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800000004

第4章 王国维谈美学: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3)

谁都知道,王国维于五十岁的壮年(1927年6月),愤然投湖自尽。对其死因,众说纷纭。他在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此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从其遗书中可知,他的自尽,显然与“世变”和“辱”有关。但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这只能留给人们猜测和遐想了。从人的心性上来看,王国维既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又是一个追求个性、不受人拘之人。前者指的是做学问方面,后者指的是为人心性上。尤其让人费解的是,到了民国时期,连清代末位皇帝溥仪的辫子也剪掉了,可他剪掉后,于辛亥革命后反又重新续了起来。这种以一己之力的坚守明显不合时宜,不合时代潮流。因而,针对他的死,有人给出了“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的评价。对这一条评价,前一半因实情不详可不置可否,但后一半恐怕正中问题核心。

王国维几乎把平生的精力都投入到钻研学问上,他不介入政治圈子,不营生计,不结交权贵,不图慕荣华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他的所有交往基本上都局限于与同时代的学术界人士。那么,他的这种做学问的态度,不就是一种无我境界吗?可见,王国维是一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之人。他既是“无我之境”的倡导者、欣赏者、践行者,也是追求者。他心无旁骛地把全部精力投身到中西方文化的接触上,希望现代文明之花能在古老、迷惘的神州大地上开花结果,而他所享受的仅是其中那点助人为乐式的乐趣。他的“无我之境”,究其实质,也是中西方文化的结晶,其中闪耀着古老中国老庄道家无为逍遥思想的光芒,也闪耀着西方叔本华和康德等人美学思想的光芒。

一个世道分崩离析的年代,一个豺狼当道的乱世,一个处处为物欲所纷扰的世间,一个徒留一身骨气的文人,只要选择了不苟且于时世,就注定了与落寞悲哀相伴。又有谁能做到“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般的洒脱与勇气呢?因而,王国维之死,何尝不是为成就个人的气节、理想,而以决绝的方式来实现“无我之境”的大美呢!

为什么说美能除人利害之念?

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王国维有种苦痛:“人有生矣,则不能无欲。有欲矣,则不能无求。有求矣,不能无生得失。得则淫,失则戚,此人之所同也。世之所谓道德者,有不为此嗜欲之羽翼者乎?所谓聪明者,有不为嗜欲之耳目者乎?避苦而就乐,喜得而恶丧,怯让而勇争,此又人之所同也。于是内之发于人心也,则为痛苦;外之见于社会也,则为罪恶。”“然世终无可以除此利害之念,而泯人己之别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各种欲望。有欲望后,就会去追求。有追求,就会患得患失。得者放纵,失者忧伤,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么,世上所谓的有道德的人,有不成为人类嗜欲心性的帮衬支持的吗?所谓的聪明的人,有不成为人们嗜欲心性的知情通报者的吗?逃避苦难去追逐欢乐,喜欢得到而厌恶失去,担心被排斥而去奋力争取,此又是人的共同心性。于是,这些欲念在人的内心中就会成为痛苦,把它释放于社会上就会成为罪恶。在王国维看来,人性中计较利害的贪欲,是导致人类内心痛苦并给社会制造罪恶的根源。那么,有什么能泯灭人类心性中的这些贪欲计较的欲念呢?“有,所谓美者是已!”

亘古以来,贪欲计较不但会给社会个体带来痛苦,更会给社会群体带来灾难,其已成为人类心性中最为顽固、最易膨胀的成分。为什么“美”能泯灭它呢?王国维认为,“美之为物,不关于吾人之利害也。吾人观美时,亦不知有一己之利害”。美的作用就在于让人忘却利害关系。“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于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只要忘却了利害关系,就会让心性高尚纯洁起来,这时,人就会产生最纯粹的快乐。

我们知道,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痛苦之源是意志,是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要通过审美的方式得到解脱。从叔本华那里,他汲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原罪——解脱”说,进而把它们融入文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这可说是他西为中用的具体体现。这样做,也就让美学由单纯的审美的角度上升到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的高度。由此,美能让人望而息心,解脱原罪感,从而产生纯粹的快乐,这种思想就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通读王国维的学术著作还会发现,在不同的学科和学术领域,王国维的美学思想都是一脉相承或者说融会贯通的。无论“境界说”还是“古雅说”,一个核心的美学思想就是:“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这,也是他毕生追求和坚守的非功利思想的体现。

可见,除了从人性的角度来阐释美外,王国维还把它上升到人生的高度。他认为,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要以美的思想眼光和境界来对待学术研究,应始终把关注点落在学术本身,由此来认识真相,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能将其用来作为投机性质的政治或道德的手段,更不能沦为为它们利用的工具。

那么,美真的能除人利害之念吗?王国维思想的核心观念就是非功利,即远离利害。这种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物我两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嗜欲是人的本性,其形成的土壤就是芸芸众生赖以托生的物质世界,要超脱于这个世界,就必须抛弃各种欲望。王国维说:“无欲,故无空乏,无希望,无恐怖。其视外物也,不以为与我有利害关系,而但视为纯粹之外物。此境界唯观美时有之。”美,无论自然之美还是艺术之美,于现实中的情形是,人,只有处于无欲状态时,才能欣赏得到。这种无欲状态,既包括对被欣赏者的关注本身,也包括与自身牵连的其他事物。由此,反过来,美也就成了戒除人类各种欲望的利器。欲望,是人类计较利害、产生私心杂念的本源。美能从源头上戒除人类的各种欲望,则利害之念自然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人本是受欲望驱使的动物。人世间的恩怨仇杀、喜怒哀乐都是欲望驱使的结果。人类一路走来,总是与血腥和野蛮相伴的。这期间,人类动物的本能若隐若现,但最终,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将人和动物远远区别开来。这应该是人类基于道德之上的自我救赎或约束。而王国维的美学,又较传统的道德上了一个层次,将人性中善的本性上升到美的高度,期望它能成为人类善的心性中的固有和最大的成分。这,与其说是一种奢望,不如说是人类趋善心性的最高诉求。

同类推荐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热门推荐
  • 妻不可失

    妻不可失

    【简介】17岁她被人贩卖到越南,遇见乔慕城,那颗心砰然心动却无开花结果。18岁她回国,声音再不能言语。19岁她见到了严寒琛,从此她再未走出过他为她画地为牢的世界。蓉城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爱上谁都不要爱上严韩琛。那年,严氏大厦顶层女子纵身一跃,从此屈雅这个名字在蓉城销声匿迹5年。外界众说纷纭,她被推上风口浪尖。媒体前,他揽她入怀,右手指间夹着刚点燃的香烟,拇指摩挲她娇嫩的唇瓣,“做我的女人,你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5年后,她双目失明,手握盲人棍,在人潮涌动的广场和他邂逅,他却再不识得她。那天,广场的白鸽成群结队觅食,他转身驻足,深邃如墨的眸光落在她的身上,车祸失忆5年后他喊出她的名字,他叫她雅雅,她背对他,眼眶湿润。男人穿深色大衣,身材挺拔立身广场中央,他紧紧抱紧怀中女子,眼眸猩红,声音黯哑道:“严寒琛的生命里不能没有屈雅。”完结文:《总裁爱而不得》http://novel.hongxiu.com/a/975998《盛宠独爱,首席总裁一往情深》http://novel.hongxiu.com/a/823243连载文:《婚恋情深,腹黑首席总不放人》http://novel.hongxiu.com/a/1041605
  • 怪事上门

    怪事上门

    作为一名社会记者,偏偏是个易招惹灵体的特异体质,苏童不禁想问,这样真的好么?幸好隔壁住着一个天赋异禀的型男邻居,驱恶鬼,度婴灵,顺带拯救八字超轻单身女青年。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就可以happilyeverafter么?九死一生般的大劫难过后,苏童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男友一夕之间记忆全无,从暖男变成了冰块男,亲亲设计师男友竟然只是借尸还魂的驱壳这种巨大落差,就连之前所谓的九死一生,竟然也只是暴风骤雨之前的小小热身。OMG!
  • 以你为首

    以你为首

    廖文斌,一个八岁留学美国,18岁为躲避家族危机回国勇闯天涯的传奇人物,作为南亚廖华公司的唯一继承人,第五代廖先生,世界各大公司都对其虎视眈眈,其中不乏以暗制生化武器的安布雷拉公司,宣称通过力量和控制得到秩序的阿布斯泰格工业公司,制毒起家的崔佛菲力普企业,研究外星生物的赛博鲁斯公司等等,看廖文斌怎样用知识,力量和商业头脑来武装自己,保护家族企业勇夺高峰。
  • 补足遗憾

    补足遗憾

    因为时间从来都在流逝,所以有些人必然离去,有些事肯定忘却。这一切都是世之常理,因而也就不必感伤。只是——偶尔念及时,怦然心动,悄然心碎……
  • 盛世风华丶重生记

    盛世风华丶重生记

    墨儿...我的墨儿,你看着我,我是你的姐姐子兮呀。你是不是在怪姐姐,怪姐姐这么久没来看过你,对吗?你一定是在怪姐姐是不是?所以才不肯认我,别怕!姐姐是来带你走的,这次姐姐再也不抛下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房间里站满了西装革履的黑衣人,偌大的房间突然显的那么拥挤,然而中间却空荡荡的只有两个人,女子浑身是血,胸口插着浸过毒的刀,让她摇摇欲坠,但她眼神依然那么温柔的看这对面的那个表情冷漠的少年。就算身上的刀是少年亲手插上的,却一点不影响她看向少年眼神中流漏出的那种溺爱。“啪”,“啪”“啪”,好戏啊,好戏!"蛮四”.......怎么会是你?。女子不敢相信的看着进来的人
  • 真武本纪

    真武本纪

    本纪,帝皇传记。以真武为名,成武道帝皇。少年武牧,因家中变故,流放八千里,得不死树种,习凶兽战法,修天地正气,纳正邪一体,法武双修、寂寞无敌。
  • 本君赐你繁华三千

    本君赐你繁华三千

    一朝惨死,浴火重生,且看她如何在这荆棘中破开重重迷雾,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云端,将曾经的耻辱一同踩在脚下。再世为人,她——注定光芒万丈!这里讲的是修真和科技共存的时代,一个含恨重生的少女寻找亲人的故事。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同人斗,同妖斗,同鬼斗,同魔斗,同神斗,同命运天道斗的励志故事。看一代废材如何逆袭成为绝世天才。
  •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本书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三个层面系统地探讨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工作行为,深入分析个体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组织绩效与组织成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认知、态度之间关系的奥秘。
  • 剩女的美好时代

    剩女的美好时代

    没有嫁出去不代表嫁不出去,只是缘分还没到而已,缘分一旦到了,你想挡都挡不住,看看29岁的四位大龄剩女如何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坎坷,越过重重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的
  • 魔王绝宠狂傲妃

    魔王绝宠狂傲妃

    神偷朵云在偷取雇主所要的骨戒时,因好奇戴上后莫名魂穿异世,成了愈神女,继承了她所有的记忆,嗜血屠杀的幽暗鬼王,只因对她惊鸿一瞥,便从此沦陷地鞍前马后效力,神魔大陆,各族的动荡不安,异常的纷乱,只是因为情,还是别有阴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