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6400000021

第21章

按捺了几天,“从不输”还是耐不住了,她问马银库:“咱们就这么瘪了算?”她说这话有背景儿,她说她晚上要编草帽辫子,说着说着春光就要暖和了,说着说着,烈太阳就来了,她要卖草帽给供销社,要赚点油盐钱。马银库也一样。马上春耕大生产,最重要的就是耕牛,马银库要跑远近牛集,想帮做牛经纪,捣腾得好,就不是小财气。两人一拍即合,准备着找个合理儿合适儿“由头”或茬头,大闹冬学,离开这夜夜缠人的窝儿。反正,上冬学至今,他俩除了有时也随大流喊喊课文,至今大概每人认不下三五十字儿。

马银库忽然不是一条硬汉狠汉了,他忽然哭丧着脸答道:“璞珠,算了,熬吧,冬学也就剩下一个月了……”

丛璞珠实话实说:“一个月,好熬吗?”

马银库说:“有什么办法?荣军张大广不比我们风头?人家都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翻书本,我们还能往哪儿溜?”

马银库说过后,就不理会丛璞珠啰啰什么了。

马银库的这点儿“新情绪”“新立场”,不知怎么一下子就被匡先生晓得了。仿佛是先天的血统的“重教如山”的匡先生,原来什么时候都站在冬学“深处”,他对每一个学生都神话般奢望:要对他们的学习事儿,丝丝缕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当一天糊涂先生。

匡先生就很快找上了马银库。

那时风微微的,太阳毛茸茸的,马银库鼻尖冒几滴碎汗,他在吭哧吭哧“出牛栏”。

匡先生说:“银库,你真勤快啊。”

马银库对匡先生不赖。银库自己不想念书,那是自认为他这一生就这么个烧火料子了。他对他儿子念书,却是极重视极抓紧。那次文教区员来,马银库斗胆“拦官上表”,请求文教区员把“大文化”的匡先生调到小学校里教书。他说,匡先生要是教他儿子,他打赌他的心肝宝贝日后能进“金陵大学”。他说,匡先生是教书尖子,谁也别想高过他。马银库如此推崇匡先生,匡先生来他家了,他就搓着牛屎手,慌慌的了:“匡先生,进家坐进家坐。你看你看,嘿嘿嘿,我洗洗手就来。”一边儿就扯起喉咙喊老婆:“匡先生来了。快烧茶炒花生……”

匡先生就一边等候马银库,一边欣赏起马家一道道门联。马银库的溅金水红纸买得好,马银库家的对联管得更好。都正月尾上了,风也残过,雨也败过,更有新正月送礼包,婆娘撕一块门上红纸:“贴吉利”也挺顺手的,更有小把戏们闹耍子,染红脸蛋儿唱猴戏,红染料也全是取自门上的红对联,如此这般,家家户户,门联不是撕扯光了,就是残纸数片了。匡先生真高兴,看不出这么个粗鄙的庄稼汉子,竟把那未必能念出子丑寅卯的门联儿,贵重得非凡,保护得齐整。

马银库池塘里洗手回来,见匡先生读门联赏门联一路读到他的内房门,就尾随其后说:“正月拜年,我舅家来的几位文人客,都称赞匡先生字写得起精神,有劲。连我这粗人也看得出,这字写得多肥多黑。”

匡先生说:“那几天,对联太多,就心急手快了些。现在看来,‘熟联儿’写得好点,像‘共产党伟大,新中国光明’,写顺了手,都还凑合。自编写的‘生联儿’,写得差多了,唉,字是要挨个经常练练,才写得出本质精神啊。”匡先生习的颜体。颜体最难挺起精神。

马银库没太注意匡先生的感慨。他听得出匡先生在讲实际话儿,他便也讲起自己内心话:“我家亲戚‘文人客’们,是说内房门联‘字劲’小些。文人客又都赞扬内房门联的内容,他们咬文嚼字称奇,一片好好好。”

匡先生格外欣慰了。他记得从腊月二十六日起,就给筷子桥大大小小三十二个自然村、人众人寡的一百零六户农家,写着半数以上的对联。他真忙得腰酸背痛手指头还冻得红肿。他真想劝大伙儿请达先生写请几位在外头工作回家过年的干部写。想是这么想,说不出口,父老乡亲们求他写对联,是对他承认、推崇,这不是叫他干活,这是一份敬意。匡先生就这么理解的。匡先生就这么天天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匡先生写对联写的累,似乎是体力劳动的累不是脑力劳动的累。他不用动脑筋创作对联。他写对联也翻来覆去那几条:“共产党伟大,新中国光明”;“毛主席为民造福,解放军替国增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写这些对联,主要就是要写出乡亲们称赞的“有劲”和写得“肥”“黑”。这就很用力很累。然而毕竟是过年,毕竟冬寒即过,暖春期归,匡先生就时有节日欢喜时涌心头热浪,这工夫,他停笔凝思,写几幅“偶尔”创作对联。这些创作是真正的即兴,他后来都不记得写给了哪些人家,没想到马银库的内房门联,就有他当时颇为自赏的“创作联”。

马银库内房门联写着——

读诗书水中论明月

学文化峰上看江山

马银库今天兴致是越来越好。他进一步至尊至敬地讨教起来:“匡先生,都说这对联好,这副联子我是要护到下一个春节了。匡先生,文人客们念这联子解这联子,除了说‘劝人学文化’,余下就众口不一了,我把他们的公理婆理都揣摩了,还是搞不清吃不准。对联是先生编的,只有先生解的理,我才信。”

匡先生喝了一口茶,说道:“劝人学文化,这层意思不错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学好了文化,眼界宽,心境明。”

马银库直呼:“好,好”。

匡先生也兴致勃勃,他觉得他今天本来要碰上一把难开的锁,没想到偶然拾到一了把钥匙。他就顺风使舵、水到渠成地说:“银库,你说好,这就比什么都好,那你从今天起,认真儿笃定心思,加劲儿把冬学念好把文化学好吧。”

马银库:“我?唉呀匡先生,我都三十大几了。在这事上我想过,我这一生,一是敬文化亲不了文化,二是当牛当马让儿子学个大文化。不瞒你说,我做生意赚了几个子儿,一文钱不动,都是留给儿子日后念大书派用场……”

匡先生:“这想头没有不对的。就是不要丢了你自己。冬学里,比你年纪大比你年纪小,都有,都学得热火朝天。你人干练聪明,偏是扫盲中丢下了,我当先生的,就心里难过……”

马银库这时就由喜兴兴变成心沉沉了。他尊匡先生是尊匡先生肚子里的墨水,他对匡先生平日里讲的那些又官又老的话,是一不尊重二不听的。想不到匡先生不在冬学课堂,讲起话来就很叫人动心动肺。他说:“我在冬学里念得不好,对不起你了……”

匡先生急忙打断:“不讲这个,不讲这个,实打实讲件事,从今儿起到冬学结束,我每天给你补课一个时辰。若是合作得好,凭你的灵气,验收考试,你及格没问题。下届冬学再加一把劲,这一生,起码能念出个高小水平,那时‘心境明,眼界宽’,养身养性,做事做人,其惠莫大焉!”匡先生更是匡先生了,更激动时,大概满嘴之乎者也了。

马银库又名马疙瘩,意思是“解不开”。今儿也许天时地利人和了,马疙瘩大概是要让匡先生解开了。

那时候,银库老婆催起了吃饭。匡先生从不在别人家吃喝,就今儿破例,叫吃饭,就爽爽快快吃。

先喝酒。匡先生沾酒脸红,就今儿破例,无推辞喝了双杯。

匡先生喝双杯,马银库本乡本土,知道不易,很是赏脸的。他就咕咕咕喝了双双杯。四杯酒落肚,量不大的马银库,红光满面地说:“中,匡先生,你不嫌弃我,就把我教出来吧。我最相信你教书教得好,只要我用劲,是能撵上一程的。”

匡先生就赶快更具体点儿:“春光来了,农事忙了,你自己权衡自己定,每日什么时辰我来教你为好?”

马银库想了想:“午饭前吧。”

“午饭前就午饭前。一条,不能留我吃饭。”

“中,中”。

又吃喝了一会儿,收碗。匡先生要走,马银库夫妻俩送出门。送到大路上,马银库忽然说:“匡先生,我还有一桩,你给我补课时,也辅导一下我儿子吧。小家伙上四年级,转眼就要考高小,到现在还是第三名。你一辅导,肯定能第一。到时我一定重重奉上学钱。”

匡先生愣了一下,想,马银库到底还是有点狡猾。但他没有回绝辅导,他晓得回绝了小家伙,也就是回绝了马银库。那就废了这件冬学补课事儿。匡先生就说:“中。你儿子有难题,我给你补完课后,可以顺便给小家伙讲讲。有一条:一定不能给学钱!”

“中,中”。

那时候,阳光在极细的草芽上欢跳了。小风儿,吹得柳条子鹅毛儿轻鹅毛儿飘,把人心撩拨得痒丝丝儿甜丝丝儿。

达先生找李二安。李二安这人很严肃,还有点“架子朗当”(不随和)。李二安毕竟也在上冬学,那就是学生。治安主任李二安就不像平时那样打官腔和版版六十四地“有什么汇报?”李二安今儿说:“达先生,有事吗?”

达先生说,有点小事。

李二安吃起了毛烟。不管大事小事,凡是找上他,他都耐心听严肃听。

达先生的小事是要讲讲匡先生。

匡先生比达先生的书教得好,达先生很怄气。达先生认为他讲课声音大,有生气,还不时夹点嬉笑怒骂,较好地调理了听课情绪。达先生还认为他敢抓敢管,“先生讲,学生听”,啰啰唆唆打破砂锅问(纹)到底,一律不予理睬,以“维持教学进度”。达先生想,不少学生没听懂他的课,记不牢他教的生字,全是匡先生“那一套”把学生娇惯坏了迁就坏了。

匡先生很精,他晓得一点儿“骨子里”东西。他就课堂内课堂外都说达先生书教得不错,有新思想新方法。匡先生也更加配合达先生。临到达先生讲课,匡先生捧茶壶是捧茶壶,但并不清闲。他在某张课桌前总是对某个不专心的学生及时劝告:“注意听达先生讲解。听听,这比喻多生动。”又转到某学生背后:“字写错了。达先生板书潦草点,是讲究课程进度。潦草字你要辨认,辨认不了下课再问。不能鬼画符写错字别字。”匡先生教课了,有时也受点无辜牵累。总有学生举手或不举手站起来就嚷嚷:“匡先生,这个词达先生不是这么解释的……”“匡先生,课文第二段意思,达先生怎么跟你讲的不一样?”“匡先生”“匡先生”“匡先生”……匡先生这时就又难受又头痛,但他总是毫不含糊地维护达先生威信,总是那么说:“细想想,还是达先生说得有道理些。就按达先生说的为标准。”这样说过后,匡先生的心,就像割掉了,还扔进滚油锅。这是“误人子弟”啊。他感到自己可耻。却依然不敢纠正自己的可耻。达先生有一次私下里很凶地警告他:“你要注意。决不能用你的地主资产阶级老朽(腐朽)思想分析课文。”匡先生马上就想到,这天晚上当一个学生提问两个先生讲的课谁是谁非时,他婉转地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这以后,匡先生到底更聪明了点更精明了点,他提出为了更好地备课更好地授课,改变过去“每晚各讲一半”,采取“一位先生一课到底”。达先生没反对,他想,这么教,不赖,省了那些操蛋货坍他的台子臭他的底子。他还想,这证明匡先生是很怕他的。

“父老乡亲们”把匡先生和达先生的课一对比,就比出匡先生教得“开味”,教得好懂好记好背好写好好好。这是父老乡亲们讲的,谁也不能给他们嘴巴贴封条。达先生就一忍再忍。忍到了过年,匡先生写对联更是出尽了风头,不要说求写门联的百姓送鸡蛋送江米糖送猪脚爪子送糍粑送油炸豆腐泡,送得匡先生家像南货店,就说那奉承话多谢话,也码上匡家屋梁。相比之下,达先生就很惨,除了本自然村左邻右舍太抹不下面子请他“字没劲”地写了几副门联外,别的自然村只有一个人请了他,这人就是治安主任李二安。如此惨淡,达先生甚至都觉得过年是过灾。

昨天,达先生忽然又听说,匡先生对“疙瘩”马银库劝学极为成功,他给他补课也实效很不错。达先生对这件事本身没异议。他只是想到在课堂上,匡先生总是口口声声附和他配合他,在课堂外,在背后,就单独干了,这不是两面三刀是什么?不是耍他是什么?不是眼看着这届冬学要结束了眼看着筷子桥扫盲成效大名声不错就要捞走“扫盲模范教员”是什么?要不然,为什么不和他商量,不请他和他一起给马银库课外补课?

达先生就找李二安了。达先生说:“李主任看得起我,过年让我给你家写门联,我是承情受宠了。李主任跟我贴心,我心里话也就想对李主任说。”

李二安是个怪人,听奉承话硬是不暖和,他说:“达先生,你直讲吧。”

达先生就直讲:“匡先生有不好活动。”

李二安马上眉毛竖起,眼睛雪亮:“讲”。

“他给马银库写的那副对联,糊弄得了庄稼佬,糊弄不了读书人。他那联是劝人搞思想麻痹松懈斗志搞一场空……”

治安主任最怕人“麻痹”“松懈”。他愤怒地问:“一场空?怎么搞一场空?”

这又像讲课文讲不准了,达先生就有点结巴:“就……就是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不值得干,就……就是闲谈好了,玩玩好了……”

李二安说:“他编的对联怎么说的?你把他写下。”

达先生就写下:“读诗书水中论明月”。达先生说:“‘水中明月镜中花’,都是空的,都是虚无缥缈,读了书,就求取这个,就欢喜这个谈讲这个研究这个,这不是等于把人骗进空门当和尚吗?”

同类推荐
  •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走出大学校门的韩奕,怀着对爱情的执着,寻找她的初恋情人苏小然。而小然却在韩奕到来之后,郁郁冷淡。韩奕一度陷入了情感的迷茫漩涡中。然而曾经的刻骨铭心与不甘,使他想要走进小然的内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小然却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孤独的韩奕遇到了貌似小然的女子小允,直觉告诉韩奕,这个女子,可能与小然有关。而当小然真正出现的时候,一切已无法挽回,握着她的手,韩奕心如刀绞……这是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有爱情,友情,还有梦想。执着的韩奕,孤独的小然,刚烈的小九,腼腆的余可,纯真的小指……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快乐,疼痛,迷茫,忧伤,蜕变。然而,当青春落幕,曲终人散,才发现曾经的所有也不过是一片沧海。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 环游黑海历险记

    环游黑海历险记

    《环游黑海历险记》的主人公凯拉邦是烟草商人,生性固执古板。他要到海峡对而的侄子家去参加婚礼。为了对不合理的税收政策表示不满,他决定带人沿着黑海绕到海峡对岸,由此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的马车被蚊群叮咬、野猪围攻,遭遇大草原地下气体火山般地爆发等惊险,使他们险些丧生;此外,还要对付土耳其权贵的阴谋诡计……
  • 梅雨

    梅雨

    面对高棉这个身份不明、美丽神秘的外来者,处在懵懵懂懂年龄的“我”对“她”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最终高棉的死成为“我”压抑在记忆深处的青春疼痛。
  • 念你的时间比爱长

    念你的时间比爱长

    乔小池是一家咖啡屋的店员,美丽,忧郁。暖男陆信阳不知不觉被她吸引,并想要保护她照顾她,这些关怀却揭开了乔小池深埋心中的一段青春往事。乔小池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初中、高中时与苏城是同班同学,同样的内心孤独,令他们彼此走近。然而,苏城的母亲和未婚妻宁薇时常从中作梗,两人坚守的感情,终于在某个突然的日子里崩塌。苏城的一句话,“你只是一厢情愿”,将乔小池打入地狱。无法接受的乔小池选择逃离那座城市,来到了异地独自疗伤,直到遇到陆信阳,才慢慢打开心扉。
热门推荐
  • 梁唐争之步步为营

    梁唐争之步步为营

    莫名其妙和“路人甲”一起穿越,竟然穿越到五代的后梁,一个成了毒杀皇帝的冒牌公主,一个成了弑父篡位的大梁新皇。艾玛!历史书上说这大梁国运不但只有十七年,而且这新皇还只坐了八个月的皇位就被兄弟又篡了位!这还怎么玩?!
  • 零钟塔

    零钟塔

    白华风,她是万人瞩目的白家小姐,却为自由当上了C市著名怪盗——乘风。一次行动失败,丧失性命,重生在了未知世界。心里留下重创的她将如何面对这崭新的世界……
  • 君临皇马

    君临皇马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一次机缘巧遇,拥有了超强的身体和意识,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空前绝后的真“球王”屹立于足坛之巅,在梦想中的伯纳乌留下了又一段传奇。《君临皇马》的
  • 绝世神妃:天下为嫁

    绝世神妃:天下为嫁

    一个是绝色倾城的奇女子,一个是功高震主的美男子,江山、美人该如何抉择?既然他可以为她而弃江山,那么她也可以为他夺回江山,以天下为嫁!“你要这天下,我便给你打下这天下。也只有天下,才配的起做我毓王妃的嫁妆!”
  • 蝶乱

    蝶乱

    是关于诱惑与成长的小说,它包含了青春的喜悦与忧伤,期待与焦虑,裸露与悸动。《蝶乱》讲述了除了他一头的黑发,最初的时候,大家对他并没有很深的印象。他带着温和的微笑,与宿舍里的兄弟们握手,自我介绍,和大家一起到食堂打饭…
  • 修仙歌

    修仙歌

    世人只闻有真仙,千秋万古人世间,造化若使吾化凡,仙名留于天地间。仙途漫漫是艰险,漫漫仙途如登天,一步踏错步步错,黄土一捧散仙缘。
  • 坐忘论

    坐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妻育儿调养集

    夫妻育儿调养集

    育儿,是一代的延续,不是随便的播种!育儿不理,何必害人。本书,只是个人的一点小小的整理意见。
  • 玄门灭魔录

    玄门灭魔录

    我是一个普通的炼妖师,十岁庐山学法,十五岁学成下山,七星剑.镇坛木.玄天铃.龙角.紫衣道袍.自我出师之日起.就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灭魔之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