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家在三楼,三阳的房子。刘爽除了有父母而外,还有爷爷奶奶和一个四岁的妹妹。
大宝跟着刘爽来到他家,直接去了阳台。阳台上摆着不少的罐头瓶,有的里面还有蛐蛐在鸣叫。
刘爽拿来一空罐头瓶,跪到地上---大宝也同样跪到地上----将瓶底的土修了修。
完了,刘爽又从铁丝上取下一个纸篓,打开口,探进罐头瓶,用手慢慢地捋着纸篓,直到里面的蛐蛐跳进罐头瓶里。
“又逮来这么多蛐蛐儿呀?”一小姑娘跑了过来,也跪到罐头瓶前。
“嘘,”刘爽将食指压在嘴上,小声地说,“别说话。”
小姑娘压低声音问:“选大王啊?”
哥哥点点头。
刘爽拿根探子开始逗罐头瓶里的蛐蛐,小东西张开牙支棱起翅膀鸣叫起来。三个小脑袋瓜顶在了一块,将目光投在瓶口里。
过会儿,刘爽又将一纸篓里的蛐蛐捋进罐头瓶,然后用探子将两只蛐蛐往一块引领,很快两个小东西便掐了起来。
几个回合下来,其中一个败下阵。刘爽忙抓出败者,丢进另一罐头瓶里(里面原有几只)。
按照上述的做法,六只蛐蛐都一一过了招。小家伙们可是大饱了眼福。最终仅剩下一只胜者----大王。
“估计快放学了,走,跟黑子的蛐蛐儿掐去。”刘爽说。
“黑子是谁?”大宝问。
“咱院儿的,这小子的蛐蛐儿老厉害了,我总也干不败他!”说着,刘爽拿上罐头瓶,起身。
大宝也起身。刘爽的妹妹也起身。三人离开阳台。
“你也去呀?”走到外门时,刘爽冲妹妹说。
“我要看看你的大王有多厉害!”小姑娘说。
“小爽,看好你妹妹。”在屋里,刘爽的奶奶冲孙子喊着。
三人下楼来到院儿里,走向西面,在一摞预制板上坐了下来。
不久,便有放学的孩子陆续走进大院儿。
“黑子。”刘爽朝一男孩招呼着。
男孩闻声停住脚步,向这面看着,刘爽举起罐头瓶示意,男孩转身走进楼栋。
“黑子上几年级?”大宝问刘爽。
“三年级。”后者回答道。
不一会儿,叫黑子的男孩从楼栋走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罐头瓶。该男孩高高瘦瘦的,蓬头垢面,身上挺脏,好像刚搁地上打过滚似的。
“黑子哥,又是拿三王啊?”刘爽说。
“跟你用不着大王二王,三王就好使。”蓬头垢面的男孩说,放下罐头瓶,跳上预制板。
黑子打开罐头瓶的盖,大宝、刘爽和妹妹忙凑了过去。黑子先用探子逗了逗蛐蛐,随后将刘爽罐头瓶里的蛐蛐抓出,放进自己的罐头瓶里。
两只蛐蛐在蓬头个垢面的男孩手中探子的引领下,很快便掐了起来。只几个回合,刘爽和大宝带来的蛐蛐便败下阵来。
黑子又将战败的蛐蛐抓出,送回罐头瓶。
“黑子哥,你的蛐蛐儿太厉害了!你是搁哪逮的?”沮丧的刘爽问。
“这个保密。”
“黑子哥,你就告诉我呗。”刘爽几乎在求。
黑子瞧了一眼大宝,说:“他是哪院儿的?我咋没见到过?”
“二院那院儿的。”刘爽说。
“你要是给我弄瓶紫药水,我就告诉你。”黑子对刘爽说。
“我家有一瓶。”大宝忙说。
“那你快拿来。”黑子一点没客气。
于是,大宝以最快的速度跑去,又以最快的速度返回。
“呐----”大宝将一青霉素小瓶递给黑子。
“这么小瓶啊!”黑子说。
“我家就这些。”大宝以为对方没看上眼,缩回胳膊。
“就这些吧。”黑子一把抓过小瓶,随即举起对着光线看了看。
“黑子哥,这回可以说在哪逮的吧?”刘爽催着。
“我说了你们也不敢去,在寄骨寺。”说完,蓬头垢面的男孩拿上罐头瓶和紫药水走了。
“寄骨寺在哪?”大宝问刘爽。
“过和平大桥,马路北面就是。”刘爽说。
“那咱俩明天下午就去?”大宝说。
“我可不敢去。”刘爽说。头摇得就跟波浪鼓似的。
“为啥呀?”
“那地方有坟地,过去经常吊死人。”
“那有啥呀,死人也活不过来!”
“听说常有吊死鬼出没。”
“呵呵呵呵,哪有鬼呀,那都是大人编瞎话,吓唬小孩的。我在幼儿园,阿姨就这么吓唬人。”
“那明天去。”看到大宝那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刘爽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