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3300000014

第14章 发展状况、组织架构和专业特长(5)

职业特征与专业技能

在1919年2月的战后评论中,博伊尔·萨默维尔注意到,对秘密情报局搜集和处理最有用情报的能力造成的最大制约,在于缺少“在技术上有能力处理情报的海军情报官”。卡明的总部都难有足够的类似人员去充实,遑论向直接指挥特工和实际搜集情报的特工下达命令的外国情报站提供专家支持。他写道:“不幸的是,很难说在战前的海军情报部门就有海军部或现役情报部门所需要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力去处理技术情报的专家。”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国外为秘密情报局效力的情报官——有时甚至连水手都不如——在没有任何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便匆忙受命,被派出去尽力而为”。萨默维尔认为,在情报成为像“炮术和鱼雷”这样的海军专业之前,永远不会有适当的军事干部“提供海军情报局和特别情报局所需要的情报”。这些经常出现的问题既涉及陆军情报局,也涉及海军情报局。各情报部门自己拥有的一流情报官太少,以至于虽然屡次要求增加,所有情报搜集机构即使不是实际控制,也都不愿让他们流失到秘密情报局。对职业陆军和海军军官来说,他们对于借调都很犹豫,生怕与这样一个明显值得怀疑的职业结合会毁掉他们的职业前程。

卡明的组织在所有的英国国防社区中处于一个模棱两可的尴尬地位——既要满足重大需求,又不能融入正统的军事等级机构——他们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且相信情报局在战争期间表现优异,萨默维尔作为第一任“负责特别情报局海军处的军官”,认为如下做法是他的职责,即记录“战时成功的手段和方法,以便我的继任者在采用和改进这些方法时不至于发现自己完全茫然无措”。在回顾情报局及其官员不断增长的专业技巧时,萨默维尔的评论不仅对卡明的组织如何应对第一次大考做了有益的总结,而且指出了它能够生存的理由。萨默维尔认为,海军和陆军情报的采集(他将其界定为“可据此采取行动的信息”)涉及两个“相互依存”的内容:第一,“关于敌方活动的情报,或曰间谍活动”;第二,“防止敌方获取我方活动的情报,即反间谍活动”。第一类情报的获取既可以是“公开地直接面对敌人,或者无视敌人,如果必要,还可以采取强制手段”;也可以“通过智胜敌人的方式;通过进入敌国、渗透到敌方反间谍机关;通过贿赂叛徒;通过一切手段(但通常是使用狡计而非武力)发现敌方的情况和活动”。他说,“这就是秘密情报或曰‘S.S.’”。萨默维尔注意到,虽然在战争期间反间谍工作“被贬低到陆军情报局的一个专门的分处(军情五处)”,军队和其他一些政府部门(如外交部和海外贸易署)却一直保留着自己的秘密情报组织,他们的秘密情报武装“在同一个地方办公,由同一个长官领导;每个部门又有各自的分部长官”。他断言,“只需要一个主要的局的必要性”首先来自“保密的重要性,只要有可能,包括这样一个局的存在,甚至它作为办公室的位置都应保密”,但它也反映了协调的必要性和情报收集的不可分割性。他声称,“一般说来,情报不是密不透风的列车车厢那样”,各个部门“应该相互依存”。更有甚者,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某一分处领导下的国外特工送回的情报,包含的信息却对另一分处非常重要”。比如,“海上运输既是海军的事,也是陆军的事”。

在阐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积极经验时,萨默维尔确定了在未来许多年有益于情报局的若干基本原则。他写道,“秘密情报局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它的特工绝不干预对他们友好的国家的事情”。这样做是基于以下显而易见的原因:除了会“自毁巢穴”之外,“在‘躲避’敌人反间谍活动的同时获取敌方情报……已经足够困难”,“招致中立国怨恨和敌意的做法”只会增加“这一困难”。他规定,特工“决不能使用他们的名字来称呼,他们要么采用一些‘化名’,更常用的做法是用一个字母和数字来指代,如‘B.90’”。没有人可以“涉足秘密情报而不使用‘伪装’,也就是,掩饰他真实活动的外衣——他可以在其掩护下‘采取行动而不被觉察’的一些公开而又合法的工作、业务或职业”。只能通过“中间人”去接近作为发展对象的特工。实际上,“可取的做法是,(非英国)特工绝不应知道他真正的主子或报酬支付者是谁”。萨默维尔声称,“经验表明,对秘密情报局来说,雇用这样的男女特工一般更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他/她们既有很强的荣誉感,又有很高的勇气、智慧、胆略和肯用心的才能,这些都是获得成功的其他必备要素”。或许有点多余——不过也许是一条完美的忠告——他进而说,“应该避免雇用那些仅仅为了得到大笔佣金的无耻之徒和经常主动提供情报的流氓无赖,不论他们提供的情报多么诱人”。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情报局已经研发出一套情报处理和评估系统。萨默维尔讲述了伦敦收到“国外送来的情报”时,情报如何被打印成副本并送往海军情报局,“其中一份标有‘评论副本’”。接着,海军部有关人员采用八级评估制之一为该副本加注,从“A——确认正确”到“E——太模糊、没有任何价值”,再从“G——没有兴趣”到“H——太旧,无法查验”。还有一套对报告进行“总体”评价的四级评分制,从“Z.1”(“好”)到“Z.4”(“坏”)。但是,对报告的评估本身在安全角度来看就存在问题。萨默维尔聪明地注意到,“在这些简短而且通常是具有破坏性的某一条‘评论’中,即便在秘密情报局的特工那里,也不可能不泄露本应绝对保密的情报”。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军事情报,“无论作出什么评论显然都不可取”。不过,“当给出一个理性评论时,其价值对于国外的情报官……是巨大的”。它不仅会“向他指出未来的最佳工作方针,也会告诉他获得了尚存疑义的情报的下级特工的价值和可靠性”。但是,也存在非正式的评论渠道。1918年1月16日,新任命的空军情报局局长戴维森上校来见卡明,“他说我们给统帅部的报告经常提到单翼飞机,”卡明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但敌人连一架也没有等等,我表达了评论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强烈愿望,他答应在这些事情上帮忙。”

1915年底,塞缪尔·霍尔爵士被雇用时,几周时间内接受了“有关战时各情报部门的密集授课”。“一天是间谍与反间谍课,另一天是密码与破译,再一天是战时贸易与走私,第四天是邮件与电报检查。”[44]1918年底编辑的一份135页的文件《特工指令与招聘注释》,也证实了情报局不断增强的职业与技术能力。这一文件涵盖了使用密码、秘密联络、信箱(秘密情报可以放置的地点)、密谋破坏、掩护和特工坐探之类的事情。“有几个不能过快、也不能太强制地灌输给特工的要点”(而且表明是普通常识)是,“不临阵退缩,如果被捕,要咬紧牙关,不出卖任何人”;“在给下级特工写信或发报时,不能留下自己的笔迹和姓名,总是打字”;“打印有牵连的事情后,销毁副本。最近就有一位军官[为德国人工作]为避免被捕而用枪打碎了自己的脑袋,他因为是在一个被捕德国军官的房间里发现的一份副本而受到追踪”;“要像考虑自己的安全一样考虑同事的安全”。《注释》还指出,不可能对特工的最佳掩护作出任何“硬性而快速的规定”,但“从长远来看,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合理的商业掩护”。尽管“良好掩护的最佳方案”是“商务旅行者”,但这“是个没多大希望的行业,除非特工真正知道并理解他打算出售的商品而且真正从事这一商品交易”。特工手下应该有“高效率的技术偷窃专家”。文件用值得称道的轻描淡写口吻承认,“难的是招募到必需的人来从事这一工作。他必须是可靠的,如果被捕愿意坐牢,不走漏消息。如果得到这种人,应不吝给予丰厚回报”。但预想的结果“或许抵得上所有的麻烦”,《注释》援引了“偷光奥地利领事馆保险柜和苏黎世秘密情报”的一次成功行动。

军情一处(c)准备给在瑞士工作的特工使用的伪造德国面包票

在关于反间谍部分,《注释》认为,利用针对敌方秘密情报部门的潜伏特工是“秘密情报局工作最有魅力的分支机构之一”,但也必须有节制地加以使用,因为“虽然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结果,但对本组织其他单位的风险也相当大”。由“聪明的特工执行”的成功行动可能“导致他们所针对的敌方情报系统的崩溃”(但对我们自身情报系统也存在现实的危险)。在《注释》所列举的针对中立国德国情报组织的一次成功的行动例子中,有一位美丽的“有着良好家庭背景的比利时女人,她因为种种原因,有充分的理由仇恨德国鬼子”。她被雇去勾引一个德国特工。她同意“为了取得成功,可以不顾及个人或者道德品质”。经过“两个月的准备”,那名特工因为她的牺牲而接受“招降”,然后“被秘密情报局派去法国旅行,为他们工作”。在得到巴黎的联系地址之后,她还得到“几件藏有隐形墨水的内衣”,一部分“送往法国的一个地址,其余的留给自己用”。一到法国,那名特工立即通过“为我们工作的”一个中立国的警官,向法国当局提交了一份完整报告,敌人的整个组织都被摧毁了。

寻找理想的隐形墨水一直是情报局的当务之急。1915年6月,沃尔特·柯克在日记中写道,卡明“正在伦敦大学寻求隐形墨水”。10月,他“从‘C’处得知最好的隐形墨水是精液”,因为精液对主要检测手段都没有反应。[45]弗兰克·斯塔格回忆道,“大家都急于”得到“采自天然渠道的”隐形墨水。他说他“永远不会忘记‘C’当时的高兴样子。那一天副首席检查员F.V.沃辛顿来宣布,他的一个手下发现‘精液’不会对碘蒸汽作出反应。他还告诉老头子,他必须立即从办公室开除那位指控自己同事因自慰而使生活变得难以忍受的发现者”。斯塔格写道,“我们认为这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但“我们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手下……显然是用瓶子来储存精液——因为他写的信臭气熏天。我们不得不告诉他,每封信必须使用新鲜精液”。托马斯·默顿在1916年6月接受任命后的第一个发现是德国间谍使用的密写法。他们将布料放到必要的化学剂里浸泡,经过浸泡的隐形墨水之后可以放到水中重新显现。默顿也为卡明发明了一种密写法:“用银制笔头在玻璃或任何硬物上书写。完全看不见痕迹,但采用如下方式可使其看得见。合成甲和乙两种溶液。甲:5毫克甲氨基粉,5毫克柠檬酸,15毫克乙酸,15克水。乙:10毫克硝酸银,100克水。将甲、乙两种溶剂和水按10:1:100的比例混合,就得到一种显影剂。混合后只能使用10到20分钟。”[46]

在一份对战时情报局的描述中,一条署名为默顿的注释写道“研究隐形墨水、炸药,等等”。卡明显然热情地鼓励科技研究。从默顿的经历也明显可见,这一研究是与军情五处的反情报工作共享的。1914年圣诞前夕和新年之初,卡明就招聘技术人员和建立一所无线电学校的可能性展开讨论,尽管当时技术还不够发达,似乎还不能为特工所用,但是却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密码处,既是为了保证与国外代表的通讯线路安全,也用于破译敌方密码。卡明在总部随时准备试用新的器具。1915年3月,卡明开车前往艾塞克斯郡达格南的斯特灵电话公司,去考察一种新型隔音门。7月,两个军官来“讲解和试用监听器”,一种明显的窃听装置。更平淡无奇的是(虽然毫无疑问有利于办公室工作,同时也证明私营企业的做法是可以引进的),在12月,“布朗宁带来并安装了一个录音电话”。1918年10月,知道卡明偏爱机械设备,或者是关心他的行动,纽约情报站的负责人威廉·怀斯曼送给他一辆长岛市双轮机动车公司制造的国内一流的电动踏板车。[47]

同类推荐
  • 暗铁

    暗铁

    狼人的后代继承了强者的血脉生存了下来,一个注定要成为佣兵之王的男人!
  • 半寸山河一寸血

    半寸山河一寸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个底层士兵的抗战。抛头颅,撒热血,只为后代子孙能够在这星球上呼吸自由的空气。
  • 弹药科技知识(下)

    弹药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血染华夏

    血染华夏

    血雨腥风之中,他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锋;国家危难之际,他甘愿喷洒出自己的一腔热血!且看原本街头小痞子出身的他,面对周围渐渐逼近的灭族杀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铸就民族英雄之魂的传奇人物!
热门推荐
  • 情深深

    情深深

    蓝色的棉袄,黑色运动裤,红色运动鞋,这是初次遇见你的一瞥。我说“有人说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可后来我才明白,若不是爱,又怎会情深深!你不耀眼,你很自私,你很重情,我很爱你!
  • 变形机甲

    变形机甲

    六千年以后,宇宙巨变,机甲时代来临,异能时代来临,变形时代开启。对待敌人要狠,绝不留情,哪怕对手强大无比,也绝对不会怯懦,不是不怕死,而是为了保护至亲至爱之人,不得不勇往直前。凭着满腔热血,凭着有情有义,他如同一颗星星般冉冉升起。他叫李小凡,他心胸开阔,不甘平凡。在接踵而至的阴谋中挣扎徘徊,以决不放弃的信念,不断地提升自我,翱翔星空。这是一个青年,一个机器人,两只机器狗和一群战友、兄弟、妹子一起闯荡宇宙的故事。这个故事有感情,有热血,有感动,有眼泪,有欢笑,有愤怒。变形机甲,给你一个真正的未来世界。
  • 最强分卫

    最强分卫

    他是最强分卫,他用得分统治这个时代!
  • 当奶茶遇上珍珠

    当奶茶遇上珍珠

    她,有着伟大梦想,和一颗执着的决心;他,有着冷酷的外表,和一颗专一的爱心。奶茶与珍珠的碰撞本是最美的搭配,却被吸管拦截,一分为二。
  • 索伦铁骑

    索伦铁骑

    清雍正年间,为防止沙俄东扩,清朝向北部呼伦贝尔移民戍边。在大兴安岭南的索伦部的三千兵丁及家眷,赶着牛羊马驼,翻越大兴安岭来到呼伦贝尔千里草原戍边。在中心地带海拉尔筑城,设立呼伦贝尔付都统衙门,管辖索伦八旗和新巴尔虎左右八旗。制止了沙俄的扩张野心。乾隆年间,沙俄又在西域(新疆)挑起了准葛尔三部叛乱。作为清王朝机动部队的索伦铁骑应命出征,与满蒙八旗共同苦战一年平定了叛乱,索伦名将海兰察名振西域(清史稿前五十名功臣录),开始了他与整个部族传奇式的故事。
  • 倾世绝宠:妖孽王爷逆天妃

    倾世绝宠:妖孽王爷逆天妃

    洛紫璃,华夏古武世家继承人。婚礼当日却惨遭未婚夫背叛,最终引动自身异火与渣男同归于烬。再睁眼,却重生成了将军府人人欺压的嫡小姐。废物?丑颜?当铅华洗净,体内毒愫尽解,耀眼的风华倾尽天下。修炼无瓶颈,炼丹更是小意思,丹药在手,天下我有。只是,为何偏偏惹上了一只大妖孽。浴池里,男人风华一笑,乖乖躺倒。“娘子,来吧,我保证这次绝不反抗,你若想要……”某女暴怒。“闭嘴!你,你无耻下流,还有你下面为什么也不穿?”某男无辜。“这不是为了方便娘子你劫色吗!!”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闯关

    闯关

    原名叫【星魂界】,一不小心改成了【闯关】,还是星魂界比较好。星魂界是一款超级火爆的游戏,这款游戏揽括了整个人类历史、传说、小说、故事、神话等等流传下来的所有人物与事迹,把他们一一精细地设定在游戏里,等待着玩家去发掘与冒险。柳辰,是一个穷得只能到网吧去过游戏瘾的穷小子,在一次偶然的数据紊乱中他获得了星魂界里最强的装备和身份,正当他舒舒服服地享受着他无意中得到的一切的时候,突然一道闪电把他打到了异世界。在这个跟星魂界平行的异世界,柳辰发现他竟然拥有游戏里带过来那些极品装备,只是他需要达到一定的等级才能使用,所以他必须得闯过一道道关卡,提升自己的等级才能获得这些装备……进而才能跟历史上众多的著名人物一道逍遥这个异世界……
  •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很痛苦,并为有宋晨这样一个白痴竹马而羞耻,记得小时候不懂事,惹到了一个死胖子,不过将宋晨带了出去装个气势,谁料宋晨这丫的一上去就抱住对方的大腿说:“好汉饶命!”擦!这是一个男人说的话嘛?本姑奶奶是宁愿战死好吗?于是,她真的光荣的被打了,还被抓花了脸!被胖子打也就罢了,谁知道宋晨这个家伙,一路边哭边嚷嚷:“哇~~我媳妇儿被人打啦,呜。。。”于是整个小区都知道木小绵被打了,这个不争气的,本姑奶奶迟早有一天要甩了你这个拖后腿的橡皮糖,木小绵在心里恨恨的想着。可她似乎忘了,如今的竹马,却也不是当初的他了。
  • 帝王崛起:朕的滑头皇后

    帝王崛起:朕的滑头皇后

    她,在现代是一位政绩颇高的政客,是a国重点保护对象。一朝穿越,竟成了华澈国的丞相,居然还是个女扮男装的主,这绝对是作死的节奏,咱们还能愉快玩耍吗?这柿子还拿软的捏,禀着人不犯我,我必犯人的信念,先把你们这些软柿子捏了,至于那些狐狸成精的人,还是避开的好。这六国之间纷乱不断,励志在这乱世中做一名奸臣,贿赂还是该收的收,事情还是该做的做。看她如何在古代创出自己的路,笑傲江山。本文一对一,宠文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