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900000005

第5章 《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很明显,当人格塑造到君子阶段,对他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所作所为要“不谬”“不悖”“无疑”,在圣人面前能做到“不惑”,并且,他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当君子能做到这一点时,他离圣人也就不远了。所以,把追求与完美结合起来,既是一种高规格的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鞭策。长期坚持下去,必能到达天人合一的那一层次。

其三,内在与外在合一。

个人修养方面的“慎独”“言顾行,行顾言”之类的所要表达的都是要求人做到表里如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这方面的关系:“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诚实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诚实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诚实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诚实为贵。不过,诚实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内在的仁和智,之所以能够形成本身的德行,就是自身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知与行的融通。也就是说,内在的仁和智的形成,是在没有受到外物干扰或无视外物干扰的情况下,主观自觉培养的结果。仁和智都从诚实中来,当诚实发展到至诚阶段,仁和智也就成为圣人天性中的一部分,这时,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

另外,从儒家一向的政治观来看,中庸之道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治国理念,并非单纯地用来提升个人的素质,而且包含有功利的目的。比方说,《中庸》第十七章写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这当中,地位、财富、名声、长寿以及福禄,哪一项不是现实的、物质的,又怎能让人免俗、脱俗呢?这,又同中庸之道要把人培养成圣人的那种至高境界背道而驰,实是一种让人难解的矛盾。

6.治国之道中包含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吗?

看到“无为而治”四个字,谁都知道是春秋末期道家的老子提出的。它是一种治国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道德经》第二章中写道:“是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的措施都是顺应天道而来;这样,老百姓也就因遵循天道而合乎天道,对他们也就不需要再去教育了。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国家者顺应天道施政,老百姓必定普遍发自内心地拥护;管理者不去打扰,老百姓自己就能走上正道;管理者不去做些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财富;管理者不去索求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淳朴的风气。当然,老百姓所能达到的“化”“正”“富”“朴”的前提是,管理者施政必须顺应天道。

《中庸》的教育思想就是通过推行并让人接受中庸之道,把人由常人变为君子,再由君子修身为圣人。到了圣人阶段,天道与人道就合而为一。修到圣人后,是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就达到了,从此以后就可以远离红尘成为仙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呢?当然不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他们运用天道来“平天下”,即治理天下,让天下太平和合。《中庸》第一章中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作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来做人和处事叫作道。

而到了圣人阶段,圣人的“率性”全都承自天意,顺应天意,是“从容中道”——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既然圣人的本性已经与天性相合,由他们来施政,不就是在人间施行天道吗?天道在人间施行,天地和合,那些体现着人的意志的法规制度也就没必要了,那些统治者所推行的施政措施也就没必要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这不就是无为而治吗?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舜,在中国古代是被公认的圣人。孔子说他治理天下的措施就是无为而治,那么这无为而治也就是圣人之道。这样看来,这儒家和道家在政治理想上是一致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儒家的政治理想或最高政治目标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理想呢?这,还是任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儒、道二者的相通之处,也就由此及彼推断出道家为什么能和儒家并列于统治者的教科书中,而没有像其他的诸子百家一样长久地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中的原因了。尽管儒家和道家在道德理想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它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道家的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到了春秋时期,老子将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汇集和总结,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这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成型。从这以后,这种思想被广泛尊崇并被用作治国理念。道家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思想观念。它的思想形成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广纳众慧,因而在历史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来源于尧舜时期的“中道”思想,还有《易经》中的“德义”思想和西周时期的《尚书》《诗经》中的文化思想,并逐渐演变成一门奉孔子为宗师的学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主张,并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统治天下的政治理念。自汉代以来,儒家学说成为了大多数朝代的主流意识流派、正统的官方思想,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

从形式上来看,道家到后来分化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他们所遵循的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人本身。而儒家到后来发展成为以孔子本人的思想为核心,并向下顺延发展。从内容上来看,道家所倡导和追求的是顺乎自然。“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而不同于儒家的刻意修养人性,以致让人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观点。它更在乎的是贴近生活,主要内容包括体道、道法自然、贵时主变、虚无、守一、齐物、柔弱、天道行健、无为、动静结合和纯粹朴素等。从内容上来看,儒家学说所倡导的是教化,“担天下教化之先声”,着意点在人本身的修养。儒家全盘接受古代的教化内容,并将它们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并且将教化普及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仁而有序、互敬互信、微言大义、重义轻义和格物致知。

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儒、道两家确实存在不少相通之处。以《中庸》为例。《中庸》中说“率性之谓道”,要求人们知道什么是道;而道家要求做到“体道”,要求人们对道有切身的体悟。这可说是两者在起点上的相通之处。道家倡导“道法自然”,而《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道,同样是“率性”的,也就是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天道。这可说是两者在追求目标上的相通之处。道家所倡导的“守一”与《中庸》所倡导的“固执”在要求上几乎相同,都是要求人们不改变心趣和志向的一种做人准则。还有道家的“齐物”“动静结合”的观点,与《中庸》中的“致中和”“动中取衡、静中就重”的观点有相通之处。其他类似的相通观点还有很多。由此,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独尊儒术”后,道家后来仍然能够浮出水面并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一片情

    一片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孔子大智慧(全集)

    孔子大智慧(全集)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双修魔神

    双修魔神

    一个黑道混混因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十七世纪,加入了悟宗,开始了修仙生活。
  • 重庆往事

    重庆往事

    重庆,是一处很特别的地方。重庆城,是一座极其特别的城市。重庆人,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群体。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深入重庆历史与现实的角角落落;以个性感悟又略带伤感的记忆,捕捉重庆那些美丽且具价值的人文画面;以现代时尚的旅游视角,描绘勾勒出重庆一幅幅立体多面的绚丽图景。
  • 数码宝贝黎明曙光终极传说武嘉

    数码宝贝黎明曙光终极传说武嘉

    这是数码兽大冒险02的续集(数码宝贝第二部续)第二次冒险后的第二年,未知的世界和数码世界出现了特殊的联系,神秘的势力将苏醒未知的天魔来统治太阳系和周边的的各种空间。为了抵御入侵,被选为皇域执法者的两个人类和被选召的孩子一起击退入侵。在太阳系和周边空间的众神秘的王者纷纷加入这个行列。超越极限的进化,不可告人的各种秘密在时空中流转。高石武和八神嘉儿也在一次次的合作中了解彼此。永无止境的传说,在这个时代不断地出现,古代的文明在现代重新散发光芒。离别与相遇,在时间与时空见不断流转。AnEndlessTale!
  • 御天降魔录

    御天降魔录

    神魔之间的对抗在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中再次展开。这里并没有能毁天灭地的魔法,也没有能焚天煮海的力量,有的只是宇宙的知识与真理。在这智者的世界中,究竟谁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 超级淘宝

    超级淘宝

    一道天雷从天降,手机淘宝软件竟然变异了,新世界购物系统,只要你有足够金币,应有尽有的宝物随便买。画道灵符,竟然能看到隔壁的漂亮妹子,炼出宝丹,这东西能祛疤治病,韩武,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平凡学生,终于开始走上改变人生之路。
  • 雾朦胧

    雾朦胧

    他是高贵的王,身边女人无数,却从不留心。南征北战,马背上他们相识,相知,相恋,却因权术而分离。哼,既然他选择霸业而弃感情,她又何必自找没趣!收拾包袱,跳出深宫,惹得桃花朵朵开,岂不快哉?
  • 那个小偷,你站住!

    那个小偷,你站住!

    偷个东西怎么这么倒霉啊?一次两次都让人给抓住了!她可是从来都没有失过手的空手盗弟子啊,怎么连一点面子也不给她啊?好吧,这次她决定换个方式偷。见过偷东西的,没见过偷心的吧?没错,这次她就是要把男人的心偷回来!让她想不通的是,是偷那个耿直无私的小捕快的心呢?还是那个戏谑腹黑的王爷的心?
  • 足球之妖

    足球之妖

    除了游戏之中,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梅西和C罗在同一支队伍里面踢球?且看史上最妖教练,或许他取得的冠军头衔不是最多的,但是他培养的球星却是最让人羡慕的;梅西、C罗、鲁尼、卡卡……数不清的小妖让他培养成了老妖乃至巨星;带着一个强大的机械女仆穿越到了2000年,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西班牙一家足球俱乐部老板兼主教练的他开始了自己的炼妖计划,不管你是水货还是真正的巨星,在他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培养模式之下,这些人的成就都将势必超过他们没有经过精心培养而达到的高度;带着一群小妖混迹西甲,和罗纳尔多、卡洛斯、罗纳尔迪尼奥、齐达内这些球星叫板,不求冠军太多,只求小妖成精。
  • 绝品教师

    绝品教师

    "他不是重生者,不是穿越者,而是惨无人道的夺舍者。,"他不是重生者,不是穿越者,而是惨无人道的夺舍者。他曾翻云覆雨,曾傲视天地,曾与巅峰强者称兄道弟。但现在,他却成为一个到处受人欺辱的书生。“是我的东西终归是我的,不是我的东西也会是我的”“为师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为师乃神人也,金钱美女随手可得”“为师是好人也,从不烧杀抢掠”“什么?你居然敢质疑为师?抄家伙,为师今晚就让你知道花儿为何这么红”为人师表者,必须要让自己的学生信服自己,崇拜自己,如若不然,如何成为一个绝品教师,毕竟这货是个高尚的教师,教书育人是他的本分。“什么?当我是文弱书生就好欺负?”“嘿嘿......”"
  • 仙家百货

    仙家百货

    仙家百货,将一切神话传说,贩卖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