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9400000020

第20章 报纸编排风格与流派(4)

于内蒙古呼伦贝尔1998年8月6日

跳出自我

一张平面的二维报纸,在内容上实现了历史、未来、表象、内在的多维拓展,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多维的新闻空间。

——1996年报紙全面改刊时

报纸改革要走出五个误区

一:走出“数量就是分量”的误区

造成长文章多、信息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为文章字数越多便分量越重。除去“特殊”情况,现在那种动辄长达三千、五千字的文章我报已基本“消灭”,但两千或两千字以上的文章仍不在少数,特别是相当比例的长文章依然长而无味。要增大信息量,重要手段便是狠刹长风,以短小精悍取胜。

要增大信息量,重要的是善于用小文章表现大题材,用短文章展示髙境界。导向好,立意新,生动活泼,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计生工作,贴近育龄群众和读者,有血有肉有文采、读者喜闻乐见的小文章,对于改进文风,吸引读者,加强舆论导向,增加新闻性和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增强媒体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显然,那种以为文章越长越好,越长信息量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出数量就是分量的误区,一定要强化质量第一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报纸的新闻性、可读性、信息量,才能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贏得读者。

二:走出“条目量就是信息量”的误区

提高报纸质量,改进办报方法与办报艺术,走出“条目量就是信息量”的误区非常重要。

我们讲增加信息量,决不仅仅看一个版面上有多少条目。固然,版面上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条目,没有一定的量就谈不上一定的质。在实践中,我们的编辑、记者乃至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往往容易进人一个误区。当我们强调多写稿,版面要增加信息量时,来稿中往往出现一名记者一下子写来了十多篇甚至几十篇稿件,而编辑在版面操作时,往往又是几篇大稿定格,当突然发现版面信息量不足时,便又匆匆开了一个专栏,不管文章好坏,一下子编了十多篇短文。这样的结果是,数量似乎有了,但质量却难以保证。

真正的好稿件、好文章、好作品,并不完全在于篇幅有多长。小文章大含量,短文章大题材,“集万物为笔端,窥一斑以见全豹”,个中的道理就在于此。即便是长文章,也绝非那种大段地引用资料,大段地图解政策,大段的大话、废话。好文章应有丰厚的内涵,应有宽阔的思维空间。用我们许多报人的话说,所谓“大”与“小”的统一,“软”与“硬”的结合,“内”与“外”的把握,“深”与“浅”的对比,如此云云,进而悟出一个道理,即信息量的深层含义更在于每篇文章的内涵,内涵越丰的文章信息量就越大。

因此,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特约记者、通讯员,无论是写稿还是编稿、做版,都要在文章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走出“条目量就是信息量”的误区。

三:走出“通讯,信息量大于消息,信息量”的误区

新闻手段讲“十八般武艺”,几年前还是三四十种,弹指一挥,如今已是70多种乃至更多。通讯作为一种“老式”的新闻手段,过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天乃至今后也同样会发挥很好的作用。然而,新闻是一项常新的事业,新闻是在不断地变革、不断地创新之中。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新闻必须求新求变。作为“老式”的通讯手段,不仅需要变革和完善,而且时代总在不停地呼唤新的、更多的新闻手段的创新。

当然,通讯作为一种基本的新闻手段、基本的采写方式,是无可指责、无可挑剔的。但是,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变化了的社会、变化了的新闻背景,特别是面对多维的新闻竞争,面对品位不断提升的受众人群,我们的新闻,尤其是我们专业报的新闻,必须考虑大胆地突破,大胆地创新。必须有一套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系统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突破自身,来不断地指导我们去创新,也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必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尽快地掌握更多新的新闻手段,掌握更多的新闻采写本领。

曾几何时,许多新闻大家将文学手段、电视手段、艺术、美术手段等诸多兄弟行业的前卫手段运用于新闻,从而使新闻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无术”、新闻“无界”的理论在顷刻间又有了新的跨越。然而,在这诸多变化中,最为突出的变化莫过于消息的变化。消息不仅一改过去的“暮气”,一改以往的“八股”,忽而切人焦点,忽而找准亮点,忽而集束报道,忽而滚动运行。而且在采写方法上,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的通讯固然有丰厚的信息量,但好的消息未必没有丰富的信息量。

世界在变,生活在变,新闻也在变。作为专业报,面对风起云涌的社会现实,要想勇立潮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求新求变,就必须学会更多的技能,掌握更高的本领,就必须勇敢地走出“‘通讯’信息量大于‘消息’信息量”的误区,就必须走出其它种种落后的、过时的新闻思维的误区。

四:走出“副刊、专刊抓社会化主题重于生活化主题”的误区

一张报纸要有风格,风格便是读者,读者便是市场,市场便是生命。

作为具有五大功能的拫纸,从新闻到要闻,从科技到理论,从一版到四版乃至更多的版面,均有分工。作为副刊、专刊的每个版块,更有着与新闻要闻不同的办报、办刊、办栏要求,有着不同的采写报道内容的分工。

常言,新闻要闻版是报纸的核心,是报纸政治的、新闻的基本取向。无疑,这样的定位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作为一张完整的报纸,其内容和版面必须有分工,这就产生了报纸的副刊、专刊。而作为副刊、专刊,特别是副刊,它有着不同于新闻版的更广阔的领域,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版面形式。

作为副刊、专刊,抓社会问题无可置疑,但不能一味地、不加区别地、不加分析地抓所谓社会化大问题。有些社会问题,比如,妇女权益问题、老龄政策问题、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我们要一般地去抓,很难抓出妇女报、老年报、教育报等这些“当家”报纸的特点,即便要抓这些问题,也是新闻要闻版的任务,也必须有我们的视角、我们的切入点,也必须力求有我们的特色。

当然,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不可分割的部分,副刊、专刊也应追求新闻性、社会性。但副刊、专刊,特别是生活类副刊、专刊的新闻性、社会性话题,应该是隐性的新闻,应该是软性的社会话题。如《家庭》版,应更多地围绕家庭、生活办刊、布栏。应围绕家庭话题、生活话题寻找切人点,寻找读者,寻找每个家庭关心的话题,将读者和专刊拉近,请他们参与进来。应围绕为家庭服务、为读者生活服务,诸如一日三餐、吃住行走、梳妆打扮、家庭致富、家庭生活、家庭视角等等,这些人人都关心、家家离不开的百科知识来办刊。要有品位、格调和层次,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结合,如此这般。而那些大的政治话题、政策话题、新闻话题,应交给新闻去完成。

一旦这样坚持了,新闻的领域便会拓宽,副刊、专刊的特色便会形成,信息量便会增大,报纸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读者自然就会喜欢。

我们的报纸无疑是为计划生育服务,为领导服务的。但领导也是普通人,他们一样有自己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在追求普通人的生活。走出办公室,回到家中,茶余饭后拿起我们的报纸,换个话题,看看我们的副刊、专刊,无疑是一件乐事、快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报纸改革增加信息量和可读性,副刊、专刊走出沉重的话题,努力增加软话题,增加软新闻,增加软信息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读者对我们的要求。

五:走出“栏目越多越好”的误区

报纸的栏目化是现代报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栏目化既是报纸内在属性的需求,也是现代报纸面向市场、服务“产品”终端用户的内在要求。

从报纸的内在属性看,报纸是散状的连续出版物,读者是以断续的阅读方式来获取信息、与报纸建立联系的,为克服这种“断续性”的缺点,就必须在固定版面、固定位置设立明确宗旨的栏目,造就一批稳固的读者;从报纸的市场属性看,好的栏目就是报纸这一特殊精神产品的“专卖店”,众多个性化的栏目、高质量的稿件就构成报纸的市场“卖点”,才能抓住读者,赢取市场。

报纸不能没有栏目,如果说鲜明的主题是报纸思想的灵魂,那么栏目就是反映报纸思想的窗口,是联系报纸与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个性化、特色化经典栏目往往能使报纸的思想性得到充分地展示和提升,更有助于报纸的品牌经营。一张报纸没有固定的栏目立不起来,就好像一件好的产品,在摆上“精品专卖店”柜台后,往往能更加体现它的价值。因此,现代报业媒体纷纷借鉴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栏目品牌化的思路,不断创新,特色栏目迭出不断,精彩纷呈。

报纸栏目要丰富多彩,但绝不是说栏目越多越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概念,而是对栏目质的属性提出要求,如在强化栏目的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上下功夫等。过多的栏目,低层次的雷同、重复,反而会削弱栏目的含金量,造成栏目信息的萎缩。创建和培养一个品牌栏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竞争意识、读者意识、宣传意识等多个意识的综合体现。创新是创建品牌栏目的第一支点,简单地重复和“克隆”不可能创造品牌的栏目;质量意识是创建品牌栏目的第二支点,新的栏目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有可能成为名牌、品牌;精品意识是创建品牌栏目的第三支点,两个粗制滥造的栏目抵不上一个品牌栏目,但两个粗制滥造的栏目却能毁掉一个品牌栏目。

优胜劣汰,不断创新,是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读者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报近几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也正是与时俱进、及时适应这两方面需求的过程,本报也因此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从日益细化的市场夹缝中,拓展了自身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这些年,我们边整边改,对本报12个专刊中既有的近百个栏目一个一个地审读,一个一个地筛选,取消了一部分陈旧的栏目,保留了应该保留的栏目,新创了近20个崭新的栏目,并对栏目实行“年度总量调控,每年部分更新”,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和栏目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质量的意识、精品的观念,我们的专栏才会更加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的报纸才能以更加独特的文化亲和力感染读者,占领市场。

报社第八轮改革报告2001年8月23日

同类推荐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无冕人生:我的记者生涯

    无冕人生:我的记者生涯

    有一则短信段子曰,人生都是直播而没有彩排。华伟的“记者生涯”直播了,回首堪笑慰;“商海生涯”正在直播,相信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真的假的谁玩谁

    真的假的谁玩谁

    本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本书为丛书之《真的假的谁玩谁》分册。
  • 心迹

    心迹

    胡渊的诗歌,也是坦然的。人生天地之间,仰可对天坦然,俯可对地坦然。回顾往昔坦然,向往未来亦可坦然。这是人生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想,胡渊的诗笔,不会轻易放下,以他的才智、毅力、韧性和聪明,更有他对诗歌的炽爱和领悟,他会写出更好的诗来,果如是,则人生何愧也。
热门推荐
  • 大明权臣

    大明权臣

    一梦回明,他成了首辅徐阶的幼子徐瑛。而此时,致仕还乡的徐阶年老昏聩,已经不能视事。人情冷漠,群小跳梁。江南徐家盛极而衰,大厦将倾!内忧不断,外患频仍。大明王朝也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 武祖传

    武祖传

    不知多少万年前,相传天宇大陆武者昌盛,人人尚武,一些修炼有成的武者弹指间移山填海,而其中最厉害的九人被世人称为“祖”。这个时候一群自称“魅”的种族来到了天宇大陆,妄图侵占整个大陆,魅虽然身体孱弱,但却有着呼风唤雨、驱雷驭电等种种不可思议的手段,武者们在武祖的带领下与魅发生大战。此次大战的最终结果无人知晓,现如今的天宇大陆是“武者”、“魔法师”和“龙骑士”百家争鸣。我们的故事从一个被追杀的小人物说起...
  • 阴阳话事人

    阴阳话事人

    人生迷茫的吴杰准备在网上开个店,不曾想跳出一个诡异的页面要让他开鬼店,吴杰以为是骗局,没想到这件事越来越真……绝美的女鬼韩雪灵首先出现,成了吴杰的鬼店助理,女鬼韩雪灵的美色让吴杰宁愿死在鬼魂手上,但是在准备帮韩雪灵报仇的时候,发现现实生活中也有个一模一样的韩雪灵……开着鬼店,各种奇葩灵异事件齐来……
  • 人生的超越(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人生的超越(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垂泪到天明

    垂泪到天明

    主要描述从“文革”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段历史,全书坚决以许仁华一家人为背景,实事求是地反映“文革”中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爱情;揭示“文革”中“打、砸、抢”分子的虚伪、狡诈和丑恶;赞美人们与虚伪、狡诈和丑恶顽强搏击的抗争精神,而最终走过多少沟沟坎坎,从悲苦到幸运,从黑暗到光明,以达到人生的新征程。
  • 江氏伤科学

    江氏伤科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泡仙记

    泡仙记

    岳枫,性格内向懦弱,在一次旅行意外中救下了救母受困的仙女沉香,并阴错阳差的成为了上古仙灯宝莲灯的主人,从此改变了他平凡无奇的人生。
  • 为你着迷

    为你着迷

    主题:曝光严易女友,速度进!1楼:沙发!严哥哥居然有女朋友了,伤心,%>_<%2楼:这女的一副大妈相!肯定是倒追的,鉴定完毕!…… 381楼:关安静,我要和你PK!!!还我严GG!!390楼:楼上的姑娘们别伤心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这颗草?本人体育系,185,三围**,**,**。无女友,无不良嗜好,诚心求勾搭啊……660楼:“大家好!我是关安静本人。关于这个帖子中提到的内容,我想说明两点:第一,本帖所述的内容严重失实!我和严易学长不熟,更不是他的女朋友!第二,请大家不要再人肉我。谢谢!”不到三个星期后,关安静发现自己不仅成为了男神的朋友,还妄想成为男神的女朋友!这是什么节奏?
  • The Portygee

    The Portyg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浩阳宫

    浩阳宫

    一个传说世界的爱恨情仇,妖魔鬼怪的故事。练笔之作,大家权当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