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4700000045

第45章 人与书(4)

李双江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歌坛的常青树,堪称一代歌王。尤其是他的军旅歌曲,一直深受广大官兵爱戴,感动了几代中国军人。从喀喇昆仑到东海之滨,从乌苏里江到椰岛丛林,真正的军人,试问有谁没听过李双江的歌声?凭着多年经验,作为一个外行,我对双江的歌声也有这样几点感觉:一是音色漂亮,尤其高音区明亮透彻,有金属质感,往往呈现出灿烂华丽的效果:所谓“华彩乐章”,我想大概也就是像双江唱的《北京颂歌》那样的吧;二是穿透力强,声音很有力度,能够穿过嘈杂直指内心,不管在多么开阔的场地,即使你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够被准确击中;三是控制力好,他的歌唱从不声嘶力竭、不捉襟见肘,而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像《战士歌唱毛主席》《中南海的明灯》等,既高亢又深情,颇具优雅风度;四是技术细腻,例如《草原之夜》,处理得细腻温柔,每一个字都可细细体味,让人内心明净如水,像是月光洒在摇曳露水的草尖上;五是韵味十足,一曲《川江号子》,激越处雄壮豪迈,婉约时低回轻柔,极具张力,川味川韵拐弯抹角,回味无穷。而处理《达坂城的姑娘》时,又俏皮而不失深情,韵味浓郁,意蕴深长;六是情感炽烈,他的《都达尔和玛丽亚》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慢板歌,唱来荡气回肠,情思深远、空漾而缥缈。认真地讲,没有极为炽烈的感情融入其中,绝难达到这样深情宽广的境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李双江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诚哉斯言。双江常常教育他的学生要“用心灵去歌唱”,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用心灵去歌唱,才能用生命燃烧出“烈火一样的热情”,才能赋予高音以金子般的灿烂、辉煌和纯净,也才能在听众的心海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想,这大概也是他的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能够发行三百万张的奥秘吧。

也许是千里缘分歌声牵。听了双江二十年的歌,都只是久闻其声,神交而已。谁料想,我们有一天能成为同事呢?一九九四年秋天,一张中央军委的命令上同时出现了我俩的名字,他从总政歌舞团的著名歌唱家摇身一变为军艺音乐系主任,我则从军艺文学系的一名普通教员越级提拔为系领导。从此,我们一个院里生活,一个楼里上班,低头不见抬头见,至今一晃也十三年了。粗粗梳理这十三年的纷繁记忆,概括说来,我对双江最深的印象有三。一是激情。待人接物不摆名人架子,但是确有明星素质——俗话说就是“人来疯”。平日里看着他也稀松平常,尤其那金子般的嗓子听着也沙沙的,但只要一登台,往聚光灯下那么一站,嘿,立马变了一个人,像吃了兴奋剂的运动员,容光焕发,目光如电,精神头倍足,才思更是敏捷,往往能够妙语连珠,有些玩笑话说着说着就要说出格了,就像走钢丝一样玄玄乎乎,就要掉下去的时候他忽悠一下子又回来了,而且还准博得一个满堂彩。一般情况是安排他唱两首歌,没有五首下不来,加上他即兴抒怀,说得比唱得多,他那半小时往往就是晚会的高潮。这时的双江是风度翩翩的、优雅的、魅力四射的、人见人爱的。“人来疯”、不怯场、激情一点就着,除了嗓子好,还善于感染、燃烧、调度和驾驭观众,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个好演员必不可少的天赋,一个表演艺术家的重要素质。二是幽默。舞台上为了活跃气氛,双江常常敢于开惊险的玩笑,日常生活中他更能插科打诨,和大家打成一片。特别是在一些严肃的会议中,他的发言往往也是生动活泼的,或者声情并茂、感人泪下;或者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或者吹胡子瞪眼,吓人一跳,但最后他总能抖出一个包袱,不知不觉中幽大家一默,给会场气氛来一个放松或调节。所以,无论多么庄严的场合,他的发言总是给大家以期待,结果也不会让人失望的。于是,人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幽李双江一默:双江啊,说得比唱得好听!三是活力。都年近七十的人了,看起来也就五十上下,身上有股子使不完的劲。教学楼108教室的讲台有两级台阶,每次开会轮到双江发言,他都是蹦着上去,身姿矫健、活力十足,还带点顽皮。记得一次音乐系举办音乐会,他迟到了几分钟,看到我们正站在教室门口等他,竟然一路小跑上来,然后立正靠脚,非常标准地敬了一个军礼。用句套话,那真是“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哪里像是一名技术一级的老将军,完全就是一名偏胖的老连长站在了我们面前,真是令人吃惊不小。多年来,双江加班加点也是出了名的,误餐了就让公务员送来盒饭,与系里教职员工共用盒饭成了音乐系一景,李双江也因此得一绰号:李盒饭。

有两句古话:一是“酒逢知己干杯少”,一是“酒后吐真言”。我和双江的第三份缘还真在于杯里乾坤。出于健康考虑,双江在一般场合上往往轻描淡写,一笔(杯)带过。但我有一次在双江办公室谈工作耽误了午饭,他让通讯员打来两盒饭,竟又从柜子里拎出一瓶茅台酒,我们就着盒饭喝茅台,听着故事忆华年,不知不觉一瓶茅台喝干了,也让我见识了双江的好酒量、好酒风和真性情,说到动情处,我们都曾潸然泪下。

我至今还记得,那天中午的阳光静静铺满办公室。透过这薄而明亮的光线,我凝视着微醺而面呈驼红的双江,不免陷入沉思;双江这样一个性情、才华而又活力十足的人。是怎么锻造出来的呢?双江一九三九年生于哈尔滨,一九六三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之后参军分配到新疆军区,赢到一九七二年才调入总政歌舞团。在双江半个世纪逐步走向辉煌的军旅艺术人生中,我特别看重他在新疆的十年。依我看来,这十年,他生活在战士和少数民族中间,深受战士情感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哺育和熏陶,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艺术基础和对军人的情感基础。那时基层连队很艰苦,营房建设都是战士们自己做砖,每人每天都有定额。双江不擅长打砖块,但战士们却喜欢听他唱歌,于是让他用歌曲折合砖块,结果在战士们挥汗如雨的间歇,他为战友进去歌声,竟然每天都能够超额完成打砖任务。当时也许他没有意识到,最初正是这些与泥土为伍的战友给予了他一生温暖而坚定的信念,让他沿着“为兵服务”的道路走向全军乃至全国,而这个拿歌曲换砖头的歌手,通过五十年的努力,最终在全国人民心中垒起了歌声的雄伟长城。

据双江回忆,连队让他感动的人和事还真不少,双江那时经常到炊事班帮厨,与炊事班战友情同手足;时间一长便养成了边剁菜边歌唱的习惯。临到他调离连队的时候,全连官兵都出来送行,可炊事班长就是不出来,连长去叫,班长呜呜哭着说;“我一听到剁菜板的声音,就想起了双江的歌声……”这样的战士,你叫人怎能不想他?这样的深情,叫你如何能够不为他歌唱?双江曾说,“离开军营的时候才发现,军营是我灵魂的家园。”这些事情,正是双江精神和情感的根源啊,没有这样的动力,五十年来“为兵服务”的宗旨他不会做得这样认真,这样彻底,他的歌声也绝不会这样深情而热烈。于此我想起那年他登上红其拉甫山口,不顾高原反应,在白雪皑皑的山上为每一名战士歌唱。我再由此想到,五十年来,真正和兵们吃过一锅饭,点过一灯油,睡过地铺站过岗的军旅歌手又有多少呢?正如《达坂城的姑娘》歌中所唱:不知情的人儿他摘瓜,甜瓜也变酸。

道理很简单,只有真心为兵服务的人,才能捧出甘甜的艺术品,并为兵们所爱戴。我由此认为,这种兵情感、兵情怀正是李双江军歌高人一筹的先决条件,也是十年新疆生活给予他的最为珍贵的馈赠。

其次,我又认为,新疆十年,对于双江的重要性,还在于歌唱艺术上的兼收并蓄。他以新疆民歌为中介,打通中西界限,完成了民族与美声的交流与融合。新疆音乐古称胡乐,颇有波斯风味。那种不西不中的西亚风格,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了自己的特色——明艳、纯净但又妖冶、活泼而富有野性。以此为中介,双江的美声与中国民族唱法打通了一个辽远的隔离带。所以双江的歌声里美民味中还夹杂着西亚风味,有一种难以言明、难以模仿的美质。那种华丽、洋气和异域风俗浑然一体,令人耳眩,让人想起阳光的味道和哈密瓜的甘甜。再次,我还认为,新疆辽远雄阔的地域空间,也为他的歌唱提供了宏伟的背景。可以试想一下,在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视域,在那些开阔辽远的草地或沙漠之上放声歌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再加上双江故乡冰城哈尔滨那种冰雪的清澈剔透的融人以及特定时代的革命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就形成了一种正大、堂皇的庄严感。

那个中午,我们谈了许多关于新疆的故事,也几度引发我的共鸣,因为我也曾神往新疆、心仪新疆,几进新疆,跑遍了南疆北疆,自以为对新疆有一种独特的理解。这也可以算作我与双江的又一份缘。在我看来,新疆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屈指算来,艾青、王蒙、周涛等文学大家都与新疆有不解之缘。艾青说,“我的大门一直是对新疆来的客人开着的”;王蒙则把新疆作为“第二故乡”,并保持了一份对新疆的感恩之情;周涛则完全融人了新疆文化血脉之中。在新疆,这些艺术家们完成了自我,人生和艺术走向了成熟。对于双江而言,新疆更是他的涅檠之地。我认为,地域对于文化艺术实在是有着内在而深刻的影响。譬如,北方的歌曲一般趋向于雄浑豪迈,多可迎风而歌,豪气干云;南方的歌则温柔绵软,尽显小桥流水,画里风致。至于说到民族情况,青藏高原民歌是天上的歌,拔地而起,直上蓝天,清澈高亢,空灵渺远,有一种盘旋向上的力量,而内蒙草原民歌则来自地心,呼麦声里草色绵延、大地沉着雄浑,即如蒙古族青年合唱团的《八骏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初升的太阳》《草原恋》等,朴实温暖的情愫像是从地底缓缓升起;而新疆辽远的沙漠赋予了歌者炽热的激情,如同烈火,把艺术的厚土冶炼为光亮的瓷器,使双江成为歌唱大家。

我和双江还有一份特殊的缘,那就是我的乡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留学法国的美声唱法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江西萍乡人——竟然是双江的恩师。据双江跟我说,一九五八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喻宜萱到哈尔滨招生,十九岁的李双江去应试,既没有带伴奏,也没有带歌谱,喻宜萱说,那你就清唱一曲吧。双江一曲过后,喻宜萱抓过笔来,写了个便条,叫过李双江说,你去找这个人。双江拿过便条一看,说:刘诗昆,他是干啥的?喻说:你别管他是干啥的,明天你拿着条子去宾馆找他。第二天双江找到宾馆询问刘诗昆,结果看门的把他带到小礼堂,远远看见一个光着膀子正在弹钢琴的青年,走近一看,那人挥汗如雨全神贯注,令双江大吃一惊又深受感动。刘诗昆看完双江递上的条子,问:你就是李双江?双江反问:你就是刘诗昆?二人击掌而笑。稍事攀谈,方知两人同庚属兔,二人再次击掌而笑。尔后刘问李,你的谱呢?双江耸肩答,没有。刘说,那就你唱我跟。一曲唱罢,二人三击掌而大笑。分手时,李叮刘说,后天上午你可别不去啊!两天后,双江忐忑地来到考场一看,刘诗昆已在门口等着。二人携手入场,引起全场骚动——当时李双江是无名之辈,但刘诗昆却是大名鼎鼎。主考官喻宜萱说:开始吧。李、刘联手一口气弹唱十四首,曲惊四座,一场考试变成了李双江独唱音乐会。李得一名师,喻得一高足,刘得一挚友,一前辈两后生,出手不凡,一鸣惊人,“喻李刘”联袂上演了令人感动的经典一幕。

毫不夸张地说,在李双江身上浓缩了二十世纪半部中国音乐史。然而,再优秀的艺术家,也有青春的年华,黄金的时段。现在回想起来,十三年前双江选择了音乐系是明智的,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我想,其实双江自己心里也明白,纵使金子也会褪色,不老松也要凋零。真正能延续自己艺术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教育,就是传承,就是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因此,双江把音乐教育事业等同于自己的生命看待,全身心地投入。在他的带领下,音乐系从一九九四年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和提升教学层次,逐渐形成了囊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短期轮训教育的教学体系。同时,他开创的“红星乐坛”教学法荣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教材《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填补了学科空白。薪未尽而火已传,先后培养了韩红、黄华丽、于乃久、谭晶等许多知名歌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音乐系以一系之力组队参加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两次团体金奖和一次银奖,一次合唱金奖,创造了军艺奇迹。

以致我们出差在外,与人聊起“何方高就”时,往往说了半天解放军艺术学院,对方才突然明白:“噢,就是李双江那个学校啊!”

双江从军从艺五十年,广交朋友,广结善缘,由士兵到将军,歌迷无数。而三十六年来,作为他的“粉丝”、同事和朋友,我们俩也相交愈久,缘分愈深,而这“缘”的根源,我想不外一个情字——对战友、对亲人、对生活,对艺术、对人生、对真善美的热爱之情、赤诚之情、感恩之情,九死而不悔的执著之情……

不知双江以为然否?

同类推荐
  •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候鸟的迁徙,大量记录性图片反映了群鸟的生活,并附有作者的心灵随笔,让读者能够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共鸣。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本书分五辑,共收录作者《墓碑后面的字》、《信任开花》等85篇散文。
热门推荐
  • 鬼神纪元

    鬼神纪元

    力大无穷的禺神,掌控毁灭力量的不动冥王,动念间掀起飓风的风祖,莲生不败的南瞻仙子……这是个古老的世界,无数位面的鬼神赐下可怕力量,诞生出最强大的武士。真正的强者可以呼风唤雨、降伏巨龙、三头六臂,毁灭雷霆……韩彻穿越玄祀大陆,这一世的身份,竟是苍岚山之主世家韩家的私生子,尔虞我诈中,且看他是如何在鬼神的纪元中,覆雨翻云,走上属于自己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PS:1、控风、纵火、控灵术、化血刃、垂天之翼、怒目金刚体、紫仙六域封禁......武者狩猎凶兽,祭祀鬼神,兑换出古老位面鬼神赐予的各种神秘的能力,称之为玄士。PS:2、古老的大地,磅礴的海洋,人族玄士、海族、地底世界的魔,谁才是真正的主宰,精魂、玄兽、凶物、异人,各种奇特的种族,在这场大浪淘沙中,又有谁能堪破最后的魔障,踏足神的领域。
  •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本文正在全面修改中,暂停一段时间,希望大家理解)一朝穿越成了一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几岁的小乞丐,却被一个杀手组织收养了,十年的杀手生涯她俨然变成了亭亭玉立、性格乖张的美少女战士~奉命进宫保护公主殿下,呃~为了报恩去吧~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做个挂名王妃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却因为他的一个笑容泥足深陷~坊间传言:得凤鸣者得江湖,得斩风者得天下~却偏偏这两个烫手的山芋都在自己手中~悟空大师对她说,穿越妹纸不成王妃便成皇后~誓死保卫爱情斗小三这是个魔咒!?她焦小柳就不信那个邪了!天地之大总有一个能容身的地方!且看他焦小柳如何将高高在上一尘不染的冰山美少年王爷拉到田里为她做牛做马!
  • 巨星养成记之赵丽颖篇

    巨星养成记之赵丽颖篇

    因为我喜欢演员赵丽颖,所以特地为她写的小说。不喜勿喷。片段一:“丽颖,休息一会吧”“不行,我得背剧本,一会又要拍了,不能因为我自己而耽误整个剧组”“丽颖~~你这么拼,我都好心疼”“嘻嘻··我要用实力征服别人,获得他人的认可”片段二:“丽颖,你觉得你作为演员有什么收获”记者采访。“演员是我的职业,我热爱我的职业,虽然网上会有我的流言蜚语,但是这些也可以帮助我成长,教会我很多东西”“你觉得做演员辛苦吗?”“其实挺辛苦的,但是想想别人能看我的作品,又获得这么多的好评,再苦再累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 位面交易终端

    位面交易终端

    你是位面商人??呵呵,小心我剥离你的商人身份,要知道位面商人就是我创建的
  • 弑神阿修罗

    弑神阿修罗

    姓名:许恩年龄:26岁代号:终极人造人ZERO-18号级别:等级不明、强度未知、复合能力者技能:念动异能、瞬间移动、绝对领域、元气力量、等综合能力个性:性格开朗、酷酷拽拽、外表优雅、孩子气、冷酷残忍、出生地:华夏某湖心小岛地下研究室(书中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半个世纪前欧洲某基地自爆。幸存的许世深博士带走了弑神阿修罗超兵人造人计划资料,经过漫长的反复研究.理论验证.终于造就了这个最强新人类的诞生.但是博士年事已高离世了.也留下一堆谜团,让他迷茫的独自面对未知之路.最强之人融入都市的新生活.故事由此开始...
  • 文笔要诀

    文笔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王爷难伺候

    腹黑王爷难伺候

    一个默默无闻的21世纪小白领,因为一条神秘的玉坠,无意间穿越到了魏朝。不过这个魏朝却不是历史上的魏朝,而是一个架空的朝代。穿越到一个举目无亲的架空朝代就算了,因为穿越,从一个生活平静的白领变成了一个还没成年的小丫鬟也算了。可是···为什么要让自己去伺候那个喜怒无常的妖孽男?好吧,既然暂时回不去,那就努力在这活下去。只是,这表面平静的生活后面似乎暗藏着许多秘密啊!不管如何,保命最重要。等着瞧吧,我莫凌一定会精彩的活下去!
  • 小学生枕边书: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学生时代是个需要故事的时代,小学生尤其是这样。一个个不同时空、不同事物、不同经历、不同结果所组织而成的美好故事,像阵清风吹过,不经意间,触动孩子们的心弦,让智慧和真理在眨眼间变成一个个小精灵。也许他们读故事时手舞足蹈、泪流满面、眉头紧锁……的表情,在比面对家长或老师们诵经似的讲教时要来得真实、有效。
  • 月骑

    月骑

    突然间,魔法文明陨落!大陆陷入无尽的战乱!一个平凡的人,如何在这战火中成长着,如何寻回自己的另一半——喜欢本书的多多收藏,谢谢大家支持!
  • 雷凌的剑

    雷凌的剑

    一道白气冲上云霄,天地间顿时充满了肃杀之气。那白气冲上半空,转化为黑云,覆盖了大半个天空。乌云遮天,狂风大做,远处隐隐有雷声传来。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暮色无声合拢,天地间一片静肃。“剑本凡铁,历经九劫,终成神品。”雷凌仗剑四顾,冲七大剑圣喝道:“吾剑既成,无论大地的沦陷,还是九天的崩塌,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