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400000025

第25章 乌发满头时

张涧

又到年关。平静的日月过得分外快。

是否年年花皆相似,不得而知;但岁岁人却不同,这在四十六七岁以后,感觉得越发深刻了。我的“老了”的感觉,最先是在头发上。年轻时,我也有那么一点儿爱自夸的毛病,但又自知既不魁梧,也不英俊,只好夸耀头发于人。我的头发真的很“帅”:又黑又浓,细柔蓬松。但自夸归自夸,内心对头发也并不真的看重。我爱游泳,每年一入夏便急忙剪成小平头,虽然这更暴露了我脸长的缺陷,但洗起游泳后留在发丛中的沙粒却方便得多了。

现在呢,头发一根根、一绺绺在变白。同青年朋友相聚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打量他们乌黑发亮的美发。我也就比他们大十七八岁吧,可个别人的子女有喊我“爷爷”的,我的心里便“咕咚”一下!正像“二、八月乱穿衣”一样,这种年龄差距,我又像他们的叔叔,又像他们的大哥。而我在他们这种年龄时,别说儿女了,连对象还没有找到呢!

住在那个汽车一过就哆嗦的小木楼上的我们那群大学生,大多晚婚。要说因为条件太高,那可冤枉了人。当时虽还没有“臭老九”这个名词儿,但我们这些大多来自北京各大学的青年,大多都背有“包袱”,长有“尾巴”,而在我们急于能找到一个心上人的时光,正是对这两点日益看重的年月。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年轻,有学历,其中还有几个“美男子”,但找对象的“条件”却并不那么优越。同时,那时从业的“女同胞”远不能与今天相比。现在到处议论女的比男的多,而那时我们觉得好像十个男的围着一个女的转似的。

要说还有一点什么隐秘,可能就是我们对于这件“终身大事”看得并不那样重,行动上也不太积极。我们常年忙于下乡。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同学,想给我介绍一个女大学生。过了几天,他说:“她不同意,因为你老下乡。”我不服气地辩解说:“下乡是暂时的。”他又去谈,但无用。因为她知道这“暂时”是可能无限延长的;她还知道,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切家务将都是她的。而她也和我一样,内心的秘密要争取做一个称职的革命者,事实上我们早已习惯像忙碌的工蚁似的生活,而不想过早地去洗尿布。因此之故,所以对于因嫌我背上有“包袱”或者是下乡而不愿谈与谈而又告吹的异性,我从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怨恨。

前年我参加了一个外国记者兼作家的集体采访座谈,十几个人都和我差不多从年轻时就来到这个地方。外国作家让我们发言,我便简要地讲了自己的家庭、经历等。当讲到大学毕业后到这边远地方来是自愿的时,他同妻子几乎同时急切发问:“为什么?”我想他们早先可能以为像我们这类内地来的大学生,不是“右派”,便是犯了其他错误被“发配”来的,所以,听到我说的情况有些惊诧。为什么来呢?我说首先是有一股献身的热情吧;再就是青年人特有的幻想。他们爽朗地笑了。他们可以理解我。这位记者兼作家已七十多岁,满头白发,满脸深深的皱纹,右手写字时抖动得几乎握不住笔;他在国内颇有地位,与总统有交情。他却一直跑到中国,跑到大西北,找各种各样的人谈话,并亲自照相,要写一本书。这不正是受幻想和献身热情的驱使吗?

我们可也并不像有的文艺作品所描写的那样,只知工作,不懂生活,傻不愣腾的。我们在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青年。虽然都穷,但也想穿得漂亮一点儿。要换一件衬衫了,就跑到许多家商店去挑挑选选,直到买一件称心如意的带蓝条或方格的为止;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做了一套新农服,等到星期六,星期天才穿一穿;头发自然都梳得油光光的……

暂时困难时,由于年轻而更感到饥饿的威慑,我的双腿浮肿了许久。人们肚里刚有一点土豆、白菜之类,这小城猛然兴起跳舞热。现在想来,这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围绕着跳舞,生出许多故事和笑话,其中还有悲剧,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们那一伙人,有喜欢跳舞的,有喜欢滑冰、游泳、打乒乓的,有喜欢业余时间看书的,有喜欢弹弹唱唱的。互相也有矛盾,但更多的是同学、同事、朋友间的关心和帮助。要是谁找到了一个女朋友,大家都由衷地为之高兴,热心参谋和帮助。而他本人也无需对大伙保密,有的还把情书拿出来给人看。谁下乡了,谁探亲回家了,才一个月,别人就写信及时告知发生的各种新闻。

我们都没有家,当时也没有吃吃喝喝的风气,我们也没有经济条件。我的工资七十九元五角是数一数二的,但我每月要给北京的母亲寄三十元,大多数同学也都有家庭负担。所以,只有到了过春节,我们才能一同坐到餐桌前。有一年过年,食堂给大家发了饺子馅和白面。有的同学发明,将馅和面煮成了一锅菜糊糊,边吃还边说多么多么香,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欢乐得很;其实内心回荡着苦苦的思乡之情。身在异乡,将近“而立”之年,仍孑然一身,又逢增岁之际,怎不惆怅!特别当我独自一人,在荒凉的冰湖上慢慢转着圈儿时,一幕幕地忆起什刹海、北海、未名湖的冬天,回忆起比诗美、比糖甜的青少年时的友谊、梦想……真想大哭一场!每当这种时候,青年的誓言和锻炼自己的决心,便似一股强力的波涛,浸润全身,压住愁漪,渐渐心湖上又泛起一片碧蓝清澈的春水……

呵!如今,当头上白发掺半之时,青春的甜蜜和痛苦,都渐渐远离了,模糊了。觉得自己不只是身躯老了,还缺一点什么。究竟缺什么呢?是矫健轻盈的舞步吗?是冰上灵巧的旋转吗?是通宵达旦的神聊吗?……不,不,好像都不是。对了,原来是缺少像那个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手抖的老作家还保持的那种青年的梦想和活力。“人”最宝贵的是什么?青春年华。李白的《将进酒》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年轻时,我常击桌吟唱,但在不知愁的年岁,欣赏的只是诗中狂放的情怀和铿锵的音韵,很少理解诗中蕴藏的万古之愁;而今再读此诗,总不能自抑肠回千转、心结万重之情。当然,我不赞成“人生得意须尽欢”。青春应当怎样珍重?至今,保尔·柯察金的回答对我仍然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我是多么珍惜那些“陪同”着保尔、林道静等一同去爱、去恨,去战斗的青春之夜啊……

珍惜吧,趁你乌发满头的时候,我的青年朋友!

(选自《多情的秋天》,获宁夏第五届文艺评奖二等奖)

同类推荐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月是故乡明:凌文远诗词全集(上)

    月是故乡明:凌文远诗词全集(上)

    不知是自己整日生活在匆匆与忙碌间,忘记了今昔是何年,还是对短少的休息日已经麻木
  •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功名尘与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热门推荐
  • 下一秒的恐惧

    下一秒的恐惧

    地球上一个无能的年轻人,看他到异世大陆又会出现怎样的故事。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新病毒

    新病毒

    新病毒爆发后,世界联合国组织抗病毒小组,搜寻幸存者并带回解药。男主角误打误撞进入抗病毒小组后进入黑风冰域展开僵尸大战,约翰阵亡在这场战斗。大战结束,杰克重组分队,在杰克的领导下,成功的拿到了解药。可一切如同虚幻,他们回去之后,发现了基地一片狼藉.显然被丧尸攻破。杰克带领小分队继续他们的‘生存’。
  • 异界灵球

    异界灵球

    灵球,万星年间才形成的宇宙仙灵体,召唤圣兽的仙灵体。一位拥有三颗灵球的异界君主,为救其子民国土,在明暗大战中,毁其肉体,封印灵球,剩其残魂。地球上,一度落寞的高中少年,受尽冷眼嘲讽,有幸结识残魂,并开始一段异界之旅。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姐和别人不一样

    姐和别人不一样

    在江城有个玉龙会所,会所里面有个女人叫沈静,人称江城一姐。黑色玫瑰,蓝色妖姬是这个女人的外号!而我,就是这个女人。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玩物,而我说,男人是任我摆布的傀儡!我冰火两重天的故事,就是从江城的玉龙会所开始的……
  • 包氏喉证家宝

    包氏喉证家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控劫特工

    控劫特工

    浑身土气的小瘸子,手中捏一朵微绽的黑莲花,卷起无尽猛恶,扑入光怪陆离的都市圈中。神仙大劫后的杀机,异能终结者的出现,这注定不是平庸时代。手指问天,向天责难。尔敢夺我五百年?打到你胆寒!偕美同游热血男儿行,壮怀激烈铿锵英雄志。告诉这个颤抖的世界,请叫我特工之王。
  • THE OATH

    THE OA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灭世剑皇

    灭世剑皇

    三千世界,浮屠众生太古秘闻,上古秘辛延绵不断的圣战,征战何时才能抵达尽头。此起彼伏的阴谋,究竟何人才能值得托付。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它的尽头。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随着一声巨响,一位少年斩破一切,一切的诡异,最终敲响了结束的丧钟。(书友群:4502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