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400000024

第24章 多情的秋天

张涧

寒风阵阵,落叶纷纷,冷雨淋淋。一场风雨驱走了夏天的最后一缕余温,秋来了。

我喜欢秋。因为她既结束了夏的炎热,又延缓着冬的到来。我爱秋的更深一层原因,还是她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岁月,常常引人生发一种带着微微怅惘的沉思,唤起一种对大自然的衷情。秋天一到,一年日月就所剩无几了。特别是到了我这样头上丛林已有不少枯枝的年龄,怎能不回首过去的一载,认真想想即来的一年呢?

塞上的秋,又总是来去匆匆,不抓紧点,她就倏忽而过。再想见她,又得一年。呵!塞上秋,塞上秋,塞上秋啊……扳指数数,我已历过了多少度!起初,我并没有认识到她粗放的美和深蕴的气质。反之,那时还有点讨厌她。青年时代我更惦念的是北京西山火一般的红叶,是颐和园后山榜林中发着清香的松子和松针,是北海岸边变成黄绿色的依依柳丝,是长安街人行道上被秋风吹得滚动的金色杨叶,是令人一想到就咽口水的冰莹鲜红的糖葫芦。北京的秋,有古老艳丽的美,而这一切又总是与远别的家人混为一体。所以,每到九月底,回京探亲的急切心情就使我难以入睡了,而当十月底离家回塞上时,火车一过呼和浩特,进入了夜晚,自然又是硬座,冷得人发抖,不得不穿上棉衣,心想秋天已经过去了。就这样,一连好几年,直到结了婚探亲假没有了,才不能一年一度去享受北京之秋的乐趣,体验那切肤之美的沁润。

度过童年的故乡鲁西南微山湖畔的秋天,比北京的秋天要温暖得多了。留在我记忆中的秋天,要首推刨红薯。那是战火连绵、大地饥馑的年代。就像我家那样的“富户”,也时常饱一顿饥一顿,有时几天揭不开锅。而红薯成熟的时节,就是各家各户的节日,最贫穷的人家,只要有几分地的红薯,刨出来,满满地煮一锅,全家老少吃一大顿,这对于长期饥饿状态的人来说,真是最大的奢望了。我们一些小伙伴,连拿带偷,每人用破烂肮耻的衣襟兜几块躲到离开大人的地头,挖个地窝,争争吵吵地把红薯摆好,再小跑着去拾一堆豆秸、高粱秆,点着烧起来。不一会,人人一头灰,烟呛得个个泪汪汪。再一会,从地窝中发出诱人的甜甜的香味,“熟了!”一声喊七手八脚,扒出来,先拣烤得好的吃,再吃烤成半焦的,最后吃半生不熟的。一会,每人打着饱嗝抹着黑嘴头,满意极了。至于故乡的风光,那金茸茸的芦苇、那一片片变着颜色的棉花地,那村头显得更加墨绿的老槐树,都因饥饿而失去了美的力量,在脑海中留下的印痕,也就淡了。

青年时我曾在南方度过一个秋天。那是世界闻名的上海,每天穿行于大厦森林之中,挤在电车里和街上的人堆里,几乎看不见大自然的绿色,连天空也快忘记了。至于虹口公园鲁迅先生墓前的灌木的叶子何时受霜变得紫红,我也没注意,以后,我才知道,在南方注意季节的更替,首先不是从树木上,而是从服装上。不久前,我又在深秋时光到了四川,城乡处处依然苍翠欲滴,哪儿有北方之秋那种浓重的色彩?只有街头一担担金灿灿的蜜橘,告诉人们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金秋来了。原来南方之秋,并不像北方这般鲜明。

如今,我面对着悄然走来的塞上秋,耳中听着秋雨在窗外发出的沙沙声,觉得像是站在一幅巨大的立体画的前面。忆中的红叶,是画的上方粗笔道的几抹;忆中的故乡之秋,是远处模糊的一串光点;占据这幅画中心地位的,是苍苍茫茫的山峦,荒凉弯曲的山路,萧条破旧的山村,黄稀屎般的泥泞,穿着破黑棉衣的人们,不仅有老人、男人,在破黑棉衣的包裹里还有少女、少妇……这幅画的一角,就像电视屏幕的右上角打出一串醒目的数字:“1960、1961、1962”。

这不是想象,而是一幅真实的人生画卷。

我是1960年9月中旬到宁夏的,按照塞上的季节,已是初秋了。刚到不久就染上了痢疾,正巧有个先我两年毕业的同学要去六盘山区采访,我就要求跟他去了。发着烧,捂着阵阵作痛的肚子,汽车到了黄河渡口。车一停我跳了下来,跑到一避人处解手,当提起裤子跑回岸边时,载着汽车的汽划子已经离开河岸好几尺,差一步我就跳不上去。到了六盘山,我们一头扎到山南麓一个叫红旗的回民聚居的公社里。虽然我幼时在农村呆过,大学期间又下过乡,对农村并不陌生。但大西北如此贫瘠的山村,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有多少农民家里,炕上只有半张烧焦的芦席!最严重的是家家没有吃的。当地人形容人们的脸色,用了一个非常确切的说法:“黄皮刮瘦”。是的,男女老幼皆无例外,各个都黄皮刮瘦。正像我的故乡家家种红薯一样,这里也是队队种土豆。大概因为它来自外国,本地人叫洋芋。按说,土豆的营养远胜过红薯,而且也比红薯好消化,当时正是有人把“土豆烧牛肉”与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可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情景却是,饥肠辘辘的农民,面对着地里成熟了的土豆却无法吃进口中!都怪这该死的秋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这句我是故意采用近来流行的一首歌曲的词儿,这首歌令人感受到雨的甜蜜和惆怅,很有味。)那时的六盘山下,连阴雨竟像乱箭一样射着人们的心!那里,一下雨地里的泥像胶一股黏,把鞋都能粘掉。牲口乏瘦快死光了。人们没有一点力气了。那土豆见了雨,像纸见了水,眼看着很快烂掉。我们和农民一起,拖着同样沉重的双腿,跚蹒走进泥泞的地里,挖出一背篼土豆,吃力地背了回来,倒在脏乱而潮湿的、发黑发霉的屋子里,几背篼就堆不下了。而就这些已经背回家来的,也因潮湿而烂掉大半,更何况淋在地里的那些呢?好不容易盼来的收成,眼巴巴看着烂光,这心情的苦凄,是可以想象的。面对那种情景,我这个自幼爱说爱笑又正当不知愁的年纪的人,也悲泪横流了!

晚上,我们同队干部们挤在小屋里,在浓墨般的夜色中,看着烟袋中的火点一明一灭,听着外边烦人的滴滴答答的雨声,鼻中闻着发潮的羊皮和烂土豆的霉味,小声说着邻省邻县更加严重的情况,心中像灌满了铅……

就是这样的秋天,在大西北一处因一座名山而颇为出名的地方,我一连度过三度!……至于以后怎么变化……如今那里成了什么模样……恐怕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才能讲清。而我这篇短文只是想说,在我母亲的土地上,不仅有过秋瑾烈土被杀害时那样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天,而且在人民翻身之后也还曾有过六盘山那样饥馑的秋天。而对于我,一个基本上是生长在“福窝”里的人来说,亲历一下苦雨的浇淋,却是一种难得的长见识、净化灵魂的功课。如今想来,一个人一生中经一经那样的哀秋苦雨,也可以说是一种幸事。

由于当副刊编辑的缘故,这些年每到秋天都能看到一些多愁善感的青年习作者寄来的写“落叶”的诗。我青年时代也常在秋天感叹一番,诉情诗行。在中国文学的宝库里,思秋悲秋怜秋之作多矣!我最喜欢的是《西厢记》中莺莺送别张生的那段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每读到这里,觉得字又少,意又切,情又浓,实在是千古绝唱。但这么写一写,吟一吟,毕竟太轻松了。

秋天,其实是沉重的。人们之所以把秋与金相连,当然由于它是收获的季节。但我觉得,秋天的珍贵,还在于它是送夏迎冬的转折之时。别人我不太知道,反正我自己每到入秋,就分外多思多感。

一天早晨,在朦胧变幻的秋光里,我独自徜徉在郊区林中。柳树、沙枣还都枝叶葳蕤,林间洋溢着植物的香气。渐渐,晨曦里我发现,柳棵棵披着青丝,而杨却已开始落叶。杨本来就比柳娇些。我踩着厚厚的落叶,走近一株略粗的杨树前。它原来光洁的泛着粉白色的躯干,已经出现了片片疤痕,像是我脸上渐深的皱纹。它的枝头上已有几根枯枝,像是我的白发。啊!我不像这棵杨树吗?是的,我与它一样,无法抗御自然规律的左右,渐渐老了。我也与它一样却并不埋怨,也不介意,依然守在自己的方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一分力。我也同它一样,想要痛痛快快地让自己的枯枝残叶落去,以便给待发的嫩枝新叶让出地盘。我也同它一样啊,在这秋光已浓的时节,心中并不惧怕马上就来的严冬,而是双目已越过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季节,眺向融融春光……

就这样,迎接多情的秋天吧!就这样,热爱浓重的秋天吧!

(选自《多情的秋天》,获宁夏第五届文艺评奖二等奖)

同类推荐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被淹没的时光

    被淹没的时光

    前一秒她还在憧憬两人的未来,后一秒她唯有抽泣,分手让易河从此走近了她的世界里,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两个人在一起时快乐的,即便中间夹杂着他和前男友的回忆,但那毕竟已是过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走进婚姻殿堂的他们是否会幸福?
  • 锦衣护国

    锦衣护国

    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有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身为穿越一小民,是随波逐流浑噩一世?抑或是力图奋进彪炳春秋?做一个最强锦衣卫,坚决守护富饶江山!波橘云诡,风云变幻,权柄美人,敌国之富,尽在《锦衣护国》!
  • 神偷天团:剩女复仇记

    神偷天团:剩女复仇记

    失恋、失业,双重打击下的穆嘉,孤身一人来到北京,投靠朋友。她本想在新的城市咸鱼翻身,却没想到更多的麻烦找上门。先是前男友找上门,他摇身一变,成为大客户的得意下属;紧接着,两个最要好的闺蜜,因为一个垃圾渣男而反目成仇;最让她害怕的是,这背后似乎有一支无形手,想要一点点支离破碎她的生活。让她不得好死。
  • tfboys之年少有你

    tfboys之年少有你

    年少时,因为有你,她在迷茫中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也因为你们她认识了两个好闺蜜,三人一同追梦,一起努力,只是想平凡的过日子,可是,却在无意中邂逅了那三个完美的少年......青春的梦被一点点发现,三人却不知道自己是否依然喜欢他们,而三只也在这场遇见中慢慢沦陷......
  • 玉箓资度宿启仪

    玉箓资度宿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节约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节约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对资源的善待,是对环境的保护。节约的行为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滴点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本书提倡的节约方法,包含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解决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麻烦,还为您打造出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主要包括:食品在清洗、烹饪、保存的过程中的节约;家用电器的使用中的节约;生活中的变废为宝等。
  • 大学门

    大学门

    故事以某大学为背景,通过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学校领导等不同人物的粉墨登场,把他们在申请经费、建学术点、课题攻关、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男欢女爱等公家的和私人的“大事小情”中的勾心斗角及暗中作态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是近期网络热炒的“大学丑闻”在纸媒体上的艺术展现。作者身为大学教授,所写内容虽不可能全都亲历亲为,但也可以说是亲见亲闻,因此写出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风格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因题材的挖掘角度独特,更使之可以成为“大学丑闻”的制造者、参与者和旁观者的一面镜子,对社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 爱陌

    爱陌

    慕容欣雅,慕容家的大小姐,她能受的了南宫浩辰的行为么?面对家人的逼婚她能怎么办?她就是不应该去招惹南宫浩辰!不然她也不会这么伤心了,居然被南宫浩辰……
  • 九天圣尊

    九天圣尊

    诸天万界,强者无敌。少年起于微末,身陷绝境,却获得了圣帝传承。于是,少年强势崛起,高歌猛进,踏出一条通天武路,流尽仇人血,碾压万千天才,与无上强者争锋,成就一个啸傲九天的不败传说!
  • 倾城公子世无双

    倾城公子世无双

    世人都知道他不学无术,还爱逛青楼,打架。却无人知道他原来是她。当他变成她,这个世界就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