次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被歹徒打瞎了一只眼睛,歹徒弹冠相庆说:这下子他成了“独眼龙”。他伤愈之后又重返第一线工作了。讲到这里,他拍了一下桌子,大声说:

我‘独眼龙’又回来了!

会场里立即卷起雷鸣般的掌声。响亮的口语即使在开始只鼓舞了并非全部听众而只是部分敏感者,但他们一鼓掌,就意味着心灵的交流渠道在最敏感的人士那里已经沟通了,相对不够敏感的听众就自然地被他们唤醒,跟着鼓起掌来,使局部的沟通变成全面的沟通、听众的沟通和演说者的沟通。演说家要珍惜这种最敏感者的带动与次敏感者响应的契机。这时,最好停顿一下,让次敏感听众觉悟过来,加入鼓掌者的阵营。这说明,演讲者要善于驾驭二者,使之达到自己和他们之间互相创造沟通氛围的默契。

口语有它的直接共鸣性,其效果和书面语言是大不相同的,这一点往往被许多演讲者忽略了。有一次,我替110的创建者郭韶祥修改演讲稿,他颇有英雄气概,在他讲到自己对歹徒有一股情不自禁的拼命精神时,我想到,他那种拼命精神最初不被人们理解,有些人叫他“郭疯子”,我就替他加上了几句:

干我们这一行,就得有一股拼命精神,有人叫我‘郭疯子’,我想,和害人精斗争,没有股疯劲哪行!案情一发,就横下一条心,老子今天就跟你疯上了!

对我的修改,这位英雄十分赞成,他说:“你这么改,我才觉得来劲,要不然,总是讲不出心里的那种辣乎乎的情绪来。”

我对他说:“其实,这种话,你平时经常讲,只是你一想到上台演讲,就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指挥着你不往平时口语这边想,而是往书本上那些看似美丽的词句那边想,总以为书本上的话总比口头上讲的漂亮,这么一来,不但把本来很生动的话丢掉了,而且把你本来很生动的个性歪曲了。一旦你歪曲了自己,听众和你之间的情绪就挡上了一堵透明的玻璃墙,你和听众、听众和听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就不可能畅通了。”

在交流的基本观念上不清楚,就造成了我国人才素质上的重大缺陷,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不太会说话。不是说在一般场合,主要是在开会的时候,越是规模比较大的、比较正规的会议,就越是不会讲话。连开个晚会,发个言都要拿个稿子。当然,如果是国家或者地方行政长官的总结报告或政策方针、法律的文件,拿着稿子念是必要的。因为,那基本上不是交流,而是单方面的宣告,那上面每一个字都有严格的含义,不能随便改动。一般的做报告、讲课、演说,应该是交流。讲得不到位,还可以当场改正、补充。主要是,交流是全方位的,不但有语言,而且有躯体姿态。

但是,演讲语言的强度往往被误解。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把高级形容词,尤其是诗化的书面的形容词当成交流的强度。许多演讲者至今不明白书面语言在演讲中的局限。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演讲的最起码的现场交流的性质。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上,往往出现一些幼稚的错误。例如有一本语文课本上讲到口头即兴,将《在毕业生离别晚会上的即兴讲话》作为范例,其中的一段是这样的:

三年的时光,匆匆地流逝了,相聚不知珍惜,别离才显情重。此刻离别的晚会为我们而开。再回首,张张熟悉的面孔像朵朵彩云一一掠过,多姿多彩的生活如童话般的梦境,在你、在我心头重播。可这一切,都将如轻烟一缕,缓缓地飘向白云深处。

这么多书面化甚至拗口的形容词,还有对称的句法,绝对不是即兴的,口语词汇少得可怜。几乎可以肯定是事前书面准备、推敲的结果。如果这一段还不够清楚的话,请看下面这一段:

时光老人依然脚步匆匆,历史长河仍旧波涛汹涌,那,就让美丽的回忆与幸福的感觉伴我们翩翩起舞,让激动的心弦和着自然的风韵随我们歌唱。歌唱青春,歌唱友谊,歌唱每一个难忘的时光。请珍惜这稍纵即逝的时光,让天真的心灵踏上生命的历程,祝福你也祝福自己,祝福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生存的这块小天地。愿这深情,能宽慰曾经有过的苦难与忧伤;愿这告别,昭示着幸福和欢乐。

这么丰富的、华彩的形容词,这么强烈的诗化的语言,这么明显的刻意求工的痕迹,一点即兴的智慧都没有,有意做文章的追求溢于言表。稍微有一点语感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毫无瞬时心灵的活跃,更谈不上激起和听者的互动和沟通,居然把它拿来当作“即兴演讲”的范文,这只能说明,编写者自己对于即兴、口语,连起码的直觉都没有。说得不客气一点,某些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者,对于口语交流,真是像刁德一到了沙家浜,两眼一抹黑。为什么?连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的起码差别都不懂,就不要讲口语的句法的特点如何了。就是懂得了口语句法的特殊性,也还不一定会现场对话。这里还有许多学问,是我们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的。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从中学、大学毕业出来的人,到西方国家跟人交流的时候,也许什么都不比人家差,就是不大会讲话,讲出话来不大有趣,干巴巴的,有的甚至只会念讲稿。为什么要讲稿?就是拿来把脸遮住。要不然,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今政府各部门逐渐有了新闻发言人,这样的人,不能念讲稿的,最起码的工夫就是脱稿,即兴讲话,因而可以把话说得有趣、机智、幽默,哪怕是不同意你的人听了也不反感。也就是说,虽然我理性上不能认同但情感上却可以接受。

我们国家之所以出现口语交流的匮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从先秦游说之士之后,由于纸的发明代替了比较笨重的竹简,比起古希腊、埃及运用和传播的文字载体便利多了,纸质媒体的普及,形成了重书面文字而轻口语的传统。“巧言令色”,不但是语言上的贬义,而且是道德上的低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汉语里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但是,难道交流可以不看对象吗?交流,作为一种学问,从其的有效性来说,对象是很重要的。所以美国的演说术里,就有很大部分是研究听众的。你必须根据听众的种族、性别、社会身份以及现场的情绪来决定自己演说的内容和风格。

就是最个人化的爱情,也不能光凭情书,还要多次的面谈,所以汉语里才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词语,叫作谈恋爱。恋爱,在古代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限制下,是不能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家长去谈,而当事人最多只能看一下,叫作相亲。相亲这个词,也很意味深长。就是只用眼睛,不用嘴巴。现代社会婚姻自主了,光是用眼睛看就不够了,还得谈。谈,就是口语交流,用什么样的语言,是很有讲究的。在传媒发达的当代,如果一味用情书的语言,把书面语言的抒情拿到口语中来,就显得太夸张,不真实,不诚恳,甚至虚假、滑稽了。而谈就是口头的交流。交流得好,叫作谈得拢,最高境界叫作谈得“人港”,但是,口头的交流也有风险。因为,它不像书面语言那样是事先有准备、可以修改的,口头交流,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往往是比之书面语言更具有风险性,弄不好就后果严重,叫作“谈不拢”,或者“谈崩了”。其实不光是谈恋爱有风险,就是商业和外交上的谈判何尝不是如此。即兴应对,不能念讲稿,不能拖延时间,只能是随机应变,对人的口才的挑战是很严峻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热门推荐
  • 霹雳同人书

    霹雳同人书

    霹雳布袋戏正剧向同人文,不腐but微微虐。
  • 恶少的萌女神

    恶少的萌女神

    “喂!你挡着我路了!”于墨冰一副拽样对面前这个带着口罩的女生。靠!竟然敢对我这样说话,找死啊!不就是仗着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就敢对别人这样说话,现在的人真是太没教养了!!!苏梦芸有点生气。“哼,不跟你这种人斗,要不是看在你是女的,我才不会放过你呢!”于墨冰一脸不屑的看着她。她皱了皱漂亮的眉毛,一脚往于墨冰的肚子踹去....“妈的,把她给我抓起来!”于墨冰生气的说...
  • 周易浅述

    周易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伙人丶有点屌

    那伙人丶有点屌

    不管你爸是什么刚,我们这伙人,打的就是你!
  • 秦猎

    秦猎

    统一天下的责任我担了,给六国公主幸福的活儿我接了,但是扫黄打非为什么被说成焚书坑儒,长城倒了找那个爱哭的女人去,干嘛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我穿越过来是做皇帝的,不是来当孙子的。蚩弑天、东皇太一你们两个老东西也想操控我的命运,哼哼,我命由我不由天。
  • 金匮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樱巫女的考验

    落樱巫女的考验

    她,本应该在自己的家里好好生活,一次,她逃出了家里,却不料被自己的朋友设计,失去了记忆……
  • 王妃慢三拍:琴劫

    王妃慢三拍:琴劫

    师傅有训:东西咱可以不要,但不能被抢。谁抢就要百倍的抢回来,更要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他。师傅还有训:高手都是沉默的,所以,咱脑子慢三拍不怕,只要有实力,谁也不敢惦记你的钱,你的人。那位是啥王的相公,他不能也不敢出轨。咱也不怕被那些三儿惦记……不想做人的,就来吧!!!
  • 重生之长欢一世

    重生之长欢一世

    长欢临死前才知道自己是卫国府千金,因养母怕报复,才让她未能与生父相认。如果重来一世,她绝对不那么软弱,也不会让自己如此孤苦!【阅读指南】1、男主X小强系女主,HE2、求收藏,求留言!
  • 宋末商贾

    宋末商贾

    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生长于山区小城镇的普通青年林强云,由于某种原因回到了南宋末年。就是这样一个在现时代只有肤浅知识的年轻人,凭着他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校九年所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以及在文革中期有过几年谋生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在那个时代成就了一个集工商为一体的商业王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