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2600000037

第37章 丰富的宋朝“夜生活”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朱熹的老师刘子翚回忆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发出如上感慨。宋朝虽然在外交上比较软弱,但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众多,都市繁华,居民的夜生活非常丰富。

宋代夜生活缩影

宋朝的大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口都超过百万。城市里商业发达,并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每当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宋朝人就要逛夜市。

汴梁城内当时形成了两处规模较大的夜市,一处是御州街上的州桥夜市,另一处是马行街夜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夜市,并专列“州桥夜市”一节。州桥夜市,跨御路、临汴河,位于东京水陆要冲,加上壮观的州桥,巍峨的明月楼,使得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州桥夜市主要卖食物:有鸡、鸭、鹅等肉类,也有冻鱼头、姜豉冻子、批切羊头等菜肴;有杏片、梅子姜、莴苣笋等零食,也有素签砂糖、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凉水等甜品。不同季节还会售卖不同的应季食品,每天都要营业到三更。

马行街夜市是酒楼聚集地,长达数十里,人声喧哗,车水马龙,极尽繁华。用孟元老的话来说,这里的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不管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夜市都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这儿的夜市一般直到三更才歇业,但五更又重新开张。每天晚上三更的时候,逛夜市的人才意兴阑珊地走回家去,这时是提着热水瓶卖茶水的商贩生意最好的时候。据宋人蔡绦记载:“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胜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故永绝蚊蚋。上元五夜,马行南北几十里,夹道药肆,盖多国医,咸巨富,声伎非常,烧灯尤壮观。故诗人亦多道马行街灯火。”这段记载就把马行街夜市的繁华描写得淋漓尽致:那又明又亮的灯火,足可以照天,可以将长达数十里的马行街辉映得通亮。即便夏日,整个天下都苦于蚊蚋,可是蚊蚋因为害怕油熏,却在马行街的夜市上绝了迹。

题目中的樊楼,是北宋时汴梁城中最豪华的酒楼。它原名白矾楼,后来改为樊楼。据《东京梦华录》与《大宋宣和遗事》等书记载,樊楼有三层高,由五座楼房组成。这五座楼房之间又有飞桥和栏杆相连,门窗悬挂珠帘。由于樊楼豪华气派,高官显贵、商贾巨富、文人骚客乃至于市民百姓都喜欢到此饮酒享乐。到了晚上,樊楼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宾客进进出出,酒保穿梭其间,热闹非凡,堪称宋代夜生活的一个缩影。这一夜市景象,还被小说家予以剪裁,写成了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死而复生的痴情女子周胜仙,在夜深之时,到灯火齐明的樊楼下来寻觅开这樊楼酒店的范二郎。小说家以“樊楼灯火”为创作背景,足见夜市生存在市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当时东京汴梁的酒楼正店有72户,其余数不清的都是小店,谓之“脚店”。宋朝的酒店管理以及服务都是不错的,有包厢可以供客人挑选,还可以帮客人叫歌姬来助兴。负责唱菜名的小二当时叫“行菜”,厨房里面接听的叫“着案”。他们都相当的伶俐,基本都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角色。因为一旦行动不利索出了错,得罪了客人的话,他们不但被客人骂,还要被酒店扣工钱,严重的甚至会被开除。《东京梦梁录》记载:“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一有差错,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

至南宋偏安一隅,政治上的软弱并没有带来经济实力的下降,杭州之繁华绝不次于开封,夜市似乎更加繁盛。“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大街以外的“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如遇元宵犹盛,排门和买,民居作观玩,幕次不可胜纪。”夜市方歇,早市又起,商业活动昼夜不息,什么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一般零售流动摊贩,也设摊、推车、顶盘、担架地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风雨,亦有夜市盘卖”,可见当时商业的发达。陆游用诗句“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来形容南宋临安的夜市,可见其繁华热闹。夜市上,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点茶婆婆”,头上戴了三朵花,映着满脸的皱纹,显得颇为滑稽。她一边敲着茶盏,一边高声唱曲叫卖,成了夜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人为了听她叫卖,还专门跑去喝茶汤。

宋人夜生活诸生相

为了避免权臣当道,威胁皇权,宋代统治者也极力推崇百官追求富贵安逸。据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记载,真宗平时“与群臣燕语,或劝以声妓自娱”,还曾下令为不好声色的宰相王曾买歌妓。追求享乐在宋代不仅不被鄙视而且还被大加推崇,冠以“风流”之名。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文人士大夫们由此获得了放纵享乐的理由。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淡化,大有“现金为王”的社会趋势。这使得普通市民也能在市场上自由消费。于是,宋代的夜生活得到了理所当然的蓬勃发展。

在宋代文人夜生活中,笙歌宴饮实实在在地唱了主角,成为夜生活中最普遍也是最流行的休闲方式。寇准“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由于夜宴次数很多,寇准“每罢官去,后人到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当时点蜡烛还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寇准每次宴饮,都会燃掉不少。

斗茶品酒,结社而吟更是经常出现在宋代文人的夜生活中。在宋代,饮茶已经成为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有茶肆开放。宋太宗年间,四个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陈象舆、胡旦、董俨、赵昌非常喜欢夜生活,经常到一间小茶馆里相聚,谈人生、谈理想,谈创作体会,而他们所在的茶馆常常是经营到深夜,也成为夜色中的一个亮点。于是有人记录:“日夕会昌言之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三更半夜”的由来正是宋代文人多彩夜生活的一个缩影。

宋代文人夜生活侧重于娱乐性,笙歌宴饮少不了歌妓作陪。当时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皆是妓馆林立,官妓、私妓并存,歌妓舞女云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御街宣德楼西“皆妓馆舍,都人谓之院街”;御街朱雀门以东,有状元楼,有住家,“余皆妓馆”。除了固定的妓馆,城内大大小小的酒楼茶坊,也成了妓女们经常光顾的营业场所,凡大的“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唯任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余步,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檐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一般酒店则有“下等妓女,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这说明,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商品意识也迅速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城市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人们的种种享乐欲望也日益强烈起来。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创造了空间。只要有钱,大家都可以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由此而推及其余市民,无论是何等身份,出于什么缘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只要有需要,只要付出酬劳,都可以在夜市上找到适合本人情味和喜好的消遣办法,这是宋代夜市一个最为分明的特点。夜市、酒楼为宋代市民阶层提供了美酒佳肴等各种享受,而说话、吟唱等各种俗文化也在夜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市民在酒足饭饱后,可以呼朋唤友去勾栏瓦舍听小曲儿、看杂剧、买杂货,尽情消遣。

瓦舍又叫瓦子、瓦市、瓦肆,早期是简陋的民房,有艺人在里边表演节目,后来发展成为集歌舞表演和商业表演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在“瓦舍”中,又有勾栏和瓦棚之分。凡演出地点,上有天棚,外有栏杆,内有观众席位的,称“勾栏”;仅有天棚,不设栏杆席位的,称“瓦棚”。勾栏的前身为汉朝的露台,是宫廷里的表演场所,后来演变成瓦舍里不同的演出场地。勾栏呈方形,有点像旧式的戏台,一面临墙,其他三面用矮栅栏围起来,艺人们就在栅栏里表演。勾栏里的节目多种多样,如杂剧、傀儡戏、影戏、杂技、散耍、说史书、讲故事、谈经、学乡谈、炎诨话、舞番曲、诸宫调、鼓子词、唱赚、卖嘌唱等,真是百戏杂陈,雅俗共赏。诸棚观众,不论风雨寒暑,都是很拥挤的,所谓“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州(临安)城内外就有17处瓦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汴梁也有中瓦、里瓦、桑家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和朱家桥瓦子等若干座。瓦舍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规模大的,一座就可容纳大小勾栏五十余棚,可坐上千人。

《水浒传》中《插翅虎枷打白秀英》一回,说白秀英从汴梁来到郓城县的勾栏卖艺,一出场先拈起锣棒,敲了一通小锣,又拍了一下界方(镇书纸的文具),念了四句七言诗,道是“新鸟啾啾旧鸟归,老羊羸瘦小羊肥。人生衣食真难事,不及鸳鸯处处飞”,博得满场喝彩。接着,白秀英自己报幕,要表演一个题为“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的话本,随后她进行了演唱和道白夹杂的表演。表演完,她在父亲的协助下,拿着盘子逐一向观众讨赏钱。这大概就是当时艺人们进行表演的一般程序。

据《都城纪胜》记载:“隆兴间,高庙与六宫等在中瓦,相对今修内司染坊看位观。孝宗皇帝孟享回,就观灯买市,帘前排列内侍官帙行,堆垛见钱,宣押市食,歌叫支赐钱物,或有得金银钱者。”皇帝也来参与瓦舍的活动,当时瓦舍的兴盛可见一斑。

盛大的节日夜晚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体系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它基本上囊括了传统社会全部的重要节日。在当时,政府承认的正式节日假期就达47天之多。宋朝的节日主要有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元旦、寒食、冬至、重阳节等。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化的享乐意识使得宋人对节日尤为重视,也使得宋时节令有着更为浓重的娱乐色彩。节日是为数不多的宋代百姓和统治阶级可以共同休闲娱乐的日子,因此每逢佳节,宋代夜生活就比平日更为热闹。

东京最盛大的节日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元宵节是全民的节日,朝廷的准备工作早在年前就开始了,临时搭起长长的乐棚、露台,宋代皇帝在端门赐御酒、撒金钱、扎鳌山,贵官豪族也纷纷扎缚鳌山,放烟火,以庆佳节。节日期间,京城张灯五天,各地三天,城门弛禁,通宵开放,“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为赏灯——宋代灯会无论在规模和花灯的制作上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大众化,民族特色也超过前代。此外,元宵节游艺活动还有猜灯谜、舞蹈、舞狮、舞龙灯、放烟火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丰富了宋代各阶层的娱乐生活,推动了民风民俗的发展。女性也走出家门,参与到夜生活中来,她们衣着淡雅,在明月华灯之下绰约如仙子,“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北观南顾,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京城内不分男女老幼,皆遍游市井,以观灯赏景,“看那灯底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

名妓李师师

《水浒》中,有一个人在宋江受招安中起了关键作用,而且她还是当朝天子的“心爱之人”,此人便是名妓李师师。而历史上,李师师确有其人,与宋徽宗也真有过一段风流情,但《水浒传》中的李师师多有虚构。据《宣和遗事》等记载,李师师小的时候就入了勾栏娼籍。长大以后,因其色艺绝伦,名冠诸坊。在樊楼“上有御座,徽宗时与李师师宴饮于此,士民皆不敢登楼”。据传宋徽宗“易服微行,宿于某娼之家,”使得皇帝抛下宫中六千粉黛,到宫外与其幽会,可见此人魅力之大而这人就是李师师。但是与其交往最深的却数风流才子周邦彦,有一次李师师正和周邦彦私会,徽宗不期而至。仓促之间,周邦彦只得躲于床下,听宋徽宗与李师师的调笑,也就诞生了那首著名的《少年游》。后来李师师在徽宗面前唱起这首词,徽宗大为赞赏,便提拔了周邦彦。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与李师师私交笃厚,其词作《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就反映了他和李师师夜间欢聚的情景。后来因宋金战争,李师师流落到浙中,最后不知所终。

中秋节是传统赏月的日子,中秋节亦是宋代夜生活中颇为热闹的节日。此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全都登上高楼,临轩玩月,许多大户人家还摆上丰盛的宴席,在琴瑟铿锵之中酌酒高歌,通宵玩乐。贫民也置衣买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所有酒店都要卖新酒,酒楼也要重新结彩装饰,大量的蟹、榴、枣、梨、栗、橘等随处可见。

民间重视的传统节日还有元旦、寒食和冬至。在这三个节日期间,京城都要放三天关扑。关扑也叫关赌,是一种博彩游戏,也就是以商品为彩头,赌掷财物。放关扑时,街道上要搭建彩棚,将头饰、衣物、鞋子、玩物等商品摆出来。舞场歌馆开门迎客,车马川流不息。晚上,贵族妇女也入场观看关扑,还去酒楼上饮酒欢宴,笑语盈盈,一时成为风气。

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民有相应的购买能力和需求,才有可能将市场贸易时间延长;只有政治开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取消夜间的禁令,使普通百姓和上层统治者一样享受夜间的乐趣;只有文化提升到一定程度,才会使人们突破旧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观念,扩大生活层面和审美体验。夜生活的丰富程度在很大层面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文明发展程度。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然而,宋朝的意义远不只此,严复曾说过:“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所造就十八九。”通过宋代夜生活的一斑,可以让我们认识一个真正的宋朝。

同类推荐
  • 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三国的乱世从谁开始?董卓站在乱世的门口,左边是寒门,右边是世族,退一步是待宰的羔羊,进一步是跋扈的军阀,穿越当董卓的骆威发现,原来缔造乱世的不是魏蜀吴,不是那白脸的曹操,长耳的刘备,碧眼的孙仲谋,而是隐匿在帷幕之下的世家,一伸手把他们一一拔出,累了,如推积木般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背后一个个美女接踵而至,本书本着风流但不下流的原则,唱一曲三国乱世的写意风流。
  • 少爷不哭

    少爷不哭

    他是少爷!所有人都爱他,因为他是少爷!所有人都怕他,因为他是少爷!少爷不哭,受欺负了回家叫人!你们给我等着,有种别跑!我是少爷,就是任性!
  • 明末特使

    明末特使

    ’特使到,流民笑,安心种地吃得饱‘这是流传祟祯十一年末的一首民谣。祟祯一时心血来潮,让明末多了‘流民安置特使’这一道官衔。尽管是无品无级,连起码的俸禄都没有,奈何文德生属于是有了阳光就能灿烂的人,照样当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从收容流民入手,操练庄丁,收编官军,降伏流寇。打得多尔衮满地找牙,逼得顺治小儿出家当和尚......
  • 笨僧奇帅

    笨僧奇帅

    笨僧奇帅简介武术圣地——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的一代笨僧周友,从小胸怀替父报仇、驱逐鞑虏、保家卫国的梦想,在少林寺苦学武功后,因为偷看一场《杨家将》喜剧,毅然进京参加武科举,意图考中武状元,挂帅出征镇守边庭,由此,引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跌宕起伏、千折百转的经历,终于让一个草根儿笨僧成就为一代英雄,成为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上唯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证明的“一代僧帅”。
  •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共分为七章,第一至五章按照编年顺序,依次记叙晚清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文物事业;第六章记叙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等沦陷区的文物事业;第七章记叙中国近代文物商业亦即古玩业的发展简史。此外,《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附录还原文辑选了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日伪政权和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的主要文物事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42件,以方便读者研究参考。
热门推荐
  • 异神封天

    异神封天

    帝风,前世杀手界第一,因为封天剑的力量,穿越到了神气大陆,成为众神之王
  • 疯狂预言师

    疯狂预言师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本是一国皇子,却是一代废柴,我该何去何从?蜡黄色的经书有何来历?《大预言术》吗?那我就要成为大预言家!
  • 上古世纪之天极

    上古世纪之天极

    这是一个被称为“光与玫瑰”的时代,为了探索世界的起始——神之庭院,十二位英雄开始了史诗之旅。屠杀四大神赐,开启神之图书馆,解开大辉煌的序章。
  • 8号女主角

    8号女主角

    8号,是她的编号,面对一个“多情”的男友,她该怎么应对呢?大学里的学业、师生情、友情、爱情、亲情,蓝格格和具靛青有着怎样的经历?
  •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

    作为镇国将军府不受宠的三小姐,凤青翎只想平安活到老。可是——那谁谁谁皇上,我对您没意思,别动不动就说接我进宫好伐?那谁谁谁皇子,您长那么妖孽,别动不动就亲我一口,您撩谁呢?那谁谁谁世子,我真的好稀罕你,你干嘛不理人家?……多年后,大秦一统天下。“皇后,你又在想谁呢?”年轻的帝王将帝后的压在妆镜台上。没,想你呢!”凤青翎笑容妖冶。哪里在想?为夫检查一下。”长指挑开凤袍……N个时辰后,凤青翎从床上奋力坐起,泪奔:苍天明鉴,这大秦帝王不早朝,真不关我事!
  • 钓鱼技巧大全(居家生活宝典)

    钓鱼技巧大全(居家生活宝典)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希望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鉴于此,我们编撰了《居家生活宝典》丛书。该丛书包括《四季养花一本通》、《家庭养花万事通》、《钓鱼技巧大全》、《家庭养狗一本通》、《家庭养猫一本通》、《生活小窍门》、《针灸按摩一本通》、《糖尿病食疗与养生》、《高血压食疗与养生》和《心脏病食疗与养生》10册,对现代人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作了全面、详尽、科学、完备的阐述,是每一个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居家生活宝典》的宗旨是做您的生活顾问,让您对家的感觉更好,给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增添休闲的色彩。
  • 大神,求勾搭

    大神,求勾搭

    作为一个进入新区的伪小白,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装备?元宝?银子?宠物?不不不,让是我来告诉你,最重要的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大神。因为一个金光闪闪的大神等于极品装备加无限元宝加极品宠物!但是,在这个游戏里,大神什么的都是那天边的浮云浮云浮云,老子都被那小子纯洁的外表给骗了,那丫分明就是只大尾巴狼啊!某男轻轻一叹:夫人果然是嫌弃夫君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凤凰破笯

    凤凰破笯

    现代特工魂穿到古代,与N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故事。
  • 梵高(名人传记丛书)

    梵高(名人传记丛书)

    梵高自幼性格孤僻,年轻时做过画廊职员、教师、牧师、直到而立之年才决定踏上绘画之路。他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并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本书讲述了荷兰画家梵高独特的生命历程,以及他为艺术不懈追求和探索的一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梵高及其作品的价值。
  • 魔晶兵王

    魔晶兵王

    华夏一个无名小兵杨智升,突然发现自己是百世善人的转世,而且还拥有了神器元素魔晶珠,可以将魔晶里面的能量施放到个个装备内部,和加持自身,使自己或装备拥有各种奇特的能力,我们且看他如何利用魔晶珠争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