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1600000051

第51章

初回向释中二。先举行体。谓此菩萨所行六度四无量等诸行善根。拟将回向。其文可知。二修善根已下正明回向。于中二。初回向众生及菩提明救护众生。后从菩萨如是回向亦无著下回向实际明离众生相。前中四。初明为众生利益安乐而作回向。于中三。初总标。二以此所修下别辨。三佛子下结。别中二。先以善根济三恶道名救。二复作是念下拔苦置善名护。又初令离苦名安乐。后令修善名利益。于中十句。一拔现苦。二令除烦恼障。三离业障是故无怖。四令至菩提。五令得涅槃。六令断所知障使。七令断所知障习。八令得如理智。九令得如量智。十令得理量无碍智。三佛子下总结。令得一切智。二佛子此菩萨下于怨恶众生调练深悲受恼回向。于中有五。初于怨众生调练悲心。二于恶众生调练悲心。三何以故下以理释成练行所由。四菩萨如是观下调练行成悲念转增。五菩萨以诸善根回向时下正以善根回向成益。初中二。先明菩萨平等观心有标征释。二若众生坏恶下对怨境以练心有法喻合。二一切童蒙下于恶众生调练悲心。于中亦二。初总于恶类心不动乱有法喻合。合中二。先明不动本心。二正意下不失饶益。前中被恼退大学小名散乱。二一切众生下别于恶类不舍饶益。于中有五种众生。一于多恶不嫌。二于难化不舍。三虽有下于邪嗔不转。四若见下于无信不弃。五若与下摄痴无恼。三以理释中。先征后释。征意恶人何幸背恩蒙救。菩萨何事被恼仍救。下释中。先总释。谓由菩萨大智见理能不计恶。由有大智堪救人恶。如日有二义。一虽生盲谤无日无计念。二亦不舍还照谤人。菩萨智日亦尔故云乃至调伏一切众生也。二别释有二。初念本大志成调伏行亦二句。初反举六事。谓既本志不为一众生等。岂遇小违而乖大志。二顺显亦六事可知。谓方成大事。理应受违救彼恶人。二重现大心以成调行。于中初句是总。谓此菩提心体可尊贵故名宝。是故设有违恼为存护此心理应无转。下别中六句。一势力义。谓能生如来之境是故名为彼境力也。二普遍义故云广大。三甚深义故云平等。四离垢义故云无懈怠。五希有义故云修难得。六最胜义故云与佛等也。为此大心理应如此救恶人故。是故菩萨令行增也。四菩萨如是观下结调练行成令悲增长。于中如是观善牒前行解。信心净者于前所解道理信心决定也。下依此决定令悲增长。谓悲行不虚故云非但口言。此悲心是总。于诸众生下九心是别。一欢乐饶益。二无行疑浊故云明净。三屈己就物故云柔软。四怜愍情殷故云慈心。五慈念深彻故云爱念。六摄令同己菩提法中故云摄取。七授与大行故云饶益。八令得涅槃故云安乐。九令得菩提故云最胜。由前思择行解力故于诸众生生此等心。是故依此以成回向。五调练善根正以回向。于中先举善根。谓彼菩萨依胜心正以善根回向之时作是誓念。非直令我昔本善根回向众生。若我因前回向众生所有功德。及为众生回向菩提所有功德。复将此功德回向众生令得如此清净趣等。以此要誓送诸善根令至众生所也。于中有二。先回向众生令成法器。二复作念下令得法成满。前中二。初令得法器身。谓净趣是修行处也。净生是修行身。余是行缘。具不可尽也。二常得下令得法器心有二。先令于过不染。谓身虽尊贵心不错逸。虽居净趣而不迷染故云分别趣。二思量下于德起求可知。二令得法满中二。先见佛得信。二闻法持行。于法行中二。初令成自分行德。七财者。依涅槃经信戒惭愧闻施慧为七。即十藏中前七是也。二修学一切下令成胜进德。于中三。初令自利德满。二于一切下成利他满。有三业可知。三令一切下成佛果究竟。第三从菩萨复念众生造作下明于受苦众生以深厚大悲代苦回向。于中有七。初总于苦生起念代救。于中二。初念众生罪业受苦。二我当于彼下起念代救。于中二。先总举。不以苦故心退等者调练悲心深厚无倦。二何以故下释显代救之意。于中先征意云。他诸众生自受苦恼。于菩萨。何急而欲代受。下释中二。初为满自本愿。是故代救。谓菩萨从初大誓舍自身命只为众生离苦得乐更无余为。是故众生皆是菩萨所荷之担。为满如此同体大愿。是故彼苦是菩萨所忧。下度脱一切等显其所作。谓救苦因果也。二众生常为下为愍其迷谬代救无倦。于中三。初标痴爱是苦因。二染着下明依爱受苦。三随诸下明依痴受苦。于中随魔是痴从邪。疑佛是痴背正。此无善因。不得出世道明不得菩提。不见安隐明不得涅槃。此无善果。常驰等明恒受苦果。二菩萨见众生下标自所作回向救仪。于中三。初总举如前众生受苦悲见回向。二以大回下正显行仪有三句。初以大回等尽自大心。此有四义。一以称法界善根回向一众生。余一一众生亦尔。二为一一众生于无量劫受苦无倦。三要令一一众生先得无上菩提。四然于众生及回向行不见能所。同一法界平等无二是名大回向回向。二顺同三世菩萨所作。谓三世菩萨所应作回向我亦如彼而作。三顺极至教。谓如圆教所说普贤回向我当顺彼教而作。三令一切下明因回向令有所得。三复作是念我当悉令下标自回向救所成益。于中三句。初智王住处是涅槃。二令得一切智心是菩提。三拔出等令离生死。谓拔恶崄等出分段苦。度生死流出变易苦。四复作是念我当为一切下明既见上益建志正欲代其狱苦。于中四。初总标举。二我当为一切下建志欲于一切处代苦。三我当于一一下明于一切时代苦。四何以故下释代苦意。问自作自受云何菩萨能得代邪。答此中菩萨代众生苦。通论有六义。一谓以苦事自要增其愿行故。瑜伽第四十九云。问菩萨从胜解行地随入净胜意乐地时。云何超过诸恶趣等。答是诸菩萨依止世间清净静虑。于胜解行地己善积集菩提资粮。于如前说百一十苦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余思惟。由此修习为因缘故于彼色类诸有情所得哀愍意乐及悲意乐。由是因缘为利恶趣诸有情故誓居恶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处所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净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苦异熟果。为令毕竟一切恶业永不现行一切善业常现行故心发正愿。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净静虑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于诸恶趣决定不往。齐此菩萨说名超过一切恶趣。亦名超过胜解行地。亦名已入净胜意乐地。解云净胜意乐地是初地。由于地前起此悲愿断恶趣业即入初地。于彼有情未必实代。此依初教辨。二约菩萨留惑同事受有苦身。同苦众生为其说法。令闻法免苦故名代也。三设有众生而欲造作无间等业。菩萨化止不从遂断其命。由断彼命菩萨自受恶趣苦报令彼得免无间大苦。此亦名代。此依梁摄论第十一辨也。此上二释依终教。四由菩萨从初正愿为生受苦修习此愿至究竟位愿成自在。常处恶趣救代众生。如地藏菩萨等及庄严王菩萨等。五由菩萨此愿契同真如彼众生苦亦缘成无性即是真如。以同如之愿还潜至即真之苦。依此融通亦名代也。此约同体愿力。六由普贤以法界为身一切众生皆是法界。即众生受苦常是普贤故名代。今此经文顺后三释。虽是地前是普贤位故。是故能代。问若尔何故犹有受苦众生。答此事不定。若令受苦而有利益则菩萨令受亦名为代。此密益非常人所知故不可难。又释由业有二。谓定不定。得报亦尔。彼不定报由二缘力。是亦可转。一由因力。谓彼众生增上作意力。二由缘力。谓由外缘增胜境力。今菩萨于不定报所为胜缘力及令彼发增上作意故令彼报有轻有脱。五菩萨复作是念我当下明诚言表志显为物不虚。于中三。初诚言为物。有总标别释。谓因见众生苦发心为救。此言若虚即本不发心。心因此发。是故言行不虚

二不求尊下彰不自为。亦初总辨。次何以故下释成。后菩萨明见下结不为。三但欲下结其所为。六菩萨复作是念我当以诸善根下明正以善根如言回向令得利乐。于中二。先令得乐。后令成利。前中初得种种乐是总标。下别有十句。一佛果穷极名究竟。二利润无涯名饶益。三超过余人名不共。四无为常安名寂静。五离过清净名无染。六缘不能坏名无动。七称性广多名无量。八性无变易名不死不转。九常恒无尽名不灭。此是大涅槃乐。十明慧自在名一切智。此是大菩提觉知乐。依解节经亦有五乐。一出家乐解脱家难故。二远离乐以断欲得初禅故。三寂静乐二禅为首觉观息故。四菩提乐于法如实觉故。五涅槃乐息化入无余故。二我当为作调御下令成利益。于中十句。初六并举。一师。二臣。三明。四炬。五趣。六离难及解法。以并同上故略之耳。七令解深理。八智行成度。九福行求果。十令向涅槃故云示彼岸也。七菩萨以是无量下明行实成益。于中十句。初一牒前回向。次二下救生苦上顺佛意。次二得正舍邪。次二远恶近善。次二成净灭染。后具足下总结。第四菩萨以善根正回向已下明孤标大志普为众生无念回向。于中三。先标己大志。二明无念求。三显至极回向。初中先结前。作是念下起后。于中二。先喻有二。初一日多照喻。二日照业成喻。后菩萨亦如是下法合。于中二。初明独志广益合初喻也。二欲为下正成益事合后喻也。于中十句。可知。二菩萨复作是念下无念求。于中二。先反举。谓于善众生无念求恩于恶众生无念舍离。后但勤下顺显。谓初令得乐果摄少下令成善因。谓以少善根回求大菩提果故名回向广大。此显悲深。纵令少善亦以方便成广回向。三若诸善根下正明至极回向。谓善无不摄向无不极。于中二。先举至极善根。初反举。谓若我善根实不能益生我亦不修彼善亦不作回向。下顺显。谓以我善根实能益生是故回耳。此明彻到回向。二令一切众生下明回成至极。不着法等令舍妄。以众生性等明入真。此亦是令众生入实际也

第二大段菩萨如是回向亦无所著下明离众生相。即是实际回向。于中二。初明会相入实。二随方便智下明依实起用。亦是初明无回。后明无不回。前中二。初会前回向众生明入实际。二修行清净下会前回向菩提明入实际。前中三。初正显。二但欲下释疑。三以如是下总结。初中亦三。初离妄相。二不住心颠下明离妄想。三不着下明离假名。诸经中多约此三明离妄也。初中三。先会前大悲救护众生。二不求下会前调练悲心于怨恶等。三不取众生相下会前代苦等行。初中二。先会能回之行。谓不见有能回有三句。一总显无著。二破性。三破相。二业报下会所向众生。谓不见有所向。能所两绝平等平等也。于中初总显众生业果俱妄。是以菩萨不着。下别显之。不取五阴是不住有也。不坏五阴是不住无也。此上于众生报果不着也。不取妄业者于众生业因不着。二会前调心中不为求报于背恩等所起嫌恨等。虚妄因缘下释。谓因空故不生。缘空故不起。报空故不住。大悲忍恼名坚固。空故不住之。求恩报等是虚妄法亦空故不住。三会代苦中。不取众生相者明所代众生空无代也。不分别世界者明所受苦处。是上文于一切刹一切地狱等空故无代处也。谓见苦乐染净世界平等故云不分别。上离妄相竟。二离妄想中。三倒即是皮肉心三烦恼也。三以相想俱空名言亦绝。故云不着语言道也。二释疑中。疑云。若众生皆空回向亦离。菩萨何因而作回向。释中五。初句总释。为令众生解此生空无回实法。是故回向。非谓有回。此同净名经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真实慈。二观察等者别观所向众生平等为作回向。三法界印等别显能回善根称性回向。初以理印行。后行性离染故云离欲等也。四解一切下明能所无二同一法界无回而回。五转疑云若如是回向于诸众生何所增损。释此无二之回向于德不生于惑不灭。何以故。以皆即空同真性故。故云不生等也。三以如是下总结平等回也。二修行清净下会前回向菩提以入实际。于中三。初牒举前行修对治是出世因也。善根向出世正是前回向菩提。二于善根下正会入实。于中初句总标举。不作二相者善根业是因所向。出世萨婆若是果随相为二。会缘归性平等不二故也。下别显之。先明因果不即不离。显俱离有无故名不二。后愿智业下明离有无之因果称性皆明净。明净性不殊故名不二。此下并同净名经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是名入不二法门。三舍离下明观益。初离散动益。离憍慢等离惑染益。上来久实竟。自下第二依实起用。于中三。初总标。谓于寂不滞即实起用名随方便智。二令一切众生下正明所作。谓令众生得此即真之脱。不着法性者不滞寂也。称性善根故云无量等也。无业报出业报者明依理起事以成无功之大用。明业果不亡也。三结观益。离恶是离过益。佛赞是成善益。又离恶趣下益。佛赞顺上益。佛子下第三总结名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花都小天师

    花都小天师

    灵域!天师门张小天因意外偷看百花门牡丹仙子沐浴而被追杀,不被慎卷入空间裂缝。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花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发现自己的神算、相术、望气既然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从此花花都市中多了一位一眼断生死,一言解祸福的正真小天师。嘿嘿!小子,你可别惹我,小心小爷让你出门就被车撞。我操!你有钱,你很叼是吧!小心小爷让你明天就破产。我可告诉你,小爷不但能让你趋凶避吉、化险为夷也能让你弄巧成拙、乐极生悲。
  • 世界历练场

    世界历练场

    这一天窗外晴天霹雳,我来到了终极一班3的世界里,生活了十八年,我以为这就是我的终点,然而这一切只是梦吗?PS:本书为试水作,能写到什么程度视作品的情况而定,但是会坚持写下去的,如果喜欢就收藏、支持下吧,有什么意见之类的可以尽管提,谨记不喜勿入!更新状况:最少保证一天一更,放假会尽量一天两更,因为是高三党,时间不是很多。同时本书也在起点中文网更新,书名为《时空历练场》!
  • 那把美丽的雨伞

    那把美丽的雨伞

    从不否认,我是一个早熟的女孩。还在读小学时,我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比同龄的女孩明显高出一个头。不仅仅是我的身体,我的思想也早熟,有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喜怒哀乐。
  • 予你皇冠

    予你皇冠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战争,什么地方的女人最多?从前是后宫,现在则是高校。高校里藏着各式各样的女生,她们有各自的小团体,以独特的眼光判断对错,思想尖锐,善于做任何事件的审判者。而最优秀的男生是王。
  • 修仙风云

    修仙风云

    他,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没有天纵之才,没有逆天法宝,没有美女投怀,他有的,只是一份坚持和执着。他如何在诸多强者中脱颖而出,又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修真世界,闯出自己的一份净土?敬请收看《修仙风云》!为您讲述一个平凡少年的传奇修真史。
  • 天书之谜

    天书之谜

    在那棵樱花树旁,他遇见了一个女孩,穿着青绿薄纱裙,在哪里起舞,舞姿在花瓣中进行,每一个动作都轻柔优美,风这时狂吹,所有掉落的花瓣在这时全部凌乱的风中飘起,跟随着她青绿薄纱裙在风中翩舞着,这时她的脚趾使劲往地面一踏,从地面升向了空中,跟随着她,她淡淡一笑,手的衣袖在花瓣中形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在她上空中,踩着一片柔软的花瓣从漩涡中起来,双手的衣袖此时向烟花一般绽放,她从空中旋转了几圈迅速落地。这时他走过去,看着他,如痴如醉。根本没有感到空中的花瓣散落在他们中间,女孩时候似乎有人时,转过头看着他,似乎她的容颜不是一般的美。女孩问了一句:“你是谁?”他回过神来,脸上少许红晕,却没有回答她的话,只是笑了笑说:“翩影舞飞蝶,话落尽芬香。”她好奇的问道:“那下一句喃?”他笑而不语,从她身旁走过。开始一段未知的旅程...
  • 金科玉律(全集)

    金科玉律(全集)

    本书以通俗易懂和优美生动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一百多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定律、效应和法则等金科玉律,每个定律由详尽的定律阐释、发人深思的启示、精彩的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实用的管理方法组成,涉及内容之广,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如同为我们领航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 柳下阴

    柳下阴

    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我去上学了!柳下借阴,阴魂不散!!!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