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9100000005

第5章 阿閦佛般泥洹品

尔时,贤者舍利弗心念言:“佛已说阿閦佛昔者行菩萨道时德号,复说佛刹之善快,亦复说诸弟子及诸菩萨所学成愿。佛当复说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有何感应?天中天。”

于是佛即知舍利弗心所念,便告舍利弗言:“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是日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诸郡国,变化作化人而说法。所可说者,如前所说法。时人民复行阿罗汉道不复上下,便令住阿罗汉道。阿閦佛般泥洹时,有菩萨摩诃萨,名众香手,当授是众香手菩萨决,号曰羞洹那洹波头摩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复次,舍利弗,其金色莲华佛之刹所有善快,亦当如阿閦佛刹之善快所有安谛;金色莲华佛所有众弟子,亦当如阿閦佛。复次,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当大动摇皆悉遍三千大千世界,声上闻阿渐货罗天,乃复至闻阿迦尼吒天。阿閦佛般泥洹时当有是瑞应。复次,舍利弗,阿閦佛刹诸好药树木,皆曲向阿閦佛般泥洹所作礼。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诸天及人民持华香、杂香、捣香,供养散其身上;供养已,其诸天人民华香、杂香、捣香及余宝,上至虚空四十里成圆华盖。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其三千大千世界,诸天龙鬼神、揵陀罗、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皆向。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是人民及诸天以佛威神所致,悉见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复次,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诸天及人民昼夜常愁忧言:‘阿閦佛般泥洹大疾!为己亡人民娱乐,不复得乐所欲。’意愁忧言:‘阿閦佛般泥洹大疾!亡失人民安隐。’意愁忧言:‘亡天下眼。’”

佛语舍利弗:“若有菩萨摩诃萨于是世界若他方世界,终亡生阿閦佛刹者,甫当生者,其人皆为以受决,从一方复至一方,共等辈游行,若干百千等辈共游行。菩萨摩诃萨当见若干百千如来,当见无数佛,当见无数萨芸若。若有菩萨摩诃萨于是世界若他方世界,终亡生阿閦佛刹者,甫当生者,其人亦与众等俱游行,以佛威神所致萨芸若故,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闻是《阿閦佛德号法经》,皆为离魔罗网。复次,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至法行在者,诸菩萨摩诃萨生阿閦佛刹者,亦当与等辈游行,求索阿閦佛昔时愿,然后当生阿閦佛刹。菩萨摩诃萨便当讽诵八百门,讽诵已,皆当讽诵诸法,便有上微妙阿閦佛刹。诸菩萨摩诃萨,得念行住八百门,我当生阿閦佛刹,亦当讽诵八百门,讽诵已,皆当复讽诵诸法见上妙句。如是谛受之,菩萨摩诃萨,阿閦佛现在及般泥洹时,说法等无异;佛刹等如来所示现,从阿惟越致,至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复次,舍利弗,阿閦佛身中自出火,还烧身已便作金色,即碎若芥子,不复还复,讫已便自然生。譬如,舍利弗,有树名坻弥罗,若发段段断已不复见,自然生。如是,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身破碎不复见,还自然生。复次,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其身骨坐处见自然,譬如有山碎破其山不复见,自然还其处。如是,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其骨自破碎,其身骨不复见,还自然。时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人民,皆供养其身,以七宝作塔。其三千大千世界,当以七宝塔及叶金色莲华而庄严。复次,舍利弗,阿閦佛刹诸菩萨摩诃萨当作礼,有瑞应乃如是,自然诸宝于其处在前住。其有菩萨摩诃萨,往生阿閦佛刹者,甫当生者,当见佛意无乱。命过时,一切诸天人当供养其身。诸天及人民,愿发起是供养其身。菩萨摩诃萨自以功德,稍于虚空疾行,都不复知其处。譬如,舍利弗,持草木著火中熏烟而行,其烟上于虚空中,亦于虚空中而行,亦于虚空中都灭,不知所至处,其佛刹诸菩萨摩诃萨法身如是。复次,舍利弗,阿閦佛刹菩萨摩诃萨,寿命尽临寿终时,见余菩萨摩诃萨,他方世界坐佛树下时,是诸菩萨摩诃萨临寿终时瑞应。复见余菩萨入母腹中,时亦复见余菩萨摩诃萨从母右胁生出,时行七步,时见在婇女中相娱乐,时见余菩萨摩诃萨出家学道,时见余菩萨坐佛树下降伏魔得萨芸若慧,时见他方世界诸佛天中天转法轮。”

时,佛言:“舍利弗,阿閦佛刹菩萨临寿终时,以是比有自然瑞应。复次,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佛所说法,当住至若干百千劫。”

贤者舍利弗问佛言:“天中天,以何等数佛所说法,住至百千劫?”

佛告舍利弗言:“二十小劫为一劫,是为数佛所说法住百千劫。复次,舍利弗,其法灭尽时,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当大照明,其地当大动。其法不是憋魔及魔天之所灭,亦不是天中天弟子所灭。诸比丘稍乐寂往还是,稍寂共往还已,俱行不复大听闻法;不听闻已,亦不大承用,复不得大精进;法师比丘,于法教亦寂说法少;以是故法稍灭尽,稍稍不见。”

尔时,贤者舍利弗问佛言:“云何,天中天,菩萨摩诃萨用何等德行故,得生阿閦佛刹?”

佛告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当学阿閦佛昔求菩萨道时行,当发如是意愿,令我生阿閦佛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复次,舍利弗,菩萨行布施度无极,积累德本,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诫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忍辱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精进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阿閦佛刹。菩萨行一心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智慧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故得生彼佛刹。

“复次,舍利弗,阿閦佛光明,皆炎照三千大千世界,我当愿见是,见已令我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当复自炎照其佛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阿閦佛刹。我当见阿閦佛刹,无央数不可计诸弟子见已,我亦当作如是行,令我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时,使有无央数诸弟子,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阿閦佛刹。阿閦佛刹有若干百菩萨、若干千菩萨、若干百千菩萨,我当见是诸尊菩萨。寂寞观行,我当学之,当于处处晓了知之。我当与同学等无差特,当与是一等类俱在一处,欲具大慈大悲用佛故,沙门义故。无辟支佛义,无有弟子之行,无有弟子意,无有缘一觉意,谛住于空,无有恶道法,于诸佛名等、诸如来名等、萨芸若名等,于诸法名等,于众僧名等,常念诸名等。如诸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名得生阿閦佛刹;何况合会诸度无极善本,持愿阿閦佛刹,合会众善本已,便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何况合会诸度无极众善本,便得生阿閦佛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阿閦佛刹。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生阿閦佛刹者,当念东方不可计诸佛天中天善法品等因缘,诸佛天中天所可说法,念其无有等者,令我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当复说法如是。如诸佛天中天,念其众弟子因缘等,我何时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亦当有无央数不可计诸弟子众。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当念三事,当晓了念是三大事。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念是三大事合会德本,为一切众生作迹念持愿,作无上正真道,用一切众生故愿三事。善男子、善女人,菩萨摩诃萨愿无上正真道,不可限一切众生。若有人来,以器欲限取虚空,来已谓言:‘善男子,持善本,与我共分之。’”

佛言:“舍利弗,若使善本有色者,一切众生便可以器满限取虚空,不可竟是善本以器取。如是,舍利弗,愿善本于无上正真道,是亦不可以器取,如是谓为萨芸若善本。若有念三事善本,便转得三宝。若有菩萨摩诃萨念是三事善本愿,皆见善法。菩萨行三事善本愿,降伏众魔及官属,所向欲念生何佛刹,即得生其佛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亦如是,四维亦如是。若有菩萨摩诃萨,念是三事善本积累,以持作劝助,劝助已持愿向阿閦佛刹,其人即得生其佛刹。”

佛告舍利弗:“若干百佛刹、若干千佛刹、若干百千佛刹,如是佛刹之善快,诸佛刹之善快空耳!阿閦佛刹亦如是,我当见其佛刹之善快,见是以我亦当取,如是比佛刹之善快。当劝助若干百菩萨、若干千菩萨、若干百千菩萨为现正,令欢喜踊跃上及阿閦世尊等,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阿閦佛刹。若有菩萨摩诃萨专发是意向阿閦佛,若使不行者如是为欺,专发是意便得生阿閦佛刹。譬如有城中,无市无有园浴池及万物,亦无有象马,亦无有往来中者。云何,舍利弗,其城宁有疆王在其中止不?”

“是城德为最下。”

“如是为快不?”

“疆王在大城,其城有善德万物,如是城为最上也。”

“如是,舍利弗,于是我三千大千世界佛刹力之善快,如我佛刹为下耳!是不为上好也,是间我佛刹所有之善快。如是,舍利弗,若菩萨欲净其佛刹之善快者,欲取者,当如是清净取之,如阿閦佛昔行菩萨道时,所取清净佛刹之善快。复次,舍利弗,于是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令人民在须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复教令在辟支佛道,我所教授诸弟子,及余弟子皆共合会,当令在阿閦佛刹诸弟子众边,百倍、千倍、万倍、亿百千倍、巨亿万倍不与等,但说解脱者无有异。我诸弟子,及弥勒佛所有诸弟子,及复余弟子皆复共合会,当令在阿閦佛刹诸弟子众边,是亦百倍、千倍、万倍、亿万倍不与等。所以者何?阿閦佛一一说法时,人民得道者不可复计。”

佛言:“舍利弗,置我诸弟子,复置弥勒佛诸弟子,于陂陀劫中,诸佛天中天所有诸弟子,及余得道弟子,复共合会,当令在阿閦佛刹诸弟子众边,百倍、千倍、万倍、亿万倍、巨亿万倍不与等,但说解脱者无异人。”

尔时,贤者舍利弗白佛言:“如天中天所说,如我所知,当观其佛刹为阿罗汉刹,不为凡夫之刹也。所以者何?彼阿罗汉甚众多。”

佛言:“如是,舍利弗,彼刹阿罗汉生死已尽者甚众多。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星宿,不可计亦不可知多少,阿閦佛一一说法时,得阿罗汉者不可计。如是,舍利弗,一一聚会时,不可计无央数人得阿罗汉道,三千大千世界中星宿可知数。阿閦佛刹是诸天人民,以天眼见光明,用积累德本。阿閦佛刹三千大千世界,是诸人民善男子、善女人,昼夜往至阿閦佛所。若有闻是德号法经,闻已即受持讽诵者。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前世为皆已闻见阿閦佛昔求菩萨道时。所以者何?若有闻是德号法经,即有信者。是《阿閦佛德号法经》,十方等世界佛刹求菩萨道,及求弟子道之人,悉受讽诵持说之。他方佛刹诸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住及余菩萨,亦说阿閦佛所结愿。及生阿閦佛刹者,甫当生者,东方亦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等十方亦如是,一切诸佛刹求菩萨道人,皆受是德号法经,讽诵持说之。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住,复有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及余菩萨亦如是说,阿閦佛所结愿,及生其佛刹者,甫当生者。如是,舍利弗,阿閦佛阿比罗提世界住,炎照十方等诸求菩萨道之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阿閦佛德号法经》,闻已即持讽诵愿生阿閦佛刹者,临寿终时,阿閦佛即念其人。所以者何?傥弊魔得其便即转所愿如来故念之。其善男子、善女人不复转会,当得所愿及无上正真道。若有他异因缘,无能娆害者;如是火刀毒水是亦不行,若复有挝捶者是亦不向,亦不畏人非人。其人如是等见护,便生阿閦佛刹。”

佛言:“譬如,舍利弗,日宫殿远住,遥炎照天下人;如是阿閦佛远住,炎照他方世界诸住菩萨摩诃萨。譬如得天眼比丘远住,遥见色之光;如是,舍利弗,阿閦佛远住,遥见他方世界诸住菩萨摩诃萨,见其颜色形类。譬如神通比丘,远住知他人意所念;如是,舍利弗,阿閦佛远住,遥知他方世界诸住菩萨摩诃萨意。譬如神通比丘远住,遥以天耳闻声;如是,舍利弗,阿閦佛远住,遥闻他方世界诸菩萨摩诃萨语,及生其刹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阿閦佛知其名字及种姓,若有受是德号法经讽诵持者。舍利弗,是人为见阿閦佛。当知是人临寿终时,阿閦佛即为其人。”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难及!天中天,诸佛世尊谛嘱累诸菩萨摩诃萨。”

佛言:“如是,舍利弗,诸佛天中天谛嘱累诸菩萨摩诃萨。所以者何?菩萨谛受嘱累者,便为谛受一切众生已。譬如转轮王,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十、第二十不可计诸仓,中有稻米、大麦、小麦及种种谷,谷贵时便出令谷贱。如是,舍利弗,菩萨如来记竟,菩萨摩诃萨未成最正觉时,譬如谷贵;已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便安隐说法如谷贱。是故诸佛天中天,谛嘱累诸菩萨摩诃萨。”

佛言:“舍利弗,若有菩萨摩诃萨,闻是《阿閦佛德号法经》,闻已即受讽诵持,虽不愿生阿閦佛刹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为比阿惟越致。若有菩萨摩诃萨,受是《阿閦佛德号法经》,持已受讽诵,为若干百人、若干亿百千那术人解说之,当令若干亿那术百千人积累德本。是人如所积德本,其菩萨是德本不可计,是菩萨摩诃萨德本众多已便坐无上正真道。”

佛言:“舍利弗,若有菩萨摩诃萨,欲疾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当受是德号法经,当持讽诵。受持讽诵已,为若干百、若干千、若干百千人解说之,便念如所说事,即得大智慧,其罪即毕。以得是大智慧,其罪毕已,其人自以功德,便尽生死之道。”

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弟子道者,闻是《阿閦佛德号法经》,便当受持当讽诵。受持讽诵已,为若干百人、若干千人、若干百千人解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是法经,自以功德即自取阿罗汉证。”

佛言:“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专持说是德号法经,是人如是便舍等正觉,自以功德取阿罗汉证。”

佛语舍利弗:“是《阿閦佛德号法经》,终不至痴人手中,当至黠人手中。”

佛言:“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是德号法经至其手中者,为见如来已。譬如,舍利弗,种种诸宝其价甚重,从大海采来者。云何,舍利弗,从大海采种种宝,当先至谁手中?”

舍利弗言:“天中天,当先至国王、若太子左右手中。”

佛言:“如是,舍利弗,是《阿閦佛德号法经》,当先至菩萨手中及阿惟越致。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闻是《阿閦佛德号法经》,便受持讽诵;讽诵已,即当专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是《阿閦佛德号法经》,薄德之人终不得闻受持讽诵。所以者何?天中天,不能得阿惟越致故。”

佛告贤者舍利弗:“审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金银满是天下以布施,愿言:‘我持是使闻《阿閦佛德号法经》。’薄德之人终不得闻是经,亦不得受持讽诵。菩萨摩诃萨闻《阿閦佛德号法经》者,为成阿惟越致行,闻已受持讽诵,是故专得无上正真道行。”

佛语舍利弗:“二生补处、三生补处等正觉,求弟子道人所不能及。若有闻《阿閦佛德号法经》受持讽诵,为若干百人、若干千人、若干百千人说之。譬如,舍利弗,转轮王以福德自然生七宝;如是,舍利弗,阿閦佛昔愿所致,我为说是德号法经。若有菩萨摩诃萨说是德号法经,若复有菩萨摩诃萨闻是经,甫当闻者亦福德所致。”

佛语舍利弗:“《阿閦佛德号法经》,于是陂陀劫中所有诸佛天中天皆当说是经,如是令无缺减安谛,亦如我所说。若有菩萨摩诃萨,欲疾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当受是《阿閦佛德号法经》,当持讽诵说之,当令广普。若是德号法经在郡国县邑,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其菩萨摩诃萨有是经,为护郡国县邑。其有受是德号法经,当持讽诵,复出家学道离罪。菩萨摩诃萨,当令居家学道者知之。所以者何?善男子、善女人,傥不能究竟是德号法经。”

佛语舍利弗:“若远郡国县邑有行是经菩萨摩诃萨,当往至彼,当受是经讽诵持说。善男子、善女人虽不讽诵,但有是经卷当说供养之,若不得经卷者便当写之。若使其人不与是经卷持归写者,菩萨便就其家写之。若使善男子、善女人言,自卧写者自卧写之,若言经行写当经行写之,若言住写当住写之,若言坐写当坐写之。”

同类推荐
  • 海国春秋

    海国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鲁春秋

    鲁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黎一统志

    皇黎一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渊琳琅珠

    天渊琳琅珠

    六个来自平行空间的灵魂在一个时辰内流离现世20载,她们是最好的朋友,如今灵魂回归本体记忆归来,爱恨离愁皆限于深渊,她们是最恨的仇敌,传说中的琳琅珠,天渊里的龙陵,那独霸天下的力量,这场血路争夺,她们,又将何去何从?最搞笑,最暖,最感动,最深情,最纠结,最得不到的爱,皆在于此!!
  • 大宋经纪人

    大宋经纪人

    经纪人行话也叫牙侩,俗称牙人,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的职业性质,就是靠着那张嘴来赚钱的,上牙一碰下牙那就能够把钱给赚来了。这是一篇极具讽刺意义的小说,通过吴家贾家两家对于财富权力的追逐,从而来揭示南宋一朝的经济文化,并从经济的角度揭示南宋灭亡原因,以及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道德变化。
  • 治病不如防病

    治病不如防病

    人们总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病,却很少有人想到在生病之前去防病。防病于未然,才是最正确的养生之道。本书从习惯、饮食、运动、心理四个方面出发,着重分析了某些日常生活习惯的利与弊,从习惯上防病于未然;怎样吃才最有营养、最科学,从饮食上防病于未然;怎样锻炼身体才最有效,从运动上防病于未然;怎样保持心理健康,从心理上防病于未然。本书帮助你开启健康四大防护墙:习惯、饮食、运动、心理——全面呵护自己的健康。
  • 欲望都市行

    欲望都市行

    街角阴暗的角落中延伸出那张清秀苍白的脸,故事在这里开始······在老头的帮助下,他“死”了,他脱离了那个生长了十八年的实验室,他进入了人类的世界。老头教给了他关于人的知识,天赋让他能感知人的情绪,他知道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欲望,但是,这些,他都没有,他缺少的,是一颗人心。在欲望纵行的都市,他能寻找到“心”吗?
  • 冷艳女王的传奇一生

    冷艳女王的传奇一生

    从最初的年少无知,在看过世间的人情冷暖后逐渐蜕变成果断决绝的傲娇女王,且看这华丽丽的转变背后的世间百态
  • 爱,是一个承诺

    爱,是一个承诺

    她是宰相之女——上官凝雪,倾国倾城,集万千宠爱于一生,是皇太后亲封的凝雪公主,母亲是云国的公主身份地位无人能及。他是帝皇之子——皇甫浩,六岁那年遇到了上官凝雪,他对上官凝雪说过无论她在哪里,他都会找到她。他是帝皇之子——皇甫瑾,一生下来便注定是下一任帝皇,从小皇帝就对他给予了厚望,但他不甘心上官凝雪倾心自己的弟弟。有什么建议可以到微博私信我@ZZY铟,谢谢
  • 逆天废柴嫡小姐

    逆天废柴嫡小姐

    「作者学生狗,更新不定时不定量,但不会弃坑。敬请谅解!」她,21世纪的全能杀手,却只因一只手镯,遭到了天谴,穿越到异世界的一位废!柴!小!姐!身上。难道是她杀了太多的人?那也不至于这么残忍吧?!她好日子还没过够呐!一朝穿越,华丽蜕变,脱胎换骨,强者重生!废柴?这两个字好像和她没多大关系吧!他是传说中令人闻风丧胆的王爷,却唯独对她百依百顺,让他一个尊贵的王爷独独为她变成绕指柔。二人携手并肩,披荆斩棘,只为实现那——一生一世一双人。
  • 阴魂不散Ⅱ

    阴魂不散Ⅱ

    本书是继阴魂不散之后的故事,梨花带来的诅咒还没有停止,死去的人们就是死去了,可是这些事情不是随着死去的人而淹没在这个世间,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区区一介人生又能奈何。且看阴魂不散II之魔高一丈。
  • 四友斋丛说

    四友斋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