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5800000021

第21章 西汉名将

周亚夫

周亚夫是汉朝军事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载:“太史公曰: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司马迁对他称赞的同时,也为他惋惜,说他因为过于耿直,对皇帝不尊重,不善谋身,结果导致悲剧结局,令人慨叹。

治军严谨,阅兵扬名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示我。”许负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居三岁,其兄绛侯胜之有罪,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

周亚夫是名将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周亚夫起初当河南太守,未曾封侯。许负为他看相,说:“您三年以后被封侯,封侯八年以后任将军和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而权重,在大臣中没有第二个能和你比。此后再过九年,您将会饿死。”周亚夫笑着说:“我的哥哥已经继承父亲的侯爵了,如果他死了,他的儿子应当接替,我周亚夫怎么谈得上封侯呢?既然我已像你说的那样富贵,又怎么说会饿死呢?请你指教我。”许负指着周亚夫的嘴说:“您脸上有纵纹入口,这是饿死的面相。”过了三年,周亚夫之兄绛侯周胜之犯罪处死,文帝要选择周勃之子中贤能的人,大臣都推举周亚夫,于是封周亚夫为条侯,作为绛侯的继承人。

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头羊率领的狮群打不过一头狮子率领的羊群,说明战争中将领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二世纪,汉朝与西部匈奴贵族通过联姻维持和平,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别人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起兵侵犯汉朝边境,杀人掠物,边境的烽火台都放起烽火来报警,远远近近的火光,连国都长安也望得见。汉文帝于是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军队去抵抗。为了保卫国都长安,另外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将军刘礼驻扎在灞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

有一次,汉文帝亲自到这些地方去慰劳军队,顺便也去视察一下。他先到灞上,刘礼和部下将士一见皇帝驾到,就以盛大的礼仪迎接。汉文帝的车队闯进军营,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汉文帝慰劳了一阵走了,将士们忙不迭欢送。接着,汉文帝一行又来到棘门,受到的迎送仪式也是一样隆重。最后,汉文帝来到细柳。周亚夫军营的前哨看到远远有一队人马过来,立刻报告周亚夫。将士们披盔带甲,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准备战斗的样子。汉文帝的先遣队到达了营门,守营的岗哨立刻拦住,不让进去。先遣的官员威严地吆喝了一声,说:“皇上马上驾到!”营门的守将毫不慌张地回答说:“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军令。将军没有下令,不能放你们进去。”官员正要同守将争执,汉文帝的车驾已经到了。守营的将士照样挡住。汉文帝只好命令侍从拿出皇帝的符节,派人给周亚夫传话说:“我要进营来劳军。”周亚夫下命令打开营门,让汉文帝的车驾进来。护送文帝的人马一进营门,守营的官员又郑重地告诉他们:“军中有规定,军营内不许车马奔驰。”侍从的官员都很生气。汉文帝却吩咐大家放松缰绳,缓缓地前进。

到了中营,只见周亚夫披戴着全身盔甲,拿着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汉文帝面前,拱拱手作个揖,说:“我盔甲在身,不能下拜,请允许按照军礼朝见。”汉文帝听了,大为震动,也扶着车前的横木欠了欠身,向周亚夫表示答礼。接着,又派人向全军将士传达他的慰问。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若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汉文帝在这一次视察中,认定周亚夫是个军事人才。好长时间里对其都赞叹不已。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第二年,汉文帝害了重病。临死的时候,他把太子叫到跟前,特地嘱咐说:“如果将来国家发生动乱,叫周亚夫统率军队,准错不了。”

周亚夫汉军扬名,阅柳扬名,景帝继位后升他为车骑将军。

智平叛乱,立下大功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后,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郄。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出兵平定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同姓诸侯王叛乱的作战。

自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先后翦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王,消除了隐患,并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企图用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护其统治。同姓王封地面积占去全国疆土大半,势力日渐强盛。到文帝时期,诸侯王国已成割据状态。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采用太中大夫贾谊“剖分王国策”划小诸侯国。景帝继位,又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建议,将诸侯王部分封地收归朝廷管辖,先后削夺楚东海郡(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赵常山郡(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及胶西王所属六个县,招致诸侯王不满,反对最强烈的是吴王刘濞。刘濞乃高帝刘邦之侄,封土广大,财力富足,经营吴地(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四十余年,蓄谋夺取中央政权已久。吴王利用诸侯王不满削藩之策,乘机游说胶西、胶东、甾川、齐、济南、赵等诸王,图谋武力反叛汉廷。景帝三年正月,景帝下诏削夺吴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豫章郡(郡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削地诏书方至,刘濞即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征发二十多万人,并联络闽越、东瓯助战,起兵广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楚、赵六国亦反叛,形成七国联合反叛汉廷之势。景帝先用姑息之策,杀晁错,允许恢复诸王封地。吴王意欲夺取皇位,并不就此罢兵。景帝遂决心武力平叛。吴王率军西渡淮河与楚军合兵,在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击溃梁军数万人。旋即乘胜围攻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南),意图打通西进通道,抢占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与胶西等四国之兵及赵军会师洛阳,合兵西入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梁王刘武拼死据守,吴、楚军被阻。胶西、胶东、甾川、济南四国之兵,因齐王背约,未能西进洛阳,先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赵军亦未从邯郸(赵都,今属河北)南下,而将兵力屯集西部边境。七国会师洛阳企图亦已落空。景帝据此以中尉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向东进击吴、楚。周亚夫对景帝说:“吴楚勇猛,行动迅捷,我们很难同他们在面对面的作战中取胜。我想让梁国拖住吴兵,再率兵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就可以制服吴楚了。”景帝同意了这个战略建议。

遇赵涉依议出奇兵

周亚夫到灞上时,有个名叫赵涉的人拦道对他说:“将军东诛吴楚,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能用臣之言乎?”周亚夫当即下车,向这人行礼请教。赵涉说,吴王刘濞得知将军领兵出发,必然伏兵于东去路线上崤山至渑池险要之处,伺机伏击。况且兵贵神速秘密,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向右行进,走蓝田、武关一线,奔向洛阳,不过相差一二日就可赶到。到了洛阳,先控制武库,击响战鼓。诸侯听到消息,会以为将军从天而降。周亚夫采纳赵涉的建议,南出武关,经南阳到达洛阳,据有洛阳武库,抢先占了荥阳,控制敖仓,还抚慰游侠剧孟。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捕到吴王所遣的伏兵,于是任赵涉为护军。

避敌锋锐,疲敌制胜

吴楚联军“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围攻梁军于睢阳。梁王刘武请求周亚夫派兵救援。这时周亚夫曾向邓都尉(原是周勃门客)请教破敌之策。邓都尉说:“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不能久。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精锐攻之。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饷道。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其疲极,破吴必矣。”周亚夫说:“善。”于是确定了“坚壁昌邑南,轻兵绝吴饷道”的战策。他带军向东北进至昌邑,深沟高垒而防守。梁王一再派使者来向周亚夫请求援助,周亚夫按既定策略,不发兵。梁王上书向景帝报告,景帝派使者诏令周亚夫救援梁国。周亚夫不执行诏令,仍然坚守营垒不肯出兵,而派遣弓高侯韩颓当率领轻骑兵断绝吴军后面的粮道,然后将大军推进到下邑。

这时吴楚联军已感到进退两难,乃回军向下邑,要与汉军主力决战,多次向汉军挑战,周亚夫始终不出兵应战。夜间,汉军营中突然惊动,互相攻击,扰乱到周亚夫帐旁。周亚夫安卧不起。过了一会,就安定了。吴军拉到汉军营垒的东南角,摆出在东南进攻的态势,周亚夫却安排在营垒的西北角加强戒备。一会儿吴军的精锐部队果然调到西北方发起进攻,但不能攻入。吴楚联军因为饥饿,不得已引军撤退。周亚夫乘机发动精锐部队追击,大破吴军。吴王刘濞丢弃自己的军队,带着几千名士兵逃跑,到了长江以南,在丹徒进行防守。楚王刘戊走投无路而“自杀”。汉军乘胜追击,俘虏了大部分吴楚将士,平定了许多县邑,并悬赏黄金千斤捉拿吴王。过了一个多月,越地民众斩了吴王刘濞的头前来领赏。这次用兵,前后三个月,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到这时候,将领们都承认太尉周亚夫的计谋正确,只有梁王刘武从此与周亚夫有了嫌隙。

汉军凯旋,朝廷重新设置太尉官,正式任命周亚夫为太尉。过了五年,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二月,周亚夫升任丞相,深受皇帝的器重。

西汉时期的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是一场反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战争。在此次战争中,汉军抢占关东战略要地荥阳,控制南北要道,争得了战略上的主动,造成了东阻吴楚、北拒齐赵,屏蔽关中的有利态势。然后以一部分钳制齐赵,而把吴楚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并根据楚军剽轻、吴军精锐的客观情况,采取了“以梁委之”,吸引和消耗吴楚联军,乘敌疲惫而后击的正确作战方针,最终各个击破,迅速平定了七国之乱。但反观吴楚等七国,为了维持诸侯割据而发动战争,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其次,七国内部钩心斗角、矛盾重重、各怀鬼胎、步调不一、缺乏统一的计划和指挥。叛乱初期所提出的分进合击,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包围关中,先取荥、洛会师长安的构想,由于各诸侯国或临时背约,或轻易改变,或屯兵观望而化作泡影。战争中,吴王既不听田禄伯、桓将军进军之计,又忽视了对粮运要道的设防,孤军一路,全力攻梁,结果顿兵坚城,贻误战机。战争中丧失了主动权,那么最终的失败命运也就成为必然。

在这次战争中,下邑之战是其中的关键一役,名将周亚夫先抢占中原战略要冲,委梁于吴、楚,坚壁不出,断其粮道,然后乘其饥疲进击,迅速获得平叛作战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

性格率直,英雄末路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少!”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薄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不会讲政治策略,逐渐被景帝疏远,最后绝食而死,落的个悲剧的结局。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导致景帝疏远周亚夫呢?

在废立太子的事情上。景帝逐渐疏景帝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因其母栗姬逐渐失宠,景帝就想废掉太子,另立王皇后之子刘彻为太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立太子是大事,因为将来国家社稷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巨大的灾难,况且废长立幼一般是不允许的。周亚夫位居相位,自然得管这件事情,他认为太子并无过失,随意废立,会引起混乱。就这样,与景帝发生了争执。后来景帝说废立太子是家事,不需外人插手,周亚夫这才无奈罢休。周亚夫的劝谏不仅未能说服景帝,反而使景帝觉得他太过张狂,太蔑视皇帝,因而深为愤怒。这样一来,周亚夫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

一代名将竟落此下场!其实,周亚夫不明白的地方在于,越是有为的帝王越对权力充满着野心,攫取的权力越多,导致帝王的人格越残缺。而周亚夫自己却偏偏有意无意地拨动了帝王对权力占有的这根心弦,最终汉景帝将他下狱致死,也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也许只此一事还不足于使功勋卓著的周亚夫命丧黄泉,在这件事过后不久,有三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

其一:见死不救,得罪梁王。周亚夫只知谋国,不知谋身,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拒绝直接救援梁国,而是以洛阳为根据地,坚持不战,派人切断吴楚联军粮道,使七国叛军不战自乱。这本来是非常高明的战略,但梁王认为周亚夫见死不救,对周亚夫怀恨在心。因此,梁王每逢入朝,经常与母亲窦太后说起周亚夫,极尽中伤诬陷之事。时间一长,假话也成真话,何况梁王所说并非假话,只是对事实的理解不合实际而已。窦太后听信了梁王的谗毁,经常向景帝说周亚夫的坏话。

其二:是在封王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上。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这样一来,不光皇帝不悦,还得罪了窦太后,王皇后及她娘家。而这二人对景帝的影响都很大。

其三:是在封匈奴王为侯的事上。匈奴王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说:“丞相议不可用。”否定了周亚夫的意见,封王唯许卢等人为侯。周亚父便称病不朝,这又是一个错误。此举显出他对皇帝没听从他而有怨气。作为臣子竟敢公开和皇帝叫板,皇帝心中也会有不满和防范。

说起来,周亚夫也算是汉景帝的股肱重臣,他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后又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也算是忠心耿耿了。但汉景帝在选择辅佐少主的辅政大臣的时候,还是把他抛弃了。使景帝如此不念周亚夫的奇功,痛下杀手的原因何在呢?

在古代,每个皇帝年老之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就空前复杂起来,老皇帝们都会费一番心血,汉景帝就碰到了这个问题,他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担心军权在握的周亚夫对自己的儿子不利,当时太子才刚刚成年需要辅政大臣的辅佐,再加上周亚夫之前的种种表现。景帝愈加不放心,于是,在自己死前,设计了“食不置箸”来试探周亚夫,试探结果证实了汉景帝的担心。

“食不置箸”整个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日,景帝特赐食于周亚夫。周亚夫虽已免官,尚居都中,见召即到。周亚夫来到宫中,看景帝独坐在那里,便行了拜谒之礼,接着,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景帝跟周亚夫闲聊了几句,就命摆席。席间并无他人,只有一君一臣,周亚夫感到有些慌惑,等到食物摆上来时,周亚夫发现自己面前只有一只酒杯,并无筷子,菜肴又只是一整块大肉,根本没有办法吃。周亚夫觉得这是景帝在戏弄他,忍不住就想对主席官发火,可一看景帝坐在那儿,也就只好转头对主席官说:“请拿双筷子来!”主席官早受了景帝的嘱咐,装聋作哑,站着不动。周亚夫正要再说,景帝忽然插话道:“你难道还不满意吗?”周亚夫一听,又愧又惊,又恨又羞,急忙起座下跪,脱下帽子谢罪。景帝刚说了一个“起”字,周亚夫就起身而去。景帝盯着周亚夫愤愤而去的背影,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分析这整个事情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汉景帝试探周亚夫的方法是很巧妙的,辅佐少主的大臣,一定要稳重平和,任劳任怨,不能有什么娇气,因为少主的年轻气盛,万一有什么做得过分的地方,只有具有长者风范的人,才能包容这些过失,一心一意地忠贞尽责。从周亚夫的表现来看,连老皇帝对他不礼貌的举动,他都不能忍受,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以后又怎么能包容少主的过失呢?赏赐他的肉,虽然不方便食用,但在汉景帝看来,他也应该二话不说,把它吃下去,这表现了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他要筷子的举动,在汉景帝看来就是非分的做法,到辅佐少主的时候,会不会有更多非分的要求呢?这一点是汉景帝不能不防的,为了江山社稷永固,为了儿子能坐稳天下,景帝虽知周亚夫不可能谋反,仍坚决地除去他。杀心既定,只等寻到借口。不想借口很快来了。时过不久,周亚夫之子为父从工官那里购买五百具甲盾备作殉葬品。苛待雇工,不给工钱。雇工们知道他偷买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亚夫的儿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牵连到条侯。雇工的上书呈报给景帝,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一一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比秦桧的莫须有更荒谬。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现河北景县有周亚夫墓。据说周亚夫死后,消息传至修地,当地人悲痛万分,每人一捧土堆起一座高大的衣冠冢。真正的周亚夫墓在何处,如今已经不考。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称赞的同时,也为他惋惜,说他因为过于耿直,对皇帝不尊重,结果导致悲剧结局,令人慨叹。

我们在慨叹周亚夫悲剧命运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历来功高震主者从没有好下场,周亚夫也不例外,这是历史的必然,专制的标志之一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不为其用就得毁掉,若在酒宴上周亚夫不去索要筷子,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抓牙啃像条狗一样将那块大肉吃下,那么,他也许会活得很自在,但他没有,于是他只能死。要么丢掉尊严得生,要么带着尊严去死。这就是专制之下人的生存方式。专制的君主想要一个人的命又是再简单不过,有罪名得死,没有罪名创造罪名也得让你死,于是就有了“地上不反地下反”,就有了“莫须有”。表面上他们死在小人奸臣手中,实际上,他们是死在专制君主手中。无数的英雄,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去了。

一代名将,力挽狂澜。周亚夫因治军严谨而留下细柳营的千古佳话,匡扶汉室竟是如此下场,许多人都为其痛惜和不平。但若细心分析周亚夫之死也有自己的原因,即其性格上的缺陷。对政治懵懵无知,不知变通,对官场生存法则毫无了解,同时也是封建社会帝王为家国天下永久和安定的必然选择。只是可叹周亚夫这样的性情人物,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却无法在政治斗争中生存。

同类推荐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如果你说:“老王,我想和老李认识一下,我的公司正需要他的软件公司那样的合作者,我公司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老王就成为一个能人,一个能够“促成好事”的、让双方都感谢的人。本书教你在一些关键点上,面对关键的人,做对关键的事。
  •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教你如何获得成功,如何获得完美人生。
  • 培根的智慧

    培根的智慧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马克思曾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曾任掌玺大臣,升大法官,授予爵。他反对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提出“偶像”说。主张双重真理说,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指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具有内在力量和内部张力;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认为有不死的“理性灵魂”存在,主要著作有《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
  • 排除不良情绪50招

    排除不良情绪50招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怎样自我排除不良情绪的大众科普读物,作者针对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各种消极有害情绪,总结归纳了50种自我化解的妙招。
  • 修身·齐家·治企

    修身·齐家·治企

    学习本书的体会:钱是永远赚不尽的,只有工作进展才能让你有满足感!不希望去改变别人,只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用德去经营企业,不要透支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商业天规:和气生财。商人要懂政治,不去玩政治。
热门推荐
  • COLUMBA

    COLUMB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成长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然而也乐趣多多,美丽的景色是岁月的馈赠,内心的愈加强大是更加耀眼的收获。本书选取了《美丽英文》杂志温馨治愈的暖心英文故事来阐述成长这件小事,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是这样走过,在家人的赞许的目光里寻找支点,在朋友的相扶相伴里寻找勇气,在恋人的不离不弃里寻找力量,这样一步一步,完成长大这个蜕变。
  •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是史小溪的散文作品集。作者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机电系,深造四川大学中文系。为陕西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最后的民谣》收录了《信天游浸泡的陕北 》、《高原和她最后的民谣》、《乡村的忧伤叙述》、《大地有光》、《 捍卫人的价值》、《旷世的西部高地》等作品。
  • 妖中仙

    妖中仙

    妖族圣皇逝,圣朝分为九大王朝,周天列国。陈锋方寸山传人,来到这个有妖无人的世界,发觉自身仙道可期,踏上了寻仙问道之路。他与圣皇一样,一人即一族,与圣皇不同的是,他无心一统妖族,只求仙道。
  • 《死神的心尖宠:玩转皇妃360度》

    《死神的心尖宠:玩转皇妃360度》

    一朝穿越,沦为侍女!亲,主上不是人,能退货么?“浅燃情,过来给本王捶背!”某殿下漫不经心道。“是,主上。话说主上,我是魔尊,魔界之主懂不懂?”“嗯,你重复了第八百三十次了。”“主上,你能放过我么?我要自由!”“要自由,嫁给我,任你横行六界。”某女听后摇头,满脸黑线“你是人么?”殿下风轻云淡一句话成功击倒浅小姐“你也不是人,你我魔神配鬼神,可好?”……!风婆裟雨滂沱,一夜间,她的身世成为她与他之间永远的隔阂,她与他终是情关难过,究竟该如何抉择?【殇殇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人格底线:不写大虐文,不写小三。欢迎姐妹们来勾搭:1400856050请注明是此文读者】
  • 百合花的逆爱

    百合花的逆爱

    穿越远古的异世里,同样一张脸的他,英俊潇洒,邪魅不羁。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勇敢正义,乐天达观;倔强任性,豪放不羁;他百般引诱,软硬兼施,终于如愿以偿俘获了她。她为他生有一子,延承了他和她的所有英俊帅气.聪慧善良。经历重重障碍,磨难,却原来他就是-他。他,武艺超群,英俊不凡,侠义凛然。几经相救,她爱上了他,愿以身相许,厮守下半生。他心中亦有她,然而......本书作者(徐芹姐)原创,未经(作者:徐芹姐)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作其他用,违者法律追究!
  • 傲世特工:腹黑公主倾天下

    傲世特工:腹黑公主倾天下

    她,本是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却不料在一次任务后被最信任的人围杀,与之同归于尽……再次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废物公主!好吧!穿了就穿了吧!既然老天有意让她重生,那她定要在这里叱咤风云,傲视天下!神兽?好吧!她的神兽一抓一大把!炼药?她能说她随手高级丹药吗?炼器?切!她早就玩腻了!“唔……喂,……唔……你谁啊?!”“……”
  • 风之控卫

    风之控卫

    现代风扬转世2007,附体纽约街头篮球运动员风扬的身上,机缘巧合风扬进入nba尼克斯,喜获球星卡系统的风扬在nba铸造了他的传说
  • 我的手下败将校草殿下

    我的手下败将校草殿下

    什么?那个又瘦又高的电线杆就是让无数花痴尖叫的校草殿下南风礼!肿么度量这么小…她不就一不小心成绩领先他、人气超越他!他就要翻脸宣战!嘿,她可是很低调的提醒他休战了,可他偏偏想尝尝手下败将的滋味,那她可就不客气了让他见识下自己的厉害……当校草殿下PK天才少女,他们两个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究竟帅气完美的外表下,恶劣霸道、温柔善良……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一切就让大家跟着女主一起去探索吧……
  •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西直门出入给皇帝运水的水车,阜成门出入给宫廷运煤的煤车,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要定门送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要进德胜门。老北京的故事异彩纷呈,说之不尽,本书带你循着北京的足迹溯及历史传奇……