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900000031

第31章 《春秋》:必尊以经而后读之,须怀以诚敬之心读之(3)

周文王有很多儿子,泰伯老大,周武王连第二位也没排上。按规矩,是泰伯即文王之位。但他和二弟坚持将皇位让给有能力的弟弟姬发,而为示决心,他和二弟一起远到吴地去避嫌。于是姬发即位,而他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泰伯的“尊贤”体现在让贤的举动中,这也就符合了孔子“尊贤为大”的“大义”。那么,如何识“贤”呢?还是看一下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的对话吧。

鲁哀公问孔子:“当今的君主,谁最贤明啊?”

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看到,或许是卫灵公吧!”

哀公说:“我听说他家庭之内男女长幼没有分别,而你把他说成贤人,为什么呢?”

孔子说:“我是说他在朝廷所做的事,而不论他家庭内部的事情。”

哀公问:“朝廷的事怎么样呢?”

孔子回答说:“卫灵公的弟弟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他的诚信足以守卫这个国家,灵公喜欢他而任用他。又有个士人叫林国的,发现贤能的人必定推荐,如果那人被罢了官,林国还要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因此在灵公的国家没有放任游荡的士人。灵公认为林国很贤明因而很尊敬他。又有个叫庆足的士人,卫国有大事,就必定出来帮助治理;国家无事,就辞去官职而让其他的贤人被容纳。卫灵公喜欢且尊敬他。还有个大夫叫史鱿,因为道不能实行而离开卫国。卫灵公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弹奏琴瑟,一定要等到史鱿回国,而后他才敢回去。我拿这些事来选取他,即使把他放在贤人的地位,不也可以吗?”

其实,孔子所提的“大义”都是以服务于政治为目的的。因而,他所说的大义,指的就是让贤人来治国平天下。在《春秋·左传》中,还特意从反面来写出了什么是大义。

鲁隐公四年的时候,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州吁这个人,依仗着武力残忍行事,弄得自己众叛亲离,老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在国内一点也不得人心。石碏的儿子石厚追随着州吁,替州吁卖力。于是,为了安定卫国的百姓,石厚就问父亲石碏,该怎样让州吁坐稳君位。石碏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石厚说:“怎样才能去朝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在受到天子的宠信。现在陈、卫两国和睦,如果朝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可以成功。”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到了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这两个人,杀死了我国君主,请您趁此机会搞掉他们。”陈国人于是把这两个人抓住,而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九月,卫国人派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陈国杀了石厚。

石碏杀儿子石厚的行为,在当时传为美谈,被称为大义灭亲。由这个典故,也可看出,大义从正面来说就是尊贤,从反面来说就是除恶,为贤人扫除障碍。

有关忠义的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水浒传》。《水浒传》全书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这些故事,处处体现着“忠义”的精神,所以《水浒传》又被称作《忠义水浒传》。以当时人的眼光来看,梁山好汉们的“义”体现在“替天行道”,要扫除祸害天下的高俅、童贯等四大奸臣。后来受朝廷招安后,又征战企图进犯的辽国,打败田虎、王庆等割据势力,然后又征讨南方的方腊。他们的“忠”开始体现在不改变“替天行道”的心志,受朝廷招安后,又体现在不改变心志地为国家服务。

在《左传·宣公二年》中,就写出了一位具有“忠义”精神的人——鉏麂。晋灵公荒淫无道,通过重重的收税用来彩画墙壁,从高台上用弹丸打人而看他们躲避弹丸的形状。有一次,厨子烧煮熊掌不熟,就杀死他,放在畚箕里,让女人用头顶着走过朝廷……赵盾看后就频频进谏,惹得晋灵公很不耐烦,决心杀掉赵盾,于是派遣鉏麂去赵盾家行刺。鉏麂潜入赵盾家,看到赵盾早已穿好朝服准备上朝,因天色尚早于是在座位上打盹。鉏麂见此情景退了出来,感叹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好官。刺杀百姓的好官,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使命,就是不信。两件事情有了一件,都不如死了好。”于是,他一头撞在槐树上死去了。

鉏麂为“忠”和“信”而做出了符合儒家所倡导的杀身成仁的选择。他的举动从反面来看也含有尊贤的用意,但还称不上大义,可算作忠义。因为,他的选择本身不是冲着义去的。

所以,《春秋》中的“大义”和“忠义”尽管在行为上有交叉,但是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大义,指的是行为,而忠义指的是内心的意念。

5.为什么说“《春秋》,天子事也”?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这些话,可说是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的交待:“世衰道微”,而诸侯争霸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天下礼崩乐坏,暴虐横行,社会固有的秩序遭到严重践踏。另一方面,也可说是交待出孔子作《春秋》的一个原因:出于忧国意识。

如何改变现状,恢复周以前的社会秩序,孔子经过思考,提出了德化天下、以礼治国的仁政思想。他本人也曾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周游列国进行宣扬。可是,在那样的世道下,有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倾听呢?更别说予以实践了。在遭受磨难和打击之后,孔子于郁郁不得志之中,只能“厄而作《春秋》”。但是,孔子的心志始终没变,他还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于是,在编著《春秋》时,他就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融入进去,体现在那些仁、义、礼、忠、信等各个方面。在写作手法上,寓以微言大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让人看到符合要求的素质:君仁、臣忠、士义、民淳,并让人能做到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并且,《春秋》中还十分明显地体现了他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这样,我们便从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现代有学者为此特意考证了“弑君”案例,归总共有四十一例。比方说:鲁隐公四年二月,卫公子州吁弑卫桓公;鲁隐公十一年十一月,鲁公子翚弑鲁隐公;鲁桓公二年,宋华督弑宋殇公……这些弑君事件各有原因。以鲁宣公十年五月陈国夏征舒弑陈灵公为例来说明。

陈灵公、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都和陈国已故大夫御叔的寡妻夏姬私通,三个人常常拿这件事来相互说笑取乐,连朝堂上也不回避。大夫泄冶对此进行劝谏,结果被陈灵公杀掉。鲁宣公十年五月的一天,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在一起喝酒。席间,陈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长得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君王。”夏征舒听后感到无比愤怒,于是等到陈灵公要离开的时候,他在马厩里用箭射死了陈灵公,而孔宁和仪行父则逃到了楚国。

这个事件的后续是,楚庄王讨伐夏征舒的弑君之罪。随后楚国占领了陈国,并车裂了夏征舒。楚庄王本打算将陈国划作楚国的一个县,后经楚国大夫申叔时的劝告,才让陈国复国。这个事件,导火索是陈灵公的荒淫无耻、丧德无道,最终招致灭身之祸,差点让国家也覆灭了。孔子通过这个事件,明显宣扬了君不仁,必然会导致臣不忠的结局;臣不忠,必然会导致遭身灭的下场。

孔子在《春秋》中毫无讳言地写出各种弑君事件,一方面自然是秉承有史写实的原则;另一方面,这是微言大义:让一些道德败坏、荒淫无道的人来管理诸侯国,这是造成天下动乱、动荡的根本原因。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推广他的仁政理念,让贤人来理政,最终让天下德建礼复,恢复周朝初期时的礼乐天下。

《春秋》中的弑君事件,很多都是缘自争权而引起的,但像上面陈灵公一样,弑君并非缘此争权的,蔡太子般杀蔡景侯就是一例,可归于弑父之列。事件起因十分简单。蔡景侯为太子般娶了楚国的女子,后又与该女子通奸,结果太子般盛怒之下杀了父亲。显然,蔡景侯为自己的道德败坏付出了身家性命的代价。

《春秋》中忤逆事件除了弑君、弑父外,就是权臣干政、乱政。这方面,齐国的大夫崔杼颇具代表性。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与崔杼之妻东郭姜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庄公的侍从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庄公根本不听。崔杼知道后大怒,就想除掉齐庄公。该年五月,莒国国君朝见庄公。庄公在甲戊日宴请莒君。崔杼谎称有病不上朝。乙亥那天,庄公就去崔家探望崔杼,但意在其妻东郭姜。庄公到崔家后就调戏东郭姜。东郭姜入室,与崔杼一起把门关上不出,而齐庄公就抱柱唱歌。庄公的近侍贾举已和崔杼串通一气。他把庄公的护从人员拦在外面,自己进入院子,并把院门关上。崔杼的手下便手执兵器冲庄公一拥而上。庄公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庄公于是请求到宗庙自杀,众人仍不答应。众人说:“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庄公跳墙想逃跑,被射中大腿,坠落在了墙里,随即被杀。庄公被告杀后,崔杼并没有把齐庄公的棺材殡于祖庙,而是就便放在外城北边。随后安葬在士孙之里,葬礼用四把长柄扇,不清道,不警戒,送葬的破车七辆,不用武器盔甲随葬。当时的齐国的史官据实写道:“崔杼弑其君。”结果史官被崔杼杀死。而史官的弟弟和接下来的史官也因坚持写“崔杼弑其君”被杀。

同类推荐
  • 风流悟

    风流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晋祠文物丛谭

    晋祠文物丛谭

    本书主要介绍了晋祠文物,内容包括晋祠古建筑和文物考略、晋祠圣母殿的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我国古建筑物上的斗拱等。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热门推荐
  • 我是主宰之星河掌控

    我是主宰之星河掌控

    政府无能,军队不堪一击,世界沦陷——这是地球被奴役500年的真实写照,人类也早已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一本泛黄色的书籍被秦铭宇无意得到,神卷博古通今,冠绝天下,古往今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远知太古近知现今。————金钱,美女,权利拦在手,翻身之路我来走,带领全地球,杀向大宇宙,我要做霸主,奴役全宇宙。
  • 轨迹

    轨迹

    一个事业有成的老实男人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一个女人的出现,让以为找到了缺失,谁知麻烦就此开始。
  • 诡物商人

    诡物商人

    有邪异、凶险之兆的物品被称之为诡物。诡物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很多有钱人专门收罗这些诡物,以期福泽自己和后人。宁水生,就是这些专捞偏门的诡物商人中的一个。倒卖那些凶险的诡物,在外行听来这是一门很拉风的营生。然而随着和越来越多的诡物接触,所有的事情都变得越来越不寻常。
  • 子语不将心

    子语不将心

    那一年,陌生的城市的那一角,喧哗的食堂,一个少年兴奋的看着电视中科比捧起总冠军的奖杯,身后一女子看着少年幼稚的笑脸还有几粒调皮饭米,露出一份甜甜的笑…她说过,我因为你而喜欢科比。她说过,我为了你可以放弃一切。她说过,我们好聚好散吧…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
  • 震泽长语

    震泽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猫武士之星光之旅

    猫武士之星光之旅

    《猫武士之星光之旅》修整重发版。此文曾在磨铁网首发,由于里面有些句子很不通顺,因此整理后发在这个网站上。
  • 怒放的婚姻

    怒放的婚姻

    做了两年他的情人,有一天,陆小曼无比情深地道:“求求你,我想跟你结婚。”尹峰冷笑:“好啊”结婚的那天,没有婚礼没有宾客,领证之后他将她扔到关系错综复杂的家中,婆婆刁难,小姑狠毒,小姑的丈夫心怀不轨。接下来的三个月,她独自面对这一切,除了电视报纸,她对他无从可知。可看看那些报道都是什么?和嫩模,和歌星暧昧不清!呵呵。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安然自得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一夜间从乖巧的女孩儿,变成可怕的妖妇。真相慢慢揭开。原来,她就只是想利用尹峰开始自己的报复——孰料,那个高高在上的尹峰却在某一天突然回来干涉她的生活,男人看着她,嘴角的笑,意味深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成神

    洪荒成神

    王寻本是一位异世大陆的少爷,因为意外穿越到了洪荒。异世与洪荒神话的武力与文化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主角又如何在洪荒屹立,成就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