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900000011

第11章 《孟子》:性本善,施仁政,民贵君轻(2)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以德治国的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推行虐政,就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就会被老百姓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而推行井田制,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国安民的措施。通过让老百姓拥有“恒产”,安居乐业,他们就不会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当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后,再去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老百姓人性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战国时期井田制已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把土地问题看作是仁政的首要问题。所以,孟子的“井田制”在当时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方案,它如果能够得到切实推行的话,就能够限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并且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要推行井田制,在技术方法上,首先就是要做到丈量土地,明确土地边界范围。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工作,是实行仁政的起步阶段。正因如此,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3.如何理解“诚者,天之道也”中的人与天?

“诚者,天之道也”,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该节文字除最后两句外,其余的几乎与孔子《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几节文字完全相同,而所强调的还是诚的问题。所以,《孟子》这是在复述《中庸》里的话。但是,现代有的学者分析后认为,应该是《孟子》在先。孔孟之道本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此处不纠结于此,而是从《孟子》的角度来理解其中的“人”与“天”。首先来阐释一下孟子所说的话的意思。

职位低下而得不到上司的信任,是不能得到民的支持的,也就不能治理百姓。要获得上司的信任也有一定的道,如果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也就不能获得上司的信任。取信于朋友也有一定的道,如果侍奉父母而不能博得父母的欢心,也就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博得父母的欢心也有一定的道,如果反躬自问而不诚实,也就不能博得父母的欢心。要想诚实也有一定的道,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不能做到诚实。因此,所谓的诚实,是天的道路;追求诚实,是人类的道路。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用的。不诚实,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的。

孟子生活的时代,与孔子生活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持续秩序混乱,诸侯国间的纷争也已经升级,当时的一些诸侯国就想通过强力来征服天下,统一天下。所以,孔子的德治天下和德化天下的理想距离现实是越来越远的。孟子继承和丰富了孔子的思想,将道德规范概括为大家熟悉的四个方面: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成分,不是从外界获得的。如何实现德治天下和德化天下的目的,孟子同孔子的想法一致,就是首先从自身做起,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如何塑造,要塑造到什么程度,这其间的衡量标准就是“诚”。诚的最高境界是至诚。人的品德修炼到至诚的地步,就合乎天的意旨,这时候,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所以,孟子所说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的天和人,分别指的是品德修炼的两个阶段,也可说两种境界,即天道和人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他的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就是天。孟子把天人格化为一个具有道德属性的实体,并把“诚”这种道德品质归结为天的本性。所以,天能运行,它的运行就是天道。因而,天道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指的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和服从的规则。按儒家的观点,人在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任何欺天、逆天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必定会遭受天的惩罚的。不过,也不用怕,只要顺从天意,合乎天道,就不会招来天怒或天谴。并且,人只要以一颗诚实的心修炼本性,提升道德素养,就能够让自己逐步接近天道,最终就能与天道合一。那如何修炼呢?或者说如何让人道与天道合而为一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因社会分工的不同有了工种和身份的差别,但是在人性方面大家都是一样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其意思是说,既然大家都一样,凡夫俗子与圣人属同一品种,那么,从理论上来讲,人人都可以修身成为圣人。所以,在修身之路上,谁也不必在意身份等级的差别,一切遵从心性所需。

作为一般的人,有恶者要赶快弃恶从善,然后像别人一样,把诚实装入心间,并切实做到表里如一。这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就称为常人之道。当他们将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化为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成分,并且做到“动必有道”“语必有礼”“求必有义”“行必有正”时,他们就能称作为人称颂的谦谦君子了。这个时候,他们如果能够出面为国家的建设大计出谋划策,就又能被称作贤人了。君子修炼到至诚阶段,什么事不用思考就能得出答案,不用勉强就知道怎么做,所有的言行举止,全都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也就是天道,那么,这样的君子也就成了圣人了。

圣人是个什么样子呢?《中庸》中孔子做了说明:“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其意思是说,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宏大量,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能够辨别是非邪正;他们的美德广博而又深厚,并且时常会表现出来;德性广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渊;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没有谁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没有谁不信服;表现在行动上,百姓没有谁不喜悦。孔子说到做到,身体力行,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历史上的尧、舜、周公等,大概也是这么修炼来的。这就是榜样。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所以,他的人、天理论中自然继承了《中庸》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同孔子一样,他的各种思想和主张都是以服务于政治为目的的。所以,他的天,着意在道德范畴,与君权神授中的神所居的天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的天道,是一种强化提升了的不可抗的最高级的意志,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都是由它主宰的结果。而人,只能是天意的承受者和感悟者,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的意志是不可抗拒的。不过,在天意面前,孟子并不是消极的,而是认为人可以掌握并利用天意,来为人本身服务。比如说,他就拿当年夏禹治水时根据水势总是向下游流动,可导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如何尊重和利用规律的。

不过,人和天之间不是水天相隔的,而是有着沟通的桥梁的。这道桥梁就是诚。人只要坚守信念从诚走到至诚,就可以与天相语,与天相亲了。

4.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其意思是说,尊崇道德以义为乐,就可以宣扬自己的主张了。所以士人再穷困也不要失去自己为人处事的操守,发达了也不要偏离自己的人生追求。穷困时不失去为人处事的操守,士人就能做到无愧于自己。发达了也不偏离自己的人生追求,百姓也就不会让他失去威望。古时候的人,如果得志,就会惠泽给百姓;如果不得志,就修养自身以作为表率。穷困时独自善待自身,发达时兼顾善待天下百姓。

孟子的这番话的重心在“道”和“义”。现在再回顾一下什么是道。“率性之谓道”,即遵从人的本性去从事各种活动。什么是义?“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也”,即尊重有贤能、有德行的人,行为合乎世道准则,懂得羞耻、善恶。道和义都是儒家推崇的个人自身修养方面的内容,终极目标就是把人修炼成具有内圣外王人格的完人。在这里,孟子针对的对象是“士”。

什么是士?《后汉书·仲长统传》上说:“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即因个人具有才能和知识而受到重用的人。所以,士在社会中都是具有一定职位和身份的人。以儒家修身的观念来看,士当处在常人和君子之间。从这里就能看出孟子的用意何在了。士,通俗地理解,就是政府中的供职人员或为政府办事的人员。这群人属于国家的管理层,对天下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的法令法规的推行要靠他们,儒家推崇的道德理想和礼仪形式能够在天下得到宣扬也要靠他们。他们与君子不同。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幻中游

    幻中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热门推荐
  • 无上吞噬

    无上吞噬

    神典老者协助修炼,吞噬神功左右护体!废材少年穿越偶得智慧结晶,星武大陆的探索就此展开!这里武风浓厚,有异魔,有星力,有炼金,更有不一样的精彩!
  •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

    爱伦.坡关于小说创作的著名理论是“效果论”,即力图在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具体的创作和思考要围绕这种预期的效果。 这个小说选本《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既有侦探类,也有恐怖类、神奇类、心理类、象征类等,能够大致囊括他的总体风格。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威廉.维尔逊》、《被藏起来的心脏》等文章。
  • 我的紫色高跟鞋

    我的紫色高跟鞋

    十年之约前几月,TFBOYS离奇失踪。悲哀之至跃入河中,竟穿越到古代,与TFBOYS朝夕相处。
  • 三国之小虫成神

    三国之小虫成神

    一无所有的穿越到三国183年,不但属性低得可怜,而且召唤到的第一个武将还是臭嘴祢衡。相信这个世界会有奇迹,因为只要你被祢衡骂一次,就能随机增加一个属性点。
  • 董卓来啦

    董卓来啦

    他是三国土军阀,心狠手辣,辣手摧花,只有他不敢想的没有他不敢干的;他是现代小记者,有贼心没贼胆,猥琐度日,度日如年。忽然他们相遇了……
  • 血色捕侠

    血色捕侠

    江湖上的执法者,惩罚江湖罪人的神秘组织,它很大江湖上人人皆知,它很神秘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有什么样的实力。一个江湖上人人皆知的凶徒,血玉笛是他的标志,血笛妖君是他的绰号,他来自神秘的隐逸流。他身世混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出手狠辣,冲关一怒敢只身屠戮天山派。神仙,恶魔,抑或是天使,在他的眼中远没有一只可爱的狐狸精更加重要。天帝,冥王,还是那高高在上的上帝,都不如家中的妻子更加值得畏惧。他可以只剑孤身笑傲三界,他不需要世人的认可,他需要的好似永远不尽的战斗。他让所有人知道一个人界守护者是什么样子的。
  • 我的阴阳先生录

    我的阴阳先生录

    21世纪,科学的推崇使得大家都不在相信灵异事物。命运的抉择,让我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阴谋,诡计,命运的捉弄一次次的发生在我身边。
  •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曼珠沙华的诡异约定

    曼珠沙华的诡异约定

    在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魔法,但是在茫茫人海中,有命定的十二个女孩,他们的魔法超出了常人的范围,但在这些女孩中,有一位被诅咒的女孩,他从小生活在阴暗的世界里,没有人见过他,只知道这个女孩的魔法足以毁天灭地,在一次任务中,被派去其他女孩的学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合伙人

    合伙人

    合作有大有小,但合作永远是让你的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选择,合作更是企业发展的捷径。只有在市场经济下坚持合作,才能让你的企业出奇制胜。合作伙伴之问团结协作,让彼此的凝聚产生更大的力量,这才是商业合作的根本之道!没有人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们必须告别单枪匹马的时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伙人,学会合作,并最终赢得人生的胜利!本书告诉你如何寻找到合伙人,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