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荒芜的撒哈拉沙漠以残暴者的面目肆虐着96%的埃及土地的时候,尼罗河却在一隅之地为耕牛创造出了丰腴的绿洲,从此,“大地欢欣雀跃,一切肚子都很高兴,一切生命都有了滋养,一切牙齿都有了食品”,古埃及人为自己的欢乐找到了坚实的理由。法老们高高在上,荣享神的尊严;贵族们极尽奢侈淫逸;而平民也在劳作和啤酒奶酪中体会着艰辛而安足的生活。对来世生活的安排也是古埃及人现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灵魂顺利到达来世,是他们生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古埃及人开始制作木乃伊。
希罗多德是这样描述埃及人的生活的:“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很大的果实。因为他们取得收获,并不需要用犁耕地,不需要用锄掘地,也不需要做其他地方的人所必需做的工作。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上来,流到田里去灌溉,再待河水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踩踏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种略带夸张的口吻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富饶的古埃及,以至于没有人能不带着嫉妒的眼光去审视埃及人的幸运。埃及人赖以生存的埃及,就是尼罗河流淌过的埃及!
假如从高空鸟瞰埃及的话,我们会看到尼罗河与三角洲仿佛是一株纤长的干茎顶着一片硕大的荷叶,下游的支流宛如荷叶上的经络密密麻麻。大约在1万年前,埃及的气候开始变得干燥而又炎热。来自西撒哈拉的沙漠风暴让96%的埃及土地上覆盖上了厚厚的灰沙,惟独尼罗河沿岸始终保持着那一尘不染的高贵,湿润的水汽和肥沃的河泥将冷酷的沙漠挡在了门口。埃及人理所当然地聚集在尼罗河的沿岸,享受着神的赠礼,并以丰厚的祭品作为回礼敬献给慷慨的天神。
三角洲无疑是尼罗河女神为埃及人精心准备的餐桌。宽阔的河流挟带着大量的沙泥在河湾处减速、盘旋,然后沉淀。大量河泥的淤积地,最终成为古埃及人的粮仓,这就是尼罗河三角洲。每年秋分时节,尼罗河将迎来它的泛滥期。长达100多天的泛滥期结束后,农耕收获的季节也将接踵而来。
河畔的居民们将多余的谷子用来喂养牲畜,如猪、牛等,但这些家伙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为祭祀之用。当然,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居民们年年都可以饱尝河鱼的鲜美滋味;河畔的枣椰、橄榄、无花果等,是他们天然的消闲食品。当然少不了酒。埃及人好酒,他们把大量的果物酿成啤酒和葡萄酒,用来供应祭祀和自己的消费。
尼罗河的儿女们都是天生的乐天派,北回归线的温湿气候让几乎所有埃及人脾气温和,无缘无故的发怒和上火会被视为是愚蠢的表现。在相安无事的和平时期,所有的人都坦然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欢乐。
总之,在尼罗河女神的关照下,古埃及人在寂静的古代世界里创造出了一片灿烂夺目的伟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